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貿市場條例

農貿市場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2 17:05:56

1. 農貿市場的具體的法律規定

這個屬於地方管理,沒有國家的法律。當地應該會制定一些政策;
以下是安徽的農貿市場具體法律規定:
為加快農貿市場建設和退路進場工作實施步伐,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管理行為,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市場繁榮發展,特製定如下優惠政策。
一、市場建設方面的優惠政策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或聯建市場,按鄉鎮企業用地對待。
(二)徵用農民集體土地用於市場建設( 不連帶進行房地產開發),可以租賃方式供地。
(三)在城區范圍內實施市場建設,並連帶房地產開發的,按出讓方式供應土地;所收出讓金實行先征後返,由市財政全額返還各區政府,由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
(四)市場建設中涉及轉移土地、房產權屬的契稅,先由市財政徵收入庫,再由市財政按市場建設面積比例返還給各區政府,由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房地產開發部分的契稅不予返還。
(五)市場建設中涉及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地方稅收,地稅部門負責徵收後,由各區統籌用於市場建設。
(六)免收新型牆體材料發展基金、散裝水泥基金。
(七)減半徵收暫住人口費、白蟻防治費。
二、市場經營管理方面的優惠政策
(十二)對2000年以後開業的農貿市場,一律實行扎口管理。市場內所有應交規費由市場設立的管理機構統一收取。
(十三)凡在重點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由市場主辦單位統一辦理有關證照。
(十四)外地業戶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其子女可就近入托入學,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十五)凡新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自頒發營業執照之日起,其交納的各種稅收,屬市、區級留成部分,第一年由市、區財政全額返還,第二年至第三年按50%返還。
(十六)凡新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的業戶,自頒發營業執照之日起,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第一年免收,第二年減半徵收。

2. 農貿市場規章制度

網路轉載——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寧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貿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
益,根據《青海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農貿市場是指由開辦者提供固定場所、設施,經營者進場進行集中和公開交易農副
產品,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交易市場。
第三條 本市市轄區范圍內農貿市場的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農貿市場實行屬地管理,並遵循統一規劃、規范管理、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原則。
第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農貿市場管理長效協調機制,保障
農貿市場健康發展。
第六條 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交易秩序的監督管理。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推動、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區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具
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貿市場建設的組織落實和監督管理。
國土資源、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衛生、食品葯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稅務、價格、農牧、動物防
疫、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市轄區人民政府根據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按照資源合理、方便群眾的原則,組織編制和實施農
貿市場布局規劃和建設管理方案。
第八條 鼓勵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及境外投資 者,按照「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以多種形式投資
市政府令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
依法舉辦的農貿市場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九條農貿市場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或者自主加入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應依法設立、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民主管理、行為規范、自律發展。
第二章 規劃編制和市場開辦
第十條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作為商業網點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合理布局、便民利民、協調發展的原則,會同規劃與建設
、國土資源、房產、公安消防、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
布實施。
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原則上每5年修編一次,有特殊情況需修改調整的,應當按原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工商行政管理、規劃與建設、公安消防、城市管
理行政執法、衛生、環境保護、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制定西寧市農貿市場建設標准,報經市人民政府批
准後實施。
第十二條 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二)農貿市場的規模、位置應與居住人口、地域范圍相適應;
(三)農貿市場配置應方便群眾生活,滿足群眾需求;
(四)農貿市場布局應與其他社區商業服務設施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相適應。
區人民政府應當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編制農貿市場布局規劃,並報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備案。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和擴建農貿市場,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農貿市場布局規劃和農貿市場建設標准;
(二)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
(三)具備與農貿市場規模相應的資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開辦農貿市場應當依法進行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並在取得營業執照後60日內,向登記
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部門辦理備案。需要辦理建設、用地等其他審批手續的,應當按有
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農貿市場的建設不得佔用城市道路,妨礙交通。
新建居住區或舊城改造中配套建設的農貿市場項目應當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
農貿市場不得擅自改變使用性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農貿市場的場地和設施。
第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建立健全市場管理制度,做好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應當與經營者簽訂場地租賃和經營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經營者檔案,記載
經營者基本情況、信用狀況等;
(二)設立消費者投訴服務站,落實專人受理消費者投訴,並根據投訴的具體情況,報告相關行政主
管部門;消費者投訴服務站應當設有經市法定計量 檢定機構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以下簡稱合格計
量器具)、意見箱和監督電話;
(三)應當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在農貿市場入口處等明顯位置設置宣傳欄和公示欄,向消費者公示與
交易有關的基本事項和重大事項,包括:經營者的證照情況、違法違章記錄、市場管理制度(含農副產品
准入管理制度)、消費者投訴電話、農副產品的抽檢結果、不合格商品退市情況等;
(四)應當設立專門機構,配備負責維護市場秩序、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建
築安全、價格、信息宣傳和設施設備檢修等方面的管理人員和動物防疫協管員;建立市場管理人員工作
責任制,市場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培訓和考核,並佩戴統一證件上崗;
(五)督促經營者配備和使用與其經營相適應的合格計量器具;
(六)督促經營者對銷售的農副產品實行明碼標價。
第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嚴格落實農副產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農副產品准入制度:
(一)與經營者簽訂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保證書(協議),訂立農副產品質量保證及對不合格農副產品的退市
、召回、退貨等條款,督促其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建立農副產品經營台帳,記錄進貨渠道;設置規范的
市場農副產品檔案櫃,建立農副產品質量安全檔案;
(二)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質量查驗登記制度。每天派專人檢查經營者的重要農副產品進貨憑證,查驗
重要農副產品供應商的經營資質和實際經營情況;查驗畜產品、水產品、禽類及其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和其他依法應當經檢測合格方可銷售的農副產品的檢測證明,對未取得檢疫檢驗合格證明或檢測不合
格的,禁止入場銷售;
(三)建立健全不合格農副產品退出制度。發現不合格農副產品應立即要求經營者停止銷售,或監督
其銷毀,做退市處理;對病、死畜禽應在動物防疫機構的監督下銷毀並作無害化處理;
(四)在市場內設置獨立的農葯殘留檢測室,配置檢測設備和人員,每天對場內銷售的蔬菜和水果進
行農葯殘留抽查檢測,並做好檢測記錄,或與有資質的檢驗機構簽訂定期送檢協議,也可將檢驗機構引
入市場進行檢測,市場內蔬菜和水果農葯殘留抽查檢測結果應在市場設立的公示欄予以公示;
(五)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購銷掛鉤制度。以協議方式或督促場內經營者與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畜禽
屠宰場、信譽良好的生產企業、加工單位和管理規范的批發市場、大型批發商建立購銷掛鉤關系,明確
供貨主體和供貨產品質量責任,建立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的快速通道,保障上市農副產品的安全。
第十八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是農貿市場安全第一責任人,應按規定做好消防、建築等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農貿市場消防管理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並認真落實,配置專兼職人員負責消防工作
,專兼職人員應當經公安消防部門培訓,並定期進行消防檢查,並有記錄,及時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二)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器材,並保持完好有效,每個固定鋪位應當配置滅火器,嚴禁違章搭建
佔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或者損壞和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三)應當定期檢查農貿市場建築物的安全使用狀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委託有資格的房屋安
全鑒定單位對市場建築物進行安全鑒定,採取措施及時消除建築安全隱患;
(四)嚴禁商住混用、使用明火作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違反規定亂拉亂接電線等行為。第十九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維護市場環境衛生,保持整潔有序:
(一)劃行歸市,設置規格統一、美觀、醒目的經營區域標志牌及明確的市場導購圖;市場通道暢通
,無佔道違章經營、亂擺賣、亂搭建、亂張貼;
(二)承擔農貿市場責任區內的「門前三包」責任;場內地面應做到硬化、平整、清潔,有完善的清
潔制度、配備專兼職保潔人員,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並有記錄;設置垃圾和其他廢棄物收集容器,及時
清除場內的污水、垃圾和其他廢棄物;
(三)設立獨立家禽經營區出入口,並與其他經營區隔開,家禽經營區內的水禽經營區域與其他禽類
經營區域也要相對隔開;
(四)督促畜禽及肉品經營者實施每天清潔消毒制度,對家禽存放、銷售區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
度;配備病、死畜禽集中棄置設施,做好無害化處理和消毒措施;
(五)配備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停車場,保證車輛停放整齊;修建公用衛生間,並保持清潔衛生。
第三章 市場經營管理
第二十條凡進入農貿市場從事經營活動的經營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並按照核
準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在指定區域亮證經營。
農(牧)民進入農貿市場銷售自產農(牧)副產品,應在指定的地點、區域進行交易,免繳市場管理費。
〖HT5H〗第二十一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和執行農副產品准入制度,履行農副產品安全責
任:
(一)應實行索證索票制度,建立進貨台帳,記錄進貨渠道;經營者初次與供貨單位交易時,應查驗
其主體資格合法證明文件,包括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等;經營者在購進食品時
,應當按批次向供貨單位索取質量合格證明,包括:畜禽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類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
明、牲畜肉類畜產品檢驗合格證明,糧食及其製品、奶製品、豆製品、飲料、酒類等應有相應的檢驗合
格證明和進貨票據,其他產品的合法證明文件;
(二)須從依法批准設立的定點屠宰場購進肉類及其製品,並在攤檔明顯位置張掛肉品的檢疫檢驗合
格證明;外地輸入的生豬肉及其產品的采購依照有關規定執行;畜禽及肉品經營者應每天對經營場所實
施清潔消毒,並在市場開辦者組織下實施每月清空家禽停業消毒制度;家禽經營者營業時要落實安全防
護措施,穿戴口罩手套等防護品,銷售應由專人負責;
(三)經營直接入口食品及熟食製品的,應具備防塵、防蠅、防鼠設施和冷藏、消毒器具;熟食檔應
設置預進間和售賣間,生熟食品應分開存放,從業人員應有健康合格證。
第二十二條 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照進場經營協議書的約定,在指定地點經營,服從管理,遵守市場各項規章制度;
(二)經營活動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應主動向消費者出具信譽卡或市場銷售專
用憑證,明示經營者名稱、具體經營場所或攤位號、聯系電話等;
(三)實行明碼標價,使用的標價簽或者價目牌應標明品名、計價單位、銷售價格等內容。對物價部
門規定有參考價或臨時銷售限價的,應在經營場所的明顯位置公示;
第二十三條 農貿市場內嚴禁銷售下列農副產品:
(一)假冒偽劣或者過期、失效、變質的產品;
(二)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動植物及其製成品;
(三)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產品、水產品;
(四)有毒農葯殘留超標的蔬菜、水果;
(五)按照國家規定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證明的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其他農副產品。
第二十四條 農貿市場交易活動嚴禁下列行為:
(一)欺行霸市、哄抬物價、價格欺詐、強買強賣、短斤缺兩等違法行為;
(二)壟斷貨源,哄抬物價或者串通操縱農副產品價格;
(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四)使用人為破壞等不合格的計量器具;
(五)以虛假廣告等欺詐方式銷售農副產品;
(六)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五條 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農貿市場管理的行業規范,推進行業組
織建設、開展行業交流和指導行業自律,履行對農貿市場的監管職責。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貿市場管理信息網路,記錄農貿市場管理
相關信息以及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和場內經營者誠信經營情況等,供公眾查詢。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農
貿市場經營管理者、場內經營者應當予以協助提供相關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農貿市場實行登記注冊,向符合條件的經營者核發營業執照,對其交易行為進
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第二十七條 農牧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上銷售的農畜產品和水產品進行監督抽查,包
括對畜禽及其產品和水產品進行檢疫及葯物殘留檢測,對蔬菜、水果進行農葯殘留檢測等。
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負責對畜禽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督促市場開辦者查驗畜禽及水產品檢疫檢
驗合格證明和進行定期清潔消毒。
第二十八條 公安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治安管理,並督促市場開辦者建立
安全保衛機構,落實安全保衛措施。
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內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和檢查,對新建、擴建、改建
及重新裝修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進行審核、驗收和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對未按法律法
規要求辦理消防行政許可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查處。
第二十九條 規劃與建設部門負責對農貿市場的規劃發展、建築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
理,對新建、擴建、改建的農貿市場,依照國家有關建築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審核和竣工驗收備案,對
未經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而擅自開業的市場依法進行查處。
第三十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依法查處農貿市場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
定的違法行為。
第三十一條 衛生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對新建、擴建、改
建的農貿市場,依照有關食品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規范進行審查和 驗收,依法查處食品衛生違法行為。
第三十二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的計量器具、商品質量和計量行
為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質量技術違法行為。
第三十三條 物價部門應當加強對農貿市場農副產品價格的監督檢查,並依法查處價
格違法行為。
第三十四條 各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適時公布相關監督抽查結果,並根據
各自職責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落實本辦法的各項規定。 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
理部門予以處罰:
(一)未辦理農貿市場登記注冊手續擅自出租、出售市場攤位、店鋪的,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責
令限期改正,並處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不符合農貿市場開辦條件的,依法予以取締;
(二)不履行劃行歸市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並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HT5H〗第三十六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畜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
明查驗義務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責令改正,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規定,未依法履行農貿市場內及場外責任
區范圍內清掃保潔義務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
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八條 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的經營者,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有關行政
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罰。
〖HT5H〗第三十九條 拒絕、阻礙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
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T5H〗第四十條 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
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故拖延辦理相關批准手續的;
(二)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一條 市轄縣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商務行政主管部門
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實施前合法開辦的農貿市場,不
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的,應當在本辦法實施一年內予以搬遷;不符合農貿市場建設標準的,應當在本
辦法實施二年內予以改造;逾期未搬遷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提請同級人民政府責令其搬遷;逾期未
改造的,由商務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造;搬遷和改造期間,有關證照不予審核。

3. 農貿市場保安職責的條例

1、 抄保安員上崗時,應著裝整齊,不遲到早退,不得當班飲酒或酒後上崗,當班期間不得串崗脫崗。
2、 做好值班巡邏,確保市場內的財產和人員安全,以及交接班和日常的記錄。
3、 對擅自進場車輛予以阻止,不予配合者進行處罰。

4. 菜市場有法律法規制度嗎

經營者需租賃攤店經營,應當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者還必須持有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身體《健康證》和《衛生許可證》,亮照(證)經營,並應遵守市場有關制度。

5. 經營菜市場需要什麼資格才能經營

需要資格如下:

1、根據《商品交易市場登記管理辦法》第六條: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村(居)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經政府批準的單位,可以開辦市場。開辦市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開辦單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的規定;

(二)符合城鄉建設發展和市場布局總體規劃,具備相應的場地、設施;

(三)上市交易的商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四)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

2、根據《商品交易市場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開辦單位申請辦理市場登記注冊,必須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報告;

(二)可行性論證報告;

(三)土地、房屋所有或使用證明;

(四)當地人民政府或其授權部門批准開辦市場的文件;

(五)市場負責人的任用及身份證明;

(六)國家有特別規定的其他文件或證明。

(5)農貿市場條例擴展閱讀:

市場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市場名稱未經國務院批准,一律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市場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以上區域名稱的,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批准;

市場冠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以下行政區劃名稱的核准許可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確定。市場名稱經核准登記後,在核准登記機關管轄的區域內享有專用權。

市場合並、遷移、分立、撤銷以及改變其他登記事項的,開辦單位應當持相關的批准文件在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注銷手續。經市場登記管理機關核准開辦、變更、注銷登記的市場,由登記機關統一組織發布公告。

6. 市場管理制度

為加強市場管理,實現「管好市場,服務社會」的目標,結合中心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市場物業管理(一)我中心市場物業包括所管轄的集貿市場房地產和市場生產經營設施等。上述資產屬中心所有,任何人不得隨意佔用、破壞。(二)市場商鋪台位由各物業所統一管理。各所要積極引導、教育經營者服從管理,配合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項管理工作,愛護市場設施及周圍環境。(三)維護和完善市場內設施,保證設施處於完好狀態。租賃後的商鋪台位只准用作經營,不準改作他用,不能隨便改變原結構或破壞商鋪台位外貌及其配套設施。如需改變結構的,由經營者向物業所提出申請,經市場管理股和規劃建設股同意後,方能改動;否則,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改動者(經營戶)負責。(四)市場內建立安全生產制度。物業所要引導、教育經營者做好治安和防火工作,出現事故時,經營者之間要互相照應,共同維護市場的治安和安全。
二、市場經營管理
(一)市場商鋪台位的租賃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物有所值」的原則,充分結合市場供求關系,實現最好效益。
(二)各物業所市場商鋪、固定台(攤)位的定費標准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備案,商鋪、固定台(攤)位價格變動由市場管理股審批,公開招租和公開投標方案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各物業所改變市場設施、調整行市結構或增減行市台(攤)位,必須報市場管理股審批後,再送規劃建設股審核,經批准才能動工。
(三)各物業所要按照規定收取市場設施租賃費和有關費用,並及時存入指定銀行帳戶。
(四)各物業所必須約束經營者遵守法規和市場內各項規章制度,按照約定的地點或區域經營,不得隨意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物業管理所應當與經營者簽定書面合同,就擺賣規范、交易商品種類、水電使用、衛生、消防、治安等方面作出約定。
(五)各商戶要保持市場的清潔衛生,不準隨處拋丟垃圾,不準在商鋪台位搭建任何建築物,不準在市場內亂拉繩索晾曬物品,不準在市場內堆放危險物品。停放車輛時,按指定的地點停放。
三、市場物業管理所監督管理
(一)物業所必須定期檢查、督促、處理市場內的治安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及時更新市場設施,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和防護措施。
(二)物業所要經常檢查本單位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本單位的收費和管理情況,組織幹部職工學習各項法律法規,對幹部職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
(三)物業所要經常組織安全檢查,發現存在漏洞和隱患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防止案件、事故的發生。
(四)物業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市場管理公約,並教育經營者嚴格遵守。對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經營者,應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進行處理:
1、不按規定繳納市場設施租賃費的,按漏交額加倍收費。
2、不按市場規定亂擺亂賣的,按應繳攤位費加倍收費後,再安排到適當的位置上擺賣。
3、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經勸阻仍不改正、或拒不服從市場物業管理所管理的,取消其進場經營資格。
4、不遵守衛生、防火規定及進行危害市場人財物安全行為的,取消進場經營資格,造成損失的追究其有關責任。

7. 上海市標准化菜市場管理辦法的詳細內容

第一條為規範本市標准化菜市場經營管理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障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標准化菜市場健康發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標准化菜市場,是指按照市政府關於原則同意《上海市菜市場布局規劃綱要》的批復(滬府〔2006〕62號)精神和本市地方標准《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DB31/T344-2005)設置並管理,專業從事主副食品等農產品和食品零售經營為主的固定場所。
第三條市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市規劃部門負責全市標准化菜市場的總體規劃,並負責標准化菜市場規劃的協調、指導和管理。區(縣)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區(縣)規劃部門負責本區域標准化菜市場的規劃及布局。
市工商、食品葯品監管、財政、稅務、質量技監、公安、消防、環保、綠化市容、物價和建設交通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標准化菜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各區(縣)政府對本區域的標准化菜市場的規劃落實、改造建設和規范經營進行協調和管理,並由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負責規劃的組織實施。
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對本區域內的標准化菜市場及周邊環境和秩序進行管理。
區(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標准化菜市場建設和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從2011年起,新建的標准化菜市場由各區(縣)政府負責建設。
第四條各區(縣)政府要把標准化菜市場建設作為公益性民生工程,列入社區商業管理范疇,每年定期研究。
在新建居住社區的規劃中,要明確標准化菜市場作為社區公益配套建設,各區(縣)政府要在土地出讓協議中明確規劃建設標准化菜市場的產權所有者、建設面積、收購成本等。產權委託所在區(縣)國資公司負責管理與經營,並列入國資考核體系。各區(縣)商務主管部門要參與新建居住區菜市場的規劃與建設。
對菜市場產權為國資系統的,在進行國資考核時,要適當下調收益率。
對菜市場產權為其他所有者的,區(縣)政府要加強對其收支等經營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
當市場供求出現波動,根據規定,需要採取調控措施穩定市場的,要給予適當補貼。補貼的范圍、對象、方式等按照規定執行。
各區(縣)政府應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以標准化菜市場建設和改造、追溯系統建設運行維護等,並對本地產綠葉菜產銷直供攤位租金予以補貼。市財政也應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對區(縣)標准化菜市場建設的支持。
第五條標准化菜市場原則上按照居住區內約500米(郊區800米)服務半徑設置。
每個標准化菜市場按照不低於蔬菜攤位數量10%的比例,提供給郊區農業合作社和自產自銷經營戶直銷地產的綠葉菜。
第六條(一)標准化菜市場管理者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1.在場內顯著位置懸掛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各類經營許可,公布市場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監管部門、投訴機構的地址和電話。
2.保證場內經營者有相應的經營資質。
3.加強對場內食品安全、經營秩序等方面的管理,按照《上海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規定》,做好責任區內的環境衛生工作。
4.在場內統一設置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和復驗計量器具,統一管理,定期校對,並為復驗統一出具量值數據。
5.積極建立食品安全流通信息追溯和監管系統。確保追溯和監管系統的正常運行。
6.按規定及時、准確上報市場監測數據。
7.對場內交易的主副食品按照規定向經營者索取供應單位資質證、蔬菜產地證明、農葯殘留檢測證、進貨票據(單)等憑證。
(二)標准化菜市場攤位經營者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1.在場內指定攤位經營,不得跨門經營,不得從事馬路設攤交易。
2.信守承諾、合法經營、正當競爭。
3.在攤位顯著位置懸掛營業執照、人員健康證,以及標明品名、價格、計量單位等內容的公告牌。
4.消費者索取銷售憑證時,應依法提供銷售憑證;建立追溯系統的,應按照規定提供可追溯的銷售憑證,並接受政府監管部門的檢查。
5.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消費者提供便民服務。
6.嚴禁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嚴禁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短斤缺兩等違法行為。
7.未經菜市場管理者同意,不得轉租攤位。
第七條鼓勵規模化、專業化的市場管理服務機構對各類標准化菜市場進行集約化管理,進一步提升標准化菜市場整體管理水平。
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服務和協調作用。
第八條標准化菜市場建設和管理工作列入對各級政府的年度考核范疇。
各區(縣)政府對在規劃、建設和管理標准化菜市場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定期予以表彰和獎勵。

8. 農貿市場消防、交通管理制度怎麼寫

西寧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專,保護農貿市場開辦屬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青海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熱點內容
陰滋病有辦法治嗎 發布:2025-05-10 14:24:58 瀏覽:914
食葯監局法規股 發布:2025-05-10 14:19:54 瀏覽:537
勞動法對部隊合同工有何規定 發布:2025-05-10 14:13:53 瀏覽:442
怎麼查執行法官 發布:2025-05-10 14:13:01 瀏覽:333
海南省家庭居室裝修裝飾工程驗收規范條例 發布:2025-05-10 14:10:01 瀏覽:434
司法拍賣秘 發布:2025-05-10 14:08:33 瀏覽:204
中級經濟法如何學習 發布:2025-05-10 14:05:49 瀏覽:834
任亮律師 發布:2025-05-10 14:02:39 瀏覽:184
民法典模板 發布:2025-05-10 13:55:52 瀏覽:696
刑法52 發布:2025-05-10 13:54:47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