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最新黨內法規

最新黨內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2 21:35:44

㈠ 根據中共中央最新精神,談談如何認識依法治國的含義,依據和對策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把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同黨堅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統一起來,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必須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必須使人民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使法律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行為.
四、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五、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

㈡ 2020年最新黨章全文完整版

你好,我是大大大大魚兒01,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專有效^_^鏈接: https://pan..com/s/1-06bHhfFA1oaiyUCrpkl6Q 提取碼: 3kes 復制屬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㈢ 政紀和黨紀處分的區別,最新黨紀政紀處分對照表

黨紀處分是針對黨員的,給予黨內處分,分為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政紀處分是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㈣ 紀法分開 紀在法前 紀嚴於法 出自哪的最新相關信息

堅持紀嚴於法 實現紀法分開
——《廉潔自律准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系列解讀之四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本報記者 張磊
10月1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連續發布重磅消息:周本順、楊棟梁、潘逸陽、余遠輝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不同以往,此次通報通篇「紀言紀語」:看標題,「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之中沒有了以往經常出現的「違法」二字;看正文,過去慣用的「收受賄賂」、「行賄」等字眼也不再出現,行文布局主要體現違紀問題,而非違法問題。

黨內審查是紀律審查,不是司法檢控,一個依「紀」、一個依「法」,二者界限清晰,不能混淆。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要嚴明黨紀,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使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底線。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以下簡稱《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遵循管黨治黨的規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充分體現了黨紀特色和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

中央紀委法規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我們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以及管黨治黨過程中的一個重大制度創新。」

2014年12月24日,山西省紀委監察廳網站公布了山西省國土廳原副巡視員王有明腐敗案剖析。王有明素有「工作有能力、有魄力」「工作成績突出」等贊譽,曾獲得全省乃至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的各種榮譽。但是,這樣一位「榮譽滿身」的幹部,卻從收受土特產開始,一步步發展到收受保暖襯衣、毛衣、千元禮金,直到最後收受巨額煤礦乾股,落了個「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下場。

「破法」者必先「破紀」,這是被無數案例證明的一條腐敗鐵律。然而,原《准則》和《條例》的內容與法律法規混同現象嚴重,特別是原《條例》半數以上條款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由之導致,實踐中黨紀意識淡薄,管黨治黨不以紀律為尺子,而是以法律為依據。只要黨員幹部不違法,違反紀律就是小節,相關監督就「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甚至視而不見、不管不問,造成「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的尷尬局面。

「小紀不執、小錯不管、小病不治,使得紀律和法律之間出現了大片無人過問的開闊地帶,導致黨員幹部從違紀滑向違法作『自由落體式運動』。」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堅持紀嚴於法、紀法分開,首先要解決紀法重疊、紀法混同的問題。

對此,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均刪除與國家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其中《條例》共刪除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如有關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行為等刑事色彩濃厚的規定。

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在刪除相關內容的同時,還增加完善了若干條款,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自律和遵守紀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特別是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要求轉化、上升為紀律規范。比如,《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黨員領導幹部不能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等。

「如果紀法不分、『紀等於法』,實際上就相當於把黨員與普通公民混為一談了,等於把法律的底線作為黨員的底線了,這樣就體現不出我們黨的先進性了。」中央紀委法規室負責人表示。恰如其言,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如果把普通公民的行為底線作為黨員幹部的行為底線,就等於拉低了黨員標准,全面從嚴治黨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黨紀嚴於國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高波表示,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嚴於法,既固化了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的實踐導向,也強化了越往後執紀越嚴、處分越重的治理理念,充分彰顯了政黨特色、黨紀特徵,為全面從嚴治黨和強化黨內監督提供了制度依據和有力支撐。

當然,紀嚴於法、紀法分開,絕不意味著紀律和法律完全割裂開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條例》不僅在「指導思想、原則和適用范圍」一章規定黨組織和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還專門設置「對違法犯罪黨員的紀律處分」一章,實現了黨紀和國法的有效銜接。

熱點內容
馬雲道德綁架 發布:2025-05-11 03:23:28 瀏覽:662
共同投資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1 03:18:49 瀏覽:440
司法核驗 發布:2025-05-11 02:39:24 瀏覽:519
吉安司法 發布:2025-05-11 02:39:23 瀏覽:509
法律咨詢銀行貸款 發布:2025-05-11 02:24:54 瀏覽:416
法律援助是下列哪 發布:2025-05-11 02:24:15 瀏覽:436
民事訴訟法243條規定6 發布:2025-05-11 02:20:41 瀏覽:45
法院人說法院 發布:2025-05-11 02:19:16 瀏覽:201
教育法規看法 發布:2025-05-11 02:19:15 瀏覽:615
道德重要詞 發布:2025-05-11 01:50:15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