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開徵求條例

公開徵求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13 09:58:56

Ⅰ 北京住房租賃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為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8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特別提出,要建立租金監測和發布機制。即住房租金快速上漲時,主管部門可以採取限制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房源的租金漲幅、查處哄抬租金行為等措施,調控住房租賃市場,必要時可以實行傭金或租金指導價。
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條例》立足於大力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針對租金上漲過快進行的一系列調控措施有望從根本上杜絕資本快錢對於行業的侵擾。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長租公寓、租金貸、短租房等「租賃 互聯網 金融」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現有法律文件層級和內容與現實需要的不匹配問題日益突出,急需通過地方性立法加強住房租賃的頂層設計,完善住房租賃管理制度體系。出台《條例》既是落實黨中央「房住不炒」的舉措,也是完善住房租賃制度體系的需要。
具體來看,在租賃服務方面,《條例》明確提出,將加強住房租賃服務管理和監督。一是設定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准入條件;二是加強企業行為監管,包括規范信息公示和房源發布、控制資金池、實行合同網簽等;三是強化網路平台的信息核驗責任;四是管控租金貸,如住房租賃企業以隱瞞、誘導、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貸款的,在住房租賃合同中包含租金貸款相關內容的,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注銷備案,構成金融違法行為的,由金融監管部門給予處罰。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條例》對於住房租賃企業收取租金的時間和數額進行規范,將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住房租賃企業的運營,更好保障承租人實際支付租金本身的安全性,避免了由於部分租賃企業運營不善而導致的承租人權益受損等情況發生。
另外,《條例》還提出,要建立住房租賃信用管理制度,納入全市信用體系,實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
「整體上看,《條例》著重強調了規范化、標准化的行業監管,有利於住房租賃開發運營企業進行精細化運營管理。」在趙然看來,「建立住房租賃信用管理制度,納入全市信用體系」這項內容,未來將重塑行業發展。即在信用體系下,住房租賃開發運營企業將被嚴格約束,倒逼形成精細化運營,從根本上提高行業、企業的運營效率,最終促使行業形成穩定可持續的收益率水平。
在增加市場供給、調節供應結構方面,《條例》明確,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出租住房,穩定租賃關系,穩定租金水平;鼓勵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此外,《條例》還鼓勵商業銀行為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提供期限匹配、利率適當、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信貸產品和服務。

Ⅱ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條件細化

3月30日,自然資源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條例草案》包括五個方面內容,即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優化建設用地審批制度、鞏固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成果和堅持問題導向將實踐中的成熟經驗寫入條例。自然資源部表示,《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土地管理法》重要的配套法規。《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已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完善,並作出了授權立法的規定,亟需在《條例草案》中對改革措施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授權立法的具體內容進行明確。

未提及成片開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以及條例的制定,一大主題就是通過縮小征地范圍和建立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制度,達到對土地增值收益的優化分配,從而照顧農民和集體利益。土地管理法和實施條例落地後從制度層面暢通了這一渠道,但還需要集體產權制度等利益分配機制的改革進行配合。

其中,農村「三塊地」改革,尤其是土地徵收制度改革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兩個方面引人關注。

在土地徵收領域,《條例草案》細化了土地徵收「調查、評估、公告、聽證、登記、協議」六步程序的相關規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土地管理法修改過程中,「成片開發可征地」就廣受爭議。雖然自然資源部曾多次表示正在研究出台土地徵收成片開發的標准,但在此次《條例草案》中仍然並未對「成片開發」做更多解釋。

「成片開發標准制定的爭議還比較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嚴金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改大的方向是縮小征地范圍,擴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但要在這個方向上走到多深的層次,一定程度上就要看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成片開發的內涵和范圍大小的界定,這實際上是改革到底要「走多快」的問題。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條例草案》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用地自主權,比如此前曾引起廣泛關注的建設用地審批權下放。對於今後更多做總量控制的自然資源部方面來說,類似標准可以限制和規范地方政府的相關行為,顯然需要更加嚴格。

細化建設用地入市條件

在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領域,《草案條例》同樣亮點頗多。

嚴金明告訴記者,《草案條例》在城鄉建設用地「同價同權」領域,做了一些銜接性的制度安排。比如其中規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參照同類用途的國有建設用地的最高年限執行。另外,二級市場方面,以出讓、出租等方式取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可以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具體辦法參照國有建設用地執行。

對於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條件,《條例草案》對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作出了顯著的細化和豐富,要求具備「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產權明晰、已依法辦理土地所有權登記;具備開發建設所需基礎設施配套等基本條件」三個限制條件。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勤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土地管理法》和此次的條例草案都規定,只有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集體建設用地才能入市,從現有的條例來講,只能是工業和商業用途。但「等」這個字,從城鄉建設用地「同價同權」的角度來說,為未來通過司法解釋、部門規章等來擴大用途范圍留下了一個口子。

對於第三條「具備開發建設所需基礎設施配套等基本條件」的集體建設用地才可入市,多位受訪人士均表示,這實際上是限制了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范圍,強調了入市需要依託城市和城鎮化的發展,防止規劃失控。

Ⅲ 《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8月3日,《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在市人大常委會官網公開徵求意見。《條例(草案)》設置了公積金自願繳存機制,同時鼓勵單位將年終獎、季度獎等勞動報酬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計算范疇。
靈活就業人員可自願繳存公積金
據了解,2010年12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暫行辦法》,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文件亟需修改完善。
《條例(草案)》設置了自願繳存機制,即其他單位及其職工、個體工商戶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均可以按規定自願繳存、提取住房公積金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目前,我國相關規定已難以滿足現實需要,如現行住房公積金制度過於突出強制繳存,缺乏自願繳存機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形式的多樣化,非強制繳存單位職工要求參與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置自願繳存機制,不僅能回應社會關切和現實需求,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和試點工作的要求。
年終獎或可納入公積金繳存基數
當前,我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單位和職工對於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確定存在爭議。有意見認為,繳存基數的規定不宜過於剛性,應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以適應多樣的現實需求;也有意見認為,繳存基數的規定應當明確具體,以切實保障職工權益,避免紛爭。
對此,《條例(草案)》明確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是指單位向職工按月發放的勞動報酬平均值。同時,鼓勵單位將非按月發放的津貼、項目獎金、年終獎、季度獎等勞動報酬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計算范疇,兼顧了制度的剛性和靈活性。
完善公積金申請追繳處理機制
在住房公積金追繳處理方面,《條例(草案)》完善了住房公積金欠繳投訴和申請追繳處理機制。例如明確單位欠繳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投訴,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開展調查並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單位欠繳住房公積金職工要求追繳的,職工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內按照規定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交書面申請及相關證明材料;超過三年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予支持。
《條例(草案)》還進一步完善了化解單位繳存住房公積金困難的支持機制,規定單位存在虧損等困難情形的,經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每次申請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的時間不得超過兩年。緩繳期間的住房公積金應當補繳。

Ⅳ 央行就《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是的央行1月20日發布通知,就《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該通知表示,為加強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行為,防範支付風險,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條例》一是堅持功能監管的理念。強調同樣的業務遵守相同的規則,避免監管套利和監管空白。二是堅持機構監管與業務監管相結合。按照「先證後照」原則,對支付機構實施機構監管,同時對支付機構業務經營、關聯交易等實施全方位監管。三是堅持穿透式監管。加強對股東、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准入和變更的監管。

(4)公開徵求條例擴展閱讀

支付業務將重新劃分地盤:

引發業界震動的最重要一項內容,是《條例》擬規定按照「從事儲值賬戶運營業務」與「從事支付交易處理業務」兩項業務對支付機構進行重新分類。

央行在條例的起草說明中表示,遵循公平競爭、實質重於形式、普惠金融的核心監管原則,按照業務實質確定支付業務新的分類方式。即,按照資金和信息兩個維度,根據是否開立賬戶(提供預付價值)、是否具備存款類機構特徵,將支付業務重新劃分為儲值賬戶運營業務和支付交易處理業務兩類,以適應技術和業務創新需要,有效防止監管套利和監管空白。

央行擬規定根據兩類業務的支付機構風險程度的不同,分類確定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以及注冊資本與業務規模的比例要求。

一位支付行業從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項規定對支付行業影響非常大,因為這將改變現有支付行業按照收單、發卡來劃分的格局。

「這項規定對微信和支付寶將帶來巨大的沖擊。微信和支付寶既做發卡又做收單包括線上預付卡的業務、線上互聯網賬戶、銀行卡收單,相當於包攬了整個支付的全流程。而按照新的規定,以後包括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內的支付公司需要在儲值賬戶業務和支付業中『二選一』,要麼做賬戶、要麼做支付。」

該人士表示,對於擅長C端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言,選擇儲值賬戶業務的可能性更高;而對於銀聯、拉卡拉這類深耕B端市場的機構來說,更適合聚焦於收單類的支付業務。

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表示,整體分類的改變或將影響到今年機構的續牌問題。央行政策的出台後,對原有的業務分類作出改變,機構是否還能根據現有的情況進行續牌,相關問題需要繼續關注,整體的支付市場情況或將重新得到評估。

Ⅳ 《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其中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這次條例的具體內容都是對人們有利的,也是用來限制那些無良商家的,要不是有那些人的存在,我們的個人信息怎麼可能泄漏。條例中提到任何個人和組織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和倫理,不得從事違法活動。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取得個人同意,不得違規操作,濫用他人信息,如果因此對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被害者有權利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認為還能夠能夠保證群眾的信息不會泄漏,不會被人亂用的同時,監督那些想要亂用信息的人和物。個人信息隱私權同樣重要,如果發現自己的隱私或者是個人信息被侵犯,我們要學會合理利用自己的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國家非常重視個人安全信息的保護,才會出現這個徵求意見稿。對此我是非常支持的,這樣的政策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的隱私,我相信大家都有不想讓他人知道的事情,如果一個人連隱私都沒有,那這個世界就真的太瘋狂了,你們認為呢?

Ⅵ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用地自主權

3月30日,自然資源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土地管理法》重要的配套法規。《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已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完善,並作出了授權立法的規定。自然資源部認為,這些規定亟需在《條例》中對改革措施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授權立法的具體內容進行明確。
此次公開徵求意見的《條例》共計分為總則、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建設用地、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登記、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8章71條。
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條例》明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的要求和程序。使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遵循節約集約的原則,優先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嚴格控制新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模。允許採取土地整治等方式進行區位調整,合理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同時,《條例》指出,優化建設用地審批內容,簡化審批流程,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用地自主權。
具體而言,此次《條例》修訂草案主要從五個方面作出了修改:
一是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制度
修訂草案明確國土空間規劃的效力和內容,規定國土空間規劃應當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其中涉及土地管理方面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國土空間格局、規劃用地布局和用途管制要求等內容,明確建設用地規模、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生態保護紅線等要求(第四條)。 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其他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規定依法審批(第五條)。
二是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修訂草案將實踐中行之有效的耕地保護制度寫入條例,一是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中發〔2017〕4號)明確提出加強對耕地保護責任主體的補償激勵,積極推進中央和地方各級涉農資金整合,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大耕地保護補償力度。為此,修訂草案明確國家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第十二條)。二是明確耕地保護責任主體。加強耕地保護,必須首先明確耕地保護的責任主體。修訂草案規定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耕地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國務院對省級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質量等級以及佔用耕地補償情況等(第十三條)。
三是優化建設用地審批制度
修訂草案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優化建設用地審批內容,簡化審批流程。一是統籌城鄉用地計劃管理。改革土地計劃管理制度,將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納入土地利用計劃。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作出合理安排(第十五條)。二是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用地自主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城市,涉及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國務院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許可權的農用地轉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授權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一條)。三是將先行用地寫入條例。規定國家和省級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大項目中,控制工期的單體工程和受季節影響或者其他重大因素影響急需動工建設的工程,可以向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申請先行用地(第二十六條)。四是簡化建設用地審批的材料。為解決地方政府反映強烈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材料復雜等問題,對現行「一書四方案」(建設用地呈報書和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進行了合並調整,整合為農用地轉用方案和土地徵收申請,並明確有批准權的政府對農用地轉用方案和土地徵收申請審查的要點(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二條)。
四是鞏固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成果
修訂草案在《土地管理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農村土地「三塊地」改革成果予以鞏固。一是以維護農民權益為核心對土地徵收程序進行了細化。明確土地現狀調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告、聽證、補償登記和簽訂協議等法定程序的具體實施要求。主要包括:發布土地徵收啟動公告,開展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第二十八條);組織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進行公告、聽證(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對少數不同意補償安置協議的農民作出征地補償安置決定(第三十一條);征地補償費用的構成與預存制度(第三十五條)。二是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的要求和程序。使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遵循節約集約的原則,優先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嚴格控制新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模。允許採取土地整治等方式進行區位調整,合理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第三十六條)。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必須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必須產權明晰、已依法辦理土地所有權登記,具備開發建設所需基礎設施配套等基本條件(第三十七條)。規定了入市方案編制和審查要求,土地所有權人應當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方案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決議情況報縣(市)人民政府審查。符合規定的,由縣(市)人民政府納入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三是保障農村村民的宅基地權益。要求在市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科學劃定宅基地范圍(第四十五條)。明確了宅基地申請的程序,以及對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和盤活利用的要求(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
五是將實踐中的成熟經驗寫入條例
一是增加了土地儲備的規定。土地儲備是強化對建設用地市場調控和保障能力,確保「凈地出讓」,促進土地資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修訂草案明確政府儲備的土地應當產權清晰,供應前應當完成前期開發,具備動工開發條件(第十九條)。二是完善臨時用地規定。臨時用地是指建設項目施工、地質勘查等需要臨時使用的土地。修訂草案對臨時用地的審批程序和使用要求作出了規定,明確臨時用地由縣(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准,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建設周期較長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使用的臨時用地,經批准可以延期一次,期限不超過二年(第二十四條)。三是進一步完善土地督察的法治保障。明確了土地督察的內容、方式、督察意見和建議的提出和整改等(第二條、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

Ⅶ 部門條例從公開徵求意見到正式出台一般多長時間

不動產登記條例,2014年8月公布討論稿,同年11月發布,2015年3月起執行。校車安全管理條例,2011年12月公布徵求意見稿,2012年3月發布,2012年4月起執行。從以上兩個例子看,一般半年吧。最近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是2017年5月發布的,估計2018年上半年正式發布執行。

Ⅷ 再見「釘子戶」!深圳城市更新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鳳凰網房產快訊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備受各界關注。

在過去,只要一戶不同意,舊改項目就「難產」。這道難題一直困擾著深圳的城市更新項目。如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提出了破解難題的新思路——當已簽訂搬遷安置協議的合法產權比例不低於95%且符合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的,市、區政府可以對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個別徵收。

詳情如下:

以特區立法破解城市更新「拆遷拉鋸戰」

在新增居住用地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城市更新項目已成為深圳商品房供應的重要來源。數據統計,2012年以來,我市城市更新供應用地連續多年超過200公頃。

早在2009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在全國率先提出「城市更新」概念,明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等原則,正因如此,一直以來深圳的城市更新市場化程度居全國之首。然而,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拆遷難」成為制約更新改造項目順利推進的重大瓶頸。當前,我市的城市更新項目,絕大部分處於停滯狀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令政府、開發商和業主等多方陷入「多輸」困局。

此次立法醞釀多年,旨在運用特區立法權進行創新和變通,破解城市更新拆遷難題。

舊住宅區滿20年方可申報更新

根據《徵求意見稿》,合法舊工業區和商業辦公區建築物建成年限15年以上,住宅區建築物建成年限20年以上,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可以申報更新:(一)需落實規劃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二)年久失修或經維修後仍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三)使用功能不齊全,配套設施不完善,經評估後亟須拆除重建的。對於建成年限不足的舊工業區、商業辦公區、舊住宅區,經鑒定危房等級為D級的,經區政府批准後可以納入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單元計劃。

申報城市更新單元計劃時,舊住宅區所在地塊,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95%以上且占總人數95%以上的業主同意。自發布徵集意願公告之日起12個月內未達到城市更新意願要求的,3年內禁止納入城市更新單元計劃。

補償標准不低於套內面積1:1

補償標準是城市更新中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當前,我市舊改中的補償標准由項目實施主體與業主進行協商,並通過簽訂搬遷安置補償協議予以約定。為了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徵求意見稿》規定了法定最低搬遷補償標准,採用產權置換、貨幣補償或者兩者相結合等方式,由權利主體自願選擇。

其中,舊住宅區合法建築採用原地產權置換的,按照套內面積不少於1∶1的比例進行補償,產權置換面積因誤差導致不足的,由市場主體按照該項目商品房備案銷售價賠償;超出面積誤差在3%以內的,物業權利人可以不再支付超面積部分的房價;採用異地產權置換的,安置房面積按照與原地產權置換等價值原則進行折算;採用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標准按照我市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確定。公共保障住房更新單元的合法建築採用原地產權置換的,按照套內面積1∶1或者建築面積1∶1.2的比例進行補償。

開發商不得進駐舊住宅區徵集舊改意願

實踐中,一個甚至幾個開發商私自進入小區,開展舊改願意徵集,擾亂市場秩序等行為時有發生。《徵求意見稿》就此專門規定,舊住宅區的更新由轄區街道辦事處負責申報,企業不得擅自在舊住宅區開展現狀調研、意願徵集等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申報前期工作,否則可被處以20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款。

舊住宅區城市更新規劃批准後,區政府應當組織制定搬遷安置指導方案和市場主體公開選擇方案,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95%以上的物業權利人同意後,公開選擇市場主體,由選定的市場主體與所有物業權利人簽訂搬遷安置協議。

搬遷協議簽訂超過95%政府可啟動個別徵收

根據當前的規定,必須100%業主、100%的面積同意並簽署《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方能確認實施主體。在利益訴求多元化的現實中,要求取得100%的業主同意補償安置方案十分困難。這種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些「釘子戶」。

針對搬遷難,《徵求意見稿》創設性地提出 「個別徵收+行政訴訟」的解決方案。當已簽訂搬遷安置協議的合法產權比例不低於95%且符合房屋徵收相關規定的,市、區政府可以依法對未簽約部分房屋實施個別徵收。對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更新改造是城市規劃實施的組成部分,改造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有關安全隱患或者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片區以及周邊單位、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符合《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有關基於公共利益予以徵收的規定精神。

同時,為了進一步約束政府的徵收行為,避免過大的自由裁量空間,確保徵收決定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徵求意見稿》提出,政府實施個別徵收的,按照套內面積1∶1置換或者進行貨幣補償確定徵收標准。政府實施個別徵收取得的物業權利,在不低於原有搬遷補償標準的基礎上,由政府相關部門與市場主體重新協商簽訂補償方案。

來源:深圳市人大常委會

Ⅸ 2010年12月15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次公開徵求意見稿)》,再次

(1)①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2分)②《條例》的制定廣泛徵求社會各界人士意見體現我國享有民主的主體具有廣泛性;(2分)③《條例》的制定廣泛徵求民意體現廣大人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權利得以實現,《條例》的最終制定將為維 護人民權益提供法律保障,同時也體現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2分)
(2)首先,有助於決策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再次,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最後,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6分)

Ⅹ 網路數據安全管理條例公開徵求意見,你會給出哪些意見

想必現在大家的手中都在使用著手機,手機的便利程度想必我也不用多說了,即使是不出家門也完全不會擔心自己的生活會有所影響,也多虧了各種手機軟體的開發,使得我們能夠充分的利用這一些手機軟體,讓自己有了更加多的富裕時間,然而我們不乏能夠從各大消息當中知道,不少的手機軟體正在收集我們的個人信息,或者是違規收集用戶手機內的其他內容,這一些信息有可能就涉及到我們的隱私問題了,這就使得眾多的用戶十分的不滿,認為自己的信息安全問題得不到相對於的保護。

熱點內容
美國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5-19 21:51:29 瀏覽:365
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發布:2024-05-19 21:50:45 瀏覽:753
法治的信仰中國夢 發布:2024-05-19 21:32:17 瀏覽:309
關愛成長法治護航徵文 發布:2024-05-19 19:44:11 瀏覽:725
經濟法總論試題課後 發布:2024-05-19 19:44:10 瀏覽:978
上海政法學院教務網路管理系統 發布:2024-05-19 18:16:11 瀏覽:97
大理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4-05-19 17:41:50 瀏覽:101
衡陽司法強拆 發布:2024-05-19 17:40:26 瀏覽:913
行政法學簡答題 發布:2024-05-19 17:18:49 瀏覽:883
判決書法院 發布:2024-05-19 15:55:58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