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公務員法規定

公務員法規定

發布時間: 2020-12-23 09:56:05

『壹』 國家公務員法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違紀行為有哪些規定

對行政機關公務員與履行職責直接相關的應當給予處分主要違法違紀行為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定。

一是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罷工,違反國家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後果,非法出境或者違反規定滯留境外不歸等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

二是違反議事規則,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拒不執行交流決定、迴避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監察機關、審計機關和行政復議機關的判決、裁定、決定等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

三是違法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不依法履行職責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依法履行職責的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違反職責紀律的行為。

四是貪污、索賄、受賄、行賄、挪用公款、揮霍國家資財,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等違反廉政紀律的行為。

五是壓制批評、打擊報復、違法攤派、非法拘禁等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為。

六是失密泄密、工作作風懈怠、工作態度惡劣等違法和違反公務員職業操守的行為。

七是拒不承擔賠養、撫養義務,虐待家庭成員,組織迷信活動,參與「黃賭毒」活動等違法和嚴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其中,對參與賭博、為賭博活動提供場所或者其他便利條件、在工作時間賭博、挪用公款賭博,以及利用賭博索賄、受賄或者行賄等行為,都有明確、具體的界定。

行政法規規章是在國家有關法律基礎上,由政府出台的更加具體、更加明確的規范,也是為執行國家法律而制訂的可操作性細則。我國行政法規與規章將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精神貫穿其中,並細化為具體的紀律約束性條款,從而有利於加強對公務員的職業道德進行嚴格管理。

『貳』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有哪幾種交流方式

我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交流的形式包括調任、轉任和掛職鍛煉三種。專調任是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屬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調入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

轉任是指公務員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在機關系統內跨地區、跨部門的調動,或者在同一部門的不同職位之間進行的轉換任職。

掛職鍛煉是指機關有計劃的選派公務員在一定時間內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擔任一定職務,經受鍛煉,豐富經驗,增長才幹。

(2)公務員法規定擴展閱讀

公務員交流的原因:

公務員交流是國家行政機關對公務員的管理活動和手段,是一種公務行為,而非公務員個人行為。交流活動應當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嚴禁公務員個人擅自離職或交換工作崗位。公務員交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①為滿足工作需要,實現「事得其人」,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②滿足公務員個人意願。其中,工作需要是啟動公務員交流的首要原因。在實踐中,滿足公務員個人意願要以不與工作需要相沖突為原則,兩者發生沖突時,個人意願要服從工作需要。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規定,公務員的處分種類都包括哪幾種

根據《國家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六條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記大過;
(四)降級;
(五)撤職;
(六)開除。

『肆』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哪幾種情況不得辭去公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專辭去公職:

(一)未屬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4)公務員法規定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辭退:

(一)連續兩年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單位調整、撤銷、合並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國家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國家公務員紀律,經多次教育仍無轉變或者造成惡劣影響,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並被確認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嚴重疾病或負傷正在進行治療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期及哺乳期內的。



『伍』 公務員法關於辭職有關規定

一、公務員法對辭職的相關規定
第八十五條公務員辭去公職,應當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任免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審批,其中對領導成員辭去公職的申請,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九十日內予以審批。
第八十六條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
(一)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根據現行的《公務員法》,公務員辭職可以劃分為自願辭職、引咎辭職以及責令辭職等多種情形。我們通常說的公務員辭職,一般屬於自願辭職,對於自願辭職的來說,如果職位沒有服務期等相關規定的話,一般都會同意,而且辭職後還可以繼續參加公務員考試。
但是如果職位最低服務年限的規定,那麼就不能夠自由的辭去公職。目前,許多基層公務員都有最低服務年限,一般為5年服務期,或者更長。
二、什麼是最低服務年限?
最低服務年限是指通過錄用、聘用、招聘等方式參加工作,根據錄用、聘用時所發布的《公告》、「職位表」以及相關政策規定(比如表述為「最低服務年限×年、必須服務×年、×年內不得調離、服務期×年以上」等),有最低服務年限要求的。
三、最低服務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1、是指經過考察錄用後的公務員,必須在所在單位服務滿崗位所要求的最低服務年限。以5年為例,就是指錄用後的公務員必須在所在單位服務滿5年,這5年包括試用期。在這5年內,新錄用公務員不允許調動或者向更高一級別的單位繼續考取。
2、《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六條的內容為「新錄用公務員在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五年(含試用期)」,立法目的是為了確定新錄用公務員的職務和級別並規范任職定級工作,限制公務員辭職。
3、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不得辭去公職。按照有關規定,公務員最低服務年限為五年。
4、公務員在試用期內不得提出辭職,但是新錄用公務員在試用期內可以向單位提出申請放棄錄用。

『陸』 新公務員法退休規定有哪些

人社部的方案2015-2017研究三年了還沒公開,暫時未知修改退休年齡的具體政策,最快也要2018年公開徵求意見,2019年修改、正式發布。發布之後至少5年(2024年)才開始實施。反對過快調整及突然襲擊。建議1: 2024年起,原來50歲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歲,原來55歲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歲。 2024年 原50歲 原55歲 2028年 51歲 2032年 52歲 56歲 2036年 53歲 2040年 54歲 57歲 2044年 55歲 2048年 56歲 58歲 2052年 57歲 2056年 58歲 59歲 2060年 59歲 2064年 60歲 60歲到2064年統一60歲退休,再根據國家財力和社保基金積累決定是否調整退休年齡。短期內社保空賬的對策:2017-11-18國務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國企劃轉10%的股權給社保基金,增強社保基金實力。 (參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潤總額1.2萬億元,10%就有1200億元。)建議採取更多措施,比如,公務員人數和行政支出每年遞減2%,財政稅收每年劃撥社保基金遞增2%等,進一步提高社保實力,而不是一味提高退休年齡。 建議2:建立靈活(彈性)退休制度。參考《公務員法》第88條,把它推廣到全民。公務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二)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建議對全民都給予允許彈性退休的政策。對於下崗或因企業破產失業的職工,更應該允許提前退休。建議3:把五花八門的養老保險種類(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城鄉居民、軍人養老保險等)統一為「公民養老保險」,所有公民,待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並有保底和封頂,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於5000元(國家主席退休也不要高於這個上限)。

『柒』 一定限制,在公務員法中是如何規定的

政審是用人單位對你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進行一次調查,包括查看個人檔案以內及到你工作容和學習過的地方進行實地訪問,另外對你的直系親屬也進行考查。 有關規定,自己曾經受過刑罰及直系親屬中有正在接受刑罰的則不能錄取,如果你曾經被單位開除或者有重大處分都有可能影響錄取,自己的政治立場和直系親屬的政治立場如果與當前社會相背離的也不能夠錄取。

『捌』 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我國非領導職務的最低職位是什麼

辦事員。

《管理辦法》第四條 非領導職務由高至低分為巡視員、版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權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享受相應級別和待遇,不具有行政領導職責。

(8)公務員法規定擴展閱讀

工作職責

1、辦事員在會長領導下工作;

2、組織落實常務理事會、會長辦公會議決定的重要事項,組織會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3、負責會員代表大會、常務理事會、會長辦公會的組織及會務工作;

4、負責召集和主辦會長辦公會議;

5、負責收集扶貧對象的資料審核及上報工作。

6、完成會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一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一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9)公務員法規定擴展閱讀:

《公務員法》的意義

《公務員法》是建國50多年來我國幹部人事管理的綜合性法律,是我國公務員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

公務員法頒布施行,對於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對於促進勤政廉政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公務員法》繼承和發展了公務員管理暫行條例。《公務員法》充分總結了新的經驗,吸收了新的改革成果,借鑒了國外公務員制度的成功經驗,將長期形成的幹部人事管理的有效做法和改革的新鮮經驗上升為法律,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公務員管理的內容。

《公務員法》的頒布實施填補了我國法律體系的一個空白。《公務員法》是我國第一部帶有幹部人事管理總章程性質的重要法律,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

熱點內容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