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實施條例
① 國家秘密載體管理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 國家秘密載專體管理應當遵守下屬列規定:
(一)製作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保密審查合格的單位承擔,製作場所應當符合保密要求。
(二)收發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履行清點、編號、登記、簽收手續。
(三)傳遞國家秘密載體,應當通過機要交通、機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進行。
(四)復制國家秘密載體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復製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戳記,並視同原件進行管理。
(五)保存國家秘密載體的場所、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要求。
(六)維修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本機關、本單位專門技術人員負責。確需外單位人員維修的,應當由本機關、本單位的人員現場監督;確需在本機關、本單位以外維修的,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七)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外出,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並採取可靠的保密措施;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應當按照國家保密規定辦理批准和攜帶手續。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的文件背景
實施條例依據2010年新修訂保密法,對1990年發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作出了全面修訂。主要考慮:一是適應貫徹實施保密法的需要。1990年5月25日發布的實施辦法是與1988年保密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規。2010年新修訂保密法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措施,實施辦法與之已不相適應,應作相應調整補充。同時,新修訂保密法規定的一些內容還比較原則,有必要作出具體細化,以利於法律的貫徹落實。二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保密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保密管理的難度日益加大,原有的一些保密管理方式失去有效性,泄密渠道增多,涉密人員、涉密會議活動、涉密載體等保密管理亟須調整規范。通過修訂實施條例,進一步健全各項保密制度,有利於為依法開展保密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同時,也有利於更好地處理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依法維護公民知情權、參與權等合法權益。三是適應保密工作依法行政的需要。通過實施條例的修訂,進一步明確、細化保密行政管理職能,規范保密行政行為,以實現保密行政管理科學、公正、嚴格、高效。此外,近年來保密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一些成熟的工作經驗和有效做法,也需要通過實施條例的修訂予以固化和規范。
③ 保密法,保密法實施辦法,保密法實施條列有何不同
保密法是主法,保密法實施辦法、保密法實施條例是為了更好實施保密法制定的。保密法實施辦法是修訂前的保密法的實施辦法,現在已廢止。
④ 保密法自什麼時間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何時實施
你在電腦上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什麼時候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專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屬會第十四次會議於2010年4月29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是由( )通過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⑧ 保密法實施條例對機關,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做了哪些規定
保密法實施條例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保密工作需要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專門負責保密工作。 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履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情況應當納入年度考評和考核內容。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指定其他人員為定密責任人。專門負責定密的工作人員應當接受定密培訓,熟悉定密職責和保密事項范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8)保密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二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應當由承辦人提出具體意見,經定密責任人審核批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定密責任人在職責范圍內承擔有關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審核批准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二)對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作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
(三)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並按照規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九條規定,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條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絕密級國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級國家秘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級國家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⑨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於1988年9月5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回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答會議通過,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9)保密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出台背景:
為期四天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010年4月29日下午表決通過修訂後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國家賠償法的決定,完成各項議程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會。國家主席胡錦濤分別簽署第28號、第29號主席令,公布修訂後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和關於修改賠償法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閉幕會。
完成各項議程後,吳邦國發表講話。他說,針對保密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常委會本著積極防範、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原則,對保守國家秘密法作了全面修改,增加了涉密信息系統保密措施,完善了國家秘密的確定、變更和解除等管理制度,強化了保密法律責任,有利於加強新形勢下的保密工作,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