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⑴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印發通知
201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幹部任用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2002年中央頒布的《幹部任用條例》,在規范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建立健全科學的選拔任用機制,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不正之風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幹部工作形勢任務和幹部隊伍狀況的變化,《幹部任用條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要求,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大力宣傳、嚴格執行修訂後的《幹部任用條例》,用以統一思想、規范工作、解決問題。黨政主要領導同志要增強政治紀律、組織人事紀律觀念,帶頭遵守《幹部任用條例》,規范行使選人用人權。組織(人事)部門要精通《幹部任用條例》,堅持公道正派、按章辦事,為選准用好乾部把好關。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方式方法,發揮黨組織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要堅持幹部工作的群眾路線,堅持群眾公認,充分發揚民主,改進民主推薦和民主測評,提高幹部工作民主質量,防止簡單以票取人、以分取人。要改進幹部考察工作,加強對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科學發展實績、作風表現、廉潔自律情況的考察,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幹部。要全面准確地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方式,進一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要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從嚴培養選拔幹部,從嚴管理監督幹部,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和《幹部任用條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整治和嚴厲查處跑官要官、拉票賄選等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要按照《幹部任用條例》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制度體系。
中共中央印發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作為好乾部標准,要求堅持群眾公認原則,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群眾」二字在全文9次出現,群眾路線或將成新時期用人選人新的重要考量,黨的群眾工作也將不斷推向縱深。
只有讓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都感到有干頭有奔頭,引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共同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智慧和才幹,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
⑵ 2014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增加了什麼章節
1.好乾部標准寫進總則第一條
2013年6月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培養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的要求,並明確了好乾部的標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
以此為重要遵循,修訂後的《幹部任用條例》在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的基本條件和資格方面,突出了理想信念要求,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紀律要求,堅持原則,敢於擔當要求,加強道德、作風修養的要求,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實績的要求。
2.新增「五湖四海、以德為先」幹部任用原則
幹部任用原則由六變七,新增「五湖四海、以德為先」原則,「五湖四海」主要在《幹部任用條例》第十條中明確提出「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黨政領導幹部可以從黨政機關選拔任用,也可以從黨政機關以外選拔任用。」注意從擔任過縣、鄉黨政領導職務的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選拔,推進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地方與部門之間、黨政機關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幹部交流。「以德為先」的原則體現在第二十七條:「突出考察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深入了解理想信念、政治紀律、堅持原則、敢於擔當、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行為操守等方面的情況。」突出了理想信念的要求,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紀律的要求,堅持原則、敢於擔當的要求,加強道德品行、作風修養的要求,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實績的要求。
3.幹部任用第一環節從「民主推薦」改為「動議」
修訂後的《幹部任用條例》,增設「動議」一章,拆分「醞釀」一章並將有關要求分別體現到選拔任用的各個環節之中。對崗位狀況、幹部結構、人選要求等進行初步醞釀,這一過程客觀存在,但過去沒有明確進入幹部工作程序,因而導致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人情因素、臨時動議、突擊提拔等不規范之處,現在把「動議」這一環節明確提了出來作為初始環節,使得幹部任用的程序鏈條更為完備,也更為透明,既為黨組織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領導和把關提供依據,也強化了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上的責任。
4.民主推薦結果由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改為「重要參考」。
修訂後的《幹部任用條例》將推薦結果由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改為「重要參考」,堅持了民主推薦中行之有效的基本程序、方法,並根據新的實踐經驗作了進一步豐富完善。
規定民主推薦情況只是確定考察對象應當綜合考慮的因素之一,防止把推薦票等同於選舉票、簡單以推薦票取人,同時明確群眾公認度不高、缺乏民意基礎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以起到擋住民意較差幹部的「門檻」作用。強調要把民主推薦情況與人選的德才素質、一貫表現和工作需要等進行綜合分析,既能較好地發揮民主推薦的作用,又能解決民主推薦質量不高、結果失真失實、簡單以票取人及拉票賄選等問題。
5.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防止「凡提必競」
近年來,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作為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拓寬選人視野,打破論資排輩等不少方面積極作用明顯。現實中一些幹部把心思都放在復習、迎考上,幹得好不好沒關系,只要考得好就行了,導致「考試導向」沖擊「幹事導向」,甚至出現了「考試專業戶」,這就挫傷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影響了事業發展,偏離了正確用人導向。過度強調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對那些埋頭苦乾和離公眾視線較遠、做事講原則、從大局出發和從長遠出發的幹部來說並不公平,而《幹部任用條例》的修訂既堅持了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又針對突出問題著力規范。強調合理確定選拔的職位、數量和范圍,加強組織把關,突出崗位特點和實績競爭,改進能力和素質測試測評,著力提高競爭性選拔科學化水平。這些新規定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防止簡單以考試分數取人,還真正幹事的幹部一個公正的發展環境。
6.體現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新措施
近年來,幹部「破格」提拔、「裸官」提拔和官員「復出」等問題引起了幹部群眾和社會輿論的關注,修訂後的《幹部任用條例》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規范,堵住了選任漏洞,體現了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的要求。一是防止「破格」變「出格」。在明確具體適用情形的同時規定,選拔任用的基本條件和有關法律、章程規定的資格不能破,任職試用期未滿或者提拔任職不滿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職年限上連續破格,不得越兩級提拔,並在審批把關和過程公開方面嚴加要求,防止「破格」變成「出格」。二是「裸官」不得列為考察對象。規定六種情形的不得列為考察對象,其中對於「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的「裸官」不得列為考察對象,堵住了裸官在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漏洞。提出:「對擬提拔的考察對象,應當查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必要時可以進行核實。」結合中央組織部已經下發了《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後備幹部也要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並重點進行抽查。三是規范官員「復出」。對被問責幹部的重新任職,規定因問責被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安排職務,兩年內不得擔任高於原任職務層次的職務,同時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按照影響期長的規定執行。
7.幹部考察注重樹立政績考核的新導向
《幹部任用條例》對考察工作提出:「注重考察工作實績,深入了解履行崗位職責、推動和服務科學發展的實際成效。更加重視勞動就業、居民收入、科技創新、教育文化、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的考核,強化約束性指標考核,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消化產能過剩、安全生產、債務狀況等指標的權重,防止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工作實績。」區別地方黨政班子成員和黨政工作部門領導幹部不同職位的考察要求,強調加強對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科學發展實績、作風表現、廉政情況的考察,防止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幹部工作實績。
8.充實了「十不準」為主要內容的幹部任用紀律要求
對原《幹部任用條例》的十個不準全部作了修改,作出更具體、更全面、更可操作的規定。把超職數、超規格配備幹部放在第一個不準里,強調了按職數配備幹部的剛性要求。新增「不準私自泄露動議、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考察、醞釀、討論決定幹部等有關情況」的規定,強調要增強幹部工作的保密性。同時,《幹部任用條例》還強化了責任追究,對於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查處不力的,由原條例的「追究主要責任人及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責任」修改為「黨委(黨組)主要領導成員、有關領導成員、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有關領導成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責任」,明確了責任追究主體,也進一步強調了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要發揮領導和把關作用。
⑶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基層工作經歷是指什麼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基層工作經歷是指,在縣(市、區、旗)、鄉鎮(街道)黨政機關,村(社區)黨組織或村(居)委會,以及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工作過(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不在此列)。
軍隊轉業幹部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中央、國家機關幹部在市(地、州、盟)直屬機關工作過,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3)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條件:
1、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水平,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一切服從黨的明確指揮。
2、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立志改革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艱苦創業,做出實績。
3、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認真調查研究,能夠把黨的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反對形式主義。
4、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有實踐經驗,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
5、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依法辦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反對官僚主義,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不正之風。
6、堅持和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風,有全局觀念,善於集中正確意見,善於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
⑷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有多少章
《黨政領導幹部選復拔任用工作條例》共制計13章71條。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選拔任用條件
第三章 動議
第四章 民主推薦
第五章 考察
第六章 討論決定
第七章 任職
第八章 依法推薦、提名和民主協商
第九章 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
第十章 交流、迴避
第十一章 免職、辭職、降職
第十二章 紀律和監督
第十三章 附則
⑸ 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根據《黨政領來導幹部選拔任用源工作條例》第一章第二條,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下列原則:
1、黨管幹部原則;
2、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原則;
3、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
4、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
5、民主、公開、競爭、 擇優原則;
6、民主集中制原則;
7、依法辦事原則。
(5)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符合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結構合理、團結堅強的領導集體的要求。
2、應當注重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注重使用後備幹部,用好各年齡段幹部。應當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
3、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經過民主推薦。民主推薦包括會議推薦和個別談話推薦,推薦結果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在一年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