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❶ 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是怎麼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內濟損失的,用容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❷ 違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的法律責任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❸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是否適用於試用期員工離職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專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屬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所以,試用期員工離職是使用該規定的。
❹ 勞動規定中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是否還有效
1、勞動規定中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失效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還有效的專。
2、國屬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為了更好地適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國務院對截至2006年底現行行政法規共655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主要內容被新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代替的49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目錄見附件1)
二、對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對象已經消失,實際上已經失效的43件行政法規,宣布失效。(目錄見附件2)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2.國務院決定宣布失效的行政法規目錄(43件)[1]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目錄(49件)
序號:17
法規名稱: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公布機關及日期:1982年4月10日國務院公布
說明:已被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8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代替。[1]
❺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在還有效嗎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是勞動部在1994年12月6日發布的通知,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版,其作用權是保障勞動者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權益,應用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
勞動部對於其頒發的規定在勞動部網站上均標有其時效性,對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如下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發布日期:1994.12.06
實施日期:1995.01.01
發文字型大小:勞部發[1994]489號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部門規章
可以看出,《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行有效。
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按照國家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一) 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89號,以下統稱《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八條,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的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所稱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是指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時間間隔。實行月薪制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為一個月,實行周、日工資制的,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為一周、一日。
(三) 用人單位在執行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第一條時,鑒於我省勞動合同制正處於推進過程中,各地、各部門可按以下原則處理:
1. 勞動合同規定了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的,按規定的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2. 勞動合同未規定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的,應盡快完善勞動合同予以規定;
3. 目前尚未實行勞動合同制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在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制定內部工資支付制度時明確規定。
用人單位按上述原則確定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標准應與計扣勞動者病假、事假、曠工等缺勤工資的標准口徑一致。
(四) 經勞動保障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其工資支付標准按以下辦法確定:用人單位以月或季為單位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按每超8小時為一個工作日計算,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標准200%的加班工資;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不足8小時的部分,按實際超時小時數,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准150%的加點工資。
(五)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內,由於勞動者本人原因未完成額定的工作任務而自行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
(六)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內超額完成計件定額,其超額部分仍按超額計件的辦法支付工資,用人單位不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標准支付其工資。
(七) 根據《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在徵得本單位工會同意後,可暫時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延期時間的最長期限由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各地情況確定。
(八) 根據原勞動部關於印發《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的通知第五條第三款的規定,新就業復員軍人的工資待遇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其確定工資待遇的原則應按照省政府、省軍區川府發[1995]24號文件規定執行,即:「退伍士兵的工資福利待遇應與同工齡、同工種的職工同崗同酬」。
(九) 用人單位應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和《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的精神,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❼ 若《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與國務院《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沖突採用哪個
較大市若是經濟特區的市(例如深圳)人大根據全國人大的授權制定內的地方性法規的效力在該容市范圍內就高過國務院勞動部規章的效力,也就是說在該市范圍內就以地方性法規為准。
若較大市非經濟特區,那麼出現市地方法規與國務院勞動部規章相抵觸時,就由國務院來提出適用意見。若國務院認為應該適用地方性法規那就適用地方法規;若國務院認為應該適用勞動部規章,那就得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依據詳見《立法法》第65條和86條相關規定。
❽ 勞發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的十二條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是哪個文件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屬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勞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