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的備案

規章的備案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13:37

❶ 法律法規報批准和備案的區別

法律效力從法理上說,立法主體的權力位階順序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省級人民代表大會——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省會市的人民代表大會——省會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較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的部委——省級人民政府——省會市的人民政府——較大市的人民政府。以此為標准,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就很容易確定了,即: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的法規——省級人大常委會的法規——省會市人大的法規——省會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較大市人大的法規——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行政規章(部委規章——省級政府規章——省會市政府規章——較大市政府規章)。但部門規章與省級地方政府規章之間效力又如何?

關於備案制度《立法法》第八十九條: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關於下位法報上位法的制定機關備案的制度,有三原則:1.各級人大不接受備案2.全國人大常委不接受規章的備案3.報請批準的規范性文件由批准機關報其他上位法制定機關備案根據上面那個圖以省級規章為例:省級規章上位法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省級法規,由於憲法是人民制定的,無法備案,各級人大不接受備案,全國人大常委不接受規章備案,剩下的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大常委。

❷ 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規章應報什麼機關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回
第六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答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❸ 為什麼部門規章不用批準直接向國務院備案

有的部門規章它的具有一定的制定法律的權利,所以說他不用批准,直接向國務院備案。

❹ 備案的法律定義是什麼

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版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權的規定。

備案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備份登記,備份在案,以便審查。備案並不意味著審查,並不必然導致審查程序的啟動。如果備案機關認為需要審查,可以啟動審查程序。如果有人對備案的內容提出異議或申請,備案機關就應當啟動審查程序。

(4)規章的備案擴展閱讀:

備案大體分成兩種:一是經營性備案,二是非經營性備案。後者相對較多,前者一般由於條件限制很多無法拿到審批。就現在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嚴格地區別二者的差異相對較為困難,多數網站多多少少都會有盈利現象。

1、網站性質為個人,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個人簽名)、照片。

2、網站性質為企業,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負責人簽名+蓋公章)、照片外加營業執照。

❺ 求解法的備案制度。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等如何確定他的備案機關,有什麼規律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章第九十八條以及國務院《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第三條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地方性法規、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3、部門規章由國務院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的部門報國務院備案;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

5、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由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同時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

6、經濟特區法規由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5)規章的備案擴展閱讀:

備案制度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報送有關機關備案,對符合法定條件的,有關機關應當予以登記的法律性要求。報送規章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規章文本和說明,並按照規定的格式裝訂成冊,一式十份。

具備條件的,應當同時報送規章的電子文本;不符合規定的,不予備案登記。制定主體符合規定但報備格式不符合規定的,暫緩辦理備案登記。暫緩辦理備案登記的,由國務院法制機構通知制定機關補充報送備案或者重新報送備案;補充或者重新報送備案符合規定的,予以備案登記。

國務院法制機構對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1、是否超越許可權;

2、下位法是否違反上位法的規定;

3、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或者不同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是否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或者雙方的規定;

4、規章的規定是否適當;

5、是否違背法定程序。

❻ 什麼是企業勞動規章制度備案審查

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是指用人單位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單位勞動管理工作實際專制定的勞動屬管理規定的總稱。《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為加強對用人單位遵守國家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預防違法行為的發生,勞動保障部門建立了對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備案審查制度。 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備案審查,是指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用人單位制定並報送備案的勞動規章進行審核和管理。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對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主要審查兩個方面:一是勞動規章制度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二是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

❼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向什麼報送備案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立法源法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❽ 法律、法規、規章,條例哪些是需要由國務院備案的

法律、法規無需國務院備案。部門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規章、經濟特區法規要國務院備案。

❾ 建築工程的備案資料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是什麼

(1)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
(2)工程竣工驗收報告;
3)法律、行政法規回規定應當由規劃答、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准許使用文件;
(4)法律規定應當由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的對大型的人員密集場所和其他特殊建設工程驗收合格的證明文件;
5)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
(6)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7)《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

❿ 地方性法規制定後報什麼備案

1、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內依照下列規容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2、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

3、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4、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責任歸納 發布:2025-05-10 09:02:18 瀏覽:347
法律責任變遷 發布:2025-05-10 08:58:07 瀏覽:314
法律責任的重合 發布:2025-05-10 08:48:47 瀏覽:340
送法院旗 發布:2025-05-10 08:46:29 瀏覽:790
法律援助活動流程圖 發布:2025-05-10 08:45:09 瀏覽:81
司法警察制度 發布:2025-05-10 08:37:12 瀏覽:844
海南法院薪資 發布:2025-05-10 08:36:11 瀏覽:997
語法規則是 發布:2025-05-10 08:32:52 瀏覽:860
股票的司法拍賣手續 發布:2025-05-10 08:19:52 瀏覽:159
婚姻法最低結婚年齡 發布:2025-05-10 08:13:07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