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規章制度
1. 勞動法遲到是怎麼規定處罰的
勞動合同法關於遲到的規定並不明確,遲到罰款在各項法律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版,沒權有規定可以罰款也沒有規定不能罰款。因此,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自己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明確的約定,並且保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資料: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處理、處分決定必須做到三點:
(1)違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2)適用法律法規或者公司規章制度准確適當;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單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管理權隨意處分、處理員工的,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情、合理、適當。
2. 上班規章制度
員工規章管理制度是企業依法制訂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立法」,是企業規內范運作和行使用人權的重容要方式之一。所以,性質不同的公司,制定的員工管理制度也是不盡相同的,企業會根據自己公司的自己特點並通過工會或職工代表進行協商確定的適合自己企業與員工發展的具體的員工管理制度。
制度原則之一是企業的管理模式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組織,都存在著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
原則之二是針對企業管理的具體實際需要提出來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論體系。
3. 有關於勞動合同法 多次遲到算不算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
屬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了,如果員工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情形的,公司可以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包括了違反勞動紀律,經常遲到、早退,曠工,消極怠工,沒有完成生產任務或者工作任務的;
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工作分配和調動、指揮,或者無理取鬧,聚眾鬧事,打架斗毆,影響生產秩序、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或者違章指揮,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等情況。
(3)遲到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求:
內容合法、合理: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將不產生法律效力,對勞動者無約束力。如規章制度中規定員工勞動合同期內不許結婚或生育、員工在試用期內不得享有法定年休假等違法條款均無效。
此外,用人單位應對「嚴重違紀」行為進行客觀化、標准化的規定。《勞動合同法》僅規定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於「嚴重」並未作具體界定和解釋,在糾紛處理和解決中存在不確定性。鑒於此,用人單位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用人單位應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在規章制度中盡量明確何種違紀行為屬於「嚴重違紀」,進而用人單位可以此解除勞動合同。但需請用人單位垂注的是,實踐中,有很多員工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導致用人單位束手無策,無法以「嚴重違紀」予以處理。
針對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可在規章制度中將違紀行為進行階梯類的劃分,比如將違紀行為根據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紀、較嚴重違紀和嚴重違紀,繼而規定幾次一般違紀屬於較嚴重違紀,幾次較嚴重違紀屬於嚴重違紀,從而當員工的行為經積累達到嚴重違紀的程度時,便可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其次,對「嚴重」程度的界定應當具有合理性。例如用人單位僱用勞動者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勞動者的勞動,為自己創造價值,若員工連續曠工或者給用人單位帶來經濟損失,將使用人單位追求價值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該情形即可認為符合「嚴重」程度。此外,在違紀程度的界定上盡量使用客觀的數字說明、描述相應的行為。
如不要使用「經常遲到早退」,而應使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遲到或早退累計達三次」;不要使用「凡給公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行為」、而應使用「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達5000元以上者」等表述。如若勞動者的違規行為明顯較輕,並未達到一般意義上的「嚴重」程度,即使規章制度有明確規定,該規定也因不具有合理性和對勞動者不公平而無效。
4. 如何制定規章制度來約束經常遲到的老師
要約束經常遲到的老師從規章制度上我覺得可以按以下幾個步驟來:
1、首先要在全體老內師大會上明確宣布容遲到早退的處罰措施,必須是當著全體人員的面公布!不要私底下找經常遲到的老師說,單獨給他說沒有效果的,因為沒有威懾性,他還會覺得是專門針對他個人,有可能以後還會故意遲到!
2、措施公布後就要具體實施:按規定的上課時間點,設置指紋打卡或面部識別打卡制度,超過規定的時間打卡都算遲到!
3、最後每周開會總結遲到早退情況,並把人員名單和相應的處罰結果進行公布!相信不管是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名字張榜公布!
不管做什麼行業都必須有紀律、有時間觀念,更何況是教書育人的老師,更要為學生以身作則!
5. 關於公司遲到扣錢的規章制度。
一、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有效性
我國《勞動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4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二、如果不屬於「剋扣」工資,那麼就是合法「減發」
《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第三條:《規定》第十五條中所稱「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1)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2)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3)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4)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5)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
綜合上述,如果你們規章里頭有規定遲到扣工資,那麼根據「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屬於合法的「減發」。
合理不合理的這個根本就無處說理,關鍵是基本上算是合法的,至於多少額度算是不合法——誰也沒有標准,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都沒規定,也許只有本案的法官自由裁量了。
所以建議還是別遲到,實在不成就只能換單位了。
6. 求企業員工管理制度;類似不許遲到早退的有哪些
企業員工管理制度要求條件:
企業員工必須自覺遵守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外出辦理業務前,須經本部門負責人同意。
周一至周六為工作日,周日為休息日,公司機關周日和夜間值班由辦公室統一安排,節日值班由公司統一安排。
嚴格請、銷假制度,員工因私事請假1天以內的(含1天),由部門負責人批准;3天以內的(含3天),由副總經理批准;3天以上的,報總經理批准。副總經理和部門負責人請假,一律由總經理批准。請假員工事畢向批准人銷假。未經批准而擅離工作崗位的按曠工處理。
上班時間開始後5分鍾至30分鍾內到班者,按遲到處理。超過30分鍾以上者,按曠工處理。提前30分鍾以內下班者,按早退處理;超過30分鍾者,按曠工處理。
1個月內遲到,早退,累計達3次者,扣除當月全勤獎。累計達3次以上,扣除當月全勤獎以及2天的基本工資;累計達5次以上者,扣除當月全勤獎以及10天的基本工資。
曠工半天者,扣發當月的全勤獎以及當天的基本工資,每月累計曠工3天者,扣發當月全勤獎以及5天的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並給予一次警告處分;每月累計曠工3天以上,6天以下者,扣發當月全勤獎,基本工資,效益工資和獎金,第二個月起留用察看,發放基本工資;每月累計曠工6天以上者(含6天),予以辭退。
工作時間禁止打牌、下棋、串崗聊天等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有違反者當天按曠工1天處理;當月累計2次的,按曠工2天處理;當月累計3次的,按曠工3天處理。
員工按規定享受探親假、婚假、產育假、結育手術假時,必須憑有關證明資料報總經理批准;未經批准者按曠工處理。員工病假期間只發給基本工資。
假日加班工作或值班的每天補助50元;夜間加班或值班的,每個補助30元;節日值班每天補助100元。未經批准,值班人員不得空崗或遲到,如有空崗者,視為曠工,按照本制度第六條規定處理;如有遲到者,按本制度第四條、第五條規定處理。
員工的考勤管理,由各部門負責人進行監督、檢查,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的考勤要秉公辦事,認真負責。如有弄虛作假、包痹袒護遲到、早退、曠工員工的,一經查實,按處罰員工的雙倍予以處罰。
7. 上班規章制度
員工規章管理制度是企業依法制訂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立法」,是企專業規范運作屬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性質不同的公司,制定的員工管理制度也是不盡相同的,企業會根據自己公司的自己特點並通過工會或職工代表進行協商確定的適合自己企業與員工發展的具體的員工管理制度。
制度原則之一是企業的管理模式任何非正式的、正式的組織,都存在著自己的特有管理模式。
原則之二是針對企業管理的具體實際需要提出來的一套管理思想、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