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停車管理條例
1. 北京辦理停車場手續
一、路外、居住小區收費停車場
(一)辦理程序
1、申請經營路外和居住小區收費停車場的單位,應先到所屬區縣市政管委會(建委)或小區管理辦公室領取並填寫《北京市路外公共停車場經營企業登記表》(以下簡稱《路外登記表》)或《北京市居住小區公共停車場經營企業登記表》(以下簡稱《小區登記表》),由市政管委(建委)或小區管理辦公室簽署意見。
2、取得經營資質的單位持市政管委(建委)簽署意見的《路外登記表》或居住小區管理辦公室簽署意見的《小區登記表》,以及詳細的停車場平面圖及停車場地規劃圖,到管界交通支(大)隊辦理交通設施和交通組織事項的審核手續。
3、各管界交通支(大)隊交通科依照《北京市機動車公共停車場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二款「公共停車場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應當有公共停車場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參加」的規定,負責審核收費停車場的相關手續。對申報經營停車泊位在200個以下收費停車場的,實行管界交通支(大)隊一級審(核)批制。交通支(大)隊對申報材料進行現場核實,符合規定的,支(大)隊在《申報登記表》上簽署意見並蓋支(大)隊交通科章。對申報經營同一場地停車泊位在200個以上(含累計超過200個泊位)收費停車場的,實行兩級審(核)批制。管界交通支(大)隊對申報材料進行現場核實,提出初步審核意見並報交管局秩序處,由秩序處在《申報登記表》上簽署最終審核意見。倉庫、油庫、工廠等不對社會開放的場所以及遠離繁華場所、居民居住區的非配建停車場,不得辦理機動車收費停車場手續。
4、實行一級審(核)批的,交通支(大)隊審核期限為5個工作日;實行兩級審(核)批的,交通支(大)隊提出初審意見報局的期限為5個工作日,局秩序處審核期限為5個工作日。
5、在審核期限內簽署意見的《申報登記表》,除審核部門留存一份外,應及時退給申報單位。
(二)收費停車場交通組織和相關設施的規定
1、停車場必須設專門管理人員負責車場秩序和收費管理工作,要有具體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2、停車場出、入口及場地內要設置明顯的引導標志、標線,室內停車場的出、入口要設置限高標志。在社會道路的路口以及三塊板道路主、輔路出入口的范圍內,不得設置停車場出、入口。
3、停車場地須是硬質鋪裝(含草地水泥磚)。場地內的停車泊位要以白線施劃清晰,每個停車泊位的規格為5米長、2.5米寬,場地內的通道寬度在6米以上。泊位斜排時,通道寬度在4.5米以上。與通道平行設置的泊位規格為6米長、2.5米寬。
4、停車場須配置必要的消防設備、照明設備,消防通道不得設置停車泊位。
5、室內停車場出、入口的數量、坡道的坡度以及轉彎半徑必須與規劃設計方案相符。
2. 小區停車管理辦法
按照規定來
3. 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暫行規定的內容
第一條 為加強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改善道路交通狀況,保障交通
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城市規劃條例
》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城市、重點旅遊區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 停車場是指供各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放的露天或室內場所
。
停車場分為專用停車場和公共停車場。專用停車場是指主要供本單位
車輛停放的場所和私人停車場所;公共停車場是指主要為社會車輛提供服
務的停車場所。
第四條 停車場的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的要求,其規劃設計須遵守《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試行)》。
停車場的設計方案(包括有關的主體工程設計方案),須經城市規劃
部門審核,並徵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方可辦理施工手續;停車場竣
工後,須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參加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第五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大型旅館、飯店、商店、體育場(館)
、影(劇)院、展覽館、圖書館、醫院、旅遊場所、車站、碼頭、航空港
、倉庫等公共建築和商業街(區),必須配建或增建停車場;有條件的小
型公共建築須配建自行車停車場。停車場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
工、同時使用;大型公共建築工程設計沒有停車場規劃的,城市規劃部門
不予批准施工。
規劃和建設居民住宅區,應根據需要配建相應的停車場。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根據需要配建滿足本單位車輛使用的
停車場。
應當配建停車場而末配建或停車場地不足的,應逐步補建或擴建。
第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需要臨時佔用停車場作為非停車之用時,應征
得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改變停車場的使用性質,須經當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
批准。
第七條 需要利用街道、公共廣場作為臨時停車場地的,應由公安交
通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部門統一規劃,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第八條 公共停車場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有條件為社會車輛提供服
務的專用停車場,也可以收取停車管理費。在停車場停車者,必須服從管
理人員的指揮。
鼓勵單位、個人投資興建公共停車場,建設者可按當地人民政府有關
規定收取停車管理費。
第九條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協同城市規劃部門制訂停車場的規劃
,並對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實行監督。
第十條 對違反本規定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規劃部門予以制
止糾正,並視其情節輕重,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警告、罰款、吊銷建築許可
證的處罰。
4. 物業法如何規定停車位管理問題
關於將區內的車位出租問題,在國內的物業管理都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在物權法中明文規定區內所有公共地方都歸全體業主所有,但國內的車位都是處於緊張狀態,如果不利用空位停車的話,肯定不能解決停車問題。
但如果不收費的話,所有業主都會停放在小區內,那會造成秩序混亂.所以適當的收取費用控制車流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收取到的停車費用必須公布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用於平時小區的公共設施設備維修養護.所謂的合理,合法也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的.
拓展資料
停車費是由小區全體業主在業主大會上定的,也就是小區業主自己定的,物業只不過是代為管理,這筆錢最後除去基本開銷,比如稅金、人工費外剩下的都要納入房屋維修資金。
物業管條例
第五章 物業的使用與維護
第五十五條 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以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5. 老舊小區停車管理規定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停車費收費標准請參照當地物價局公布限價。認為停車收費違規可以專向物價局投訴屬,處理速度看各城市公務情況。這無疑是種很不公平的收費標准,理應投訴並要求物業整改。
但是我們要先看幾個現實問題:
1.物業公司是否有明文規定並公示原村民無需繳費;
2.收費價格有否按物價局要求訂牌公布,並且在限價范圍以內,收費有否給停車票;
3.原村民是否有劃定專用車位或停車區域;
4.物業合同對停車費的繳納是否有相關規定;
5.作為業主,你是否擔心因為舉報或投訴導致物業/原村民對你的人身報復;
6.小區是否有成立小區業委會,業委會的組成和外購業主與原村民業主的組成比例是否一致。
上述幾項都是判斷和實行下一步動作的前置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