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規章制度
『壹』 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存在著哪些弊端
國有企業一直存在著既強調管理,又管理落後的矛盾現象.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國有企業在管理思想、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在思想上存在著將管理務虛化、庸俗化、條件化和理想化的誤區;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著經濟組織行政化、管理制度不規范的現象;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著靠感覺行事、靠經驗管理的粗放型色彩.這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直接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只有切實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改變目前思想認識模糊、管理體制不合理、管理模式粗放的現狀,才能夠將國有企業的巨大潛能激發出來,進而實現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真正提高。
我國現有國企幹部管理基本上仍然是計劃經濟模式下的管理體制,以行政任命為主,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企業幹部管理極不協調,歸結起來主要有這樣一些弊端:
1、管理層次不清
按照現代公司制,股東是出資人,應由股東來行使出資人權力。在股東較為分散的情況下,按股份比例推薦董事,形成董事會,董事會代表股東,以維護股東利益為落腳點,行使決策權,對股東負責;由董事會聘任經理人員進行日常經營,經理層對董事會負責(不是對董事長個人),這樣的層次是清楚的,是現代企業制度所要求的。但是在實際中,國家不僅僅是任命董事和董事長,連經理層也一起任命管理,而且更注重經理層的選拔和任命,經理層的實際權力遠遠大於董事會,董事沒有實際意義,就只好來個董事兼副經理,有時甚至是把那些不便安排的幹部作為董事。
2、管理職位不明
目前國有公司幹部職位(領導幹部)設置較多,有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黨委、工會主席、「總師」(如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規劃師)等,這樣一算下來,即使董事會、經理層和黨委高度重合,一個企業班子也往往達到上十人,一個省、地區或市,這樣的國有企業班子常常幾十上百個,幹部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深入了解公司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管理。管理部門對由自己考察任命的幹部,一般情況下也只是到要調整時才去考察一次,勿勿忙忙選拔或交流,很難了解所選幹部的真實情況。
3、管理環節不全
且不說將國有企業高管人員當作「幹部」管理合不合理,單純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全面的,或者說管理的力度是不均衡的,該管的沒管或沒管好,不該管的往往又下了過多工夫。一是管理方式單一,過分注重直接管理,對企業高管人員以委派(任)代替委託。委派與委託雖只一字之差,但卻內涵迥異。委派是一種行政手段,而委託則更多地體現出一種經濟關系。
『貳』 國有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有硬性規定的條例嗎
根據《公司法》、《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自己制定的
『叄』 國有企業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包括企業的人事制度、生產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規章制度。
企業管內理制度容(Management Systems)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經營目的和觀念,公司目標與戰略,公司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准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職責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
企業依法制訂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立法」,是企業規范運作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聰明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
但實踐中我們仍很遺憾地看到大量企業並未對此予以充分的重視,他們認為反正有國家法律、法規,出了事按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行了。其實不然,國家法律、法規是大法,不可能針對某個單位具體情況,相對比較概括、原則,而企業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需要的是更准確詳盡、可直接運作的規范。
『肆』 國有企業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一、國有資產財產監督管理制度
(一)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概念和范圍
1、有關部門,包括:、財政部;B、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C、行業主管部門(國務院的專業經濟部門)。
2、有關機構,是指行業總公司(直屬國務院的總公司)
(3)監督管理的對象是國有企業財產的經營管理活動。
(4)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范圍僅限於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的國有資產。
(5)國有資產分為三大類:1、經營性資產(投入企業的);2、非經營性資產(投入行政單位的);3、尚未開發的礦藏、土地、森林等資源性資產。
(二)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的原則
(1)政府的職能和企業職能分開
(2)政府的經濟管理者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開。
(3)企業財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1、財產所有權是指對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財產屬於國家。
2、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權是指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沒有收益權)。
(4)投資收益和產權轉讓收入用於資本再投入,形式包括:1、留給企業;2、國家收繳後再投入。
(5)資本保全和維護所有者權益。
(6)企業獨立支配其法人財產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三)國有企業財產的分級管理和分工監督
(1)分級管理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職責:重點掌握:組織清產核資、產權登記、產權界定、資產評估等基礎管理工作,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狀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清償核算、產權登記、產權界定和資產評估等都是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國有資產管理的一系列措施都必須建立在此基礎工作之上。
清產核資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清查資產,核實國有資金,摸清國有資產「家底」的工作。
產權界定是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以及經營權、使用權等產權的歸屬進行確認的一種法律行為。這里講的產權是指財產所有權以及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經營權,使用權,不包括債權。
資產評估是指對資產進行評議估價。資產評估按照《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進行,其方法主要有收益現值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價格清演算法。在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中,還有一種工作叫資產價值重估。資產價值重估是指企業、單位對帳面價值與實際價值背離較大的主要固定資產進行價值重新估價。制定企業財產保值指標體系,從總體上考核國有資產經營狀況。
要注意掌握指標體系的內容: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期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期初國家所有者權益)×100%
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等於100%,為國有資產保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大於]00%,為國有資產增值。
在考核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還要參考國有資產的經營效益指標。具體包括:
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所有者權益)×100%
總資產收益率=(稅後凈利÷資產總額)×100%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2)了解分工監督
『伍』 國企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四章 人事管理
第一節 總則
第一百零二條 為進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根據國家有關勞動人呈法規、政策及公司章程之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百零三條 公司執行國家在關勞動保護法規,在勞動人呈部門規定的范圍內有權自行招收員工,全權實行勞動工資和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百零四條 公司對員工實行合同化管理。所有員工都必須與公司簽訂聘(雇)用合同。員工與公司的關系為合同關系,雙方都必須遵守合同。
第一百零五條 公司勞動人事部,負責公司的人事計劃、員工的培訓、獎懲、勞動工資、勞保福利等項工作的實施,並辦理員工的考試錄取、聘用、商調、解聘、辭職、辭退、除名、開除等各項手續。
第二節 編制及定編
第一百零六條 公司各職能部門、下屬公司、企業,用人實行定員、定崗。
第一百零七條 公司職能及部門及下屬公司、企業的設置、編制、調整或撤銷,由總經理提出方案,報董事會批准後實施。
第一百零八條 下屬公司、企業屬下機構的設置、編制、調整或撤銷,由經理提出方案,報總經理批准後實施。
第一百零九條 因工作及生產,業務發展需要、各部門、下屬公司、企業需要增加用工的,必須按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之規定,履行手續後方准實施。特殊情況必須提前聘用員工的,一律報總經理審批。
第一百一十條 下屬公司、企業需僱用臨時工人的,必須提前2個月作出計劃報勞動人事部審批,批准後由勞動人事部統一向勞動管理部門申請指標,按核準的指標及指定的地點僱用臨時工。嚴禁無指標僱用臨時工。
第一百一十一條 勞動人事部負責編制年度用工計劃及方案,供總經理參考。
第三節 員工的聘(雇)用
第一百一十二條 各部門、下屬公司、企業對聘(雇)用員工應本著精簡原則,可聘可不聘的堅決不聘,無才無德的堅決不聘,有才無德的堅決不聘,真正做到按需錄用,擇才錄用,任人唯賢。
第一百一十三條 公司聘用的員工,一律與公司簽訂聘用合同。
第一百一十四條 公司聘用的員工,一律脫離原級職別,由公司按照需要和受聘人的實際才能予以聘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各級員工的聘任程序如下:
1.總經理,由董事長提名董事會聘任;
2.副總經理、總理經助理、總會計師等高級職員,部門主任(部長)及下屬公司、企業經理,由總經理提請董事會聘任;
3.部門副主任(副部長)、下屬公司、企業副經理及會計人員,由總經理聘任;
4.其他員工,經總經理批准後,由人事部及下屬公司、企業經理聘任。
上述程序也適用於各級員工的解聘及續聘。
第一百一十六條 各部門、下屬公司、企業確需增加員工的,按如下原則辦理。
1.先在本部門、本公司、企業內部調整;
2.內部無法調整的,報請勞動人事部在公司系統內調配。
3.本系統內無法調配的,由用人單位提出計劃,報總經理批准後,由勞動人事部進行招聘。
第一百一十七條 新聘(雇)員工,用人單位和受聘人必須填寫「僱用員工審批表」和「員工登記表」,由用人單位簽署意見,擬定工作崗位,經勞動人事部審查考核,符合聘僱條件者,先簽試用合同,經培訓後試用半年至1年。
第一百一十八條 新員工正式上崗前,必須先接受培訓。
培訓內容包括學習公司章程及規章制度,了解公司情況,學習崗位業務知識等
培訓由勞動人事部和用人單位共同負責。
員工試用期間,由勞動人事部會同用人單位考察其現實表現和工作能力。
試作期間的工資,按擬定的工資下調一級發給。
第一百一十九條 員工試用期滿15天前,由用人單位作出鑒定,提出是否錄用的意見,經勞動人事部審核後,報總經理審批。批准錄用者與公司簽訂聘訂聘(雇)用合同;決定不錄者試用期滿退回原單位。
第一百二十條 臨時工由各下屬公司、企業在上級核準的指標內僱用。報勞動人事部備案。
第四節 工資、待遇
第一百二十一條 公司全權決定所屬員工的工資、待遇。
第一百二十二條 公司執行董事會批准實行的工資系統列。
第一百二十三條 公司按照「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根據員工的崗位、職責、能力、貢獻、表現、工作年限、文化高低等情況綜合考慮決定其工資。
第一百二十四條 員工的工資,由決定聘用者依照前條規定確定,由勞動人事部行文通知財務部門發放。
第一百二十五條 公司鼓勵員工積極向上,多做貢獻。員工表現好或貢獻大者,所在單位可將材料報監察部及有關部門審核,經總經理批准後予提級及獎勵。
第一百二十六條 公司按照國家有產在規定為員工辦理退休、待業等保險。員工享有相應的保險待遇。
第一百二十七條 公司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法規,員工享有相應的勞保待遇。
第一百二十八條 員工的獎金由公司、下屬公司、企業根據實際效益按有關規定提取、發放。
第一百二十九條 員工享有公費醫療待遇。員工本人的醫葯費按規定憑縣級以上醫院報銷憑證核准報銷。
第五節 假期及待遇
第一百三十條 員工按國家法定節假日休假。因工作生產需要不能休假的,節日按日工資200%、假日按日工資100%計增發給 加班工資或安排補休。
第一百三十一條 員工按國家規定享有探親待遇。具體如下:
1.員工在公司工作滿1年後,開始享有探親待遇;
2.與配偶不住在一起的,又不能利用工休假日團聚的,1年可探望配偶1次30天,另按實際需要經予路程假;
3.與父母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利用工休假日團聚的,未婚員工探望父母1年1次20天,已婚員工4年1次20天,另按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
4.員工探親按國家有關規定報銷往返路費,超過規定的費用自理;
5.探望配偶手未婚員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已婚員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在本人月標准工資30%以內的,由本人自理,超出部分由所在單位負擔;
6.員工請假探親必須由所在單位統籌安排,經人事部核准;未經核準的按曠工處理。生產單位員工探親盡可能安排在春節統一放假。
7.員工探親期間的伙食費、住宿費、行李托運費經及參觀游覽等費用,均由員工處理,不得報銷。
第一百三十二條 婚假:法定婚假3天,晚婚(男25周歲、女23周歲)假13天,異地結婚可適當另給路程假,假期內工資照發。
第一百三十三條 產育假:
1.女23周歲以下生育第一胎的,產假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生育時難產的(如剖腹產、III 度會陰破裂等)可增加產假30天;
2.女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胎的,產假120天;難產可增加30天;
3.凡在生育期間內已辦理「獨生子女證」者另增加90天;產生女結扎的另增加21天;
4.產假期滿後若有實際困難,經本人申請,單位領導批准,可請哺乳假至嬰兒1周歲,哺乳期間發給75%的工資。
5.產假期間,工資照發,不影響原有有福利待遇。
第一百三十四條 節育手術假:
1.取環休息1天;
2.放環休息3天;
3.男結扎休息7天;
4.女結扎休息21天;
5.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休息15-30天;流產後結扎增加21天;流產假期1年內不能超過2次;
6.懷孕4個月以上引產休息42天;引產後結扎增加21天;
7.以上假期內工資津貼照發。
第一百三十五條 員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喪假3天;異地奔喪的適當另給路程假。假期內工資和津貼照發。
第一百三十六條 員工按國家規定享有年休假的,由勞動人事部會同各單位統籌安排員工休假。因工作需要不能享受年假的,增發100%日工資。
第六節 辭職、辭退、開除
第一百三十七條 公司有權辭退不合格的員工。員工有辭職的自由。但均須按本制度規定履行手續。
第一百三十八條 試用人員在試用期內辭職的應向勞動人事部提出辭職報告,到勞動人事部辦理辭職手續。
用人單位辭退試用期人員,須填報「辭退員工審批表」,經批准後到人事部辦理辭退手續。
第一百三十九條 員工與公司簽訂聘(雇)用合同後,雙方都必須嚴格履行合同。員工不得隨便辭職,用人單位不準無故辭退員工。
第一百四十條 合同期內員工辭職的,必須提前1個月向公司提出辭職報告,由用人單位簽署意見,經原批准聘(雇)用的領導批准後,由勞動人事部經予國理辭職手續。
第一百四十一條 國家幹部、職工要求調離本公司,必須經勞動人呈部同意,報總經理審批後,才能按程序辦理調動手續。
第一百四十二條 員工未經批准而自行離職的,公司不予辦理任何手續;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四十三條 員工或用人單位認為其現工種不適合的,可向勞動人事部申請在公司內部調換另一種工作。在調換新工作半年後仍不能手任工作的,公司有權予以解聘、辭退。
第一百四十四條 員工必須服從組織安排,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凡有違反並經教育不改者,公司有權予以解聘、辭退。
第一百四十五條 公司對辭退員工持慎重態度。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得辭退合同期未滿的員工。確需辭退的,必須填報「辭退員工審批表」,提出辭退理由,經勞動人事部核實,對符合聘用的領導批准後,通知被辭退的員工到勞動人事部辦理辭退手續。未經勞動人事部核實和領導批準的,不得辭退。
被辭退的員工如系經人事、勞動部門批准調入的幹部、職工,由勞動人事部負責聯系有關的人事、勞動部門另行分配工作。
第一百四十六條 辭退員工,必須提前1個月通知被辭退者。
第一百四十七條 聘(雇)用期滿,合同即告終止。員工或公司不續簽聘(雇)用合同的,到勞動人事部辦理終止合同手續。
公司不與之續簽聘(雇)用合同的員工如系經人事、勞動部門批准調入的幹部、職工,由勞動人事部負責聯系有關的人事、勞動部門另行分配工作。
第一百四十八條 員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後果嚴重或者違法犯罪的,公司有權予以開除。
第一百四十九條 員工辭職、被辭退、被開除或終止聘(雇)用,在離開公司以前,必須交還公司的一切財物、文件及業務資料,並移交業務渠道。否則,勞動人事部不予辦理任何手續,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五十條 公司對被辭退及未獲公司續聘的員工,按其在公司的工齡計算每年發給其1個月工資。不滿1年的按1年計。
第七節 附則
第一百五十一條 公司屬下各公司、企業的人事管理,均適用本制度。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本制度由勞動人事部負責執行。人事部可依據本制度制訂有關實施細則,報總經理批准後實施。
『陸』 國有企業管理制度如何
國企的管理制度要以穩定為主,很多時候甚至有點遲鈍,所有如果是想加入國回企工作的話,答建議你可以再考慮一下。
但是如果想學習研究企業管理的話,建議你了解民營企業。
關於企業管理這方面,你可以在搜一下 「萬創泰合」
這個公司在管理方面做的非常好,你可以學習一下,尤其是在企業上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