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計量法律法規

計量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8 10:39:10

⑴ 與計量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是哪些三種就可以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各個省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辦法(省級人大通過的,屬於地方法規),如《廣東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辦法》等

⑵ 計量法規 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計量監督管理,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的准確可靠,有利於生產、貿易和
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維護國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立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准器具,進行計量檢定,製造、修理、銷
售、使用計量器具,必須遵守本法。
第三條 國家採用國際單位制。
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他計量單位,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名稱、符
號由國務院公布。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應當廢除。廢除的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四條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對全國計量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
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計量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章 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准器具和計量檢定
第五條 國務院計量
行政部門負責建立各種計量基準器具,作為統一全國量值的最高依據。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
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
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本部門的特殊需要,
可以建立本部門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同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
後使用。
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
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
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
具,實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實行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的目
錄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對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計量標准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當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
機構檢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條 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
定。
計量檢定必須執行計量檢定規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沒有國家計量檢定規
程的,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分別制定部門計量檢定規程和地
方計量檢定規程,並向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

第三章 計量器具管理
第十二條 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具備與所製造、修理的計量器具相適應的設
施、人員和檢定儀器設備,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或者
《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企業未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或者《修理計量器具
許可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營業執照。
第十三條 製造計量器具的企業、事業單位生產本單位未生產過的計量器具新產品,必須經省級以上人
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樣品的計量性能考核合格,方可投入生產
第十四條 未經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批准,不得製造、銷售和進口國務院規定廢除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的
計量器具和國務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計量器具。
第十五條 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對製造、修理的計量器具進行檢定,保證產品計
量性能合格,並對合格產品出具產品合格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應當對製造、修理的計量器具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 進口的計量器具,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檢定合格後,方可銷售。
第十七條 使用計量器具不得破壞其准確度,損害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第十八條 個體工商戶可以製造、修理簡易的計量器具。
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個體工商戶,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考核合格,發給《製造計量器具
許可證》或者《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後,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
個體工商戶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范圍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章 計量監督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需要設置計量監督員。計量監督員管理辦法,由國務
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
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
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
第二十一條 處理因計量器具准確度所引起的糾紛,以國家計量基準器具或者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檢
定的數據為准。
第二十二條 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
量檢定、測試的能力並可靠性考核合格。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未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製造或者修理計量器具的,責
令停止生產、停止營業,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十四條 製造、銷售未經考核合格的計量器具新產品的,責令停止製造、銷售該種新產品,沒收違
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十五條 製造、修理、銷售的計量器具不合格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十六條 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責令停
止使用,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十七條 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准確度,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
損失,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十八條 製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
款;情節嚴重的,並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按詐騙罪或者投機倒把罪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製造、修理、銷售的計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
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條 計量監督人員違法失職,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的,
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 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決定。
本法第二十七條 規定的行政處罰,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決定。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對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決定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
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計量工作的監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
會依據本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三十五條 本法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⑶ 計量法律法規的計量法制

1985年9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987年2月1日,國家計量局發布了《計量法實施細則》,從而進一步健全了我國計量法制。 根據國家計量法的規定:國家採取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他計量單位,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應廢除。
國家通過對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准器具的強制管理,保障量值的准確可靠。計量器具管理包括:①對計量器具製造和修理的管理;②對計量器具新產品的管理;③對計量器具進口的管理;④對計量器具使用的管理。
計量監督是我國《計量法》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技術監督局依法對全國計量工作實施統計表監督管理。
我國《計量法》專章規定了法律責任,違反《計量法》的單位或個人,將被追究法律責任。這些違法行為包括:①未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修理計量器具許可證》進行製造和修理計量器具的;②製造、銷售未經審查合格的計量器具新產品的;③製造、修理、銷售的計量器具不合格的;④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規定申請檢定不合格還繼續使用的;⑤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的准確度,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⑥製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
對上訴違法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負責處理,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理,當事人如果不服計量行政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⑷ 我國的計量法規體系包括( )。

正確答案:A,C,D
解析:選擇ACD。我國已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計量法律法規體系,它由以下三個層次組成:計量法、計量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計量規章與規范性文件。

⑸ 我國計量法規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計量法規體系是指以(計量法》為母法及其從屬於(計量法》的若干法規、規章所構成的回有機答聯系的整體。計量法規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法律,即(計量法);
第二是法規,包括國務院依據(計量法}制定或批準的計量行政法規,如(計量法實施細則)。帽防計量監視治理條例)、(進口計量用具監視治理辦法)等,迄今共有八件。其次還包括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或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計量法規;
第三是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家技術監視局制定的有關計量的部分規章,如(計量法條文解釋)。(計量基準治理辦法)、(計量標准考核辦法》、(製造,修理計量用具許可證治理辦法)。貨量用具新產品治理辦法》等,迄今共有三十多件。其次還包括國務院有關部分制定的計量治理辦法,•如《國家海洋局計量監視辦法》等。此外,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計量行政部分制定的地方計量治理規范性文件。

⑹ 計量法規

來抽查你們復的應該是制質量技術監督局吧。現在質量技術監督局就是由原來的計量局和質檢局合並的,他們抽查的應該是牛奶的產品質量吧!如果是抽查產品質量的話那也不應該收錢!根據產品質量法:
第十五條 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抽查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制度,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 財產安全的產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產品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進行抽查。抽查的樣品應當在市場上或者企業成品倉庫內的待銷產品中隨機抽取。監督抽查工作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規劃和組織。縣級以上地方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也可以組織監督抽查。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復抽查;上級監督抽查的產品,下級不得另行重復抽查。根據監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對產品進行檢驗。檢驗抽取樣品的數量不得超過檢驗的合理需要,並不得向被檢查人收取檢驗費用。監督抽查所需檢驗費用按照國務院規定列支。

⑺ 我國的計量法律法規體系的構成

主要有三個層次:
1、由全國人大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由國務院頒布版的行政法規。
2、由省權、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頒布的地方性法規,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頒布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3、由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布的規章。

⑻ 與計量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是哪些

現行有效的計量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現行有效的計量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1)法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 年 9 月 6 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 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1985 年 9 月 6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28 號公布, 1986 年 7 月 1 自 日起施行) (2)行政法規 ) 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1984 年 2 月 27 日國務院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1987 年 1 月 19 日國務院批准,1987 年 2 月 1 日國 家計量局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1987 年 4 月 15 日國務院發 布,198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 (經國務院批准,1989 年 11 月 4 日國家 技術監督局以第 3 號令發布, 1996 年 6 月 24 日, 國家技術監督局又以第 44 號令發布了 《中 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3)部門規章 )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 (1987 年 5 月 28 日國家計量局 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條文解釋》 (1987 年 5 月 30 日國家計量局發布) 標准物質管理辦法(1987 年 7 月 10 日國家計量局發布) 《計量監督員管理辦法》 (1987 年 7 月 10 日國家計量局發布) 計量檢定印、證管理辦法(1987 年 7 月 10 日國家計量局發布) 計量仲裁檢定與計量調解辦法(1987 年 10 月 12 日國家計量局發布) 《計量授權管理辦法》 (1989 年 10 月 26 日經國家技術監督局局務會議通過,1989 年 11 月 6 日發布施行) 計量違法行為處罰細則(1990 年 08 月 25 日國家技術監督局局務會議通過,1990 年 08 月 25 日國家技監局令第 14 號發布) 《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實施檢定的有關規定》 (1991 年 8 月 6 日國家技術監督局發 布)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 15 號, 於 2001 年 1 月 3 日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局務會議通過,2001 年 1 月 21 日公布施行) 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2002 年 3 月 27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17 號令公布,自 2002 年 5 月 25 日起施行)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2002 年 5 月 16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75 號令公布,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2004 年 4 月 30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66 號令公布,並 經國家工商總局 2004 年 7 月 15 日審議通過,自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加油站計量監督管理辦法(2002 年 12 月 19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35 號令公布,自 2003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眼鏡制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2003 年 9 月 28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54 號令公布,自 200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計量基準管理辦法(2007 年 5 月 30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 2007 年 6 月 6 日公布,自 2007 年 7 月 10 日起施行) 計量標准考核辦法(2004 年 12 月 24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72 號令公布,自 200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2005 年 5 月 16 日國家質檢總局第 74 號令公布,自 2005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2006.5.1 實施) 進口計量器具型式審查目錄(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2006.8.1 實施) 製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2008.5.1 實施) 計量檢定人員管理辦法(2007 年 12 月 28 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務會議審議 通過,2007 年 12 月 29 日公布,自 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1987 年 7 月 10 日原國家計量 局公布的《計量檢定人員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4)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 上海市計量監督管理條例(2000 年 9 月 22 日上海市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 22 次會議 通過,2000 年 9 月 25 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 39 號公告,自 200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上海市商品計量管理辦法(1994 年 10 月 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78 號令發布,1997 年 12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54 號令修改,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上海市計量校準機構管理辦法 (1996 年 1 月 15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23 號令發布, 1997 年 12 月 1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54 號令第一次修改, 2001 年 1 月 9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 97 號令第二次修改) 上海市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管理辦法 (1997 年 6 日 6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 1997 自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5)規范性文件 ) 《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評員管理規范》 (質技監局量發[2000]143 號,發布日期: 2000.8.31,執行日期:2000.8.31) 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考核規范(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2004.6.23 實施) 上海市型式批准和樣機試驗辦理程序(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2003.8.1 實施) 上海市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辦理程序(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2004.9.1 實施)

熱點內容
勞動法實質要件的作用 發布:2025-05-06 23:59:30 瀏覽:217
管理的道德是 發布:2025-05-06 23:59:29 瀏覽:154
孫鵬法學家 發布:2025-05-06 23:33:35 瀏覽:479
勞動合同法監督案例 發布:2025-05-06 23:31:36 瀏覽:834
司法所歸鎮 發布:2025-05-06 23:23:36 瀏覽:531
合同法的撤銷 發布:2025-05-06 23:23:27 瀏覽:523
法醫法院 發布:2025-05-06 23:08:46 瀏覽:7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53 發布:2025-05-06 23:07:03 瀏覽:491
關於舉辦法治漫畫的通知 發布:2025-05-06 23:02:03 瀏覽:887
立法項目建議書 發布:2025-05-06 22:58:08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