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法律法規
❶ 關於國內的對進口汽車的法規
進口汽車管理有新規定 為加強進口汽車檢驗管理工作,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日前發布了《進口汽車檢驗管理辦法》。 《進口汽車檢驗管理辦法》明確,國家檢驗檢疫局主管全國進口汽車檢驗工作。《進口汽車檢驗管理辦法》規定: 1.進口汽車收貨人或代理人在貨物運底入境口岸後,應持合同、發票、提(運)單、裝箱單等單證及有關技術資料向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報檢,經審核後,簽發「入境貨物通關單」。 2.進口汽車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汽車實施一般項目檢驗,安全性能檢驗、品質檢驗。品質檢驗及其標准、方法等應在合同或合同附件中明確規定,進口合同無規定或規定不明確的,按《進出口汽車品質檢驗規程》檢驗。其中,整批第一次進口的新型號汽車總數大於300台(含300台),或總值大於100萬美元(含100萬美元)的必須實施品質檢驗;對批量總數小於300台或總值小於100萬美元的新型號進口汽車和非首次進口的汽車,檢驗檢疫機構視質量情況對品質抽查檢驗。 3.對大批量進口汽車,外經貿部經營單位和收用貨主管單位應在對外貿易合同中約定在出口國裝運前進行檢驗、監造或監裝,檢驗檢疫機構可根據需要派員參加或組織實施在出口國檢驗。 4.經檢驗合格的進口汽車由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簽發「入境貨檢驗檢疫證明」並一車一單簽發「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對進口汽車實施品質檢驗的,須附加「品質檢驗報告」。經檢驗不合格的,檢驗檢疫機構出具檢驗檢疫證書,供有關部門對外索賠。 5.進口汽車的銷售單位憑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等有關單證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進口汽車國內銷售備案手續。 6.用戶在國內購買進口汽車時必須取得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和購車發票。在辦理正式牌證前,到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登檢、換發「進口機動車輛檢驗證明」,作為到車輛管理機關辦理正式牌證的依據。經登記的進口汽車在質量保證期內發現質量問題的,用戶應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申請檢驗出證。 7.檢驗檢疫機構對未獲得進口安全許可質量證或雖以獲得進口安全質量許可證書但未加帖檢驗檢疫安全標志的、未按本辦法檢驗登記的進口汽車,按《商檢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8.進口摩托車等其它進口機動車輛由收貨人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參照本辦法檢驗。 -------------------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管理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告2004年92號 實施日期:2005-01-01 根據《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制定《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管理實施細 則》,現予發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ΟΟ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監測汽車產品進口情況,維護和規范國內汽車市場正常秩序,根據《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和《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特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中所指汽車產品是:汽車整車、汽車成套散件及構成汽車整車特徵的散件總成或系統、汽車部件總成或系統和汽車關鍵零部件。具體商品名稱及商品編碼見《貨物自動進口許可商品目錄》。 第三條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工作由商務部負責。《貨物自動進口許可商品目錄》中屬商務部管理的汽車產品由商務部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其他汽車產品由各地方、部門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 第四條 一般貿易、易貨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租賃、援助與贈送、捐贈等方式進口列入《貨物自動進口許可商品目錄》的汽車產品,進口單位在向海關申報前,須向商務部或其授權的地方、部門機電辦(以下簡稱「發證機構」)申領《自動進口許可證》。 第五條 申請進口汽車產品的單位,除需提交符合《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屬下列情形還需提交以下相應材料: (一)申請進口汽車用於銷售的,需提交汽車品牌經銷授權證明材料(公歷年度首次申請時提供)。 (二)以一般貿易方式申請進口自用的,申請進口單位需提交企業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證書(復印件);以援助、捐贈、贈送等方式申請進口汽車用於自用的,需提交企業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證書(復印件)和相關的援助、捐贈、贈送的證明文件。 (三)汽車生產企業申請進口成套散件(含SKD和CKD)、部件總成(系統)用於生產汽車的,需提交所生產車型列入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進口單位應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並保證其有關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六條 申請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可通過計算機網路,也可以以書面形式向發證機構提交申請。 網上申請:申請進口單位登錄商務部授權網站((www. chinabidding.com),進入進口許可證聯網申領系統,按要求如實在線填寫《機電產品進口申請表》等資料,同時向相應的發證機構提交本細則第五條要求的相關材料。 書面申請:申請進口單位可到發證機構領取或從商務部授權網站(www.chinabidding.com)下載(可復印)《機電產品進口申請表》,按要求如實填寫,並採用送遞、郵寄或其他適當方式,與本細則規定的其他材料一並遞交發證機構。 第七條 申請進口列入《貨物自動進口許可商品目錄》中屬商務部管理的汽車產品,申請材料須經地方、部門機電辦核實。地方、部門機電辦收到齊備的申請材料後,應當立即核實,最長不超過3個工作日。核實後將申請材料遞交商務部。商務部在收到內容正確、形式完備的申請後,應當立即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在特殊情況下,最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 第八條 申請進口列入《貨物自動進口許可目錄》中屬地方、部門機電辦管理的汽車產品,地方、部門機電辦在收到內容正確、形式完備的申請後,應當立即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在特殊情況下,最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 第九條 經有關部門核定,進口屬於構成整車特徵的汽車零部件,商務部在簽發的《自動進口許可證》的備注欄中列印標注「構成整車特徵」。 第十條 加工貿易進口汽車產品,應按規定復出口。如因故不能出口需內銷的,屬商務部管理的汽車產品,由經營企業按一般貿易的有關規定向商務部申請,商務部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其他汽車產品,由經營企業向所在地機電辦或所屬部門機電辦申請,由地方、部門機電辦簽發《自動進口許可證》。各省級商務加工貿易主管機構按照《汽車加工貿易審批和內銷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憑《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加工貿易保稅進口料件內銷批准證》。 出口加工區內汽車產品需銷往區外境內的,進口單位須按本細則辦理《自動進口許可證》。 第十一條 外商投資企業進口自用汽車(整車)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進口手續。 第十二條 海關憑加蓋機電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專用章的《自動進口許可證》辦理驗放手續,銀行憑《自動進口許可證》辦理售匯和付匯手續。 第十三條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實行「一批一證」或「非一批一證」管理。 第十四條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有效期為六個月,且僅在本公歷年度內有效。 《自動進口許可證》證面內容不得更改。 《自動進口許可證》需要延期或變更,一律重新辦理,舊證應交還原發證機關並同時撤銷。 第十五條 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如在有效期內無法使用或未使用完,應在《自動進口許可證》有效期內退回原發證機關。 第十六條 《自動進口許可證》如有遺失,申請進口單位應當立即向原發證機關以及自動進口許可證上註明的進口口岸地海關書面報告掛失。經核實無不良後果,原發證機關可予重新補發;如造成不良後果,視其影響予以警告直至暫停發放其《自動進口許可證》。 第十七條 未按本《細則》申領《自動進口許可證》,擅自進口實行自動進口許可管理的汽車產品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買賣汽車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或者以欺騙等不正當手段獲取《自動進口許可證》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本《細則》由商務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細則》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麻煩採納,謝謝!
❷ 中國的對外貿易有哪些法律法規要求
中國的對外貿易法律法規要求:現行外貿法包括總則、外貿經營者、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外貿易秩序、對外貿易調查、對外貿易救濟、對外貿易促進、法律責任和附則幾部分。
❸ 關於進出口的法規都有哪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海關行政處罰,保障海關依法行使職權,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實施條例。
第二條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走私行為和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海關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的處理,適用本實施條例。
第三條海關行政處罰由發現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也可以由違法行為發生地海關管轄。
2個以上海關都有管轄權的案件,由最先發現違法行為的海關管轄。
管轄不明確的案件,由有關海關協商確定管轄,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級海關指定管轄。
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由海關總署指定管轄。
第四條海關發現的依法應當由其他行政機關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移送有關行政機關處理;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移送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地方公安機關依法辦理。
第五條依照本實施條例處以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但不沒收進出境貨物、物品、運輸工具的,不免除有關當事人依法繳納稅款、提交進出口許可證件、辦理有關海關手續的義務。
第六條抗拒、阻礙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依法執行職務的,由設在直屬海關、隸屬海關的海關偵查走私犯罪公安機構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抗拒、阻礙其他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應當報告地方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章走私行為及其處罰
第七條違反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逃避海關監管,偷逃應納稅款、逃避國家有關進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是走私行為:
(一)未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批准,從未設立海關的地點運輸、攜帶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二)經過設立海關的地點,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
(三)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據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擅自將海關監管貨物、物品、進境的境外運輸工具,在境內銷售的;
(四)使用偽造、變造的手冊、單證、印章、賬冊、電子數據或者以偽報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等方式,致使海關監管貨物、物品脫離監管的;
(五)以藏匿、偽裝、瞞報、偽報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擅自將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海關監管貨物、物品,運出區外的;
(六)有逃避海關監管,構成走私的其他行為的。
第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走私行為論處:
(一)明知是走私進口的貨物、物品,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的;
(二)在內海、領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載人員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運輸、收購、販賣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沒有合法證明的。
第九條有本實施條例第七條、第八條所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沒收走私貨物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罰款;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的,沒收走私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二)應當提交許可證件而未提交但未偷逃稅款,走私國家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走私貨物、物品等值以下罰款;
(三)偷逃應納稅款但未逃避許可證件管理,走私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偷逃應納稅款3倍以下罰款。
專門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2年內3次以上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應當予以沒收。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特製設備、夾層、暗格,應當予以沒收或者責令拆毀。使用特製設備、夾層、暗格實施走私的,應當從重處罰。
第十條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海關單證的,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走私貨物、物品的提取、發運、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同當事人論處,沒收違法所得,並依照本實施條例第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一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構成走私犯罪或者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三章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及其處罰
第十二條違反海關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但不構成走私行為的,是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
第十三條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責令退運,處100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四條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國家限制進出口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
違反國家進出口管理規定,進出口屬於自動進出口許可管理的貨物,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向海關申報時不能提交自動許可證明的,進出口貨物不予放行。
第十五條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分別依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影響海關統計准確性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影響國家許可證件管理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
(四)影響國家稅款徵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五)影響國家外匯、出口退稅管理的,處申報價格10%以上50%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未按照規定向報關企業提供所委託報關事項的真實情況,致使發生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形的,對委託人依照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對委託人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未進行合理審查,或者因工作疏忽致使發生本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對報關企業處貨物價值10%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或者執業;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海關監管貨物開拆、提取、交付、發運、調換、改裝、抵押、質押、留置、轉讓、更換標記、移作他用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的;
(二)未經海關許可,在海關監管區以外存放海關監管貨物的;
(三)經營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有關貨物滅失、數量短少或者記錄不真實,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四)經營保稅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不依照規定辦理收存、交付、結轉、核銷等手續,或者中止、延長、變更、轉讓有關合同不依照規定向海關辦理手續的;
(五)未如實向海關申報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的;
(六)未按照規定期限將過境、轉運、通運貨物運輸出境,擅自留在境內的;
(七)未按照規定期限將暫時進出口貨物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擅自留在境內或者境外的;
(八)有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其他行為,致使海關不能或者中斷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的。
前款規定所涉貨物屬於國家限制進出口需要提交許可證件,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提交許可證件的,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漏繳稅款的,可以另處漏繳稅款1倍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物品價值20%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海關尚未放行的進出境物品開拆、交付、投遞、轉移或者進行其他處置的;
(二)個人運輸、攜帶、郵寄超過合理數量的自用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的;
(三)個人運輸、攜帶、郵寄超過規定數量但仍屬自用的國家限制進出境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但沒有以藏匿、偽裝等方式逃避海關監管的;
(四)個人運輸、攜帶、郵寄物品進出境,申報不實的;
(五)經海關登記准予暫時免稅進境或者暫時免稅出境的物品,未按照規定復帶出境或者復帶進境的;
(六)未經海關批准,過境人員將其所帶物品留在境內的。
第二十條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進出境,未向海關申報但沒有以藏匿、偽裝等方式逃避海關監管的,予以沒收,或者責令退回,或者在海關監管下予以銷毀或者進行技術處理。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1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運輸工具不經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出境的;
(二)在海關監管區停留的進出境運輸工具,未經海關同意擅自駛離的;
(三)進出境運輸工具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尚未辦結海關手續又未經海關批准,中途改駛境外或者境內未設立海關的地點的;
(四)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未按照規定向海關申報、交驗有關單證或者交驗的單證不真實的。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未經海關同意,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裝卸進出境貨物、物品或者上下進出境旅客的;
(二)未經海關同意,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兼營境內客貨運輸或者用於進出境運輸以外的其他用途的;
(三)未按照規定辦理海關手續,進出境運輸工具擅自改營境內運輸的;
(四)未按照規定期限向海關傳輸艙單等電子數據、傳輸的電子數據不準確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保存相關電子數據,影響海關監管的;
(五)進境運輸工具在進境以後向海關申報以前,出境運輸工具在辦結海關手續以後出境以前,不按照交通主管部門或者海關指定的路線行進的;
(六)載運海關監管貨物的船舶、汽車不按照海關指定的路線行進的;
(七)進出境船舶和航空器,由於不可抗力被迫在未設立海關的地點停泊、降落或者在境內拋擲、起卸貨物、物品,無正當理由不向附近海關報告的;
(八)無特殊原因,未將進出境船舶、火車、航空器到達的時間、停留的地點或者更換的時間、地點事先通知海關的;
(九)不按照規定接受海關對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進行檢查、查驗的。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予以警告,可以處3萬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開啟或者損毀海關封志的;
(二)遺失海關制發的監管單證、手冊等憑證,妨礙海關監管的;(三)有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其他行為,致使海關不能或者中斷對進出境運輸工具、物品實施監管的。
第二十四條偽造、變造、買賣海關單證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進出口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的,沒收侵權貨物,並處貨物價值30%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需要向海關申報知識產權狀況,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及其代理人未按照規定向海關如實申報有關知識產權狀況,或者未提交合法使用有關知識產權的證明文件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
(一)拖欠稅款或者不履行納稅義務的;
(二)報關企業出讓其名義供他人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納稅事宜的;
(三)損壞或者丟失海關監管貨物,不能提供正當理由的;
(四)有需要暫停其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第二十七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一)1年內3人次以上被海關暫停執業的;
(二)被海關暫停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恢復從事有關業務或者執業後1年內再次發生本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情形的;
(三)有需要撤銷其注冊登記或者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的其他違法行為的。
第二十八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非法代理他人報關或者超出海關准予的從業范圍進行報關活動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下罰款,暫停其6個月以內從事報關業務或者執業;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
第二十九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向海關工作人員行賄的,撤銷其報關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不得重新注冊登記為報關企業和取得報關從業資格。
第三十條未經海關注冊登記和未取得報關從業資格從事報關業務的,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提供虛假資料騙取海關注冊登記、報關從業資格的,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並處30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違反海關法的行為,除處罰該法人或者組織外,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章對違反海關法行為的調查
第三十三條海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由海關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應當立案調查。
第三十四條海關立案後,應當全面、客觀、公正、及時地進行調查、收集證據。
海關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的要求辦理。
海關調查、收集證據時,海關工作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收集的證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海關應當保守秘密。
第三十五條海關依法檢查走私嫌疑人的身體,應當在隱蔽的場所或者非檢查人員的視線之外,由2名以上與被檢查人同性別的海關工作人員執行。
走私嫌疑人應當接受檢查,不得阻撓。
第三十六條海關依法檢查運輸工具和場所,查驗貨物、物品,應當製作檢查、查驗記錄。
第三十七條海關依法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應當制發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決定書。對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48小時。
海關應當在法定扣留期限內對被扣留人進行審查。排除犯罪嫌疑或者法定扣留期限屆滿的,應當立即解除扣留,並制發解除扣留決定書。
第三十八條下列貨物、物品、運輸工具及有關賬冊、單據等資料,海關可以依法扣留:
(一)有走私嫌疑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
(二)違反海關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貨物、物品、運輸工具;
\
❹ 進口商品在國內銷售有什麼法律法規嗎
WTO的規則是禁止歧視外國商品。中國加入WTO時做了承諾。之後對外貿易經營確實對私人開放了。到今天,經營進口商品,和經營國內商品沒有實質區別。銷售者需要證明來源合法,不是走私商品即可。
❺ 關於進出口的法規都有哪些
國內的有對外貿易法,還有一些外貿相關管理機構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規,稅務、外管、銀行、商檢都有。期待有高人把之前有的搞個歸納。
❻ 屬於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明確規定限制的進口產品有哪些
2005-08-30
以下商品已被我國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禁止進口:
第一批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的貨物:已脫膠的虎骨(指未經加工或經脫脂等加工的)、未脫膠的虎骨(指未經加工或經脫脂等加工的)、犀牛角、鴉片液汁及浸膏(也稱阿片)、四氯化碳、三氯三氟乙烷(CFC—113)(用於清洗劑)。
第二批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的貨物:裝壓縮或液化氣的鋼鐵容器、其他裝壓縮或液化氣的鋼鐵容器、可使用氣體燃料的家用爐灶、可使用氣體燃料的其他家用器具、非零售裝裝壓縮、液化氣體鋁容器、蒸發量在900噸/時及以上的發電用鍋爐、蒸發量超過45噸/時的其他水管鍋爐、蒸發量不超過45噸/時的水管鍋爐、未列名蒸汽鍋爐(包括混合式鍋爐)、過熱水鍋爐、家用型熱水鍋爐、其他集中供暖用的熱水鍋爐、蒸汽鍋爐和過熱水鍋爐的輔助設備、集中供暖用鍋爐的輔助設備、水蒸汽或其他蒸汽動力裝置的冷凝器、使用液體燃料的爐用燃燒器、使用天然氣的爐用燃燒器、使用其他氣體燃料的爐用燃燒器、使用粉狀固體燃料的爐用燃燒器、機械加煤機及其機械爐篦、機械出灰器等裝置、礦砂或金屬的焙燒、熔化等熱處理用爐及烘箱、煉焦爐、放射性廢物焚燒爐、未列名非電熱的工業或實驗室用爐及烘箱、未列名磁帶錄音機及其他聲音錄制設備、未列名視頻信號錄制或重放設備、心電圖記錄儀、B型超聲波診斷儀、彩色超聲波診斷儀、未列名超聲波掃描裝置、核磁共振成像裝置、閃爍攝影裝置、病員監護儀、未列名電氣診斷裝置、紫外線及紅外線裝置、注射器(不論是否裝有針頭)、管狀金屬針頭、縫合用針、其他針(導管、插管)及類似品、牙鑽機(可與其他牙科設備組裝在同一底座上)、裝有牙科設備的牙科用椅、牙科用未列名儀器及器具、眼科用其他儀器及器具、聽診器、血壓測量儀器及器具、內窺鏡、腎臟透析設備(人工腎)、透熱療法設備、輸血設備、麻醉設備、其他醫療(外科或獸醫)用儀器及器具、X射線斷層檢查儀、其他牙科用X射線應用設備、其他醫療(外科或獸醫)用X射線應用設備、低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未列名X射線的應用設備、醫用。(或β、γ)射線的應用設備、其他e(或β、γ)射線的應用設備、X射線管、X射線影像增強器、編號9022所列其他設備及零件、電視電子游戲機、投幣式電子游戲機、投幣式其他游戲用品、其他電子游戲機、發動機、車類。
第三批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的貨物:含鉛汽油淤渣(包括含鉛抗震化合物的淤渣)、含砷、汞、鉈及其混合物礦灰與殘渣(用於提取或生產砷、汞、鉈及其化合物)、含有銻(或鈹、鎘、鉻及混合物)礦灰殘渣(用於提取或生產銻、鈹、鎘、鉻及其化合物)、焚化城市垃圾所產生的灰(或渣)、含多氯聯苯(或多溴聯苯)的廢油(包括含多氯三聯苯的廢油)、其他廢油、廢葯物(超過有效保存期等原因而不適於原用途的葯品)、城市垃圾、下水道淤泥、醫療廢物、廢鹵化物的有機溶劑、其他廢有機溶劑、廢的金屬酸洗液(或液壓油)及制動油(還包括廢的防凍液)、主要含有有機成分的化工廢物(其他化學工業及相關工業的廢物)、其他化工廢物(其他化學工業及其他編號未列明化工副產品及廢物、含有銀或銀化合物的灰(主要用於回收銀)、含其他貴金屬或貴金屬化合物的灰(主要用於回收貴金屬)。
第四批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的貨物:未經加工的人發(不論是否洗滌,包括廢人發)、豬鬃和豬毛的廢料、獾毛及其他制刷用獸毛的廢料、廢馬毛、礦渣(或浮渣)及類似的工業殘渣、瀝青碎石、其他主要含鉛的礦灰及殘渣、主要含銅的礦灰及殘渣、主要含鎢的礦灰及殘渣、含其他金屬及化合物的礦灰及殘渣(不包括2620.9990.10含五氧化二釩大於10%的礦灰及殘渣)、廢輪胎及其切塊、皮革廢渣(或灰渣、淤渣)及粉末、舊衣物、電池廢碎料及廢電池。
第五批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的貨物:空調、放射性廢物焚燒爐、電冰箱、計算機類設備、顯示器、列印機、其他計算機輸入輸出部件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其他部件、微波爐、電飯鍋、有線電話機、傳真機及電傳打字機、錄像機、放像機及激光視盤機、移動通訊設備、攝像機、攝錄一體機及數字相機、電視機、印刷電路、熱電子管、冷陰極管或光陰極管等、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復印機、醫療器械、射線應用設備。
❼ 進口服裝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
我國進口服裝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如下: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及政策對服裝行業的准入尚無具體針對性的規定。結合服裝行業的具體情況,在該行業經營過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包括《公司法》、《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知識產權法》、《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等,這些法律法規、政策均鼓勵服裝企業發展品牌,鼓勵連鎖經營模式,鼓勵農村市場消費的升級,維護公司的合法利益,有利於公司的發展。
(一)增值稅
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可以免徵;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可以按照13%計算扣除進項稅額。
(二)企業所得稅
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為紡織產業建設優質棉紗、棉布和棉紡織品生產基地,棉花、麻和蠶絲等農產品初加工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出口退稅
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對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共作了四次調整。 2008年7月1日,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過了3個月,提高到14%;又僅過了3個月,國家從2009年2月1日起,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5%;從2009年4月1日起,國家又將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6%。
(四)支持自主品牌服裝、家紡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支持自主品牌服裝、家紡企業提高研發設計能力,建立公共研發設計平台,在信息、人才等方面向企業提供幫助,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為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提供金融服務。建立新型銀企關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商業運作模式,鼓勵服裝、家紡企業利用自主品牌作抵押,依法依規向金融機構融資,探索建立企業自主品牌信用擔保制度;鼓勵符合條件的自主品牌服裝、家紡企業上市、發行債券,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企業以自主品牌為紐帶進行並購重組。
❽ 進口商品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依法監管,按法納稅,接受查驗!
貨物進口,環航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