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法規
㈠ 對長途大客車更新國家將出台哪些法規和標准
第三章 客運車輛管理
第三十四條客運經營者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對客運車輛進行定期維護,確保客運車輛技術狀況良好。
客運車輛的維護作業項目和程序應當按照國家標准《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18344)等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執行。
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為客運經營者指定車輛維護企業;車輛二級維護執行情況不得作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路檢路查項目。
第三十五條客運經營者應當定期進行客運車輛檢測,車輛檢測結合車輛定期審驗的頻率一並進行。
客運經營者在規定時間內,到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按照國家標准《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和《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和質量限值》(GB1589)的規定進行檢測,出具全國統一式樣的檢測報告,並依據檢測結果,對照行業標准《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JT/T198)進行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客運車輛技術等級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車籍所在地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將車輛技術等級在《道路運輸證》上標明。
第三十六條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應當使用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嚴格按照國家和行業有關營運車輛技術檢測標准對客運車輛進行檢測,如實出具車輛檢測報告,並建立車輛檢測檔案。
第三十七條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對客運車輛進行審驗,每年審驗一次。審驗內容包括:
(一)車輛違章記錄;
(二)車輛技術檔案;
(三)車輛結構、尺寸變動情況;
(四)按規定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車記錄儀情況;
(五)客運經營者為客運車輛投保承運人責任險情況。
審驗符合要求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道路運輸證》審驗記錄欄中註明;不符合要求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辦理變更手續。
第三十八條鼓勵使用配置下置行李艙的客車從事道路客運。沒有下置行李艙或者行李艙容積不能滿足需求的客運車輛,可在客車車廂內設立專門的行李堆放區,但行李堆放區和乘客區必須隔離,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嚴禁行李堆放區內載客。
第三十九條營運客車類型等級評定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據行業標准《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 (JT/T325)和交通部頒布的《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規則》的要求實施。
第四十條 禁止使用報廢的、擅自改裝的、拼裝的、檢測不合格的客車以及其他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車輛從事道路客運經營。
第四十一條客運經營者和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分別建立客運車輛技術檔案和管理檔案,並妥善保管。對相關內容的記載應當及時、完整和准確,不得隨意更改。
客運經營者車輛技術檔案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車輛基本情況、主要部件更換情況、修理和二級維護記錄(含出廠合格證)、技術等級評定記錄、類型及等級評定記錄、車輛變更記錄、行駛里程記錄、交通事故記錄等。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車輛管理檔案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車輛基本情況、二級維護和檢測記錄、技術等級評定記錄、類型及等級評定記錄、車輛變更記錄、交通事故記錄等。
第四十二條客運車輛辦理過戶變更手續時,客運經營者應當將車輛技術檔案完整移交。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對經營者車輛技術檔案的建立情況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十三條客運經營者對達到國家規定的報廢標准或者經檢測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要求的客運車輛,應當及時交回《道路運輸證》,不得繼續從事客運經營。
㈡ 北京市關於七座以上非營運客車現行政策和擬定法律法規
從公安部交管局了解到,從2009年1月5日開始,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全面版啟動春運交通安全服務權站,對7座以上公路營運客車、危險化學品車輛逐車進行檢查登記。
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負責人說,2009年春運工作將於1月11日開始,至2月19日結束。
2009年元旦、春節相距較近,學生流、探親流、農民工流易形成疊加,人流、車流、物流高度集中,交通安全形勢復雜,交通管理任務繁重。
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嚴格落實24小時勤務制度,依法從嚴查處客車超員、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對疲勞駕駛的駕駛人強制休息,確保春運期間交通安全形勢平穩。
針對春節期間農村集市交易、探親訪友增多的特點,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協調和組織鄉鎮政府、農村派出所,嚴查拖拉機、低速載貨汽車和三輪汽車違法載人行為。
㈢ 客車站外上客,攬客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客車站外上客,攬客違反《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
根據《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客運班車應當按照許可的線路、班次、站點運行,在規定的途經站點進站上下旅客,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行駛線路,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經許可機關同意,在農村客運班線上運營的班車可採取區域經營、循環運行、設置臨時發車點等靈活的方式運營。本規定所稱農村客運班線,是指縣內或者毗鄰縣間至少有一端在鄉村的客運班線。
第三十七條省際、市際客運班線的經營者或者其委託的售票單位、起訖點和中途停靠站點客運站,應當實行客票實名售票和實名查驗(以下統稱實名制管理)。其他客運班線及客運站實行實名制管理的范圍,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確定。
(3)客車法規擴展閱讀: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第四十條嚴禁客運車輛超載運行,在載客人數已滿的情況下,允許再搭乘不超過核定載客人數10%的免票兒童。客運車輛不得違反規定載貨。
第四十一條客運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運價規定,使用規定的票證,不得亂漲價、惡意壓價、亂收費。
第四十二條客運經營者應當在客運車輛外部的適當位置噴印企業名稱或者標識,在車廂內顯著位置公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監督電話、票價和里程錶。
第四十三條客運經營者應當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確保車輛設備、設施齊全有效,保持車輛清潔、衛生,並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侵害旅客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行為。當運輸過程中發生侵害旅客人身、財產安全的治安違法行為時,客運經營者在自身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並配合公安機關及時終止治安違法行為。
㈣ 根據什麼法律法規來劃分 小型客車和中型客車的
根據國家標准GB/T3730.1-2001來進行劃分的。
客車乘坐9個以上乘員,主要供公共服務用。按照服務方式不同,客車的構造亦不同,可分為城市公共客車、長途客車、團體客車、游覽客車等類型。 客車可按車輛長度分級:
1、大型:車長大於等於6m或者乘坐人數大於等於20人。乘坐人數可變的,以上限確定。乘坐人數包括駕駛員(下同)。
2、中型:車長小於6m,乘坐人數大於9人且小於20人。
3、小型:車長小於6m,乘坐人數小於等於9人。
4、微型:車長小於等於3.5m,發動機氣缸總排量小於等於1.3升。
(4)客車法規擴展閱讀:
上海市小客車超過500萬輛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上海市實有小客車(含本市注冊及長期在滬外省市號牌小客車)突破5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數量保持快速增長。
據介紹,2018年上海市實有小客車達到511萬輛,同比增加42萬輛,而2017年同期增加46萬輛,已連續兩年增速放緩。個人非營業性小客車市區通行額度(不含新能源車)的投放量基本穩定,為13.5萬張。
長期在滬的外省市號牌小客車達到163萬輛,同比增加12萬輛。新能源汽車注冊登記突破7萬輛,同比增長20%,累計保有量達24萬輛,推廣總量保持國內領先。
上海車輛保有規模增長的同時,車輛使用強度在持續下降。跟蹤調查顯示,小客車工作日日均出車率為74%,同比下降約1.5個百分點,出行次數為1.85次/日。新增車輛的出車率較低,在50%左右。
㈤ 電客車轉軌相關標准,法律法規有哪些
不一樣,一個是路面的,一個是地下的,一個是需要實際駕駛技術的,一個是需要實際操作熟練的(半自動化)
㈥ 中型客車怎麼規定的
「中型客車」的全名叫做「中型載客汽車」。根據《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在中國大陸,車長小於6米且核定載客人數(含司機)10座(含)以上,19座(含)以下的客運車輛稱為中型客車。與此類車輛相對應准駕車型代號是B1。
現今有不少大公司,需要頻繁進行商貿活動,把賓客運載到各個會議中心、展覽場館是讓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客人有十多個,實在太多,用麵包車根本容不下;用大巴?十幾個客人,用得著破費弄輛大客車來嗎?這時,只需一兩輛中型客車,就能順利解決此問題。中型客車具有空間大的特點,特別是一些高級車種,裝飾豪華、乘坐舒適,能給賓客很大的尊重。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為長途旅行和商務活動服務的中型客車認定為高級輕客。此類車輛很適合商務活動、部門改裝、長途旅行和小型團體。最重要的是,它非常經濟。
客車按總體結構可分為單車和列車。單車是基本車型,按客車總重或設置座位數常分為大、中、小、微型。
大型:車長大於等於6m或者乘坐人數大於等於20人。乘坐人數可變的,以上限確定。乘坐人數包括駕駛員(下同)。
中型:車長小於6m,乘坐人數大於9人且小於20人。
小型:車長小於6m,乘坐人數小於等於9人。
微型:車長小於等於3.5m,發動機氣缸總排量小於等於1升。
㈦ 汽車法規與標准有什麼區別
樓主,法規是法律的一種,是行政機關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正式的法律文件。而標準是一種行業規范,它不具有法律效力,當然了,如果法律規定汽車產品必須符合某種標準的話,那你也應當遵守。但是這強制你遵守標準的效力來源是法規,而不是標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解答你的疑惑,另外不要問過就算了,記得選擇最佳回答哦,。
㈧ 關於汽車法律法規!
我國關於汽車的法律法規,從大方面來看,主要有以下法律
1、《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台的關於指導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的權威行政法令。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公布的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於2007年與2011年兩次修訂。本法分總則、車輛和駕駛人、道路通行條件、道路通行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執法監督、法律責任、附則8章124條。
3、《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為規范機動車維修經營活動,維護機動車維修市場秩序,保護機動車維修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機動車運行安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促進機動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4、《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是為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5、《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為了規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保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