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壹』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條例全文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2008年7月31日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制定
2008年9月28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批准) 第一條 為了規范軌道交通管理,保障軌道交通建設順利進行和安全運營,維護乘客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軌道交通,是指地鐵、輕軌等軌道公共客運系統。
本條例所稱軌道交通設施,包括軌道、路基、橋梁、隧道、車站(含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主變電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車輛基地等土建工程,車輛、供電、通風空調、通信、信號、給排水、消防、防災和報警、機電設備監控、自動售檢票、電梯、屏蔽門或者站台門、旅客信息等系統設備,以及為保障軌道交通運營而設置的其他相關設施。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軌道交通的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及其相關的管理活動。
第四條 本市軌道交通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優先發展、安全運營、規范服務的原則。
第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軌道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並可以委託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機構實施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
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實施本條例。軌道交通沿線區縣人民政府配合實施軌道交通建設和保護工作。
第六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確定。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負責軌道交通范圍內的軌道交通設施維護和保養、運營秩序保障和公共場所容貌、環境衛生維護以及安全應急處置等公共事務的日常管理,並依照本條例的授權實施行政處罰。
第七條 軌道交通建設資金實行政府投資與多渠道籌集相結合。鼓勵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建設和經營軌道交通,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義務支持和配合軌道交通的規劃和建設,不得阻礙軌道交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 第九條 軌道交通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軌道交通規劃包括軌道交通線網總體規劃、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的詳細規劃以及與詳細規劃相銜接的各專項規劃。
軌道交通規劃應當與鐵路、公路和其他公共交通規劃相銜接,並預留必要空間,以確保安全便捷的換乘條件及足夠的疏散能力。
軌道交通規劃的編制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沿線有關單位和個人以及專家的意見。
第十條 軌道交通線網總體規劃和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的詳細規劃,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單位,按照軌道交通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經市人民政府審核後,報上級批准。
經批準的軌道交通規劃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第十一條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經批準的軌道交通線網各線路詳細規劃,做好軌道交通沿線及車站周邊用地的控制管理。在審批需要與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連接的其他建設工程的規劃時,應當提出有關預留與軌道交通相連接的必要空間規劃設計要求。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出讓、劃撥與軌道交通建設有關的土地前,應當按照規劃設計要求,將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的用地納入軌道交通建設用地代征范圍。
城市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用地,未經法定程序調整,不得改變其用途。
第十二條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確定的軌道交通用地范圍及空間內,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利用軌道交通設施進行資源綜合開發和經營。
資源綜合開發應當統籌安排和同步規劃公共交通樞紐、商業等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
第十三條 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和經批準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進行。
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執行相關技術標准,並且符合保護周圍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相關設施的規定。
第十四條 市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 軌道交通建設期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建設、市政公用、交通、園林等行政主管部門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減少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
第十六條 軌道交通建設必須使用地下、地面以上空間時,其相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需要與周邊已有物業結合建設的,物業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予以配合;因結合建設給其利益造成損失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軌道交通沿線已有建築物、構築物進行必要的調查、記錄和跟蹤監測,並採取措施防止和減少施工對沿線已有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設施的影響。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七條 軌道交通工程建成後,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設計標准組織工程初步驗收。具備基本運營條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進行試運營。
軌道交通工程竣工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正式驗收,驗收合格後交付正式運營,並向有關部門備案。
軌道交通工程竣工驗收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移交軌道交通電纜管線檔案資料。 第十八條 本市設立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和軌道交通特別保護區,保障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建成後的安全運營。
控制保護區范圍如下:
(一)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十米內;
(二)地面車站和地面線路、高架車站和高架線路結構外邊線外側三十米內;
(三)出入口、通風亭、冷卻塔、主變電所、殘疾人直升電梯等建築物、構築物外邊線和車輛基地用地范圍外側十米內;
(四)軌道交通過江、過河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一百米內。
前款范圍內設立特別保護區,具體范圍如下:
(一)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米內;
(二)地面車站和地面線路、高架車站和高架線路結構外邊線外側三米內;
(三)出入口、通風亭、冷卻塔、主變電所、殘疾人直升電梯等建築物、構築物結構外邊線和車輛基地用地范圍外側五米內;
(四)軌道交通過江、過河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五十米內。
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的邊界標志,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置。依法設置的邊界標志,任何人不得毀壞或者擅自移動。
因地質條件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擴大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范圍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經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條 規劃、市政公用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控制保護區內的下列活動依法實施行政許可前,應當書面徵求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給予書面答復:
(一)修建、改建、擴建或者拆卸建築物、構築物;
(二)取土、地面堆載、基坑開挖、爆破、樁基礎施工、頂進、灌漿、錨桿作業;
(三)修建塘堰、開挖河道水渠、採石、挖砂、打井取水;
(四)敷設管線或者設置跨線等架空作業;
(五)在過江、過河隧道段疏浚作業;
(六)其他可能影響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作業。
在控制保護區內進行前款所列活動不需行政許可的,作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書面告知軌道交通經營單位。
作業單位在控制保護區內進行本條第一款所列活動的,應當會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制定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方案,施工過程應當接受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安全監控。可能影響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施工方案組織論證。
第二十條 特別保護區內,除必需的市政、園林、環衛和人防工程,以及已經規劃批準的或者對現有建築進行改建、擴建並依法辦理許可手續的建設工程外,不得進行其他建設活動。
前款工程的施工方案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論證,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實施安全監控。
第二十一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進入控制保護區內作業單位的施工現場查看,發現施工活動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可以要求作業單位停止作業並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作業單位拒不採納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報告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對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報告的情況進行核查,經核查可能危及軌道交通安全的,應當責令採取防範措施;對危及軌道交通安全的,責令停止作業,並要求作業單位採取補救措施。
第二十二條 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內的各項建設,應當服從和配合軌道交通工程建設。
軌道交通建設工程與其他市政公用設施工程建設相沖突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規劃、市政公用等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處理。 第二十三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做好軌道交通設施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查,使軌道交通設施處於安全運行的狀態。
電力、供水和通信等單位應當保證軌道交通用電、用水和通信需要,並協助軌道交通經營單位保障軌道交通正常運營。
第二十四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制定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並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軌道交通服務規范。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據服務規范向乘客作出服務承諾,保證客運服務質量,保障軌道交通安全、正點地運送乘客。服務承諾應當向社會公布。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使用軌道交通安全監控設施,應當保護乘客隱私。
第二十六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保持出入口、通道的暢通,根據國家有關標准設置安全、消防、疏散等各類指引導向標志,保持客運電梯、空調等設施正常運轉。
第二十七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落實衛生管理措施,保持車站、車廂等公共場所的整潔衛生,保證空氣質量和衛生狀況符合國家衛生標准。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減輕地面線路列車運營時的雜訊污染。
第二十八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車站和列車車廂內配置滅火、防爆、防毒、報警、救援、疏散照明、逃生、防護監視等設備,並定期檢查、維護、更新,保證其完好和有效。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設置公用電話、廢物箱和急救箱等必要的服務設施。車站、車輛的廣告設置應當合法、規范、整潔。
第二十九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醒目處公布首末班車行車時刻、列車運行狀況和換乘指示。
列車因故延誤或者需要調整首末班車行車時間,應當通過車站、列車廣播系統或者媒體等有效手段及時告知乘客和公眾。列車運行中,應當在車廂內通過廣播、電子顯示屏等播報站名。
第三十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運營知識,熟悉有關安全運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駕駛、調度等崗位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考核,持證上崗。
第三十一條 軌道交通票價應當與本市其他公共交通票價相協調。軌道交通票價的確定和調整應當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經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執行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票價。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軌道交通票價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二條 軌道交通運行中發生故障,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力量及時排除故障,恢復運行;暫時無法恢復運行的,應當及時組織乘客換乘,不能換乘的,應當組織疏散。
第三十三條 乘客應當自覺遵守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和公共秩序,愛護軌道交通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
乘客應當持有效車票乘車。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對無票或者持無效車票乘車的,可以按照全程票價補收票款;對持偽造的優惠乘車證件或者冒用他人優惠乘車證件乘坐列車的,可以視情節加收全程票價五倍以下票款。
軌道交通因故障不能正常運行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原票價退還票款。
第三十四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制度,接受乘客對違反運營服務承諾行為的投訴。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乘客對答復有異議的,可以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乘客投訴之日起十日內作出答復。
第三十五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顯著位置,公示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和有放射性、腐蝕性的危險品目錄。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對乘客攜帶的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對攜帶危險品的乘客,應當拒絕其進站、乘車,責令其出站;拒不出站的,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三十六條 禁止下列損害軌道交通設施的行為:
(一)擅自操作有警示標志的按鈕、開關裝置,非緊急狀態下動用應急或者安全裝置;
(二)損壞列車、隧道、軌道、路基、車站等設施設備;
(三)損壞和干擾機電設備、電纜、通信信號系統;
(四)毀損、遮蓋或者移動安全、消防警示標志和疏散導向、站牌等標志以及防護監視等設備;
(五)在軌道上放置、丟棄障礙物或者向軌道內投擲物品;
(六)其他損害軌道交通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 禁止下列影響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一)非法攔截列車;
(二)擅自進入軌道、隧道或者其他有禁止進入標志的區域;
(三)攀爬或者翻越圍牆、欄桿、閘機、機車等;
(四)強行上下車;
(五)攜帶自行車(不含已經折疊的折疊自行車)進站乘車;
(六)攜帶充氣氣球、畜禽和貓、狗等寵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礙軌道交通運營的動物進站乘車;
(七)其他影響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 在車站、站台或者其他軌道交通設施內,禁止下列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
(一)堆放雜物或者停放車輛;
(二)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三)隨意塗寫、刻畫、張貼或者懸掛物品;
(四)未經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同意,從事銷售活動、派發印刷品;
(五)乞討、賣藝、躺卧;
(六)其他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三十九條 禁止在軌道交通地面線路和高架線路彎道內側修建妨礙行車瞭望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種植妨礙行車瞭望的樹木。
禁止在軌道交通車站站前廣場、出入口周圍堆放雜物、擺設攤點、亂停車輛、攬客拉客,以及從事其他妨礙乘客通行和救援疏散的活動。
禁止在通風口、車站出入口五十米范圍內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 第四十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單位制定本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制定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四十一條 因節假日、大型群眾活動等原因造成客流量上升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增加運力,疏解乘客。
在軌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嚴重影響運營秩序,可能危及運營安全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臨時採取乘客限量進站的措施,並及時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二條 因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發生安全事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嚴重影響軌道交通安全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停止線路運營或者部分路段運營,組織乘客疏散,但必須及時向社會公告,同時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三條 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突發事件,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突發事件所在地人民政府以及電力、通信、供水等單位,應當按照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進行應急保障和搶險救援,盡快恢復軌道交通建設、運營。
第四十四條 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安全事故,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告知相關單位、公眾和乘客,並組織疏散,防止事故擴大,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安全事故,乘客應當聽從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現場指揮。
第四十五條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及時處置,盡快恢復運營。
事故處理依照國家和本市的相關規定進行。
第四十六條 軌道交通運營發生人身傷亡事故,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先搶救傷者,排除障礙,維持現場秩序,盡快恢復正常運行,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出警,對現場進行勘查、檢驗,依法處理。 第四十七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有規定的,依法進行處理;有關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並可處以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做好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檢查維護工作,影響其正常運行和使用的;
(二)未配置消防、防護、報警、救援等器材和設備,並保持其完好有效的;
(三)在客流量激增或者發生突發事件時,未採取相應措施組織疏散、換乘、疏解客流的;
(四)未對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的;
(五)未制定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的;
(六)未依法處理乘客投訴的。
第四十八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採取相關公共衛生管理措施,車站、車廂等公共場所衛生指標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四十九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未採取污染防治相關措施減少雜訊污染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條 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不執行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票價的,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一條 在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內施工的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制定、實施軌道交通設施保護方案或者拒絕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進行安全監控的,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在控制保護區發生的行為,可以對作業單位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在特別保護區發生的行為,可以對作業單位處以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作業單位造成損失或者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損害軌道交通設施、擾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以及有其他危害軌道交通安全行為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有權對行為人進行勸阻和制止;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治安違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影響軌道交通公共場所和設施的容貌、環境衛生的,由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責令其改正,並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影響行車安全和運營秩序,妨礙乘客通行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對行為人進行勸阻和制止;拒不改正的,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告知規劃、園林、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公安、市政公用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五十五條 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造成責任事故的,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 本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05年1月28日頒布的《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貳』 簡述車票的安全管理規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毀損或者擅自移動城市軌道交通邊界標志的,由市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一條規定,在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內施工作業的單位未制定安全防護方案,或者未按照安全防護方案進行施工,或者拒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進入施工現場查看的,由市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暫扣作業單位的施工設備,並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或者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依法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未經市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擅自試運行、試運營,縮短試運行、試運營的期限或者在試運行中載客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未建立運營管理制度、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未統一設置各類導向標志,未能保持通道、出入口暢通,未在車站等醒目位置公布列車運行信息和換乘提示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未建立投訴受理制度或者未依法處理乘客投訴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未按照國家有關標准設置防汛、防護、報警、救援等器材和設備,未定期進行檢查、維護、更新,未能保持其完好、有效的;
(六)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未在城市軌道交通沿線採取技術保護和監測措施,未定期進行有關評估、安全性檢查和評價的;
(七)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未及時排除故障,恢復運營或者採取相應的組織疏散、換乘、限制客流等臨時措施,未及時將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發生故障的有關信息向社會公告和向市交通運輸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的。
第五十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和第四十一條規定,損害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擾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或者危害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的行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有權對行為人進行勸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部門依法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並視情節輕重處以警告或者罰款:
(一)在列車、站台、站廳、通道、出入口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擅自停放車輛、堆放雜物、擺攤設點、兜售及派發印刷品的,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二)在列車、站台、站廳、通道、出入口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吸煙、乞討、賣藝、隨地便溺、吐痰和吐口香糖、亂扔垃圾等廢棄物的,處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三)在列車、站台、站廳、通道、出入口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上擅自書寫、刻畫、張貼、懸掛物品的,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四)擅自攜帶畜禽、寵物進站乘車的,處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二條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關於上海地鐵吃鳳爪的女的作業
鳳爪女」又在車廂吃麻辣燙,上海地鐵稱無法可依、不能處罰
被稱為「2016年第一個網紅」的「鳳爪女」再次受到關注,不過,這次她吃的是麻辣燙。
2月2日下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鳳爪女」王某強調,自己吃的東西沒有氣味污染空氣,不影響其他人,不覺得自己的行為不文明,而是惡意拍照她的人擾亂了她的生活,也誤導了其他人。
王某的這種行為究竟能不能處罰?上海軌交管理部門回應澎湃新聞稱,乘客守則的確規定「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但該守則不具有法律約束性,因而也沒有具體的處罰規定。但希望廣大乘客仍能自覺遵守相關規定,遵守公序良俗。
對此,有網友表示,「既然輿論和媒體如此關注了,地鐵部門就應該認真調查,即便根據乘客守則不能處罰,應該找到這名女乘客,批評教育總是可以的吧。」
另一方面,將「禁止飲食」納入《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對嚴重違反者給予法律處罰的呼聲也再次響起。
「鳳爪女」:吃麻辣燙沒有氣味污染空氣
2月1日,一個微信公眾號公布了網友拍下的照片:「鳳爪女」王某坐在地鐵靠門的座位上,一個黑色的琴盒就斜靠在身旁,她端著一份裹著塑料袋的麻辣燙,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全然不顧周圍乘客,似乎也並沒有人注意到有人在對著她拍照。拍照的網友則表示,地鐵車廂里味道很濃,「我就是順著味道,看到了這個人,有點眼熟,好像是那個吃鳳爪的。」
就在1月初,王某因為一段網上熱傳的視頻而「走紅」:她在上海地鐵車廂內吃泡椒鳳爪,扔得滿地都是骨頭,遭到指責後舌戰眾乘客,還拿出手機與視頻發布者對拍,因此被稱為「鳳爪女」。對此,她表示,當天因工作忙來不及吃飯需要吃點零食補充,並堅稱「沒有亂扔垃圾,沒有妨礙他人,沒有影響公共環境」。
2月2日下午,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王某對此次在地鐵上吃麻辣燙,仍以「沒有違反法律,違背道德」為自己辯解,強調自己吃的東西沒有產生噪音,也沒有氣味污染空氣,不影響其他人,不影響公共環境。
她還稱,自己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會因為其他人「惡意拍攝」和曝光而改變自己。在地鐵吃東西是因為當天「肚子疼」,需要吃些東西「補充自己」。
「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人關注我是否在地鐵上吃東西。」王某稱,她不覺得自己的行為不文明,而是惡意拍照她的人擾亂了她的生活,也誤導了其他人。
央媒發聲批評「鳳爪女」
真的沒人關注她在地鐵上吃東西?
在「鳳爪女改吃麻辣燙」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後,王某的不文明行為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眾多網友調侃其在地鐵吃雞爪、麻辣燙,下次「會將火鍋搬到地鐵上」。也有更多網友指責其行為不文明行為,應該受到處罰。
有網友表示,曾在地鐵車廂遭遇吃瓜子、吃水果的乘客,「她們隨意將果殼、果皮亂扔,車廂內環境全給糟蹋了,同車廂乘客跟著遭罪。」網友「思科606」稱,每次碰到這樣不文明的乘客,他都會果斷制止。
網友「彬彬是大baby」表示,「看她還這么囂張么,太沒有素質了,做什麼太理所當然了,太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我們應該去抵制這種不文明行為。」她呼籲,地鐵部門既然有相關規定,就應該制定配套的處罰細則,對這些不文明行為乘客進行處罰。
甚至連央媒都對此事發聲。
1月6日,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發文批評「鳳爪女」事件稱:「缺乏公德是城市暗瘡,要治。
文章稱,不能排除地鐵上吃鳳爪事件是炒作,或是故意消費大眾情緒的商業營銷,但是它能夠引起廣泛熱議,就在於挑起了「城市的文明神經」。公眾的立場頗為一致,對地鐵上亂扔東西深惡痛絕,對當事人被指正後仍不思悔改覺得不可思議。從這種價值共識,可得出兩個結論:一是絕大多數人三觀正,有清晰的是非判斷;二是看到公共場合有違公德,只要更多人拿出勇氣,挑戰公序良俗就可能被鄙夷和制止。
同樣在1月6日,檢察日報刊文評「鳳爪女」事件,稱「女乘客已找到,該上海地鐵執法了」。文中稱,按照《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地鐵上不允許吃東西。明文規定,可這位「鳳爪女」堅稱沒問題。要說她不懂法吧,她又對記者信誓旦旦說,網路曝光侵犯她的個人隱私,還是挺有法律意識的。可偏偏這個法律意識,就像手電筒一樣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既然面對批評不認錯,那麼就需要上海地鐵管理方出面了。
然而,截至目前,並未有上海地鐵對「鳳爪女」王某當面批評教育的消息公布。反而是個別企業炒作王某,邀其參加公司年會或集體活動。有網友對此直言,個別無底線的企業炒作無底線的市民,性質惡劣如同屢被曝光的「邀請日本AV演員參加公司年會」事件。
軌交:乘客守則不具有法律約束性
在地鐵上吃泡椒鳳爪、吃麻辣燙,究竟能不能處罰?
2月2日,上海軌交管理部門回應澎湃新聞稱,車廂內禁止飲食寫入了「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但沒有寫入「管理條例」,暫時無法進行處罰。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十一條規定,乘客「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大聲喧嘩」。「守則」作為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配套規范性文件,也與新版「條例」同步施行。不過,上述乘客守則不具有法律約束性,因而也沒有具體的處罰規定,不同於軌交管理條例。
現行《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由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於2013年11月21日修訂通過,並於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了12種在軌道交通設施內禁止的行為,包括禁止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渣,亂扔紙屑等雜物;攜帶活禽以及貓、狗(導盲犬除外)等寵物;擅自塗寫、刻畫或者張貼;乞討、躺卧、收撿廢舊物品等,但並沒有「禁止飲食」的相關條款。
上海地鐵有關負責人表示,盡管乘客守則中對違反規定的行為並沒有給出具體的罰則,但希望廣大乘客仍能自覺遵守相關規定,遵守公序良俗。
網友:不能處罰她批評教育總可以吧
王某在地鐵上吃了泡椒鳳爪,又吃麻辣燙,地鐵管理部門還管不了,這引發了網友熱議。
多名網友表示,軌道交通管理部門既然出台了乘客守則,就應該全力宣傳、倡導和維護。網友「彬彬是大baby」認為,對這種不文明行為就應該「狠狠地罰」。也有網友認為,「既然輿論和媒體如此關注了,地鐵部門就應該認真調查,即便根據乘客守則不能處罰,應該找到這名女乘客,批評教育總是可以的吧。」
還有評論文章稱,盡管不能排除地鐵上吃鳳爪事件是炒作,或是故意消費大眾情緒的商業營銷,但是它能夠引起廣泛熱議,就在於挑起了「城市的文明神經」。公眾的立場頗為一致,對地鐵上亂扔東西深惡痛絕,對當事人被指正後仍不思悔改覺得不可思議,「從這種價值共識,可得出兩個結論:一是絕大多數人三觀正,有清晰的是非判斷;二是看到公共場合有違公德,只要更多人拿出勇氣,挑戰公序良俗就可能被鄙夷和制止。」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胡守鈞也表示,不文明行為就應該制止,既然《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有相應規定,地鐵執法部門就應該按照規定執行,而不應該選擇性執行,更不應該視而不見。
《檢察日報》上述評論文章還認為,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公眾有一個交代,「畢竟輿論關注這個事兒,也希望有個結果;也是對當事人的一個交代,通過制度懲罰明確告訴她這是錯誤的;還是對相關法律制度的一個交代,制度規定只有執行了才有權威,制度不會自動起作用,關鍵在於執行。」
『肆』 武漢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武漢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在二零一二年通過,條例設定的意義在於規范武漢市的軌道交通管理,從而保障軌道運行安全,由此實現軌道事業管理的持續發展。條例的主要內容包括對軌道交通的定義,主要交通管理負責部門,軌道管理與公民、法人和組織關系,軌道管理與政府和社會關系,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管理,軌道運營管理,軌道安全管理等內容,共計七十一條條例。
從運營管理方面而言,新條例對乘客乘車的審查更為嚴格,禁止乘客使用無效、偽造或是變造的證件進行乘車。在列車和車站內禁止使用平衡車和自行車,禁止大聲喧嘩吵鬧,乘車過程中禁止外放電子設備聲音。除此之外禁止乘客在列車和車站內進食,發現行為時可首先進行責令改正,拒不改正將會面臨罰款,由此嚴管交通運營的正常秩序。
《武漢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與廣大市民緊密相關的內容就是對行為的規范,列車和車站都是屬於公共場所,需要每個人自覺遵守相關規則,文明乘車。
『伍』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是什麼性質的法律規范
根據《憲法》第100條規定屬地方性法規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經2002年專5月21日上海市十一屆人屬大常委會第39次會議通過,(2013年11月21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9次會議修訂)
附:地方性法規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陸』 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與舊版有什麼區別
「從3月25日起實施的新交規作出新規,在規定時段內公交車專用道,將允許其他車輛在雙休日和公民放假節日全天駛入,你們做好准備了嗎?」日前,寶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警官來到巴士五公司公交118路車隊,為駕駛員講解安全駕駛的相關課程,宣傳即將頒布實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更加註重「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落實,不僅明確了公交專用道的使用規定,倡導綠色交通理念,對於促進動、靜態交通平衡發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交優先」須落到實處
「又慢又不準時」是不少市民對於公交車的看法。不過,今年春節之後即將開通試運營的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有望打破這一既定印象——西起滬青平公路申昆路,東至延安東路外灘,延安路中運量公交系統的重點在於「系統」——通過實現公交路權專用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務水平,以增強地面公交吸引力。
據悉,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工程設置路中式公交專用道,時速有望提升五成,達到每小時18—19公里,發車間隔縮短到3—5分鍾,打通一條東西向公共交通客流大動脈。
上海試運行中運量公交車這一全新系統,可謂「大手筆」:選址於交通繁忙的延安路,「奢侈」地改建出一條專用道,高架下方的站點打破原有公交站模式,不少車站還配備了人行天橋和電梯。
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公共交通品質好,選乘集約化出行的市民就多,道路得以更暢通;反之私家車大量開上馬路,擁堵加劇。從國際經驗看,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為公共交通提供道路優先使用權,提高公交服務水平,是促進城市集約化出行、緩解道路交通擁堵的必由之路。
下轉◆7版(上接第1版)目前上海公交專用道長度已達325公里,「十三五」期間還將新增200公里公交專用道,各區還將結合區域內公共交通運行情況,發展郊區中心城鎮公交專用運行網路,在軌道交通未覆蓋區域,為地面公交的運行效率提供保障。如奉賢、松江等區正大力發展BRT、有軌電車等不同形式的公交專用道。
優化服務方能把更多市民的出行從私家車吸引到公交車上。今年,上海將結合公交專用道建設,優化公交線網,提高公交運營效率;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加強公交線網與軌道交通的銜接配套;公交線網優化過程中繼續採取網上公示線網優化方案征詢市民意見,同時進一步完善聽取市民出行需求的工作機制。
目前,在距軌道交通站點100米范圍內的213條公交始發線路末班車與軌道交通銜接,26條公交線路配套軌道交通1、2、8號線每周五、周六以及節假日前一天夜間延長末班車運營時間以確保市民夜間換乘出行——公交與軌交「兩網融合」的服務模式將進一步推進。
車牌調控堅持交通需求管理
市民紀先生原打算去年購買新車,然而車牌屢拍不中,跟物業公司申請車位也被勸阻,最終決定「有了停車地方再買車」。近年來,上海小客車保有量快速增加,使用強度居高不下,加劇了道路交通擁堵,也帶來日趨嚴重的停車難題。
據介紹,上海在停車供給上將形成「配建為主、公共為輔、道路為補」的停車供給結構,嚴格監督落實配建停車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停車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區、醫院、學校及周邊公共停車設施、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外圍站點(P+R)等公共停車設施規劃建設,重點針對住宅小區夜間停車需求和醫院、公共服務機構、商業街區等臨時停車需求,適度發揮時段性道路停車作用。同時,嚴格控制中心城擁堵區域道路停車場設置范圍和規模,加大對違法道路停車的執法力度。此外還將進一步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修訂完善本市公共停車設施收費管理規定,利用市場化手段有效調控出行停車需求。
「也許一些地方的確可以擴建停車設施,但我們真的有必要人人開車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無限擴建停車設施,會引發更多人不必要購買和使用私家車,私人交通必須綜合考慮多方因素適度發展。此次《條例》保留了機動車號牌額度總量調控制度,繼續堅持交通需求管理。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馮健理透露,目前仍在對外牌限行效果進行評估,今年4月可能對其進一步調整。
在呼籲公交出行的同時,《條例》也對充分利用道路資源進行了規定。原本全年早晚高峰都禁止其他車輛借用的公交專用道,將在雙休日和全體公民放假節日全天允許其他車輛駛入。
「快」「慢」交通營造秩序之美
快捷、准時——軌道交通在市民出行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重,但高峰擁擠、「最後一公里」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據馮健理介紹,目前上海新一輪軌交216公里建設已全面啟動,今年年底前8號線三期、9號線三期東延伸和17號線共55公里新線投入運營。通過增購車輛、優化運行等措施,今年將增能5%定為目標,至2018年中心城區線路高峰運行間隔將普遍縮短至3分鍾以內,部分骨幹線路達到2分半以內。此外,今年還將進一步擴大周末延時的線路范圍,並通過一至兩年的努力,將延時服務逐步覆蓋到工作日。
每天下班之後,市民羅先生會乘坐8站地鐵,到提籃橋站下車,再騎一輛共享單車花15分鍾回家。蓬勃興起的共享單車為解決「最後一公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但路網不暢、機非搶行等問題仍困擾著不少渴望綠色慢行的市民。此次《條例》將慢行交通法定化,明確應當改善慢行交通環境,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間,凸顯了慢行交通在綜合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例如規定完善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過街通道,優化交叉路口設計;完善系統、連續的非機動車道網路;加強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非機動車道、步行通道的建設和管理等。
『柒』 《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規定哪些屬於禁止危害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四條在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回一)攔截列車;
(二)進入軌道或答者隧道;
(三)攀爬或者跨越圍牆、柵欄、欄桿、旋轉閘;
(四)強行上下車;
(五)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渣,亂扔果皮、紙屑等雜物;
(六)攜帶貓、狗等寵物;(七)塗寫、刻畫或者擅自張貼;(八)擅自設攤、賣藝或者從事銷售活動;(九)乞討、躺卧;(十)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五條禁止乘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和有放射性、腐蝕性的危險品乘車。
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有權對乘客攜帶的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對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易燃、易爆、有毒或者有放射性、腐蝕性危險品的乘客,應當責令其出站;拒不出站的,移送公安部門依法處理。
『捌』 《上海軌道交通管理條例》關於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務是如何規定的
《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
第十八條第十八條 市交通局應當制定本市軌道交通運營的服務規范。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應當按照服務規范的要求,保障軌道交通的正常運營,安全、正點地運送乘客。
軌道交通線路運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醒目處公布首末班車行車時刻、列車運行狀況提示和換乘指示。列車因故延誤十五分鍾以上,或者需要調整首末班車行車時間的,應當及時向乘客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