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法規
『壹』 工信部有沒有給中國移動頒布過《中國移動用戶號碼管理辦法》的規定
這種
辦法
工信部肯定不會制定,如果僅從你的《辦法》名字看,是運營商自己制定的。
既然是
工信部備案
過且同意了,那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了,否則工信部也不會同意,號碼管理類的投訴可能就會依照這個辦法來解決。
『貳』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內》,《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叄』 電信行業在業務上涉及哪些相關的法律法規
電信行業在業務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有:新版《電信業內務分類目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容、《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具體規定如下:
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劃分電信業務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其中基礎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細分為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和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兩種;詳細劃分可參考《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電信條例》:規定對電信業務分類實施許可制度,並列出企業開展相關電信業務許可的條件及材料,以及許可證辦理後需如續期、年檢、變更等事項。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劃分為非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和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兩種,主要針對B25類信息服務業務。
『肆』 工信部 電信資費新規定有哪些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工信部今日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電信資費營銷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宣傳推廣資費方案時,應當全面、准確、通俗易懂,宣傳內容應與其資費公示方案保持一致。不得虛假宣傳、片面誇大或混淆資費優惠幅度,以及做出其他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宣傳。
《通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信原則,合理制定電信業務資費方案。方案應當列明資費結構、收費項目、資費標准、計費原則、對應服務、辦理條件、有效期限等內容,並做到簡單清晰、用語規范、無歧義。
《通知》稱,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盡量簡化資費套餐結構,在制定、執行打包銷售的資費方案時,對涉及用戶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語音、移動語音、簡訊息、寬頻上網、移動流量等業務,應當同時提供各單項業務資費方案。電信業務經營者對代收費業務應有明確規定。
《通知》提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為用戶推出根據使用量給予優惠折扣的階梯定價式資費方案,2018年應在部分地區試點推出至少1種,滿足部分用戶的消費需求。
《通知》稱,電信業務經營者應根據網路提速降費工作要求,積極落實承諾舉措,推出更質優價廉的資費方案。鼓勵電信業務經營者為邊遠農村用戶、低收入群體、殘障人士等提供更加優惠的資費方案;鼓勵面向中小企業推出更優惠的寬頻產品,降低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成本,促進融通發展。
《通知》表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進一步完善資費公示制度,做好資費「清單式」公示,在營業場所通過手冊或電子顯示屏等方式,以及在網站首頁醒目位置設置資費專區,以「清單」方式公示所有面向公眾市場銷售的在售資費方案。資費公示內容應符合本文第一條所列要求;已停售資費方案的公示內容應存檔1年備查;未經公示的資費方案不得向用戶進行銷售和收費。
《通知》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宣傳推廣資費方案時,應當全面、准確、通俗易懂,宣傳內容應與其資費公示方案保持一致;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以及有效期限、計費原則等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應當履行提醒義務;對價外饋贈應當如實說明附加條件、饋贈內容、數量、終止時間等處理方式。不得虛假宣傳、片面誇大或混淆資費優惠幅度,以及做出其他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宣傳。
『伍』 【急求】:工信部制定的手機號碼實名制辦法、規定是屬於法律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三種之中的哪一種
工信部制定的手機號碼實名制辦法、規定應屬於行政規章。
『陸』 工信部有規定寬頻上傳限速的法規政策么
工信部沒有這樣的規定,家庭寬頻其實就是共享的一種帶寬用的人多了你的上行速率也就慢下來了
『柒』 工信部是什麼國家部門做什麼的
工信部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准,指導行業發展,但不幹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的重點大學中,工信部直屬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7)工信部法規擴展閱讀
部門職責
辦公廳負責機關文電、信息、安全保衛、保密、信訪等工作;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查;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工作。
政策法規司研究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通信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起草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
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承擔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規劃司組織擬訂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審核的相關工作。
財務司編報部門預決算和管理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內部審計和績效檢查;提出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建議;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捌』 工信部關於商業類信息的新規定具體是什麼
最近工信部發布了一個公告,這個公告再次進入了大家的視線,並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反正也做了一個後續解釋,如果有商家違法行為,情節特別嚴重。通訊部門以及工信部有權利對該公司進行處罰,並暫停其推送業務。這樣也就給廣大商家提了一個醒,不要知法犯法,再次違反規定。
『玖』 原因一:根據工信部相關法規,您尚未進行備案;
現在所有手機卡都要進行實名登記,你是不是沒有登記。
『拾』 工信部屬於管理什麼的部門權力有這么大嘛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主要職責
(一)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
(二)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規章,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三)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通信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四)負責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五)擬訂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六)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組織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七)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八)推進工業、通信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九)負責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十)統籌推進國家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
(十一)統籌規劃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依法監督管理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電信業務資費政策和標准並監督實施,負責通信資源的分配管理及國際協調,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保障重要通信。
(十二)統一配置和管理無線電頻譜資源,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負責衛星軌道位置的協調和管理,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十三)承擔通信網路安全及相關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負責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四)開展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與交流,代表國家參加相關國際組織。
(十五)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