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安置條例
Ⅰ 三級士官轉業安置辦法
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士官轉業安置看的是軍齡,也就是實際服役的年限,實際服役年限滿12年才進行安置,不分級別。
2011年6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兵役法》修正案草案。
修正案草案規定:
對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按照國家規定發給退役金,實行自主就業。
對服現役滿12年的士官、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士兵、屬於烈士子女和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退役士兵,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如果本人自願,也可以自主就業。
修正案草案還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役軍人。軍人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退役後與所在單位工作年限累計計算。
(1)士官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關於用人單位接收由政府指令性安排工作的城鎮退役士兵的相關政策:
所有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不分所有制性質和組織形式,都有依法接收安置城鎮退役士兵的義務。
任何部門、行業和單位嚴禁下發針對城鎮退役士兵的歧視性文件,嚴禁限制或禁止下屬單位接收城鎮退役士兵。
各單位要不折不扣地落實政府下達的安置計劃,認真落實分配到本單位的城鎮退役士兵的工作崗位,確保城鎮退役士兵享受本單位同工齡、同崗位、同工種職工的相應待遇。
非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正常的,三年內不得安排下崗。對因企業破產、倒閉或停產半停產而下崗失業的城鎮退役士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優先推薦其再就業。
農村退役士兵安置的相關政策:
國家關於退役士兵安置現行的主要法規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結構下建立起來的。
對於農村退伍義務兵(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除外)和復員士官,按照「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主要是回鄉從事農業生產,政府不負責安排工作,對於優秀的可作為基層組織後備力量予以推薦。
有條件的地方對二等、三等(5至8)級殘疾退役軍人可以在企業事業單位安排適當工作。對於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農村退伍義務兵和轉業士官,按照城鎮退役士兵的有關政策予以妥善安置。
Ⅱ 三期以上的轉業士官安置條例
自從士官制度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來,2016年以前退役士官安置政策、是專分為2009年屬12月到2011年10月和2011年11月至今兩種的,加上選擇轉業的一共有三種不同的安置方法!
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 士官退出現役後,初級士官作復員安置;服現役滿十年的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作轉業安置,本人要求復員,並經組織批准,也可以作復員安置,入伍前是農村戶口的,可以轉為城鎮戶口。
服現役滿三十年或者年滿五十五歲的高級士官作退休安置,根據地方需要和本人自願也可以作轉業安置。喪失工作能力的士官作退休安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另行規定。
Ⅲ 一級士官退伍安置條例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以下簡稱《兵役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二、士官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退出現役:
(一)服現役滿本期規定的年限,未被批准繼續服現役的;
(二)服現役滿30年或者年滿55歲的;
(三)軍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四)國家建設需要調出軍隊的;
(五)經駐軍醫院診斷證明本人健康狀況不適於繼續服現役的。
三、退出現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復員安置:
(一)服現役滿第一期或者第二期規定年限的;
(二)符合轉業或者退休條件,本人要求復員並經批準的。
四、退出現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轉業安置:
(一)服現役滿10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服現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被評為二等、三等傷殘等級的;
(四)服現役未滿10年,符合本辦法第二條第(四)項情況的;
(五)符合退休條件,地方需要和本人自願轉業的。
五、退出現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一)年滿55歲的;
(二)服現役滿30年的;
(三)服現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被評為特等、一等傷殘等級的;
(四)服現役期間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並經駐軍醫院診斷證明,軍以上衛生部門鑒定確認的。
六、士官服現役未滿本期規定年限,嚴重違反紀律或者無正當理由堅持要求退出現役的,經批准,可按義務兵作退伍處理;家居城鎮的,人民政府不負責安排工作。
士官無正當理由堅持要求退出現役的,須附本人書面申請。
七、士官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服現役未滿本期規定年限要求退出現役的,需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證明,經批准,不滿10年的作復員安置,滿10年的作轉業安置。
八、士官退出現役作復員或者轉業安置的,第一期、第二期由團(旅)級單位批准;第三期、第四期由師(旅)級單位批准;第五期、第六期由軍級單位批准。
士官退出現役作退休安置的,由軍級單位批准;改按義務兵退伍的,由師(旅)級以上單位批准。
九、士官退出現役,由批准單位的司令機關填寫《士官退出現役登記表》(其中改按義務兵退伍的填寫《士官改按義務兵退伍審批表》),發給國防部制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證》。
十、作復員和轉業安置的士官退出現役後,原則上回入伍時戶口所在地的縣(市)安置。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異地安置:
(一)國家或者軍隊建設需要的;
(二)服現役期間,家庭常住戶口所在地變動的;
(三)結婚滿2年且配偶在其常住戶口所在地有生活基礎的;
(四)因其他特殊情況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安置主管部門批準的。
十一、士官退出現役的時間:
(一)因國家建設需要調出軍隊的,隨時辦理;
(二)作復員安置的,與當年義務兵退伍同步進行;
(三)作轉業安置的,按民政部、總參謀部當年的規定執行;
(四)作退休安置的,在符合退休條件時下達退休命令。
十二、士官復員後,由徵集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按退伍義務兵的有關規定妥善安置。
農村入伍的初級士官服現役期間,保留承包土地、自留地;中級以上士官復員後,沒有承包土地、自留地的,重新劃給。
農村入伍符合轉業條件的士官,本人要求並經批准作復員安置的,允許落城鎮戶口。
十三、士官轉業後,按照《兵役法》和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有關文件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當年度退伍工作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四、轉業士官和城鎮入伍的復員士官待安置期間,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則發給生活補助費。
十五、退休士官符合本辦法第五條第(一)、第(二)或者第(三)項條件的,參照軍隊退休幹部的安置辦法執行;符合本辦法第五條第(四)項條件的,在原徵集地或者直系親屬所在地分散安置,其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其中患精神病的士官不符合轉業安置條件的,按退伍義務兵的接收安置規定執行。
十六、士官退出現役離隊時,應辦妥黨(團)組織關系、供給關系的轉移手續,按照規定發給工資、伙食費以及各種補助費和返回安置地途中的差旅費。到達安置地的縣(市)時,持批准機關的行政介紹信,到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到;確定服預備役的,並到人民武裝部進行預備役登記。
十七、士官退出現役後,到安置地的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報到前發生的問題,由原部隊負責處理;報到後發生的問題,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處理。
十八、本辦法適用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十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以往有關規定與此不符的即行廢止。執行中的有關問題,由民政部、總參謀部負責解釋。
Ⅳ 按照新士兵退役安置條例,直招士官怎麼安置
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2011年10月29日國家頒布了內最新的《中華人容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士兵退役安置條例》。
第二十九條規定: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
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
復員、轉業士官安置
1.復員、轉業士官安置的基本原則是作復員、轉業安置的士官退出現役後,原則上回入伍時戶口所在地的縣(市)落戶、安置。
2.易地安置的復員、轉業士官須具備以下條件:
答:在外地結婚(除部隊駐地外)的士官,復員、轉業回入伍時戶口所在地安置有困難時,對服役期滿、配偶婚前在當地有常住戶口,且家庭生活基礎在當地,結婚滿二年的,可以到配偶所在地安置。
Ⅳ 四期士官退伍安置政策
我不知道這位四期士官,是不是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已經專在四期士官崗屬位上服役期已滿後退役的;也就是在部隊已經服役有12年的?
一、如果是服役滿12年的: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有地方民政部門安置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二十九條: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如果是服役不滿12年的: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就是一般的退役軍人,民政部門沒有責任予以安置的。
Ⅵ 士官退役安置政策規定有哪些
士官退役安置政策是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執行的:
《條例》第十八條: 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業。
《條例》第十九條: 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財政專項安排;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給予經濟補助,經濟補助標准及發放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經濟補助按照國家規定免徵個人所得稅。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退役士兵自主就業的指導和服務。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組織職業介紹、就業推薦、專場招聘會等方式,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業。
《條例》第二十九條: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條例》第四十一條: 中級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一)年滿55周歲的;
(二)服現役滿30年的;
(三)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1級至6級殘疾等級的;
(四)經軍隊醫院證明和軍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審核確認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
Ⅶ 1999年退伍士兵安置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規定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和士官。
第三條國家建立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
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第四條全社會應當尊重、優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第五條國務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第六條退役士兵應當遵守有關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規,服從人民政府的安置。
第七條對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等等。
(7)士官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一、士官退役費
1、基本復員費
按月工資基數(軍銜工資、軍齡工資、邊遠艱苦地區津貼、地區附加津貼和高山海島津貼之和,下同)計發,不滿1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不滿15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2.5個月,不滿2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3個月,滿20周年以上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4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周年的部分,按年標準的一半計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2、安家補助費
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10周年以內的,每年發給0.5個月,10周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年發給1.5個月;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相應增發0.5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周年的按年標准計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3、回鄉生產補助費
復員回農村的士官按月工資基數計發,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4、醫葯生活補助費
對患有慢性病的復員士官,視病情輕重,經軍以上機關批准,發給醫葯生活補助費,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5、獎勵工資
當年符合發放獎勵工資條件的,按基本工資標准發放。
6、住房補貼和公積金
退役騰退軍產住房後,按照個人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賬戶累計金額發放。服役期滿後,住房補貼和公積金總數,下士約為1.6萬元,中士約為2.7萬元,上士約為4.3萬元,四級軍士長約為6萬元。具體金額因個人軍銜工資檔次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7、傷亡保險金
未領取過傷亡保險金的,將個人賬戶中繳存的傷亡保險費本息退還給個人,領取過傷亡保險金的,傷亡保險費不再退還。
8、退役醫療保險金
退役後參加醫療保險的,由財務部門將個人賬戶保險金轉至安置地社會保險機構,不參加醫療保險的,將保險金退還給個人。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Ⅷ 新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第608號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1987年1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1999年12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為了規范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本條例。條例所稱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規定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和士官。國家建立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
拓展資料:
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或者正在普通高等學校就學的退役士兵,退出現役後2年內允許入學或者復學,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獎學金、助學金和減免學費等優待,家庭經濟困難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資助;入學後或者復學期間可以免修公共體育、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等課程,直接獲得學分;入學或者復學後參加國防生選拔、參加國家組織的農村基層服務項目人選選拔,以及畢業後參加軍官人選選拔的,優先錄取。
Ⅸ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是哪年實施的
2011年11月1日。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於2011年10月29日發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退役內士兵安置條例》是為規范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制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第608號發布。
(9)士官安置條例擴展閱讀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
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