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政策法規
①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
幼兒的家長承擔主要責任,學校承擔連帶責任。
② 什麼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內前教育法容規的聯系與區別: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它們都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並為之服務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都具有規范性。教育政策對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作用,而教育法則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定型化,是保證教育政策貫徹執行的一個主要手段。
(2)幼兒教育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近些年來,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體系,這為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了較全面的保障。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教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治教的水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基本上都開設了《幼兒園政策法規》這門課程,但目前並沒有合適的教材,相關教學參考書也不多。
同時,基層幼教行政管理部門和一線園長、教師也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卻缺乏適宜的參考書。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本人以執教這門課程的經驗為基礎,權且嘗試著主持編寫了這本教材,希望能解決同行們的一些問題。
③ 幼兒教育政策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五號);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號);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1]20號); 5、《幼兒園工作規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25號); 6、《幼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徵求意見稿,2011-12-12); 7、《幼兒園管理條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4號); 8、《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 第23號); 9、《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10、《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家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發布); 1 1、《教育部關於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教基二8號); 1 2、《幼兒園教師管理條例》(1995年12月12日國務院令第188號發布)》; 1 3、《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發改價格〔2011〕3207號) ; 1 4、《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1994年12月1日衛生部、國家教委發布); 1 5、《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41號); 1 6、《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婦字〔2010〕6號) ; 1 7、《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2號); 1 8、《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2000年9月23日發布實施) 1 9、《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2007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教基廳3號) 20、《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教基字108號]; 2 1、《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准(試行)》(勞人編32號); 2 2、《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④ 學前教育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學前教回育政策與學前教育答法規的聯系與區別: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它們都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並為之服務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都具有規范性。教育政策對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作用,而教育法則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定型化,是保證教育政策貫徹執行的一個主要手段。
(4)幼兒教育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近些年來,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體系,這為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了較全面的保障。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教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治教的水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基本上都開設了《幼兒園政策法規》這門課程,但目前並沒有合適的教材,相關教學參考書也不多。
同時,基層幼教行政管理部門和一線園長、教師也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卻缺乏適宜的參考書。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本人以執教這門課程的經驗為基礎,權且嘗試著主持編寫了這本教材,希望能解決同行們的一些問題。
參考資料: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⑤ 當前頒布的幼兒園政策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五號);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號);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1]20號); 5、《幼兒園工作規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25號); 6、《幼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徵求意見稿,2011-12-12); 7、《幼兒園管理條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4號); 8、《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 第23號); 9、《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10、《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家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發布); 11、《教育部關於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號); 12、《幼兒園教師管理條例》(1995年12月12日國務院令第188號發布)》; 13、《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發改價格〔2011〕3207號) ; 14、《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1994年12月1日衛生部、國家教委發布); 15、《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 16、《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婦字〔2010〕6號) ; 17、《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2號); 18、《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2000年9月23日發布實施) 19、《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2007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教基廳[2007]3號) 20、《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88]教基字108號]; 21、《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准(試行)》(勞人編[1987]32號); 22、《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⑥ 幼兒教育政策幼兒教育法規的相關概念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念 一、單項選擇題: 1、園所管理系統主要包括( ) A、微觀系統和宏觀系統 B、宏觀系統和組織系統 C、組織系統和條例系統
⑦ 幼兒園教育中涉及哪些幼教政策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十五號);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六十號);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1]20號);
5、《幼兒園工作規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25號);
6、《幼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徵求意見稿,2011-12-12);
7、《幼兒園管理條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4號);
8、《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 第23號);
9、《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10、《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家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發布);
11、《教育部關於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號);
12、《幼兒園教師管理條例》(1995年12月12日國務院令第188號發布)》;
13、《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發改價格〔2011〕3207號) ;
14、《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1994年12月1日衛生部、國家教委發布);
15、《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
16、《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婦字〔2010〕6號) ;
17、《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2號);
18、《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2000年9月23日發布實施)
19、《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2007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教基廳[2007]3號)
20、《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88]教基字108號];
21、《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准(試行)》(勞人編[1987]32號);
22、《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國辦發[2003]13號)。
⑧ 急求幼兒園教育政策法規
幼兒園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管理,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招收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對其進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兒園。 第三條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應當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制訂幼兒園的發展規劃。 幼兒園的設置應當與當地居民人口相適應。 鄉、鎮、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的幼兒園的發展規劃,應當包括幼兒園設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舉辦幼兒園,並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公民舉辦幼兒園或捐資助園。 第六條 幼兒園的管理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 國家教育委員會主管全國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轄區內的幼兒園管理工作。 第二章 舉辦幼兒園的基本條件和審批程序 第七條 舉辦幼兒園必須將幼兒園設置在安全區域內。嚴禁在污染區和危險區內設置幼兒園。 第八條 舉辦幼兒園必須具有與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的園舍和設施。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衛生標准和安全標准。 第九條 舉辦幼兒園應當具有符合下列條件的保育、幼兒教育、醫務和其他工作人員: (一)幼兒園園長、教師應當具有幼兒師范學校(包括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程度,或者經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合格。 (二)醫師應當具有醫學院校畢業程度,醫士和護士應當具有中等衛生學校畢業程度,或者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三)保健員應當具有高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健培訓。 (四)保育員應當具有初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 慢性傳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兒園工作。 第十條 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具有進行保育、教育以及維修或擴建、改建幼兒園的園舍與設施的經費來源。 第十一條 國家實行幼兒園登記注冊制度,未經登記注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 第十二條 城市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登記注冊。 農村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登記注冊,並報縣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章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第十三條 幼兒園應當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創設與幼兒的教育和發展相適應的和諧環境,引導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應當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為。 第十四條 幼兒園的招生、編班應當符合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 第十五條 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為主的幼兒園,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語 言。 第十六條 幼兒園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 幼兒園可以根據本園的實際,安排和選擇教育內容與方法,但不得進行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有損於幼兒身心健康的活動。 第十七條 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 第十八條 幼兒園應當建立衛生保健制度,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的流行。 第十九條 幼兒園應當建立安全防護制度,嚴禁在幼兒園內設置威脅幼兒安全的危險建築物和設施,嚴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製作教具、玩具。 第二十條 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時,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採取緊急救護措施,並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 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有可能發生危險時,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採取措施,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發生。 第四章幼兒園的行政事務 第二十二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負責監督、評估和指導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組織培訓幼兒園的師資,審定、考核幼兒園教師的資格,並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和指導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會同建設行政部門制定幼兒園園舍、設施的標准。 第二十三條 幼兒園園長負責幼兒園的工作。 幼兒園園長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並向幼兒園的登記注冊機關備案。 幼兒園的教師、醫師、保健員、保育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由幼兒園園長聘任,也可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 第二十四條 幼兒園可以依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費標准,向幼兒家長收取保育費、教育費。 幼兒園應當加強財務管理,合理使用各項經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剋扣、挪用幼兒園經費。 第二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和破壞幼兒園園舍和設施,不得在幼兒園周圍設置有危險、有污染或影響幼兒園採光的建築和設施,不得干擾幼兒園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六條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予以獎勵: (一)改善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成績顯著的: (二)保育、教育工作成績顯著的; (三)幼兒園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兒園,由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限期整頓、停止招生、停止辦園的行政處罰: (一)未經登記注冊,擅自招收幼兒的; (二)園舍、設施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安全標准,妨害幼兒身體健康或者威脅幼兒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教育行政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門建議有關部門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一)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製作教具、玩具的; (三)剋扣、挪用幼兒園經費的; (四)侵佔、破壞幼兒園園舍、設備的; (五)干擾幼兒園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兒園周圍設置有危險、有污染或者影響幼兒園採光的建設和設施的。 前款所列情形,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由國家教育委員會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自一九九O年二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