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深圳市政府采購條例

深圳市政府采購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01 07:28:54

1. 政府采購法評分原則是如何規定的

搖號箱內粘乒乓球!罰款2萬、一年內禁止代理政府采購業務!

其次,應通過健全內外聯動機制完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體系。一方面應強化來自監察和審計部門以及公眾的外部監督,另一方面應優化內部監督機制,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另外,應積極應用經濟手段實現廉潔風險管理。如《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規定的「采購文件要求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供應商應當以支票、匯票、本票或者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便為政府采購項目履約提供了經濟制約。

不難發現,奉行「形式公平」的隨機抽取法仍給廉潔風險留下了空間。在工程投資不大、工期較短、工程內容比較單一、有詳細的施工設計圖紙、工程量能夠准確計算的政府采購項目中,隨機抽取法所帶來的風險與收益還算平衡。在此范疇之外,各地還是應該積極創新,為政府采購創造更加公平的形式與環境。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中投標人具備合格條件,如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

根據《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的要求,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版當具備下列條件:①權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②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④具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⑤參加本次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供應商在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重大違法記錄指的是:①縣級以上行政機關對供應商或其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但警告和罰款額在人民幣一萬元以下的行政處罰除外;②各級司法機關對供應商或其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做出的刑事判決。

3.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怎麼解釋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 單位負責人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供應商,不得參加同一合同項下的政府采購活動。

除單一來源采購項目外,為采購項目提供整體設計、規范編制或者項目管理、監理、檢測等服務的供應商,不得再參加該采購項目的其他采購活動。

第二十條

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

(一)就同一采購項目向供應商提供有差別的項目信息;

(二)設定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與采購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

(三)采購需求中的技術、服務等要求指向特定供應商、特定產品;

(四)以特定行政區域或者特定行業的業績、獎項作為加分條件或者中標、成交條件;

(五)對供應商採取不同的資格審查或者評審標准;

(六)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或者供應商;

(七)非法限定供應商的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或者所在地;

(八)以其他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供應商。

(3)深圳市政府采購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九條 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下列利害關系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與供應商存在勞動關系;

(二)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擔任供應商的董事、監事;

(三)參加采購活動前3年內是供應商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

(四)與供應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

(五)與供應商有其他可能影響政府采購活動公平、公正進行的關系。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向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書面提出迴避申請,並說明理由。

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及時詢問被申請迴避人員,有利害關系的被申請迴避人員應當迴避。

4.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怎麼解釋

第十八條單位來負責人自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關系的不同供應商,不得參加同一合同項下的政府采購活動。
除單一來源采購項目外,為采購項目提供整體設計、規范編制或者項目管理、監理、檢測等服務的供應商,不得再參加該采購項目的其他采購活動。
================================================
這條意思是同一人控制的公司不能同時參加一個項目,為了防止串標。然後做項目前期設計和監理的也不能參與項目投標,否則對其他供應商不公平。

5.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管理的條例

為了加強對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的管理以及對政府采購合同執行的監督,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我部制定了《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和《政府采購合同監督暫行辦法》。現將這兩個辦法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和這兩個辦法組織開展政府采購工作。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
附:一、《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
二、《政府采購合同監督暫行辦法》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一九九九年七月三日)
第一章招標
第一條 招標分為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
政府采購實行招標采購方式的,采購機關為招標人。
關聯法規:
第二條 招標人委託政府采購業務代理機構(以下簡稱代理機構)招標的,招標人應與代理機構簽訂招標委託協議,並報同級政府采購管理機關(以下簡稱政府采購管理機關)備案。招標委託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招標委託書;
(二)招標人與代理機構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三)招標人全權代表的授權書;
(四)標的品目表;
(五)標的的技術參數和主要要求;
(六)定標程序;
(七)代理費用。
第三條 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的,招標人(或者代理機構,下同)必須在《中國財經報》上發布招標通告,同時也可在省級以上政府采購管理機關指定的其他報刊和信息網路上發布。
第四條 招標通告和投標邀請函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招標人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
(二)標的名稱、用途、數量和交貨日期;
(三)對投標人的資格要求和評標辦法;
(四)獲取招標文件的辦法和時間;
(五)投標截止時間和地點;
(六)開標地點和時間;
(七)政府采購管理機關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五條 招標人編制招標文件。招標文件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投標邀請函;
(二)投標人須知;
(三)提交投標文件的方式、地點和截止時間;
(四)開標、評標、定標的日程和評標方法;
(五)標的名稱、數量,技術參數和報價方式要求;
(六)投標人的有關資格和資信證明文件;
(七)投標保證金的要求;
(八)交貨、竣工或者提供服務的時間;
(九)政府采購合同的主要條款及訂立方式;
(十)政府采購合同的特殊條款;
(十一)政府采購管理機關規定的其他應當說明的事項。
前款第(七)項所列投標保證金的要求,由省級以上政府采購管理機關另行規定。
第六條 招標文件中應針對標的的具體情況,主要採用以下評標方法:
(一)打分法。即由招標人制定評標因素(如價格、質量、信譽、服務等)和相應的加權分值;評標委員會每位成員分別對每個滿足招標文件要求的投標人進行評價、打分;匯總計算評標委員會對每個投標人的打分,給出每個投標人的分值。
(二)最低投標報價法。最低投標報價法指所有滿足招標文件要求的投標人中,報價最低的投標人即為中標人。此種辦法一般適用於標的物技術含量不高且與其它物品關聯度不強的招標。
如評標委員會一致認為最低投標價或某些分項報價明顯不合理,有降低質量、不能誠信履約的可能時,評標委員會有權通知投標人限期進行解釋。如投標人未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解釋,或所作解釋不合理,經評標委員會取得一致意見後,可確定該投標人不能中標。評標委員會可將第二個最低投標價的投標人作為報價最低的投標。如第二個投標人有上述情形,則以此類推。
招標人也可採用最低評標價方法,包括壽命周期成本評標法、成本折演算法等,或將兩種以上評標辦法綜合使用。
第七條 招標文件定稿後,招標人應將招標文件報政府采購管理機關備案。政府采購管理機關收到招標文件後7個工作日內如無異議,招標人方可刊登招標通告或發出投標邀請函。

6.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十七條必須提供嗎

招標書上規定必須提供的就必須要提供。

7. 深圳市政府采購是否可以零報價

不行,這個有案例可參考。0元價格意味著是贈送,有0.1元的報價有本質的區別。以下資料論證中國政府采購報:

最近,閱讀了2015年5月22日《中國政府采購報》第三版《供應商零元中標背後的玄機》一文,感觸頗深。
事實上,在政府采購實務操作中,供應商零元報價現象並不少見,而評標委員會(評審小組)對此是否該認定為無效投標卻往往不敢下結論。評標委員會(評審小組)的觀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報價是供應商的自由,只要供應商能履約,就不應該貿然認定為無效。其二,法律法規也沒有直接明確零元報價是違法的,屬於無效投標。其三,零元是否低於成本尚無法確定,畢竟虧本的生意無人做。
而在《供應商零元中標背後的玄機》一文中,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引用不同的條文分析認為,零元中標是違法的。對此結論,筆者深表贊同。但同時筆者認為,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有明確規定:禁止接受供應商零元報價。
《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采購人不得向供應商索要或者接受其給予的贈品、回扣或者與采購無關的其他商品、服務。」其中的「采購人不得向供應商索要或者接受其給予的贈品」就是認定供應商零元報價違法無效的直接法律依據,因為接受供應商的零元報價,也意味著接受供應商向采購人贈送的貨物或服務。因此,在評審過程中,采購人代表應該堅決拒絕供應商的零元報價,評標委員會(評審小組)也應該根據《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直接拒絕供應商的零元報價,並做無效投標處理。
此外,筆者認為在實務操作中運用《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時,還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采購人在確定采購需求時,不得要求供應商提供贈品或者項目外商品、服務,不得把供應商提供贈品或者項目外商品、服務作為優先或者加分的因素。如果采購人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采購代理機構要依據《條例》第六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來處理,即,「采購代理機構發現采購人的采購需求存在以不合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歧視待遇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政府采購政策規定內容,或者發現采購人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建議其改正。采購人拒不改正的,采購代理機構應當向采購人的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報告,財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供應商主動在投標文件、響應文件中提供贈品、回扣或者項目外商品、服務的,在評審過程中,評標委員會(評審小組)不得將此作為提高產品檔次、提高評分分值等影響評審的因素。
第三,合同履約中,采購人也不得接受供應商主動提供的贈品、回扣或者項目外的其他商品、服務。也就是說,即便供應商在投標文件、響應文件中提供了贈品、回扣或者項目外的其他商品、服務,采購人在履約時也不能接受。當然,采購人更不能索要供應商的贈品、回扣等。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條例解讀4

《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專家系列解讀文章系列之四——政府采購合同公開體現里程碑式進步
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 何紅鋒
政府采購合同是不同政府采購方式的共同成果,同時,也是政府采購履約交付的依據和基礎。《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對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在政府采購中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好的合同文本,應當是雙方權利義務保持均衡,體現公平公正的。
《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這一規定,將使制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進入實質性階段。同時,在《條例》中作出這一規定,能夠確保政府部門制定合同標准文本的效力。從理論上說,如果僅僅是財政部門規定製定政府采購合同標准文本,必須依賴當事人的使用,如果采購人不使用,可能會違背財政部門的管理性規定,但不會導致合同無效。但由行政法規規定,如果不使用,則可能導致合同無效。
二、履約保證金的交納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在政府采購中,能否要求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但這些年的政府采購實踐告訴我們,供應商違約的情況屢見不鮮,有的甚至是十分嚴重的違約。而實踐中,采購人幾乎沒有主動追究供應商違約責任的情況,但政府采購合同的違約,往往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因此,政府采購合同中,采購人也需要有追究對方違約責任的手段,而要求供應商提交履約保證金,是經過政府采購市場長期實踐、國際上通行的、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約束供應商的手段。因此,《條例》第四十八條賦予了采購人向供應商收取履約保證金的權利,規定「采購文件要求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交納履約保證金的,供應商應當以支票、匯票、本票或者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數額不得超過采購合同金額的10%。」在履約保證金上,《條例》與《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實踐中在處理這一問題上的矛盾和無所適從。
需要注意履約保證金與投標保證金的區別。
三、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簽合同時采購人的選擇權
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絕與采購人簽訂合同的情況,在實踐中時有發生,尤其是排序第一的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與排序第二的存在較大價差的情況下,可能會對采購人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如某次采購項目評標過程中,北京某公司授權委託人提出不能按規定供貨而主動要求放棄中標資格,評標委員會發現,如同意其放棄中標資格,則由次低報價中標,中標價抬高20.2萬元,即便沒收該公司的投標保證金2萬元也無法彌補采購人的差價損失。由於采購人存在競爭不充分的擔心,以前很多采購人的做法是拒絕供應商放棄中標資格的要求。
對於投標人撤銷投標文件的行為,法律也只能規定法律責任,即不退還投標保證金。
《條例》通過規定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簽合同時采購人的選擇權,可以有效解決競爭不充分的情況。《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拒絕與采購人簽訂合同的,采購人可以按照評審報告提出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名單排序,確定下一候選人為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也可以重新開展采購活動。實踐中,確實存在由於一個競爭力強大的供應商(其表現是其價格遠低於其他供應商)放棄中標資格,導致競爭不充分的情況;當然也存在排序第二的中標或者成交價仍然是有競爭力的情況。可以由采購人決定,是按照評審報告提出的中標或者成交候選人名單排序,確定下一候選人為中標或者成交供應商,還是重新開展采購活動。
四、政府采購合同的公告
提高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是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條例》時非常關注的問題。
《條例》第五十條規定:「采購人應當在政府采購合同簽訂之起2個工作日內,將政府采購合同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公告,但政府采購合同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內容除外。」這一規定,大大提高了政府采購信息透明度,強化了公眾對政府采購的監督。

熱點內容
中美法官 發布:2025-05-17 15:57:43 瀏覽:868
刑法的私塾丁 發布:2025-05-17 15:53:05 瀏覽:709
2017厚大行政法真題 發布:2025-05-17 15:48:41 瀏覽:887
民法典地鄰 發布:2025-05-17 15:47:16 瀏覽:896
青島司法考試 發布:2025-05-17 15:45:51 瀏覽:186
刑法已滿 發布:2025-05-17 15:36:32 瀏覽:771
西渡司法局 發布:2025-05-17 15:32:31 瀏覽:729
仙游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7 15:29:46 瀏覽:288
司法改革團隊 發布:2025-05-17 15:29:38 瀏覽:314
代簽會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15:29:37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