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14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2014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6-07 05:09:02

『壹』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五條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第六條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第二章徵收決定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九條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第十條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第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第十三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第十四條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第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貳』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細則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是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物權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而制定,下面一起來看看它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僅限於規范為了公共利益用地需要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非公共利益用地需要的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與補償活動不適用本條例。

非公共利益用地需要的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與補償活動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依法平等協商解決。不得採用行政徵收方式。

二、新徵收條例第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並負責本行政區域非公共利益需要的房屋拆遷與補償的管理工作,嚴格做到“拆管分離”。

三、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應盡快出台“關於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

四、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打擊、報復、追害舉報人。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單位或個人。

第二章 徵收決定

五、 為了明確區分新徵收條例第八條 “公共利益的需要”與“非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的情形,應當以所列六項情形房屋徵收拆遷後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予以認定。

凡以國家劃撥用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屬“公共利益需要” 的情形;凡以招標、拍賣等公開竟價方式購買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項目屬“非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形。

其中第八條第(五)項規定的舊城區改建,不得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用於建高檔住宅、別墅、富豪庄園、高檔會所等建築設施;在確保用於建設被徵收拆遷人就地安置的安置房的原則基礎上,只能建設中、低檔住宅。 否則,市、縣級人民政府不得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六、 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之前,應當廣泛徵求被徵收范圍的公民及社會公眾意見,應當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經過科學論證。

七、依照本條例第十二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防止徵收分配不公、社會兩極分化、突發事件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及舊城區改建的,應當廣泛徵求被徵收人的意見,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並向被徵收人公開公布,允許被徵收人查詢,接受被徵收人監督。

八、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進行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工作時,不得使用高音喇叭、不得頻繁入戶、不得使用不文明語言及橫幅標語等影響被徵收人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的方式及不和諧的行為。

九、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時,應對被徵收人原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給予補償,補償標准按被徵收范圍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平均價格。

十、依照本條例第十四條 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在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期間,中止房屋徵收決定的執行,以最終生效的司法裁判為解決糾紛的依據。

十一、依照本條例第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調查登記與被徵收人有爭議的,應當進行復查與復核,或者依法協商解決。

第三章 補償

十二、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房屋價值補償費,應當不得低於徵收決定之日起徵收范圍內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

其中第(一)項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應當包括被徵收房屋佔用的土地使用權價值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不得將徵收補償費用於對被徵收人的補助和獎勵。不得變相利用補助和獎勵處罰被徵收人,變相剋扣被徵收人徵收補償費。

十三、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應當優先給予被徵收人住房保障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實施之前,不得徵收其個人住宅。

十四、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實施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按以下三種情形及標准。

1,低檔被徵收房屋包括棚戶區平房、4層以下住宅樓等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市場平均價格的2倍;

2,中檔被徵收房屋包括4層以上住宅樓、廠房、經營性用房等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品房市場平均價格的1.5倍;

3,高檔被徵收房屋包括別墅、高檔住宅樓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范圍內商業商品房的市場平均價格。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未制定實施房屋徵收評估辦法之前,暫停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十五、依照本條例第二十條盡快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的實施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未制定實施具體辦法之前,不得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

十六、 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自主選擇貨幣補償或者房屋產權調換。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原則要求:

1,必須能夠提高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2,必須提高被徵收人的居住環境;

3,舊城區改建必須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安置房。

4,不得用政府補助購房款並限制產權的商品房、二手房、經濟適用房等部分產權房、限制產權房作為被徵收人的安置房。

十七、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二條 因徵收房屋,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房屋徵收部門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超過約定的過渡期限的,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雙倍的臨時安置費或者延長周轉用房使用期並支付一倍的臨時安置費。

十八、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盡快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補償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未制定具體辦法之前,不得徵收經營性用房。

十九、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分清責任,凡因行政不作為或違法行政造成的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給予補償。凡因被徵收人的全部責任造成的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應當不予補償。

二十、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訂立補償協議時,不得採用任何欺騙、威脅、暴力等非法手段。否則,該補償協議無效。

二十一、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在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期間應當中止補償決定的執行,以最終生效的司法裁判為徵收補償依據。

二十二、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 禁止建設單位參與“公共利益需要”的徵收與補償活動;禁止市、縣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參與“非公共利益需要”的拆遷與補償活動。

二十三、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八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但在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期間,中止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強制執行。以最終生效的司法裁判為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徵收補償的依據。

二十四、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九條房屋徵收部門建立的房屋徵收補償檔案不得弄虛作假,應當允許被徵收人查閱;凡弄虛作假,應依法查處。分戶補償情況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允許被徵收人予以核實。

第四章 法律責任

二十五、依照本條例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拆遷人在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打擊報復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視其情節輕重,責令改正,通報批評,依法給予處分,取消拆遷資格。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情節嚴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1,對非公共利益用地建設項目申請、批准及實施行政徵收拆遷單位、個人房屋的;

2,以公共利益用地建設項目名義徵收補償安置後,再變更為商業利益用地等非公共利益用地建設項目的;

3,違反本條例法定程序徵收拆遷房屋的;

4,未將徵收拆遷決定或補償安置決定予以公告及送達,或者公告及送達內容、形式、時間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5,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徵收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予以批准、實施的;

6,房屋徵收拆遷、補償安置決定違反本條例規定及徵收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的;7,未按照批準的房屋徵收拆遷范圍實施徵收拆遷的;

8,未取得人民法院生效的終審裁定或者判決而強制徵收拆遷的;

9,實施強制徵收拆遷前,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先予提供就地或者就近安置房的,安置房為期房,未提供過渡周轉用房的;或者對被拆遷人先予貨幣補償未到位及未提供周轉用房的;

10,未按規定支付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

11,違反法律、法規徵收拆遷的其他情形。

二十六、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被拆遷人自主選擇就地、就近安置的,強制貨幣補償的等非法方式迫使被拆遷人搬遷的,按本條例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二十七、依法拒絕和制止違法進行的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不適用第三十二條的規定。

二十八、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三條 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的,按第三十三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並向全體被徵人公布查處的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用清單及查處結果。

二十九、依照本條例第三十四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按第三十四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並沒收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全部非法所得。

第五章 附 則

三十、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公布施行之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被拆遷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經人民法院終審裁判屬違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不得繼續沿用原有的規定辦理,政府不得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凡符合新徵收條例規定的公共利益用地需要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按新徵收條例辦理;凡不符合新徵收條例規定的非公共利益用地需要的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與補償,按相關法律規定辦理,不得採用行政徵收方式。

;

『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鏈接: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1093

『肆』 房屋徵收法律規定

房屋徵收的法律規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因公共利益需要徵收房屋的,應當由人民政府作出徵收決定,並且根據徵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具體的補償標准,並且將補償標准告知被徵收人,被徵收人認可補償標准,應當與房屋徵收部門簽訂補償協議,達不成協議的,直接由人民政府依法補償決定,並且予以公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第二十六條
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熱點內容
簡答刑法的原則 發布:2024-05-04 03:36:56 瀏覽:496
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 發布:2024-05-03 21:08:14 瀏覽:170
借條找人家代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05-03 19:39:46 瀏覽:547
法律援助咨詢中心慈溪 發布:2024-05-03 18:14:56 瀏覽:610
厚大黃韋博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4-05-03 17:24:45 瀏覽:832
作文道德與義務 發布:2024-05-03 16:16:03 瀏覽:946
訴訟法各大學排名 發布:2024-05-03 15:24:27 瀏覽:985
公司經理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3 15:03:24 瀏覽:507
道德經推導 發布:2024-05-03 14:05:12 瀏覽:677
道德層面 發布:2024-05-03 13:49:19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