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法律法規
❶ 新出台的文物法規的全部內容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 文物拍賣管理暫行規定
· 國家文物局文物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試行)
· 文物藏品定級標准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標志說明、記錄檔案和保管機構工作規范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旅客攜運和個人郵寄文物出口的管理規定
· 文化部關於在對外合作出版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的通知
· 海關總署、國家文物局關於發布加強文物出口監管公告的通知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 關於拍攝電影、電視有關文物的暫行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遺產中文物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 關於拍攝文物的幾項暫行規定
· 文物商店工作條例(試行)
· 文物商店向國內群眾銷售文物試行辦法
· 文物出境鑒定管理辦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
·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 國務院批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審批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加強保護管理請示的通知
· 國務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的批復
· 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辦法(試行)
· 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管理辦法(試行)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標志說明、記錄檔案和保管機構工作規范(試行)
· 郵電文物徵集保護管理規定
· 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
·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接受境外捐贈、歸還和從境外追索的中國文物進口免稅暫行辦法
這么多是哪部
❷ 文物買賣相關規定
這個問題之前回答過來多次了自。
1、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就是建築了。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分為三種,國有、集體所有、私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文物,可以交易、拍賣。
2、《文物保護法》第五十條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
(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3、也就是說,只要我的文物來源合法,哪怕是周漢文物,也可以拍賣和交易。
4、至於拍賣和交易的方式,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
❸ 關於古董交易的法律法規
只要不是國家文物或者國家禁止流通的就行。
❹ 買賣古董合法嗎
除了國家禁止買賣的不犯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五十一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
(一)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
(二)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不屬於本法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的應由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除外;
(四)來源不符合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文物。
第五十六條文物商店不得銷售、拍賣企業不得拍賣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文物。
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審核,並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4)古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古董正規拍賣交易流程
拍賣共分4個流程:委託階段、公告與展示 、操作過程 、結算和交付。
我國拍賣活動的主要程序包括:
(1)委託拍賣。當事人雙方簽定合同,規范雙方責任、利益和義務;
(2)發出拍賣公告。向公眾發出拍賣相關事宜的公告,擴大拍賣活動的宣傳影響;
(3)拍賣交易。通過競買,採取競價的方式尋找競得人;
(4)拍賣成交。拍賣物交付買受人,買受人向拍賣人交付價款,委託人與拍賣人結算拍賣費用及價款。
民間藏品來源無法證明,而目前國家規定禁止文物買賣,特別是出土藏品,私下交易容易產生司法糾紛,所以民間藏品不能私下交易,私下交易國家稱辦倒賣倒買,如果是文物的話最少判五年,所以古董需要正規拍賣。
❺ 國家規定古董不允許買賣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第三十條 有下列行為的,給予行政外罰:
(一)在地下、內水、領海及其他場所中發現文物隱匿不報,不上交國家的,由公安部門給予警告或者罰款,並追繳其非法所得的文物;
倒賣文物罪,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以牟利為目的。行為人不具有故意的心理不構成本罪,還必須同時具有牟利的目的,才能構成本罪。對於那些確實既無牟利目的,也無行使目的,而純粹因為個人興趣的,不以犯罪論處。此外,對於不知是禁止買賣的文物而買賣的,也不以犯罪論處。
二、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首先放羊的人從他的本意上看是不是故意知道文物還要賣,還是不知道是文物,才能定罪(最低的處罰應該是沒收所得並警告或處罰、拘役)。
購買人的本意是買回來是要保護文物還是牟取暴利,如果參加完鑒寶節目以後,人家要是捐給國家了呢??那就沒罪,而且還有獎勵。
私買現象肯定是存在,在拍賣行或文物店裡賣得審批的,根本不讓賣,但是只能在國內流通,出國肯定不行。
❻ 求有關文玩古董的法律法規或真假鑒定條例
目前還沒有關於鑒定的法律法規。我國鑒定資格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即使建立起專來,也難免會有失誤。屬如果要打官司,法律部門也要委託專家幫助建議。鑒定導致矛盾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關鍵是在交易中有沒有什麼其它欺詐行為。各位交易者只能謹慎行之,多了解,多咨詢,加強判斷能力。目前在文化交易公司旗下的鑒定人員良莠不齊,所以要多方咨詢,再去委託為妥。
❼ 法律有無明確條文給予挖到古董(或其他值錢的東西)上交政府者獎勵
法律上規定是 歸國家所有但是 你挖出來了 別人不知道 也沒有起訴你啊賣的內時候就說是祖傳容的,別說撿的,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佔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走私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❽ 什麼文物買賣不犯法
根據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規定,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都可以買賣,但國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準賣給外國人和賣出境外,國有文物不得買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五十條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
(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8)古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民間收藏文物的買賣以及捐贈
第五十二條國家鼓勵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將其收藏的文物捐贈給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或者出借給文物收藏單位展覽和研究。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應當尊重並按照捐贈人的意願,對捐贈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和展示。
國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轉讓、出租、質押給外國人。
第五十三條文物商店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設立,依法進行管理。
文物商店不得從事文物拍賣經營活動,不得設立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第五十四條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當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頒發的文物拍賣許可證。
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不得從事文物購銷經營活動,不得設立文物商店。
第五十五條文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文物收藏單位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除經批準的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外,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
第五十六條文物商店不得銷售、拍賣企業不得拍賣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文物。
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審核,並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十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建立文物購銷、拍賣信息與信用管理系統。文物商店購買、銷售文物,拍賣企業拍賣文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記錄,並於銷售、拍賣文物後三十日內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拍賣文物時,委託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的,文物行政部門應當為其保密;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八條文物行政部門在審核擬拍賣的文物時,可以指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優先購買其中的珍貴文物。購買價格由文物收藏單位的代表與文物的委託人協商確定。
第五十九條銀行、冶煉廠、造紙廠以及廢舊物資回收單位,應當與當地文物行政部門共同負責揀選摻雜在金銀器和廢舊物資中的文物。揀選文物除供銀行研究所必需的歷史貨幣可以由人民銀行留用外,應當移交當地文物行政部門。移交揀選文物,應當給予合理補償。
❾ 買賣古董犯法嗎
除了國家禁止買賣的不犯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五十一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
(一)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
(二)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築構件等不屬於本法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的應由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除外;
(四)來源不符合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文物。
第五十六條文物商店不得銷售、拍賣企業不得拍賣本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文物。
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審核,並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9)古董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條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二十七條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❿ 簡述新中國成立後,為保護各類文物,國家頒布了哪些法律法規它們在文化遺產保護中
(括弧內時間均為正式頒布實施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一九八二年專十一月十九日屬公布)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英文版) 2007-10-29
長城保護條例 (二00六年十月十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英文版) (2007-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2003年5月18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2006年12月1日)
《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保護管理辦法 》(2006年8月7日)
《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2003年4月1)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2006年11月 14日)
《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辦法》(2007年7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 (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文物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200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