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法規
㈠ 請問中國有法定的允許吸煙、買酒的年齡嗎
中國青少年預防吸煙政策
1.國家和地方性的法規、政策
我國自1979年開始控煙工作以來,已相繼頒布了20多條有關控煙的法規、條例、通知,其中 針對保護青少年免受吸煙危害的法規、通知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等(見表2),近年來,各省市、地區配合這些法規或通知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規或政策, 目前全國已有84個城市出台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法規》、20多個城市已先後宣布成為無煙 草廣告城市。這些法規、通知對於推動我國青少年控煙工作走向法制化軌道及創立全社會教 育、勸阻青少年吸煙行為、以及保護廣大青少年免受煙草之害起到了促進作用。
目前尚需要出台的青少年控煙立法領域包括:增加煙草稅收與提高煙價、禁止與減少影視人 物吸煙鏡頭等。現有法規也需加強監督執法,如《廣告法》等雖然對在媒體與公共場所 發 布煙草廣告作了限定或禁止,但各種煙草軟廣告還很普遍,國產煙雖已加健康 警語,但因印在煙盒包裝的側面及字體不規范或太小等原因不很醒目,警語也過於簡單、單 一化 ;進口煙則由於走私煙泛濫或英文標識起不到任何作用。近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有不許向未成年人售煙的法律條文,有關執行效果還有待觀察於評估。
2.學校控煙政策與環境
學校是青少年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學校政策與環境對於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形成也起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守則》等規定青少年不許吸煙,目前全國絕大多 數中小學、大中專院校均從校規、校紀上不容許學生吸煙,有學校制定的政策或規定,執行 難度不大。部分地區或學校還制定了不容許教師在校內吸煙、或在辦公室、教 室吸煙、在學生面前吸煙等規定,或將教師不吸煙、做學生表率納入《師德公約》進行規范 ,配合監督檢查、與評選模範班級、教師獎金掛鉤、設立無煙標記與不擺放煙灰缸、不向來 訪者敬煙等政策與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部出台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中小學需開設健康教育課,為開展學校控煙教育提 供了政策保證,但由於目前還沒有全國統一教材及規定預防吸煙作為教學的內容之一,各地 區編寫的課本內容還很不規范,教學方法單一,也缺乏衛生部門的有利配合與技術支持;另 外,近年來受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及壓縮課程、課時的影響,獨立於基礎課程之外的健康教育 課的教學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其教學效果與質量有待評價。
總之,目前在有關青少年控煙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方面雖然還存在一些困難與阻力,但從國際 與國內大的環境來看,控煙的呼聲已越來越大,21世紀中國控煙政策將會邁出更大的一步, 為造就一個良好的青少年無煙成長的環境奠定基礎。
㈡ 中國法律規定丟棄14歲腦癱少年違法嗎
一般是遺棄罪,而且不排除構成故意殺人罪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是否規定青少年晚上不能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是你學習的一部分,沒有法律規定學生必須學習,也就是說,學習是自願的,但學習是人生最大的事,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學習,人生80年,學習才十幾年,而且學完,都是你自己的
㈣ 中國法律規定多少歲算兒童
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是-18歲。
《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給出的定義是:較幼小的未成年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規定是0-18歲,醫學界以0~14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中國少先隊的隊員年齡在14歲以下,而共青團員的入團年齡為14歲以上。
一般有以下幾種說法:
1.在兒童心理學里,兒童的年齡段很長,從初生至十七八歲都屬於兒童,而且根據心理發展的特點,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乳兒期(初生至1歲)、 嬰兒期(1至3歲)、學前期或幼兒期(3至6歲)、學齡初期(6至12歲),學齡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歲)、學齡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歲)。
2.兒童文學里將兒童劃分為五個年齡階段: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歲),童年期(6-12歲),少年期(12-15歲),少年後期(15-18歲)。
3.從關於拐賣兒童的兒童年齡問題說:關於嬰兒、幼兒、兒童的年齡劃分,應以不滿一歲的為嬰兒,一歲以上不滿六歲的為幼兒,六歲以上不滿十四歲的為兒童。
4.兒童系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於18歲。」這是依據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界定的《兒童權利公約》由聯合國1989年11月20日大會通過。是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認可的國際公約。
㈤ 中國對青少年近視防治法律法規有哪些
沒有專門的法規。青少年視力問題屬於青少年健康的一部分,是未成年人的權益,受到法律保護。但只是規定不得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權益,並沒有如何防護的法律規定。
㈥ 我國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我國除了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回》、《中答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家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法規來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㈦ 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我國頒布了哪些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
《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兩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專門法律。除此之外,還有多部法律對未成年作出了保護性規定:
《憲法》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刑事訴訟法》專門設置了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並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民法通則》專門設置了監護人制度,並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7)中國少年法規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
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㈧ 中國有沒有禁止青少年飲酒及買酒的法律法規
你好。我國法律復未對未成年制採取禁止喝酒相關規定。只是在《未成年保護法》有相關規定。如下:
第二章 家庭保護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第四章 社會保護
第三十七條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七條 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或者沒有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志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來自法學院學生
㈨ 中國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人犯罪不負法律責任,哪香港的規定是多少歲啊
香港地區適用獨立的法律法規,其屬於英美法系。
《少年犯條例》第3條規定:刑事責任的年齡版版本日權期01/07/2003,現訂立一項不可推翻的推定,10歲以下兒童不能犯罪。
在香港,14歲以下的孩子被稱為「兒童」,14歲以上被成為「少年」,根據該法第11條的規定,任何兒童不得被判處監禁。也就是說,不必投入監獄服刑,但適當的拘留、羈押、社區管制和罰款還是要進行的。少年犯的服刑不得與成年犯接觸。而且很有趣的地方是,關於兒童犯和少年犯的很多事項是由社會福利署署長進行的。
另,我國規定的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制度可能是香港所沒有的(不太肯定,因為沒有找到相關規定)我國年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公民僅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擔刑事責任。
㈩ 說出我國三部專為保護青少年而制定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