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法規的同義詞

法律法規的同義詞

發布時間: 2021-01-04 23:34:26

⑴ 法律法規四個字可是成語

法律法規四個字不是成語。
法律法規四個字是短語。
法律法規四個字是並列短語。

⑵ 法律法規上有"或相當於"這個詞嗎

法律法規上沒有或相當於這個詞語。

⑶ "法律"和"法規"這兩個詞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
(七)民事基本制度;
(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九)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立法法第八條
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⑷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是如何區別和分類的

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准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標準是規范性文件之一。其定義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4)法律法規的同義詞擴展閱讀:

基本內涵

簡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

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⑸ 形容法律的詞語

執法如山;法律無情;法不容情;法外開恩;網開一面;
鐵面無私;罪大惡極;罪惡滔天;磬竹難書;罪不致死;
刑法定;罪責一致;法網難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身陷囹圄;牢獄之災;鋃鐺入獄;改過自新;法不責眾

⑹ 代表法律的成語

  1. 【成語】: 法不阿貴

    【拼音】: fǎ bù ē guì

    【解釋】: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內對高貴容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出處】: 《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繞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2. 【成語】: 法無可貸

    【拼音】: fǎ wú kě dài

    【解釋】: 指按法律不可寬恕。

    【出處】: 《清史稿·刑法志一》;「強盜分別法無可貸、情有可原,殲渠魁、赦脅從之義也。」

  3. 【成語】: 奉公如法

    【拼音】: fèng gōng rú fǎ

    【解釋】: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4. 【成語】: 目無法紀

    【拼音】: mù wú fǎ jì

    【解釋】: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出處】: 巴金《家》:「今天要檢查日貨,明天又捉商人遊街,簡直目無法紀。」

  5. 【成語】: 執法如山

    【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解釋】: 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八回:「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⑺ 規定的近義詞,同義詞,是什麼意思

規定的近義詞 :劃定、法則、規章、限定、原則、禮貌、章程、軌則、規則、端版正、規矩
規定 [ guī dìng ]
1.法律權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2.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3.預先制定的規則

⑻ 法規的詞語概念

【詞目】:法規 ;
【拼音】:fá guī ;
【注音】:ㄈㄚˇ ㄍㄨㄟ ;
【同義回詞】: 法例、規矩、規則、答軌則、准則、原則、法則、律例;
【基本解釋】[Law and regulations;Ordinance] 泛稱法律、條例規章等。 指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人民日報》1982.3.15:「近幾年來,我國除了刑法、刑事訴訟法等基本法以外,又有不少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法規陸續公布。」 柯岩 《奇異的書簡·船長》:「他重新挺起了胸,點燃了深夜的燈,通宵達旦地啃起了《海上保險》、《國際海商法》、《海上救助》和各種國際航運法規,各國港口資料來了。」

⑼ 關於法律的四字詞語

違法必究,依法治國,執法必嚴,有法可依。
疑罪從無,執法不阿
法不責眾 無法無天 法不容情
執法如山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
知法犯法 橫行不法 斯公罔法
舞文弄法 以身試法 法外開恩
法外施仁 徇私枉法 貪贓枉法
逍遙法外 目無法紀 奉公守法
法不阿貴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 解釋
金科玉律 科、律:法律條文。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
目無法紀 不把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目無王法 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法不阿貴 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不徇情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化外之民 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結繩而治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金科玉條 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居官守法 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口含天憲 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說話就是法律,可以決定人的生死。
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於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竊鉤竊國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欺公罔法 欺騙公眾,無視法律。
深文周納 周納:羅織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據事實,牽強附會地給人硬加罪名。
繩之以法 根據法律制裁。
舞文弄法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條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
網漏吞舟 網:漁網,比喻法網;吞舟: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網里漏掉吞舟大魚。比喻法律太寬,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網。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筆。故意玩弄文筆。原指曲引法律條文作弊。後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逍遙法外 逍遙:優游自得的樣子。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言出法隨 言: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後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行,如有違犯就依法處理。
以身試法 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以殺去殺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約法三章 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執法如山 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知法犯法 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徇情枉法 徇:曲從;枉:使歪曲。曲從私情,歪曲和破壞法律,胡亂斷案。
作姦犯科 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例直禁簡 〖解釋〗法律或禁令簡單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法出一門 謂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法無可貸 謂按法律不可寬恕。
急急如律令 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
禁網疏闊 指法律過於寬容。
目無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裡。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弄法舞文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條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以達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深文傅會 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深文曲折 歪曲地援引法律條文,不露痕跡地陷人於罪。
深文周內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違條犯法 違犯法律條文。
舞弄文墨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辭;耍筆桿子。
析律貳端 指曲解法律條文,妄生不實端緒,以加重人罪。
析律舞文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
逍遙事外 ①謂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謂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刑期無刑 刑罰在於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引律比附 古代法律用語。援引律令,類比定罪。
玉律金科 律:規章,法則;科:舊指法律條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正法直度 度:標准。嚴正法律,統一標准。
執法不阿 阿:迎合。執行法律公正無私,不屈從權勢。
罪責難逃 因為犯罪,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是難以逃卻的
血風肉雨 【出處】清·梁啟超《論權利思想》:「試一讀歐美諸國法律發達史,如立憲政,廢奴隸……等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風肉雨中熏沐而來。」 【解釋】形容劇烈殘酷的屠殺或性格剛強【示例】清·曾樸《孽海花》:「雖說~的精神,斷無惜香憐玉的心緒。」 【故事】
賣法市恩 〖解釋〗市:買。指玩忽法律而隨意寬恕罪犯以求得好處。
以法為教 〖解釋〗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以殺止殺 〖解釋〗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以身試險 〖解釋〗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踴貴屨賤 「踴貴屨賤」喻指嚴酷的法律
石邑深澗 「石邑深澗」用來形容森嚴的法律。事實上,執法必嚴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社會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則應該基於揚善。如果法律森嚴卻不揚善,那麼這些嚴厲殘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進那山澗的結果。

【罷馬不畏鞭箠】:罷:同「疲」;箠:鞭子,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會走動。比喻極端窮困的人並不害怕嚴厲的法律和刑罰。

【不法之徒】:對抗或違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竄或犯有暴力行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公不法】:不公平待人,不遵守法律。形容為非作歹,仗勢欺人的行為。

【大綱小紀】:指大大小小的法律條文。

【法不阿貴】:法:法律;阿:偏袒。法律即使是對高貴的人,有權勢的人也不徇情。形容執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許人情寬容。

【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法不責眾】: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懲罰了。

【法成令修】:指有法律為依據,行政命令也恰當。

【法出一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法貴必行】:法律貴在切實執行。

【法外施恩】:施:施行,給予。超越法律而給予恩惠。指寬大處理,免施刑罰。

【法無二門】:指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同「法出一門」。

【法無可貸】:指按法律不可寬恕。

【非刑逼拷】: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非刑弔拷】: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非刑拷打】:非刑:法律外的殘酷肉刑。指使用殘酷的肉刑進行審訊逼供。

【廢教棄制】:教:指政教;制:法律制度。廢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護法善神】:宋呂惠卿的別號。指法律的維護者。

【化外之民】: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急急如律令】:本是漢代公文用語,後來道士或巫師亦用於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須立即遵照執行。

【結繩而治】: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禁網疏闊】:指法律過於寬容。

【居官守法】: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口含天憲】: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說話就是法律,可以決定人的生死。

【口銜天憲】:比喻說話就是法律,可以決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憲」。

【例直禁簡】:法律或禁令簡單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賣法市恩】:市:買。指玩忽法律而隨意寬恕罪犯以求得好處。

【明正典刑】: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處以極刑。舊時多用於處決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目無法紀】:不把國家法律放在眼裡。形容胡作非為,無法無天。

【目無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裡。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目無王法】:不把國家的法律放在眼裡。指人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弄法舞文】: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條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以達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欺公罔法】:欺騙公眾,無視法律。

【奇請比它】:比喻在法律正文以外,另引條文進行判案。

【竊鉤竊國】: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即使人心像鐵一樣堅硬,也抗不過像熔爐一樣的法律。

【深文附會】: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會」。

【深文傅會】:牽強而苛細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深文羅織】: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嚴峻;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

【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條文,不露痕跡地陷人於罪。

【深文周納】:周納:羅織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條文,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據事實,牽強附會地給人硬加罪名。

【深文周內】: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條文,陷人以罪。

【繩之以法】:根據法律制裁。

【十法九例】:十種法律倒有九種是民間的成例。

【王法無情】:王法:封建時代稱國家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不講情面的。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子:借指有權勢的人;庶民:平民百姓。有權勢的人犯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網漏吞舟】:網:漁網,比喻法網;吞舟: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網里漏掉吞舟大魚。比喻法律太寬,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網。

【網漏吞舟之魚】:網:漁網,比喻法網;吞舟: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網里漏掉吞舟大魚。比喻法律太寬,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網。

【枉法取私】:枉:歪曲,違反;法:法律;取:謀取;私:私利。曲解、破壞法律以謀取私利。指官吏違法亂紀,包庇壞人壞事。

【枉法營私】:枉:歪曲,違反。指曲解破壞法律以謀私利。

【枉用三尺】:枉:歪曲;用:使用;三尺:古代用三尺長的的竹簡記載法律。指為了達到個人不正當的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

【違條犯法】:違犯法律條文。

【違條舞法】:違犯法律條文。同「違條犯法」。

【舞文弄法】: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條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

【舞文玩法】: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析律二端】:割裂曲解法律條文,隨意加重或減輕罪名。指官吏徇私枉法。

【析律貳端】:指曲解法律條文,妄生不實端緒,以加重人罪。

【析律舞文】: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

【逍遙法外】:逍遙:優游自得的樣子。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逍遙事外】:①指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刑期無刑】:刑罰在於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徇情枉法】:徇:曲從;枉:使歪曲。曲從私情,歪曲和破壞法律,胡亂斷案。

【言出法隨】:言: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話一說出口,法律就跟在後面。指法令一經公布就嚴格執行,如有違犯就依法處理。

【言文刻深】:法律條文嚴峻刻薄。

【以法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條文充當教育的內容。

【以殺去殺】: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以殺止殺】: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以身試法】: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以身試禍】: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以身試險】: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以戰去戰,以殺去殺】:去:消除。用戰爭去消滅戰爭,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意指為獄】:意指:意之所在;獄:監獄。不依據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圖量刑判罪。

【因私枉法】:因:因為;枉:歪曲,破壞。因為私人感情而破壞法律。指因私不能秉公辦事。

【引律比附】:古代法律用語。援引律令,類比定罪。

【玉律金科】:律:規章,法則;科:舊指法律條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正法直度】:度:標准。嚴正法律,統一標准。

【知法犯法】: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執法不阿】:阿:迎合。執行法律公正無私,不屈從權勢。

【執法不公】:拒絕公正,在實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執法犯法】:指執行法律的人違背法律。

【執法如山】: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作姦犯科】: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⑽ 法規的近義詞是什麼

法規的近義詞是什麼
法規
近義詞:法例、法則、律例
拼音:fǎ guī
釋義: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熱點內容
房屋入住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38:06 瀏覽:899
轉賬收訖章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23:20:36 瀏覽:653
工資收入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3 23:17:45 瀏覽:117
經濟法考研視頻 發布:2025-05-23 23:17:44 瀏覽:210
司法部李靜 發布:2025-05-23 23:15:08 瀏覽:599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發布:2025-05-23 22:10:24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