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監理法規
Ⅰ 代建制代建制與工程建設監理的關系
代建制與工程建設監理在項目管理范圍、作用、合同關系及酬金結算方式上存在顯著區別。代建制的范圍通常比建設監理廣泛,不僅包括施工,還涵蓋了設計及可行性研究等階段。代建方作為代理人,在合同規定的項目管理范圍內,全面負責施工合同管理,扮演主導角色,僅在重大決策事項上需與業主協商。業主則委派少量人員在工程現場,收集信息並監督工程實施。與此不同,工程建設監理主要應用於施工階段。監理工程師受業主委託,根據合同監督和管理施工承包商,作為業主管理的輔助或補充,施工階段的主導權仍屬於業主。在採用建設監理方式的項目中,施工承包商直接與業主簽訂合同,而非與監理單位。從酬金結算角度觀察,建設監理純粹提供管理服務,費用按事先約定支付,與項目控制水平無關。而代建制中,代建方可能與承包商直接簽訂合同,工程款項由代建方直接支付,代建合同常帶有激勵機制,根據項目管理水平,業主向代建方支付管理費用及獎金。
綜上所述,代建制與工程建設監理在項目管理的深度、執行角色以及合同、費用安排上展現出明顯差異。代建制提供了全面、主導性的項目管理,而建設監理則作為業主管理的輔助角色,專注於施工階段的監督。這些差異反映了兩種管理方式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定位與作用。
在項目管理實踐中,選擇代建制或工程建設監理應根據項目的具體需求、目標以及各方的偏好。代建制適用於需要高度整合和統一管理的項目,而工程建設監理則適用於注重施工階段質量控制與效率提升的場景。理解兩者的核心差異有助於項目管理者在選擇合適的管理方式時,更好地實現項目目標和優化資源配置。
Ⅱ 公路建設項目代建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提高公路建設項目專業化管理水平,推進現代工程管理,根據《公路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公路建設項目的代建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代建,是指受公路建設項目的項目法人(以下簡稱「項目法人」)委託,由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以下簡稱「代建單位」)承擔項目建設管理及相關工作的建設管理模式。第三條交通運輸部負責指導全國公路代建工作並對公路代建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代建工作和代建市場的監督管理。第四條項目法人具備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規定的能力要求的,可以自行進行項目建設管理。項目法人不具備規定的相應項目建設管理能力的,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委託符合要求的代建單位進行項目建設管理。
代建單位依合同承擔項目質量、安全、投資及工期等管理責任。第五條公路建設項目代建可以從施工階段開始,也可以從初步設計或者施工圖設計階段開始。第六條公路建設項目代建應當遵循擇優選擇,責權一致,界面清晰,目標管理的原則。第七條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代建市場管理,將代建單位和代建管理人員納入公路建設市場信用體系,促進代建市場健康發展。第二章代建單位選擇及代建合同第八條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及獨立橋梁、隧道建設項目的項目法人,需要委託代建時,應當選擇滿足以下要求的項目管理單位為代建單位:
(一)具有法人資格,有滿足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需要的組織機構和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二)承擔過5個以上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或者獨立橋梁、隧道工程的建設項目管理相關工作,具有良好的履約評價和市場信譽;
(三)擁有專業齊全、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工程技術系列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少於5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不少於15人。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及獨立橋梁、隧道以外的其他公路建設項目,其代建單位的選擇,可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實際進行規范。
項目法人選擇代建單位時,應當從符合要求的代建單位中,優先選擇業績和信用良好、管理能力強的代建單位。
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公路建設的具體需要,細化代建單位的要求。鼓勵符合代建條件的公路建設管理單位及公路工程監理企業、勘察設計企業進入代建市場,開展代建工作。第九條代建單位派駐工程現場的建設管理機構、專職管理人員應當滿足項目建設管理工作需要。代建項目現場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工程管理部門負責人應當在代建單位工作3年以上,且具有10年以上的公路建設行業從業經驗、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以及至少2個同類項目建設管理經歷。
代建單位派駐現場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不得在其他公路建設項目中兼職。第十條代建單位應當依法通過招標等方式選擇。採用招標方式的,應當使用交通運輸部統一制定的標准招標文件。
代建單位在遞交投標文件時,應當按照要求列明本單位在資格、能力、業績、信譽等方面的情況以及擬任現場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備選人員的情況。
評標可以採用固定標價評分法、技術評分合理標價法、綜合評標法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評標方法,並應當重點評價代建單位的建設管理能力。第十一條項目法人應當與所選擇的代建單位簽訂代建合同。
代建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代建工作內容;
(二)項目法人和代建單位的職責、權利與義務;
(三)對其他參建單位的管理方式;
(四)代建管理目標;
(五)代建工作條件;
(六)代建組織機構;
(七)代建單位服務標准;
(八)代建服務費及支付方式;
(九)履約擔保要求及方式、利益分享辦法;
(十)績效考核辦法及獎勵辦法、違約責任、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等。第十二條代建服務費應當根據代建工作內容、代建單位投入、項目特點及風險分擔等因素合理約定。第十三條代建項目實行目標管理。代建單位依據代建合同及其他參建單位簽訂的合同中約定的管理目標,細化、分解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投資、環保等目標責任,開展建設管理工作,制定代建管理的各項制度,確保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