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鎮供熱計量標准法規匯編

城鎮供熱計量標准法規匯編

發布時間: 2021-01-05 15:02:49

❶ 供熱計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JCJ 173—2009 請參看新版《供熱計量技術規程》(2010年版)書店有售
條文說明
目 次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量方法
4.2 調節和控制
5 樓棟熱計量
5.1 計量方法
5.2 調節和控制
6 分戶熱計量
6.1 一般規定
6.2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
6.3 戶用熱量表法
7 室內供暖系統
7.1 系統配置
7.2 系統調控
1 總 則
1.0.1 供熱計量的目的在於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在保證供熱質量、改革收費制度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室溫調控等節能控制技術是熱計量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體現熱計量節能效果的基本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築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築或者對既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因此,本規程以實現分戶熱計量為出發點,在規定熱計量方式、計量器具和施工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相應的節能控制技術。
5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1.0.2 本規程對於新建、改擴建的民用建築,以及既有民用建築的改造都適用。
1.0.3 本規程在緊緊圍繞熱計量和節能目標的前進下,留有較大技術空間和餘地,沒有強制規定熱計量的方式、方法和器具,供各地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自主選擇。特別是分戶熱計量的若干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比較適用的計量方法。
2 術 語
2.0.4 熱量計量裝置包括用於熱量結算的熱量表,還有針對若干不同的用戶熱分攤方法所採用的儀器儀表。
2.0.5 熱量測量裝置包括符合《熱量表》CJ 128產品標準的熱量表,也包括其他的用戶自身管理使用的不作結算用的測量熱量的儀表。
2.0.6 分戶熱計量從計量結算的角度看,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採用樓棟熱量表進行樓棟計量再按戶分攤;另一種是採用戶用熱量表按戶計量直接結算。其中,按戶分攤的方法又有若干種。本術語條文列出了當前應用的四種分攤方法,排名不分先後,其工作原理分別如下: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是通過安裝在每組散熱器上散熱器熱分配計(簡稱熱分配計)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流量溫度法是通過連續測量散熱器或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的進出口溫差,結合測算的每個立管或分戶獨立系統與熱力人口的流量比例關系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通斷時間面積法是通過溫控裝置控制安裝在每戶供暖系統入口支管上的電動通斷閥門,根據閥門的接通時間與每戶的建築面積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戶用熱量表法是通過安裝在每戶的戶用熱量表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採用戶表作為分攤依據時,樓棟或者熱力站需要確定一個熱量結算點,由戶表分攤總熱量值。該方式與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結算的做法是不同的。採用戶表直接結算的方式時,結算點確定在每戶供暖系統上,設在樓棟或者熱力站的熱量表不可再作結算之用;如果公共區域有獨立供暖系統,應要考慮這部分熱量由誰承擔的問題。
2.0.7 室溫調控包括兩個調節控制功能,一是自動的室溫恆溫控制,二是人為主動的調節說定溫度。
3 基 本 規 定
3.0.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規定,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目前很多項目只是預留了計量表的安裝位置,沒有真正具備熱計量的條件,所以本條文強調必須安裝熱量計量儀表,以推動熱計量工作的實現。
3.0.2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供熱企業和終端用戶間的熱量結算,應以熱量表作為結算依據。用於結算的熱量表應符合相關國家產品標准,且計量檢定證書應在檢定的有效期內。
3.0.3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九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實行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的目錄和管理方法,由國務院制定。其他計量標准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當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監督檢查。
依據《計量法》規定,用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應該實行首檢和周期性強制檢定,不設置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和熱量分攤儀表如散熱器熱分配計應按照產品標准,具備合格證書和型式檢驗證書。
3.0.4 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作應採用技術和管理手段,不能一味為了供熱節能、而犧牲了室內熱舒適度,甚至造成室溫不達標。當然,室內溫度過高是不合理的,在改造中沒有必要保持原來過高的室溫。
6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3.0.5 只有在水力平衡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氣候補償和室內溫控計量才能起到節能作用,在熱源處真正體現出節能效果;這些節能技術之中,水力平衡技術是其他技術的前提;同時,既有住宅的室內溫控改造工程量較大,對居民的生活干擾也比較大,應在供熱系統外網節能和建築圍護結構保溫節能達標的前提下開展進行。
本條文提倡在改造工程中熱計量先行,是為了對於改造效果加以量化考核,避免虛假宣傳等行為,鼓勵節能市場公平,為能源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同時,在關注熱量計量的同時,還應該關注熱源的耗水、耗電的分項計量工作。
3.0.6 熱量表的選型,不可按照管道直徑直接選用,應按照流量和應降選用。理論上講,設計流量是最大流量,在供熱負荷沒達到設計值時流量不應達到設計流量。因此,熱量測量裝置在多數工作時間里在低於設計流量的條件下工作,由此根據經驗本條文建議按照80%設計流量選用熱量表。目前熱量表選型時,忽視熱量表的流量范圍、設計壓力、設計溫度等與設計工況相適應,不是根據儀表的流量范圍來選擇熱量表,而是根據管徑來選擇熱量表,從而導致熱量表工作在高誤差區。一般表示熱量表的流量特性的指標主要有起始流量qVm(有的資料稱為最小流量);最小流量qVt,即最大誤差區域向最小誤差區域過渡的流量(有的資料稱為分界流量);最大流量qVmax,額定流量或常用流量qVc。選擇熱流量表,應保證其流量經常工作在qVt與qVn之間。機械式熱量表流量特性。
流量感測器安裝在回水管上,有利於降低儀表所處環境溫度,延長電池壽命和改善儀表使用工況。曾經一度有觀點提出熱量表安裝在供水上能夠防止用戶偷水,實際上僅供水裝表既不能測出偷水量,也不能挽回多少偷水損失,還令熱量表的工作環境變得惡劣。
本條文規定熱量表存儲當地供暖季供暖天數的日供熱量的要求,是為了對供暖季運行管理水平的考核和追溯。在住戶和供熱企業對供暖效果有爭議的情況下,通過熱量表可以進行追溯和判定,這種做法在北京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通過室外實測日平均溫度記錄和日供熱量記錄的對照,可以考核供熱企業的實際運行是否按照氣象變化主動調節控制本條文建議熱量表具有數據遠傳擴展功能,也是為了監控、管理和讀表方便的需要。
通常情況下,為了滿足儀表測量精度的要求,需要有對直管段的要求。有些地方安裝熱量表雖然提供了直管段,但是把變徑段設在直管段和儀表之間,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目前有些熱量表的安裝不需要直管段也能保證測量精度,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而且對於供熱系統改造工程非常有用。在儀表生產廠家沒有特別說明史情況下,熱量表上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5倍管徑,下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2倍管徑。
在試點測試過程中出現過這種情況,由於熱量表的時鍾沒有校準一致,致使統計處理數據時出現誤差,影響了工作,因此在此作出提醒。
3.0.7 目前偽劣的恆溫控制閥和平衡閥在市場上佔有很高比例,很多手動閥門冒充是恆溫控制閥,很多沒有測壓孔和測量儀表的閥門也冒充是平衡閥,這些偽劣產品既不能實現調節控制的功能,又浪費了大量能量,本條文提出的目的是要求對此加以嚴格管理。
3.0.8 當前集中供熱水質問題比較突出,致使散熱器腐蝕漏水和調控設備阻塞等問題頻頻出現,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標准並加以嚴格貫徹,有關系統水質要求的國家標准正在制定之中。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 量 方 法
4.1.1 熱源包括熱電廠、熱電聯產鍋爐房和集中鍋爐房;熱力站包括換熱站和混水站。在熱源處計量儀表分為兩類,一類為貿易結算用表,用於產熱方與購熱方貿易結算的熱量計量,如熱力站供應某個公共建築並按表結算熱費,此處必須採用熱量表;另一類為企業管理用表,用於計算鍋爐燃燒效率、統計輸出能耗,結合樓棟計量計算管網損失等,此處的測量裝置不用作熱量結算,計量精度可以放寬,例如採用孔板流量計或彎管流量計等測量流量,結合溫度感測器計算熱量。
7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4.1.2 本條文建議安裝熱量測量裝置於一次管網的回水管上,是因為高溫水溫差大、流量小、管徑較小,可以節省計量設備投資;考慮到回水溫度較低,建議熱量測量裝置安裝在回水管路上。如果計量結算有具體要求,應按照需要選取計量位置。
4.1.3 在熱源或熱力站,連接電源比較方便,建議採用有斷電保護的市電供電。
4.1.4 在熱源進行耗電量分項計量有助於分析能耗構成,尋找節能途徑,選擇和採取節能措施。
4.2 調節與控制
4.2.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為了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浪費。過去,鍋爐房操作人員憑經驗「看天燒火」,但是效果並不很好。近年來的試點實踐發現,供熱能耗浪費並不是主要浪費在嚴寒期,而是在初寒、末寒期,由於沒有根據氣候變化調節供熱量,造成能耗大量浪費。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能夠根據負荷變化自動調節供水溫度和流量,實現優化運行和按需供熱。
熱源處應設置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通過鍋爐系統熱特性識別和工況優化程序,根據當前的室外溫度和前幾天的運行參數等,預測該時段的最佳工況,實現對系統用戶側的運行指導和調節。
氣候補償器具是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的一種,比較簡單和經濟,主要用在熱力站。它能夠根據室外氣候變化自動調節供熱出力,從而實現按需供熱,大量節能。氣候補償器還可以根據需要設成分時控制模式,如針對辦公建築,可以設定不同的時間段的不同室溫需求,在上班時間設定正常供暖,在下班時間設定值班供暖。結合氣候補償器的系統調節做法比較多,也比較靈活,監測的對象除了用戶側供水溫度之外,還可以包含回水溫度和代表房間的室內溫度,控制的對象可以是熱源側的電動調節閥,也可以是水泵的變頻器。
4.2.3 水泵變頻調速控制的要求是為了強調量調節的重要性,以往的供熱系統多年來一直採用質調節的方式,這種調節方式不能很好地節省水泵電能,因此,量調節正日益受到重視。同時,隨著散熱器恆溫控制閥等室內流量控制手段的應用,水泵變頻調速控製成為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水泵變頻調速控制是系統動態控制的重要環節,也是水泵節電的重要手段。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速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調送水泵的性能曲線採用陡降型有利於調速節能。
目前,變頻調速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 控制熱力站進出口壓差恆定:該方式簡便易行,但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小,節能潛力有限。
2 控制管網最不利環路壓差恆定:該方式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大,節能效果明顯;但需要在每個熱力入口都設置壓力感測器,隨時檢測、比較、控制,投資相對較高。
3 控制回水溫度;這種方式響應較慢,滯後較長,節能效果相對較差。
4.2.4 本條文的目的是將住宅和公建等不同用熱規律的建築在管網系統分開,實現獨立分時分區調節控制,以節省能量。對於系統管網能夠分開的系統,可以在管網源頭分開調節控制,對於無法分開的管網系統,可以在熱用戶熱力入口通過調節閥分別調節。
4.2.5 過去由於熱力站的人工值守要求和投資成本的增加限制了熱力站的小型化,如今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熱力站已經能夠實現無人值守,同時,組裝式熱力站的普及也使得小型站的投資和佔地大幅度下降,開始具備了推廣普及的基礎。隨著建築節能設計指標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居住建築實行三步節能之後,小型站和分級泵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❷ 關於吉林市的供熱法規及收費標准

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熱管理,保障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供用熱市場有序發展,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城市供熱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單位及用戶,均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便所稱城市供熱是指利用工業余熱、地熱、核能供熱和熱電聯產、自備電站、燃煤(氣、油)鍋爐所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有償提供給用戶的生產和生活用熱。

本條例所稱熱生產企業是指為熱經營企業提供熱能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供熱經營企業是指自備熱源或者利用熱生產企業提供的熱能從事經營性供熱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用戶是指利用熱經營企業提供的熱能為其生產或者生活服務的單位和居民。

第四條城市供熱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優先發展集中供熱,限制並逐步取消分散鍋爐供熱。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供熱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城市供熱相關的工作。

第六條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投資建設供熱設施,興辦熱經營企業,推廣先進的供熱技術和科學辦法,提高供熱服務質量。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城市供熱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統籌安排的原則制。

城市新區開發、舊城改造、道路建設等不得佔用供熱發展規劃預留的城市供熱設施用地。

城市供熱規劃一經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不得擅自更改。

第八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供熱工程,必須符合城市供熱規劃,並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城市供熱規劃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其配套的供熱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對環境效益好和節能效率高的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給予支持。

第九條建設城市供熱工程應當依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設計、施工單位。

從事城市供熱工程設計、施工的單位,必須具備相應資質。

第十條新建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並預留安裝熱量表位置。現有住宅房屋應當逐步進行分戶控制供熱改造,分戶改造所需費用的承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積極推行安裝使用熱量表。

第三章供熱與用熱

第十一條城市供熱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熱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穩定、安全的熱源;

(二)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

(三)有健全的服務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的供熱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成立熱經營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審查批准,頒發《經營許可證》。

供熱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熱生產企業與熱經營企業、熱經營企業與用戶應當簽訂供熱合同。

供熱合同的格式與內容,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供熱起止期供熱。推遲開始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的,應當向用戶退還相應熱費。

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適當調整供熱起止期。

第十五條供熱期內,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晝夜不得低於攝氏18度;低於攝氏18度的,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熱費。退費具體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

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十六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保證供熱,供熱設施發生故障時,應當積極進行搶修,及時通知用戶,並依據供用熱合同對熱經營企業或者用戶予以賠償。

第十七條熱經營企業應當向社會公布承諾的服務標准和質量,設置並公開報修、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用戶反映的問題。

第十八條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增掛暖氣片;

(二)擅自增加水循環設施;

(三)擅自排水放熱;

(四)擅自改變熱用途;

(五)阻礙熱經營企業對供熱設施進行維護、管理。

第十九條供熱期內,當地供熱主管部門應當對供熱運行服務和供熱質量進行檢查監督,設置投訴電話,及時協調處理檢查發現的和投訴人反映的問題。投訴處理情況,應當及時反饋投訴人。

第四章供熱收費

第二十條實行有償用熱制度。

用戶應當及時、足額繳納熱費。熱經營企業提前收取熱費的,應當扣除相當於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的錢款。

節能建築,應當減收熱費。

第二十一條熱經營企業可以向用戶直接收取熱費,也可以委託有關單位代收熱費。

第二十二條用戶已安裝熱量表的,按照熱量表讀數計收熱費;用戶未安裝熱量表的,自2005年冬季採暖期起,按照採暖的使用面積計收熱費。採暖的使用面積計算規程,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熱價與供熱有關的各類收費標准均應當根據價格管理許可權,依據社會平均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由價格主管部門確定。

價格主管部門在確定和調整價格時,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舉行聽證會,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和供熱主管部門等有關方面的意見。

第五章供熱設施

第二十四條由骨幹管網到成片開發小區的支線管網和小區內的供熱管線的建設資金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五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房屋產權單位對各自管理的供熱設施應當定期進行檢查維修,保障正常運行。

第二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拆改、移動供熱設施。需要拆改、移動的,應當經熱經營企業同意。

第二十七條涉及城市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向有管理權的單位查明供熱管網情況。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影響城市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與有管理權的單位商定保護設施,由施工單位實施。

第二十八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用戶對熱量表的計量結果發生爭議時,依照有關規定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裁定。

第二十九條居民用戶室內的供熱設施故障,除熱經營企業的原因外,由產權人委託維修並承擔維修費用。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經營供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熱經營企業推遲開始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處以應當供熱而未供熱期間熱費總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用戶擅自增加水循環設施、排水放熱或者改變熱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戶故意損壞或者擅自拆改、移動公共供熱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上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三十四條供熱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收費標准

❸ 國家規定的供暖標準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中規定:

第五條第一項 供暖溫度專

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屬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注1:正常天氣條件指各地建築物供暖系統設計時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氣溫,具體依據GB50735-2012中附錄A「室外空氣計算溫度」的規定執行。室外日平均氣溫以專業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為准。

注2:可自主設定、調節室內溫度的除外。

注3:已實行熱計量計費的熱用戶按已簽訂的供熱合同約定執行。

(3)城鎮供熱計量標准法規匯編擴展閱讀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供熱安全的行為:

1、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修築建築物、構築物。

2、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堆放物品,或者進行挖掘、取土、鑽探、打樁、埋桿、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業。

3、向供熱管溝內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物品及雨水、污水、工業廢液、垃圾。

4、擅自接入供熱管網。

5、擅自在室內採暖系統上安裝危害系統安全的設備。

❹ 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三章 熱價的制定和調整

第十條 熱價的制定和調整(以下簡稱制定)應當遵循合理補償成本、促進節約用熱、堅持公平負擔的原則。
第十一條 成本是指價格主管部門經過成本監審核定的供熱定價成本。熱電聯產企業應當將成本在電、熱之間進行合理分攤。
第十二條 利潤按成本利潤率計算時,成本利潤率按不高於3%核定;按凈資產收益率計算時,凈資產收益率按照高於長期(5年以上)國債利率2-3個百分點核定。
第十三條 各類用戶的熱價應當反映其耗費的供熱成本,逐步減少交叉補貼。
第十四條 熱力生產企業與熱力輸送企業之間按熱量計收熱費。熱電聯產熱源廠、集中供熱熱源廠和熱力站應當在熱力出口安裝熱量計量裝置。
第十五條 熱力銷售價格要逐步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基本熱價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計量熱價主要反映變動成本。基本熱價可以按照總熱價30%-60%的標准確定。
新建建築要同步安裝熱量計量和調控裝置。既有建築具備條件的,應當進行改造,達到節能和熱計量的要求,實行按兩部制熱價計收熱費。
第十六條 暫不具備按照兩部制熱價計費條件的建築,在過渡期內可以實行按供熱面積計收熱費,並要盡快創造條件實現按照兩部制熱價計收熱費。
第十七條 熱力企業(單位)向工業企業供應的蒸汽,按照熱量(或蒸汽重量)計收熱費。
第十八條 制定和調整居民供熱價格時,應當舉行聽證會聽取各方面意見,並採取對低收入居民熱價不提價或少提價,以及補貼等措施減少對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響。
第十九條 符合以下條件的熱力企業(單位)可以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制定或調整熱價的書面建議,同時抄送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
(一)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合法經營,熱價不足以補償供熱成本致使熱力企業(單位)經營虧損的;
(二)燃料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的。
第二十條 消費者可以依法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制定或調整熱價的建議。
第二十一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商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對調價建議進行統籌研究,擬定調價方案。
因燃料價格下跌、熱力生產企業利潤明顯高於規定利潤率時,價格主管部門可以直接提出降價方案報當地人民政府審批。
第二十二條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受理熱力企業(單位)關於制定和調整熱價的建議後,要按規定進行成本監審。
第二十三條 制定和調整熱價的方案經人民政府批准後,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告,並報上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四條 熱力企業(單位)應當根據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定期如實提供生產經營及成本情況,並出具相關賬簿、文件、資料。
第二十五條 熱價不足以補償正常的供熱成本但又不能及時調整熱價的地區,省級人民政府和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對熱力企業(單位)實行臨時性補貼。
第二十六條 由房屋產權單位或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支付採暖費用的,應當按有關規定改為單位向職工直接發放補貼。

❺ 國家規定暖氣費標準是什麼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鎮供熱服務》中規定:

第五條第一回項 供暖溫度

在正常天答氣條件下,且供熱系統正常運行時,供熱經營企業應確保用戶的卧室、起居室內的供熱溫度不低於18℃。

注1:正常天氣條件指各地建築物供暖系統設計時限定的室外日平均氣溫,具體依據GB50735-2012中附錄A「室外空氣計算溫度」的規定執行。室外日平均氣溫以專業氣象部門發布的數據為准。

注2:可自主設定、調節室內溫度的除外。

注3:已實行熱計量計費的熱用戶按已簽訂的供熱合同約定執行。

(5)城鎮供熱計量標准法規匯編擴展閱讀

禁止實施下列危害供熱安全的行為:

1、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修築建築物、構築物。

2、在規定的地下熱力管道安全間距范圍內堆放物品,或者進行挖掘、取土、鑽探、打樁、埋桿、栽植深根性植物和爆破作業。

3、向供熱管溝內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塞物品及雨水、污水、工業廢液、垃圾。

4、擅自接入供熱管網。

5、擅自在室內採暖系統上安裝危害系統安全的設備。

❻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的完整版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JGJ 173-2009 ,網路文庫里有。

❼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廢止了嗎

沒有,JGJ 173-2009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現行、有效。

❽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JCJ 173—2009
條文說明
目 次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量方法
4.2 調節和控制
5 樓棟熱計量
5.1 計量方法
5.2 調節和控制
6 分戶熱計量
6.1 一般規定
6.2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
6.3 戶用熱量表法
7 室內供暖系統
7.1 系統配置
7.2 系統調控
1 總 則
1.0.1 供熱計量的目的在於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在保證供熱質量、改革收費制度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室溫調控等節能控制技術是熱計量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體現熱計量節能效果的基本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築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築或者對既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因此,本規程以實現分戶熱計量為出發點,在規定熱計量方式、計量器具和施工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相應的節能控制技術。

5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1.0.2 本規程對於新建、改擴建的民用建築,以及既有民用建築的改造都適用。
1.0.3 本規程在緊緊圍繞熱計量和節能目標的前進下,留有較大技術空間和餘地,沒有強制規定熱計量的方式、方法和器具,供各地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自主選擇。特別是分戶熱計量的若干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比較適用的計量方法。
2 術 語
2.0.4 熱量計量裝置包括用於熱量結算的熱量表,還有針對若干不同的用戶熱分攤方法所採用的儀器儀表。
2.0.5 熱量測量裝置包括符合《熱量表》CJ 128產品標準的熱量表,也包括其他的用戶自身管理使用的不作結算用的測量熱量的儀表。
2.0.6 分戶熱計量從計量結算的角度看,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採用樓棟熱量表進行樓棟計量再按戶分攤;另一種是採用戶用熱量表按戶計量直接結算。其中,按戶分攤的方法又有若干種。本術語條文列出了當前應用的四種分攤方法,排名不分先後,其工作原理分別如下: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是通過安裝在每組散熱器上散熱器熱分配計(簡稱熱分配計)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流量溫度法是通過連續測量散熱器或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的進出口溫差,結合測算的每個立管或分戶獨立系統與熱力人口的流量比例關系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通斷時間面積法是通過溫控裝置控制安裝在每戶供暖系統入口支管上的電動通斷閥門,根據閥門的接通時間與每戶的建築面積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戶用熱量表法是通過安裝在每戶的戶用熱量表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採用戶表作為分攤依據時,樓棟或者熱力站需要確定一個熱量結算點,由戶表分攤總熱量值。該方式與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結算的做法是不同的。採用戶表直接結算的方式時,結算點確定在每戶供暖系統上,設在樓棟或者熱力站的熱量表不可再作結算之用;如果公共區域有獨立供暖系統,應要考慮這部分熱量由誰承擔的問題。
2.0.7 室溫調控包括兩個調節控制功能,一是自動的室溫恆溫控制,二是人為主動的調節說定溫度。
3 基 本 規 定
3.0.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規定,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目前很多項目只是預留了計量表的安裝位置,沒有真正具備熱計量的條件,所以本條文強調必須安裝熱量計量儀表,以推動熱計量工作的實現。
3.0.2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供熱企業和終端用戶間的熱量結算,應以熱量表作為結算依據。用於結算的熱量表應符合相關國家產品標准,且計量檢定證書應在檢定的有效期內。
3.0.3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九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實行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的目錄和管理方法,由國務院制定。其他計量標准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當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監督檢查。
依據《計量法》規定,用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應該實行首檢和周期性強制檢定,不設置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和熱量分攤儀表如散熱器熱分配計應按照產品標准,具備合格證書和型式檢驗證書。
3.0.4 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作應採用技術和管理手段,不能一味為了供熱節能、而犧牲了室內熱舒適度,甚至造成室溫不達標。當然,室內溫度過高是不合理的,在改造中沒有必要保持原來過高的室溫。

6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3.0.5 只有在水力平衡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氣候補償和室內溫控計量才能起到節能作用,在熱源處真正體現出節能效果;這些節能技術之中,水力平衡技術是其他技術的前提;同時,既有住宅的室內溫控改造工程量較大,對居民的生活干擾也比較大,應在供熱系統外網節能和建築圍護結構保溫節能達標的前提下開展進行。
本條文提倡在改造工程中熱計量先行,是為了對於改造效果加以量化考核,避免虛假宣傳等行為,鼓勵節能市場公平,為能源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同時,在關注熱量計量的同時,還應該關注熱源的耗水、耗電的分項計量工作。
3.0.6 熱量表的選型,不可按照管道直徑直接選用,應按照流量和應降選用。理論上講,設計流量是最大流量,在供熱負荷沒達到設計值時流量不應達到設計流量。因此,熱量測量裝置在多數工作時間里在低於設計流量的條件下工作,由此根據經驗本條文建議按照80%設計流量選用熱量表。目前熱量表選型時,忽視熱量表的流量范圍、設計壓力、設計溫度等與設計工況相適應,不是根據儀表的流量范圍來選擇熱量表,而是根據管徑來選擇熱量表,從而導致熱量表工作在高誤差區。一般表示熱量表的流量特性的指標主要有起始流量qVm(有的資料稱為最小流量);最小流量qVt,即最大誤差區域向最小誤差區域過渡的流量(有的資料稱為分界流量);最大流量qVmax,額定流量或常用流量qVc。選擇熱流量表,應保證其流量經常工作在qVt與qVn之間。機械式熱量表流量特性。
流量感測器安裝在回水管上,有利於降低儀表所處環境溫度,延長電池壽命和改善儀表使用工況。曾經一度有觀點提出熱量表安裝在供水上能夠防止用戶偷水,實際上僅供水裝表既不能測出偷水量,也不能挽回多少偷水損失,還令熱量表的工作環境變得惡劣。
本條文規定熱量表存儲當地供暖季供暖天數的日供熱量的要求,是為了對供暖季運行管理水平的考核和追溯。在住戶和供熱企業對供暖效果有爭議的情況下,通過熱量表可以進行追溯和判定,這種做法在北京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通過室外實測日平均溫度記錄和日供熱量記錄的對照,可以考核供熱企業的實際運行是否按照氣象變化主動調節控制本條文建議熱量表具有數據遠傳擴展功能,也是為了監控、管理和讀表方便的需要。
通常情況下,為了滿足儀表測量精度的要求,需要有對直管段的要求。有些地方安裝熱量表雖然提供了直管段,但是把變徑段設在直管段和儀表之間,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目前有些熱量表的安裝不需要直管段也能保證測量精度,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而且對於供熱系統改造工程非常有用。在儀表生產廠家沒有特別說明史情況下,熱量表上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5倍管徑,下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2倍管徑。
在試點測試過程中出現過這種情況,由於熱量表的時鍾沒有校準一致,致使統計處理數據時出現誤差,影響了工作,因此在此作出提醒。
3.0.7 目前偽劣的恆溫控制閥和平衡閥在市場上佔有很高比例,很多手動閥門冒充是恆溫控制閥,很多沒有測壓孔和測量儀表的閥門也冒充是平衡閥,這些偽劣產品既不能實現調節控制的功能,又浪費了大量能量,本條文提出的目的是要求對此加以嚴格管理。
3.0.8 當前集中供熱水質問題比較突出,致使散熱器腐蝕漏水和調控設備阻塞等問題頻頻出現,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標准並加以嚴格貫徹,有關系統水質要求的國家標准正在制定之中。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 量 方 法
4.1.1 熱源包括熱電廠、熱電聯產鍋爐房和集中鍋爐房;熱力站包括換熱站和混水站。在熱源處計量儀表分為兩類,一類為貿易結算用表,用於產熱方與購熱方貿易結算的熱量計量,如熱力站供應某個公共建築並按表結算熱費,此處必須採用熱量表;另一類為企業管理用表,用於計算鍋爐燃燒效率、統計輸出能耗,結合樓棟計量計算管網損失等,此處的測量裝置不用作熱量結算,計量精度可以放寬,例如採用孔板流量計或彎管流量計等測量流量,結合溫度感測器計算熱量。

7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4.1.2 本條文建議安裝熱量測量裝置於一次管網的回水管上,是因為高溫水溫差大、流量小、管徑較小,可以節省計量設備投資;考慮到回水溫度較低,建議熱量測量裝置安裝在回水管路上。如果計量結算有具體要求,應按照需要選取計量位置。
4.1.3 在熱源或熱力站,連接電源比較方便,建議採用有斷電保護的市電供電。
4.1.4 在熱源進行耗電量分項計量有助於分析能耗構成,尋找節能途徑,選擇和採取節能措施。
4.2 調節與控制
4.2.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為了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浪費。過去,鍋爐房操作人員憑經驗「看天燒火」,但是效果並不很好。近年來的試點實踐發現,供熱能耗浪費並不是主要浪費在嚴寒期,而是在初寒、末寒期,由於沒有根據氣候變化調節供熱量,造成能耗大量浪費。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能夠根據負荷變化自動調節供水溫度和流量,實現優化運行和按需供熱。
熱源處應設置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通過鍋爐系統熱特性識別和工況優化程序,根據當前的室外溫度和前幾天的運行參數等,預測該時段的最佳工況,實現對系統用戶側的運行指導和調節。
氣候補償器具是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的一種,比較簡單和經濟,主要用在熱力站。它能夠根據室外氣候變化自動調節供熱出力,從而實現按需供熱,大量節能。氣候補償器還可以根據需要設成分時控制模式,如針對辦公建築,可以設定不同的時間段的不同室溫需求,在上班時間設定正常供暖,在下班時間設定值班供暖。結合氣候補償器的系統調節做法比較多,也比較靈活,監測的對象除了用戶側供水溫度之外,還可以包含回水溫度和代表房間的室內溫度,控制的對象可以是熱源側的電動調節閥,也可以是水泵的變頻器。
4.2.3 水泵變頻調速控制的要求是為了強調量調節的重要性,以往的供熱系統多年來一直採用質調節的方式,這種調節方式不能很好地節省水泵電能,因此,量調節正日益受到重視。同時,隨著散熱器恆溫控制閥等室內流量控制手段的應用,水泵變頻調速控製成為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水泵變頻調速控制是系統動態控制的重要環節,也是水泵節電的重要手段。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速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調送水泵的性能曲線採用陡降型有利於調速節能。
目前,變頻調速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 控制熱力站進出口壓差恆定:該方式簡便易行,但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小,節能潛力有限。
2 控制管網最不利環路壓差恆定:該方式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大,節能效果明顯;但需要在每個熱力入口都設置壓力感測器,隨時檢測、比較、控制,投資相對較高。
3 控制回水溫度;這種方式響應較慢,滯後較長,節能效果相對較差。
4.2.4 本條文的目的是將住宅和國建等不同用熱規律的建築在管網系統分開,實現獨立分時分區調節控制,以節省能量。對於系統管網能夠分開的系統,可以在管網源頭分開調節控制,對於無法分開的管網系統,可以在熱用戶熱力入口通過調節閥分別調節。
4.2.5 過去由於熱力站的人工值守要求和投資成本的增加限制了熱力站的小型化,如今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熱力站已經能夠實現無人值守,同時,組裝式熱力站的普及也使得小型站的投資和佔地大幅度下降,開始具備了推廣普及的基礎。隨著建築節能設計指標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居住建築實行三步節能之後,小型站和分級泵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條文推薦使用小型熱力站技術的原因如下:

❾ 關於行業標准《城鎮供熱管網設計標准》徵求意見通知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6年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版(建標函〔2015〕274號)權,我部組織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行業標准《城鎮供熱管網設計標准(徵求意見稿)》(見附件)。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北大街小醬坊胡同甲40號;郵編100031。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12月5日。
附件:城鎮供熱管網設計標准(徵求意見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18年11月5日

熱點內容
碼頭裝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14:05 瀏覽:536
道德獻祭 發布:2025-07-23 18:08:27 瀏覽:23
淮南市律師 發布:2025-07-23 18:06:07 瀏覽:388
合作社規章制度免費下載文檔 發布:2025-07-23 18:01:49 瀏覽:552
學校保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8:00:22 瀏覽:988
美術展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3 17:46:23 瀏覽:404
合同約定與法律法規規章不一致 發布:2025-07-23 17:43:02 瀏覽:919
法院對調群 發布:2025-07-23 17:30:23 瀏覽:711
黨員的道德情操 發布:2025-07-23 17:16:50 瀏覽:580
福建省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3 17:15:51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