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鑒定條例
A. 請問十級傷殘鑒定的具體標準是什麼
十級傷殘是傷殘等級中的一種等級。十級傷殘意味著日常活動能力、工作和學習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部分受限。
Ⅹ級傷殘鑒定標准:
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
a.神經功能障礙,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b.外傷性癲癇,葯物能夠控制,但遺留腦電圖中度以上改變;
c.輕度不自主運動或共濟失調;
d.視覺障礙,包括:斜視、復視、視錯覺、眼球震顫等;
e.半身或偏身型淺感覺分離性缺失;
f.一肢體完全性感覺缺失;
g.節段性完全性感覺缺失;
h.輕度失語或構音障礙;
i.影響陰莖勃起功能。
2、 頭面部損傷致:
a.一眼低視力1級;
b. 一側眼瞼下垂或畸形,影響容貌;
c. 一眼視野中度缺損(直徑小於60);
d.口腔損傷,牙齒脫落或折斷2枚以上,無法安裝義齒或修補,影響咀嚼和語言功能;
e.輕度張口受限,影響容貌;
f.顳頜下關節損傷,中度張口受限,影響進食和語言功能;
g.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影響進食和語言功能;
h.一耳中等重度聽覺障礙;或雙耳中度聽覺障礙;
i.一側耳廊缺失(或畸形)10% 以上;
j.鼻尖缺失(或畸形),影響容貌;
k.面部瘢痕形成面積4cm以上,影響容貌;
l.面部細小瘢痕(或色素明顯改變)面積15cm以上,影響容貌;
m.頭皮無毛發20cm以上;
n.顱骨缺損直徑2cm以上,遺留神經系統部分輕度症狀和體征;或顱骨缺損直徑4cm以上,無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
o. 頜面部骨及軟組織缺損,容貌變形。
3、脊柱損傷致:
a.頸椎或腰椎畸形癒合,頸部或腰部活動度喪失10%以上;
b.胸椎畸形癒合,影響呼吸功能.
4、 頸部損傷致:
a. 瘢痕形成,攣縮,頸部活動度喪失10%以上;
b.影響呼吸和吞咽功能;
c.頸前三角區瘢痕面積20cm以上。影響體形;
5、胸部損傷致:
a. 女性一側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2肋以上骨折,畸形癒合;或2肋以上缺失;
c. 肺破裂修補;
d.胸膜粘連或胸廓畸形.
6、腹部損傷致:
a. 胃、腸、消化腺等破裂修補;
b.脾破裂修補;
c. 腎破裂修補或腎功能輕度障礙.
7、 盆部損傷致:
a. 骨盆傾斜,雙下肢長度相差2cm以上;
b. 骨盆畸形癒合;
c. 一側卵巢缺失、萎縮完全喪失功能;
d. 一側輸卵管缺失或閉鎖;
e. 子宮部分切除或修補;
f. 一側輸尿管嚴重狹窄;
g. 膀眈破裂修補;
h. 尿道狹窄;
i. 直腸、肛門損傷,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礙。
8、會陰部損傷致:
a. 陰莖龜頭缺失(或畸形)25%以上,影響功能;
b. 陰莖包皮損傷,瘢痕形成,影響功能;
c. 一側輸精管缺失(或閉鎖);
d. 一側睾丸缺失、萎縮完全喪失功能;,
e. 陰囊瘢痕形成,功能嚴重障礙。
9、外陰、陰道損傷致瘢痕形成,陰道狹窄,影響功能。
10、 肢體損傷致:
a.一手掌缺失 5 %以上或雙手掌喪失功能5%以上;
b.雙手十指缺失5%以上或雙手十指喪失功能10%以上;
c.一上肢腕、肘、肩三大關節的一關節喪失功能25%以上;
d.一足弓結構破壞1/3以上;
e.雙足十趾缺失10%以上或雙足十趾喪失功能25%以上;
f.一下肢踝、膝、髖三大關節的一關節喪失功能25%以上;
g.一上肢縮短4cm以上;
h.一下肢縮短2cm以上。
11、皮膚損傷致瘢痕形成達體表面積5%以上。
拓展資料:
賠償標准:
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十級傷殘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十。
參考資料:十級傷殘-網路
B. 十級傷殘鑒定標准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規定,工傷職工鑒定為十級傷殘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所在省市規定的標准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准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8、勞動解除或者終止,按照所在省、或直轄市、自治區政府規定的標准,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C. 傷殘鑒定標准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試行)
【分類號】 L35301199221
【標題】 勞動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頒發《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試行)》的通知
【時效性】 有效
【頒布單位】 勞動部等
【頒布日期】 19920309
【實施日期】 19920309
【失效日期】
【內容分類】 幹部保險福利
【文號】 勞險字(1992)6號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試行)》研究成果,業經鑒定評審通過,現予頒發試行。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殘致程度鑒定標准(試行)》是按照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
八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為適應工傷保險制度改革的需要,由勞
動部、衛生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的。職工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程度分為十級,其中一、二、三、
四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五、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八、九、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
力。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工傷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和開展勞動鑒定工作中按此標准試行,並注
意總結經驗。在對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致殘後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鑒定時,可以參照此標准辦
理。在試行過程中有什麼問題,請及時函告我們,以便修改,為形成國家標准提供依據。
一、本標準是為了適應工傷保險制度改革,保護職工合法權益,加強安全生產,和維護國家整體利益
而制訂的。
二、本標准適用於職工中經當地勞動部門證明屬於工傷,或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具有職業病診斷權的
醫療衛生機構診斷為職業病後,經醫療單位確定醫療終結時,需進行傷殘醫療檢查及勞動能力鑒定者。
三、本標准依據傷病者醫療終結時的器官損傷、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與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了
由於傷殘引起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對傷殘程度進行分級。
1.器官損傷 是工傷的直接的後果,但職業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損。
2.功能障礙 工傷後功能障礙的程度與器官缺損的部位及嚴重程度有關,職業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礙
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對功能障礙的判定,應以醫療終結時的醫療檢查結果為依據,根據評殘對象逐
個確定。本標准在附錄A、C、E、G、I中對一些傷殘類別的定義以及所造成功能障礙的分級判定基
准,作了交代和說明。
3.醫療依賴 指傷、病致殘後,於醫療終結時仍然不能脫離治療者。
4.護理依賴 指傷、病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者。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
(1)進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動。
護理依賴的程度分三級:
a.完全護理依賴 指上述五項均需護理者。
b.大部分護理依賴 指上述五項中三項需要護理者。
c.部分護理依賴 指上述五項中一項需要護理者。
5.心理障礙 一些特殊殘情,在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的基礎上雖不造成醫療依賴,但卻導致心理障
礙或減損傷殘者的生活質量,在評定殘情時,應適當考慮這些後果。
四、依據上述原則將工傷及職業病傷殘造成失能的情況分為十級,列於甲表。
由於傷殘類型復雜,有的類型分級可以由最重(一級)到最輕(十級)覆蓋十級,有的類型可以不足
十級,或者空級。對本標准未列載的個別傷殘情況,可根據上述原則,參照本標准中相應等級進行評
定。
五、本標准根據不同系統和器官致殘類別分為五個部分制訂,每個部分均包含有標准正文(工傷及職
業病致殘程度分級表)、補充件(分級依據或判定基準)及參考件(正確使用標準的說明),如乙表
所示。為便於使用,後附分級系列。
由職業因素所致內科以外的,且屬於衛生部頒布的職業病名單中的病傷,於醫療終結時其致殘等級皆
根據表1~4部分中相應的殘情進行鑒定,其中因職業腫瘤手術所致的殘情參照主要受損器官的相應
條目進行評定。
六、在使用本標准時,應嚴格遵循補充件中各類傷殘的分級依據或判定基準,依照參考件中正確使用
標準的說明,根據傷殘的具體情況,掌握本標準的分級,進行工傷及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
八、如受工傷損害的器官原有傷殘和疾病史,其致殘等級的評定,以醫療終結時本次實際的致殘結局為
依據。
甲表: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分級表
級別
級 別 劃 分 依 據
一級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它器官不能代償,需特殊醫療依賴及完全護理依賴方可維持生命及基本生活者。
二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需特殊醫療依賴和大部護理依賴者。
三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病需特殊醫療依賴和部護理依賴者。
四級
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需特殊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級
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較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需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六級
器官大部缺損或明顯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礙或並發症,需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七級
器官大部缺損或畸形,有輕度功能障礙或並發症,需一般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八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有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九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十級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
表1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部分)
-------------------------------------
傷殘類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 | | ||
智能減退 | 極重度 | | 重度 | | 中度 |
| | | | ||
------|-----|-----|-----|-----|-----|
| |精神病症 |精神病症|精神病症 | |
| |狀致使缺 |狀表現為|狀致使缺 | |
精神病症狀 | |乏生活自 |危險或沖 |乏社交能 | |
| |理能力者 |動行為者|力者 | |
------|-----|-----|-----|-----|-----|
癲癇 | | | 重 度 | | |
------|-----|-----|-----|-----|-----|
運動障礙 | | | | | |
1.肢體癱 |四肢癱肌 |三肢癱肌 |1.截癱肌|1.單肢癱|1.四肢癱|
(腦,脊髓及|力3級或 |力3級或 |力3級 |肌力2級 |肌力4級 |
神經損傷) |三肢癱肌 |截偏癱肌 |2.偏癱肌|2.雙足全|2.單肢癱|
|力2級 |力2級|力3級, |肌癱肌力 |肌力3級 |
| | |或雙手全|2級 |3.雙手部|
| | |肌癱肌力|3.雙手肌| 分肌癱肌 |
| | |3級 |癱肌力3| 力2級 |
| | | |級 |4.利手全|
| | | | |肌癱肌力 |
| | | | |2級 |
| | | | |5.雙足全|
| | | | |肌癱肌力 |
| | | | |3級 |
| | | | ||
| | | | ||
2.非肢體癱| 重 度 | | | 中 度 | |
的運動障礙 | | | | | |
------|-----|-----|-----|-----|-----|
A4人格改變
人格是個體心理特徵的總和,具有明顯的一貫性和恆定性,代表了一個人的貫行為傾向
和恆定的反應方式,是一個人的慣常行為模式。一般所說的人格,是指個體在發育過程
中逐步發展形成的心理屬性,通常認為年滿18歲始達成熟,它是先天素質和後天環境
的摵轄饠。幼年早期,特別是6歲以前,具有較大的可塑性,環境和教育對其有較大的
影響,但既經成熟定型,則具較頑強的穩定性,往往保持終生而不易改變。人格特徵總
是影響著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和對具體事物的反應,決定一個人特有的行為和思維方式,
也包括對其自身的認識和態度。
個體在發育過程中,由於先天素質或後天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人格異常,稱為人格障礙;
由於工傷或職業中毒因素影響大腦所造成的器質性人格異常,稱為人格改變。
器質性人格改變,以行為模式和人際關系顯著而持久的改變為主要臨床表現,至少有下
述情況之一:
a.情緒不穩,如心境由正常突然轉變為抑鬱,或焦慮,或易激惹;
b.反復的暴怒發作或攻擊行為,與誘發因素顯然不相稱;
c.社會責任感減退,工作不負責任,與人交往而無信;情感冷漠,對周圍事物缺乏應
有的關心,對人也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d.本能亢進,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倫理道德觀念明顯受損,缺乏自尊心和羞恥感;自
我中心,易於沖動,行為不顧後果;
e.社會適應功能明顯受損。
A5癲癇診斷和頻度分級標准
A5.1癲癇的診斷:要有工傷或職業病的確切病史,有醫師或其他目擊者敘述或證明,
腦電圖顯示異常,根據癲癇發作頻度、用葯控制情況劃分輕、中、重三度。
A5.2癲閑的頻度分級
a.輕度
需系統服葯治療方能控制的各種類型癲癇發作者。
b.中度
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經系統服葯治療兩年後,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平均每月1次
或1次以下,小發作和其它類型發作平均每周1次以下。
c.重度
各種類型的癲癇發作,經系統服葯治療兩年後,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平均每月1次
以上,小發作和其它類型發作平均每周1次以上者。
B1 本標准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因工傷或職業病致殘、留有神經、精神功能障礙,於醫療終結時需鑒定致
殘程度者。
B5 精神分裂症及躁鬱症均為內源性精神病,發病主要決定於病人自身的生物學素質。
在工傷或職業病過程中伴發的內源性精神病不應與工傷或職業病直接所致的精神病相混
淆。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不屬於工傷或職業病性精神病。
表2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骨科、整形外科、燒傷科部分)
----------------------------------
傷殘類別| 一 | 二 | 三 |
----|--------|---------|---------|
|1.面部重度毀容| |面部重度毀容 |
|同時伴有表2中 | | |
|二級傷殘之一者 | | |
|2.全身重度瘢痕| | |
頭面部毀|形成,脊柱及四肢| | |
容 |大關節部分功能 | | |
|喪失 | | |
| | | |
| | | |
----|--------|---------|---------|
| | | |
| | | |
脊柱損傷| | | |
| | | |
| | | |
----|--------|---------|---------|
|雙肘關節以上截 |雙側腕部截肢或 |1.一手截肢,另一|
|肢或功能完全喪 |雙手功能完全喪 |手拇指缺失 |
|失 |失 |2.雙手拇、食指缺|
| | |失或功能完全喪 |
| | |失 |
| | |3.一側肘上截肢 |
| | |(利側) |
上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1 本標准只適用於職工工傷與職業病所致脊柱、四肢損傷的致殘程度鑒定之用,其它先天性畸形,或隨年齡增長出現的退行性改變,如骨性關節炎等,不適用本標准。
*********************************************************
D15 面部異物色素沉著是指由於工傷如爆炸傷所致顏面部各種異物(包括石子、鐵粒等)的存留,或經取異物後仍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但臨床上很難對面部異物色素沉著量及面積作出准確的劃分,同時也因性別、年齡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影響更難一概而論,而考慮到實際工作中可能遇見多種復雜情況,故本標准將面部異物色素沉著分為輕度及重度兩個級別,分別以超過顏面總面積的1/4及1/2作為判定輕、重的基準(參見C2)。
*********************************************************
表3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
傷殘類別 | 一 | 二 |
-------|--------|----------|
|雙眼無光感或僅有|一眼有或無光感, |
|光感但光定位不準|另眼矯正視力 |
|者 |≤0.02或視野 |
| |≤8%(或半徑≤5埃ü
| | |
| | |
| | |
| | |
眼損傷與視功能| | |
障礙 | | |
| | |
| | |
| | |
| | |
-------|--------|----------|
| | |
聽功能障礙 | | |
-------|--------|----------|
前庭性平衡障礙| | |
-------|--------|----------|
| | |
喉原性呼吸困難| | |
及發聲障礙 | | |
-------|--------|----------|
| |食管閉鎖或切除後 |
吞咽功能障礙 | |攝食依賴胃造瘺 |
-------|--------|----------|
耳廓缺損 | | |
*********************************************************
E3無晶體眼的視覺損傷程度評價
因工傷或職業病導致眼晶體摘除,除了導致視力障礙外,還分別影響到患者的視野及立體視覺功能,因此,對無晶體眼中心視力(矯正後)的有效值的計算要低於正常晶體眼。計算辦法可根據無晶體眼的只數和無晶體眼分別進行視力最佳矯正(包括戴眼鏡或接觸鏡和值入人工晶體)後,與正常晶體眼,依視力遞減受損程度百分比進行比較來確定無晶體眼視覺障礙的程度。
*********************************************************
E5 聽力損傷診斷標准及計演算法
E5.1 聽閾測定的設備和方法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聽力計(GB7341-87);校準純音聽力計用的標准零級(GB4854-84);聲學-純音氣導聽閾測定-保護聽力用(GB7583-87)。
E5.2 30歲以上受檢者在計算其聽閾值時,應從實測中扣除其年齡修正值,後者取國標GB7582-87,聲學-耳科正常人的氣導聽閾與年齡和性別的關系附錄B之中數值。
E5.3 雙耳聽力損失計演算法:聽力較好一耳的語頻氣導聽閾均值祝醇猶
D. 工傷認定後必須要做傷殘鑒定嗎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申請工傷鑒定,確認傷殘等級後是確認賠償的基礎。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第二,主要理賠范圍包括享受工傷醫療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輔助器具,醫療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生活護理費等。
第三,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具體規定進行賠償。
第四,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E. 傷殘鑒定九級一般能賠償多少錢
工傷九級賠償9個月的本人工資。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還補償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補助金標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5)傷殘鑒定條例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於二○○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現就條例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職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其工作的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二、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既可以是職工駕駛或乘坐的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職工因其他機動車事故造成的。
三、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這里「突發疾病」包括各類疾病。「48小時」的起算時間,以醫療機構的初次診斷時間作為突發疾病的起算時間。
F. 傷殘評定標準的種類有哪些
傷殘鑒定標准:由國家統一規定一個標准,再由地方按標准去實施,以維護傷殘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傷殘還分有多種類型,各種傷殘要對照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