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南京公祭條例

南京公祭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06 23:04:49

1. 南京城警報為什麼在12月13齊鳴有什麼意義

2018年12月13日,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隆重舉行2018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又一年冬日,轉眼已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1周年。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凜冽的寒風中,凌厲尖銳的防空警報聲再次在南京上空拉響。

家國休戚與共,人類命運共通。這一天,《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正式實施;這一天,來自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聚首南京,共同推開記憶之門,為的是一起點亮和平之光。

南京城市上空拉響防空警報。

國家公祭「默哀一分鍾」寫入法規

從2014年開始,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公祭日當天,南京全城默哀一分鍾。今年,「默哀一分鍾」被明確寫入法規。

1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全票通過《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條例》第十二條明確,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鳴放警報時,除了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正在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就地默哀一分鍾,其他機動車、火車、船舶等停駛鳴笛致哀一分鍾。該條例於12月13日起正式實施。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條例》具有里程碑意義,讓國家公祭各項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法律支撐下的儀式感,有利於更好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條例》主要起草人之一、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三法律師事務所主任孫勇認為,《條例》中的規定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導向意義,發揮了立法的價值引導功能,更能進一步凸顯南京「博愛之都」「和平之城」的城市形象。

今天,和平鴿繼續放飛,穿越這座古老的城市,飛向高遠的天空與未來。81年,南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也在創造新輝煌。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心手相連,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心和信念無比堅定。



12.13

這段不可抹殺的歷史

是所有中國人不容忘卻的記憶

祭奠同胞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興我中華

2.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那天,下完下半旗之後,干什麼

1、6項悼念紀念活動,這其中包括:舉行下半旗儀式;南京市部分區同步舉行悼念活動;全國抗戰主題紀念(博物)館同步舉行悼念活動;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同步開展悼念活動;組織「世界和平法會」;舉辦「燭光祭」活動。

2、另外,《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也從2018年12月13日起施行。這是首部國家公祭地方法規。

3、《條例》明確要求,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鳴放警報時,除了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正在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以外,其他人員就地默哀一分鍾,其他機動車、火車、船舶等停駛鳴笛致哀一分鍾。

4、為保證悼念活動的莊重感和儀式感,國家公祭設施周邊禁止一切公共娛樂活動。

5、《條例》規定,舉行悼念活動或參觀國家公祭設施時,應真誠緬懷逝者,保持安靜肅穆,不得褻瀆、損毀國家公祭設施,不得身著、佩戴與國家公祭設施環境、氛圍不符的服飾、圖標,不得擾亂公共秩序等。

6、除此之外,《條例》也對傷害民族情感的「精日」行為劃定了「法律紅線」:禁止歪曲、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等言論;禁止在國家公祭設施等地使用具有日本軍國主義象徵意義的軍服等道具拍照、錄制視頻等;禁止侵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的姓名、肖像等合法權益。

7、同時,《條例》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國家公祭主題教育納入南京市中小學地方課程,組織教材編寫。

3.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所有工地都放假嗎,為什麼有的工地沒有放假呢

根據現行政策,沒有強制性放假規定。

2018年1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2018年12月13日起,《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正式施行。

《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第十條,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協調工作機制,保障國家公祭活動順利進行。

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公祭活動前發布通告,明確鳴放警報、臨時管制措施、行為規范等相關要求。

《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中並沒有放假的規定。

(3)南京公祭條例擴展閱讀

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滅絕人性的暴行,是中華民族的深重苦難,是南京城市永久的沉痛記憶。全市人民應當不忘國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國家公祭場所管理區應當保持庄嚴肅穆、環境整潔,並禁止實施下列行為:

(一)開設娛樂場所;

(二)設置與悼念主題明顯不相適應的門牌店招、標識標志、廣告等;

(三)擅自擺攤設點,進行銷售、游藝、表演、乞討等;

(四)其他有損國家公祭場所環境與氛圍、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

舉行悼念活動或者參觀國家公祭設施時,應當真誠緬懷逝者,遵守下列規定:

(一)保持安靜肅穆,不得嬉鬧喧嘩;

(二)愛護歷史文物,不得褻瀆、損毀國家公祭設施;

(三)衣著端莊得體,不得身著、佩戴與國家公祭設施環境、氛圍不符的服飾、圖標;

(四)服從組織引導,不得擾亂公共秩序;

(五)國家公祭設施的其他管理規定。

4. 國家公祭日不允許干什麼

禁止在國家公祭設施、抗戰遺址和抗戰紀念館等地使用具有日本軍國主義象徵版意義的軍服權、旗幟、圖標或者使用相關道具,拍照、錄制視頻或者通過網路對上述行為公開傳播等。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員胡卓然指出,明確「精日行為」的罰則,對遺址進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上的保護,這回應了社會關切。

熱點內容
莒縣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6 10:05:34 瀏覽:722
應當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6 10:01:29 瀏覽:204
陳維崧律師 發布:2025-05-26 09:53:51 瀏覽:878
司法考試考新的民法典嗎 發布:2025-05-26 09:46:15 瀏覽:634
湖南勞動法病假工資標准 發布:2025-05-26 09:45:40 瀏覽:577
經濟法的考試試卷A卷 發布:2025-05-26 09:30:25 瀏覽:65
雙流法院東升法庭 發布:2025-05-26 09:21:32 瀏覽:90
物流公司網點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21:26 瀏覽:141
道德犯罪案 發布:2025-05-26 09:06:19 瀏覽:182
動漫公司辦公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09:03:13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