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救護車管理條例

救護車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5-25 12:23:15

A. 120急救車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急救醫療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承擔院前急救任務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配置急救醫療葯械、設備和醫務人員,並對急救醫療器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保證其正常使用。
因此,在搶救病人過程中醫生和護士應做到必要的診療,和初步的分析診斷並採取相應急救措施。
120與999不一樣,120沒有配備擔架員,120救護人員沒有抬人的義務,應該由病人家屬負責抬人,在家屬人手不夠的情況下,120可以提供幫助。999配有擔架員,可以提供服務。

120急救車的作用是:可以快速為急症病人進行搶救並快速送往醫院。如120救護車確實在執行緊急任務的,不承擔交通事故責任。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B. 120急救車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急救醫療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承擔院前急救任務的醫療機構需按照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配置急救醫療設備、葯械和醫務人員,並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轉。因此,急救過程中,醫生和護士應當進行必要的診療和初步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120急救車與999急救車在配置和職責上有明顯的區別。120急救車不配備擔架員,因此,抬病人上救護車的責任在於病人家屬,如果家屬人手不足,120可以提供幫助,但非強制義務。而999急救車則配備了擔架員,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120急救車的主要職責是快速搶救急症病人,並迅速將其送往醫院。在執行緊急任務時,120救護車不會承擔交通事故責任。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和工程救險車在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和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因此,120急救車在承擔急救任務時,不僅需要確保醫療設備的完善和人員的專業性,還需要遵守交通法規,保障救治過程的安全高效。同時,家屬在急救過程中也需積極配合,共同確保病人的及時救治。

急救過程中,家屬的配合至關重要。家屬應了解急救知識,協助急救人員,確保病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同時,急救人員也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確保在執行急救任務時能夠迅速、准確地判斷病情,並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急救效率,急救機構還需加強與交通部門的協調,確保急救車輛在執行任務時能夠順利通行。同時,社會公眾也應提高對急救知識的認識,了解急救車的標志和緊急情況下的避讓規則,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急救環境。

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更好地保障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急症病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救治,從而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

C. 120急救搶救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關於120急救搶救的法律是《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法律規定了全國院前急救搶救號碼為「120」,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急救搶救人員的培訓,從事院前急救搶救的專業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和醫療救護員,「120」號碼應當每天24小時有人受理,受理後應當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的原則,將患者轉運至醫療機構救治。

法律依據:《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行為,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水平,促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十三條 全國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為「120」。

急救中心(站)設置「120」呼叫受理系統和指揮中心,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120」呼叫號碼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院前醫療急救呼叫電話。、

第十九條 從事院前醫療急救的專業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和醫療救護員。

醫師和護士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取得相應執業資格證書。

醫療救護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上崗前,應當經設區的市級急救中心培訓考核合格。

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考核、聘任等方面應當對上述人員給予傾斜。

第二十條 醫療救護員可以從事的相關輔助醫療救護工作包括:

(一)對常見急症進行現場初步處理;

(二)對患者進行通氣、止血、包紮、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

(三)搬運、護送患者;

(四)現場心肺復甦;

(五)在現場指導群眾自救、互救。

第二十一條 急救中心(站)應當配備專人每天24小時受理「120」院前醫療急救呼叫。「120」院前醫療急救呼叫受理人員應當經設區的市級急救中心培訓合格。

第二十二條 急救中心(站)應當在接到「120」院前醫療急救呼叫後,根據院前醫療急救需要迅速派出或者從急救網路醫院派出救護車和院前醫療急救專業人員。不得因指揮調度原因拒絕、推諉或者延誤院前醫療急救服務。

第二十三條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應當按照就近、就急、滿足專業需要、兼顧患者意願的原則,將患者轉運至醫療機構救治。

第二十五條 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費用,不得因費用問題拒絕或者延誤院前醫療急救服務。

D. 長沙市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行為,促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院前醫療急救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院前醫療急救,是指急、危、重傷病員送達醫院救治前,在120急救(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調度下開展的現場搶救和運送途中緊急救治等醫療活動。第三條院前醫療急救屬於公益事業,是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負責領導、組織協調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應當將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納入本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保障其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第四條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院前醫療急救的管理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負責管理本轄區內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開展本轄區內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

財政、公安、交通、教育、民政、通信、電力等部門和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院前醫療急救相關工作。第五條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居(村)民委員會應當開展醫療急救知識公益宣傳,提高公眾急救意識。第二章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第六條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則,本市建立以120急救(指揮)中心和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醫院(以下簡稱急救網路醫院)為主體、社會共同參與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第七條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負責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的業務管理,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的協調監督和指揮調度;

(二)制定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流程、服務規范和應急預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擔市區范圍內院前醫療急救的直接指揮和調度;

(四)對縣(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市區范圍內各急救網路醫院進行業務指導;

(五)定期組織應急演練,開展急救醫學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六)管理應急儲備物資、裝備;

(七)組織開展醫療急救知識科普宣傳;

(八)組織開展醫療急救專業培訓和公益培訓;

(九)有關法律、法規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120急救(指揮)中心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一個縣(市)不得設置多個120急救(指揮)中心。

縣(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立與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網的指揮調度信息系統。第九條符合下列條件的醫院,市、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其確定為急救網路醫院,統一向社會公布:

(一)設有急診科的二級以上綜合(中)醫院和三級專科醫院;

(二)具備一定的綜合救治能力;

(三)配備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醫師、護士和醫療救護員等(以下簡稱急救人員)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

(四)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救護車(以下簡稱120救護車)和急救葯品、設備及器械符合相關規定;

(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上述條件的醫院應當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

在本市院前醫療急救資源短缺地區,市、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確定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至五項規定的醫療機構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第十條急救網路醫院應當規范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並服從120急救(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調度。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急、危、重傷病員實施現場搶救和運送途中的緊急救治,與接診醫院辦理交接手續;

(二)按照有關規定對120救護車及急救葯品、器械、設備和人員等進行日常管理;

(三)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

(四)做好院前醫療急救信息登記、統計、保管和報告工作;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根據行政區域內人口數量、地域范圍、經濟條件等因素,應按每四萬人口至少配一輛救護車的標准配備120救護車。

120急救(指揮)中心應當配置搶救監護型、防護監護型、特殊用途型120救護車,滿足突發事件醫療急救需要。

120救護車及車載急救設施、衛星定位設備、通訊設備、監控設備、信息傳輸設備和標志圖案等應當符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規定。

E. 黑120救護車的法律制裁

黑救護車如何處罰
按照《道路運輸管理條例》黑救護車車予以扣留,並處以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關於120救護車收費的規定如下:
據《物價法》規定:
1、院前急救費150元/次,救護車起步費10元(3公里內),3公里以外部分2元/公里。
心肺復甦搶救費100元/人次;大出血搶救費(含搶救材料、儀器,特殊止血材料除外)50元/人次;使用的葯費按葯品價格另行計算。個別包括出診費過路費。
根據不同的救護車價格也不同。
2、擔架費三樓及以下15元,三樓以上每層價5元。
出診費每次10至15元;院前急救費每車次40元,醫生實施現場搶救方可收取此項費用;救護期間,化驗、特殊檢查、葯品、血液等費用另算。
救護車設置單位,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十日內,向原核准設置之衛生主管機關報備,並依規定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救護車設置單位之名稱、負責人、地址等登記事項變更者。

二救護車設置單位裁撤或歇業者。

三救護車停駛、復駛、報廢、注銷牌照或繳銷牌照者。

四救護車轉讓者。

有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情形之一,應注銷原設置之核准。救護車轉讓者,其受讓單位應依第七條規定辦理。

熱點內容
勞動法患病工資 發布:2025-05-25 16:57:51 瀏覽:280
勞動法沒有權威性 發布:2025-05-25 16:50:11 瀏覽:460
餐飲行業需要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5 16:50:10 瀏覽:171
和網友聊天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5 16:49:22 瀏覽:622
婚姻法我32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5 16:30:40 瀏覽:338
法官庭審報告 發布:2025-05-25 16:19:43 瀏覽:64
未成年法律知識圖片 發布:2025-05-25 16:12:45 瀏覽:887
關於合同法的經典真實案例 發布:2025-05-25 15:59:50 瀏覽:816
北京律師協會網 發布:2025-05-25 15:50:35 瀏覽:855
文登區司法局 發布:2025-05-25 15:44:29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