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學生安全管理條例

學生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2 00:53:10

A.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安全防範能力,預防和處理學校安全事故,保障學生、教職工和學校的合法權益,維護學校秩序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的管理、保障、教育、培訓、應急處置和事故處理等工作。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政府負責、屬地管理、家校共建、社會協同、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建設學校安全防控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學校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學校落實安全制度情況進行指導、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指導學校做好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及時依法處置學校突發事件和違法犯罪案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主管部門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學校安全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職責做好本轄區學校安全工作。第五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六條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措施保障學生在學校期間以及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的安全。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保障公辦學校安全工作所需經費。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足額保障學校日常安全工作所需經費和提供其他必要條件。
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採取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學校加強安全人員配備,開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第八條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接受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得從事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活動。
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責任,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第九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團體應當協助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鼓勵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研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學校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下開展學校安全培訓、宣傳和評價等工作。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危害師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行為的,應當及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等有權處理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第十一條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安全知識宣傳,發布有關學校安全的公益廣告,客觀、公正地報道學校安全事件和安全事故信息,營造良好的學校安全輿論環境。
發生學校安全事故,出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或者不完整信息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學校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澄清。第二章校園安全管理第十二條學校履行下列安全管理和教育職責:
(一)建立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
(二)明確負責安全管理工作的機構和人員,確定崗位安全管理責任;
(三)開展學校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
(四)進行學校日常安全管理,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五)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依法處置學校突發安全事件;
(六)建立學校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機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應當建立教職工崗位安全職責和考核制度。
公辦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和民辦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十三條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在學校安全工作中應當履行以下責任:
(一)向學校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
(二)書面告知學校學生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異常情況;
(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管理;
(四)教育學生改正不良行為;
(五)其他需要在學校安全工作中履行的責任。
成年學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應當將前款第二項規定的情況書面告知學校。

B. 武漢市中小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中小學校學生的人身安全,規范學校安全管理,預防和處理學校安全事故,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中小學校安全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中小學校是指普通中小學校、特殊教育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稱學校)。

本條例所稱學校安全是指學校校園、學校周邊以及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的安全。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屬地管理、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履行職責,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建立工作協調機制,並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考核內容,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保障學校安全。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市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按照本條例關於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管理職責的規定,負責各自轄區內的學校安全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職責負責轄區內的學校安全工作。第五條市、區教育主管部門(以下稱教育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應當設立或者明確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指導、監督學校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協調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中等職業學校的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屬學校的安全工作。

公安、衛生、食品葯品監管、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新聞出版、城管、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環境保護、規劃、土地、房管、水務、司法行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學校安全相關工作。第六條學校在教育教學活動期間,對學生負有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

學生應當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自覺接受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學生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學校可以組織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監督、協助學校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維護學生的人身安全,支持政府和學校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和學校舉辦者應當依法保障學校安全所需經費。

學校不得以保障安全為由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第二章學校周邊安全第九條生產、經營、儲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其他危險品以及設置高壓設施設備的,應當按照國家或者本省、市規定與學校保持安全距離並符合安全規范。

學校周邊廢水、廢氣、工業固體廢物、雜訊、放射性物質等污染物的排放應當符合國家和本省、市規定的標准。第十條規劃、土地、水務部門應當定期檢查學校周邊山體、水流狀況,發現影響學校建(構)築物、活動場所、通道等使用安全的,應當向有關部門或者學校發出禁止使用、通行或者設置防護設施的通知。有關部門或者學校應當按照通知要求採取相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公安機關應當在禁止游泳區域設置禁止游泳標志。水務部門應當督促有關單位對江河湖泊的岸線、堤防進行安全巡查和加強日常管理,在其他易發生學生溺水地段的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對學校周邊在建工程安全進行監督管理,發現安全隱患,依法及時督促建設單位予以整改。

城管部門負責學校周邊市政道路的維護管理。

燃氣、電力、通信、供水排水等設置有地下管網檢修井口的單位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學校周邊地下管網、井蓋的巡查、檢修和安全防範工作,相關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第十一條公安機關應當加強學校周邊的治安、交通巡邏,在學校周邊設置學校標志牌和相應的交通標志標線。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施劃人行橫道線,設置提示標志或者人行橫道信號燈。

學校位於交通事故易發路段或者交通繁忙路段的,公安機關應當在學生上學和放學時段安排警力,維護學校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第十二條文化部門應當依法禁止在學校周邊二百米范圍內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第十三條新聞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管、衛生、城管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學校周邊有關經營場所和流動商販進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出售非法出版物、假冒偽劣產品、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和無證經營、佔道經營等違法行為。

C. 邯鄲市學校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學校的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護學生、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國家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中等專業(技術)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校(含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以下統稱學校)的安全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遵循以人為本、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安全工作負有領導、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責,應當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對在學校安全工作中成績顯著或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五條市教育行政部門對全市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轄區內所屬學校安全工作實施具體指導和監督。

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等學校主管部門在規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所屬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文化、衛生、工商、建設、規劃、城管和行政執法、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國土資源、環保、地震、氣象、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葯品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第六條學校對本校安全工作負有管理責任,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七條學校安全經費由學校的舉辦者予以保障。第二章學校安全工作制度第八條學校應當建立下列安全工作制度:

(一)法律知識、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二)安全保衛、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制度;

(三)消防、衛生、食品、自然災害、交通、網路等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報告和處理制度;

(四)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五)餐飲服務、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六)葯品、危險品、實驗室物品管理制度;

(七)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申報審批制度;

(八)安全工作檢查、考核、獎懲制度;

(九)其他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第九條高等學校及中等規模以上學校應當設立專門的安全保衛機構,配備專門的安全保衛人員和設備。

其他學校應當配備經過保安培訓的專(兼)職安全保衛人員。第十條學校安全保衛機構和人員履行下列職責:

(一)落實學校安全工作制度,維護學校治安秩序,預防和制止校內違法犯罪活動;

(二)做好學校防火、防盜、防食物中毒、防治安事故工作;

(三)查驗出入學校人員的證件和車輛、物品的有關手續;

(四)管理學校安全防範設施,及時排查、報告安全隱患,並採取整改措施;

(五)保護在學校內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及各類事故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現場秩序,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六)負責學校安全防範宣傳教育工作,協助相關主管部門做好學校周邊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學校交辦的其他安全管理工作。第十一條學校應當制定學期、學年安全教育計劃,開設安全教育課,配備必要的安全教育教材,每學期安全教育課時摺合不少於8課時。

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責任能力,採取安全管理保護預防措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學生應急演練活動。

有條件的學校應當設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心理咨詢輔導員,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或者講座,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第十二條學校每學期放假後第一周為安全工作隱患排查周;學校每學期開學後第一周和放假前最後一周為安全教育宣傳周。第十三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制定學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標,建立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指導,督促學校建立健全並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第十四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安全教育列入教育教學計劃,定期開展學校安全保衛人員的培訓教育活動,根據學校安全教育需要,聘請公安、消防、地震、電力等有關專家組成學校安全教育專家庫,定期組織專家對學校開展專業安全教育,指導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幫助中小學校從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政府法制、法律服務機構、高等學校等單位中選聘有經驗的法律工作者擔任學校的兼職法制副校長或者法制輔導員。兼職法制副校長或者法制輔導員應當對學校師生進行法制教育,協助學校檢查落實安全制度,每學期不少於兩次。

D. 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保護學生、教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造良好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安全管理、校內及學校周邊安全、安全事故處置等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學校,包括幼兒園、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

本條例所稱學校安全,包括學生(含入園幼兒,下同)、教職工的人身安全、學校房屋、設施設備安全以及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屬地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統籌解決學校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公辦學校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經費;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經費。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學校安全工作,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以及學校的其他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管理學校的安全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旅遊、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行政審批、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學校安全的有關工作。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等派出機關應當依法履行學校安全工作職責。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第八條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和其他有關社會組織應當按照規定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第九條學校應當履行安全工作主體責任。學校主要負責人對學校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教職工應當履行相應崗位安全責任。

學校應當根據不同受教育階段、不同年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教學規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條學生應當遵守所在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自覺接受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學生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學生的監護責任,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並將有效的聯系方式告知學校。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安全的宣傳教育。學校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思想政治、憲法法律和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學生、教職工安全意識。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安全知識宣傳,播出或者刊登有關的公益廣告。第二章安全管理職責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安、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監督管理、應急管理等部門參與的學校安全保障和風險防控機制,並將學校安全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學校主管部門負責所管理學校的下列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和預防控制機制,制定學校安全應急預案;

(二)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學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三)指導、監督學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應急機制和安全事故處置預案;

(四)指導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定期組織對學校負責人、安全保衛人員進行安全培訓;

(五)指導學校聘用法律顧問協助處理安全事故糾紛;

(六)指導學校開展房屋、設施設備安全檢查鑒定,及時督促整改安全隱患;

(七)依照國務院《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履行校車安全管理的相關職責;

(八)協調政府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協助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對學校安全事故的救援和調查處理;

(九)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和暴力工作;

(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學校安全工作。

E. 黑龍江省學校安全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護學生、教職員工和學校安全,預防和處理學校安全事故,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幼兒園、普通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非學歷教育機構(以下統稱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社會參與、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負有領導、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責,應當建立學校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學校安全工作,組織實施本條例。

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技工院校的學校安全工作。

有關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學校的學校安全工作。

公安、財政、交通運輸、文化、衛生、工商管理、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部門和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其舉辦學校安全工作經費,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學校建築物、消防設施等維修和改造。

民辦學校、企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經費。第七條學校安全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實施安全崗位責任制。

學校對學生負有安全教育、管理的責任,應當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的生理、心理和教育特點,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制度,採取相應措施,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預防學生安全事故。第八條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學校規章制度,自覺接受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義務,配合學校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第二章學校安全職責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為所舉辦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投保校方責任保險,為所舉辦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配備保安員。

民辦學校、企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參照當地人民政府所舉辦學校的標准投保校方責任保險,配備保安員。第十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制定學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標,指導、監督學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二)指導、監督、檢查學校安全工作;

(三)制定學校安全事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督促學校定期演練,指導學校妥善處理學生安全事故、突發事件;

(四)向有關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學校及其周邊區域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

(五)協調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協助人民政府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突發事件。第十一條公安機關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監督、檢查學校保衛工作,及時依法查處學校和學校周邊區域發生的治安、刑事案件;

(二)指導、監督學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三)指導、處理校園突發事件;

(四)在中小學學生上學和放學時段,加強學校門前和學校周邊區域的巡邏警戒和交通秩序的維護;

(五)可以向轄區內普通高等學校派駐警察。第十二條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監督學校工程建設和學校建築、燃氣等設施設備安全狀況;

(二)指導校舍安全檢查鑒定工作;

(三)督促學校定期檢驗、維修和更新學校相關設施設備。第十三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法實施學校預防性衛生監督;

(二)檢查、指導學校傳染病防治和衛生保健工作,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措施;

(三)監督、檢查學校學習與生活環境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和公共場所衛生;

(四)檢查、指導學校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落實預防控制措施,依法調查處理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十四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學校食堂以及學校周邊區域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監督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內容2017 發布:2025-07-12 08:22:06 瀏覽:906
香港出入境條例 發布:2025-07-12 08:14:16 瀏覽:393
行政法基本知識2018 發布:2025-07-12 08:05:34 瀏覽:607
民法的條例 發布:2025-07-12 08:02:15 瀏覽:805
有法院築牢 發布:2025-07-12 07:59:16 瀏覽:913
秦腔戲刑法 發布:2025-07-12 07:38:11 瀏覽:86
潘業文律師 發布:2025-07-12 07:37:59 瀏覽:974
幼兒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2 07:12:35 瀏覽:404
勞動法職業四大類 發布:2025-07-12 06:59:21 瀏覽:473
貴陽請一個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7-12 06:56:06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