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貸款法律法規
p2p網貸涉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P2P網貸平台運營及收費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424條規定:居間合同是居間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2、《合同法》第426條規定: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
二、投資人與借款人借貸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9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
2、《合同法》第22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1)網上貸款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分類:計劃合同與普通合同
凡直接根據國家經濟計劃而簽訂的合同,稱為計劃合同。如企業法人根據國家計劃簽訂的購銷合同、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等。
普通合同亦稱非計劃合同,不以國家計劃為合同成立的前提。公民間的合同是典型的非計劃合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計劃合同日趨減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合同已被控制在很小范圍之內。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雙務合同即締約雙方相互負擔義務,雙方的義務與權利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合同。如買賣合同、承攬合同、委託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保管合同(無償有償都是雙務)。
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唯一一個純粹的無償合同)、自然借款(無償有償都是單務)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
② 關於信用貸款和網貸的法律規定
關於信用貸款和網貸的法律規定,主要涉及以下幾部法律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該法確保了借貸雙方的權益,規定了借款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但不限於借款金額、利率、還款方式、期限等。它保護了借貸雙方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是信用貸款和網貸業務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礎。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該法對銀行業的經營進行了全面監管,其中也涵蓋了信用貸款業務。該法律旨在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消費者權益,要求貸款平台(包括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提供信用貸款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業務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三、《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該辦法是專門針對網路借貸平台的管理要求,明確了網路借貸平台的業務邊界、風險控制、信息披露等關鍵環節的管理規定。法律規定網貸平台不能吸收公眾存款,不能進行資金的自我融通,只能作為借貸信息的提供者和撮合者,確保了網貸業務的健康有序發展。
借款人在申請信用貸款或網貸時,應充分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明確自己的還款能力,並選擇合適的貸款產品和平台。同時,貸款平台與網貸平台也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經營,確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並建立健全的風險控制機制。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貸款平台和網貸平台的監管,確保其合法合規經營,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