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1. 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明確工程質量責任,保證工程質量,維護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深圳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質量是指法律、法規、規章、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依法訂立的合同中,對工程的安全、適用、耐久、經濟、美觀、環境等特性的綜合要求。第四條建設工程質量實行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負責的管理體制。政府鼓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質量。第五條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並在資質證書核定的范圍內承接工程業務。第六條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有關從業人員依法對工程質量負責,工程質量檢測單位(以下簡稱檢測單位)對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第七條政府推行工程擔保與工程保險制度。第二章監督管理第八條市住房建設部門對建設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市交通運輸、水務等專業工程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專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各區住房建設部門和專業工程主管部門按照項目管理許可權和行政管轄范圍,對建設工程質量實行監督管理。第九條規劃和自然資源、住房建設、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應當協調配合,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發現應當由其他部門查處的違法、違章行為,應當及時予以通報。第十條建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建材生產供應單位及有關從業人員不良行為記錄公示制度。有關部門應當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記錄在案,並通過公共媒體予以公布。第十一條市住房建設部門可以根據深圳市工程建設實際,編制和發布工程建設技術規范,發布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技術、工藝和產品目錄,推廣有利於提高工程質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和新工藝。第十二條實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由住房建設部門、其他專業工程主管部門或者委託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以下簡稱質監機構)具體實施。第十三條質監機構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實施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一)受理建設單位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二)制定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方案,指定質量監督人員,並通知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
(三)核查工程項目法定建設程序、建設各方主體及有關人員的資質或者資格,檢查有關質量文件和技術資料是否符合規定、有關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是否健全;
(四)檢查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其他涉及結構安全的關鍵部位以及主要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質量;
(五)監督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其他涉及結構安全的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以及工程的竣工驗收。第十四條住房建設部門、專業工程主管部門以及質監機構履行質量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提供有關工程質量的文件和資料;
(二)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檢查;
(三)發現有影響工程質量的問題時,責令改正或者停工整改;
(四)查封、扣押施工現場存在質量問題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並在三日內作出責令銷毀或者降級使用的處理決定。第三章建設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第十五條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建設單位不得將建設工程肢解發包,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壓縮合理工期。第十六條經審查批準的設計文件,涉及建築物位置、立面、層數、平面、使用功能、建築結構、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或者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由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修改方案,經原審查批準的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修改。
市政、交通、水務等建設工程涉及規模、等級、走向、工藝設計、設備容量的修改的,適用前款規定。第十七條涉及建築主體或者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文件,經原審查批準的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組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