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法規
1. 發垃圾簡訊違法嗎 法律怎麼規定的
違反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消費者回權益保護答法》、《廣告法》、《產品質量法》、《電信條例》、信息產業部(現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規范簡訊息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移動通信網路不良信息傳播治理的通知》、公安部、信息產業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出《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嚴打手機違法簡訊息的通知》等多部法律法規。
《電信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電信網路製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的信息;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 簡訊具有法律效力嗎
1、簡訊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根據情況證明力不同。
2、針對本案。簡訊也是可以作為證據,如果沒有其它證據來支撐這個簡訊內容的真實性,也是不會被法官採集的。
3. 手機簡訊能作為法律證據嗎
手機簡訊作為間接證據,可以對案情進行佐證,而不能孤證定案。若要被法庭採信,要與其他間接證據保持一致,並形成完整、有效、嚴密的證據鏈。
4. 請教一個手機簡訊的法律知識
權利受到侵犯不應該保持沉默!如果你知道那個號碼是誰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內訴他,要求其停止侵權、容賠禮道歉、精神撫慰等;如果是不認識的人的,那麼就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並保留手機中的信息,或要求公安機關向電信運營商調取相關記錄作為證據,公安機關會作出處理的。
5. 關於手機簡訊的法規!關於簡訊廣告的法規!
到信息產業部網站上查詢下吧
6. 手機簡訊可否作為法律依據
手機簡訊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其屬於電子數據證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專證據包括:
(一)當事屬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7. 簡訊群發的政策法規
提供簡訊群發業務的公司都要經過電信運營商允許,經過資質審核並頒發專電信增值業屬務經營許可證。已取得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公司的授權代理商也可以銷售簡訊群發產品,但是如果個人或是公司私自利用簡訊群發設備(如簡訊貓)大量發送廣告簡訊並通過其盈利,就屬於未經電信部門許可的非法經營,會被追究責任。
8. 有關手機簡訊的法律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專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屬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9. 請問手機簡訊的法律效力
目前我國法律上規定有以下七種類型: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無論是哪一類證據均應當具備客觀、關聯及合法三大性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調查人員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
評定手機簡訊能否作為證據來使用,首先要考量手機簡訊是否具備證據效力,即手機簡訊亦應具備證據的三大性能: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
1、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作為已發生的案件事實的客觀遺留,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證據的客觀性要求手機簡訊必須真實的反映案件事實、手機簡訊的內容應當未曾受到過任何刪改;
2、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證據必須與需要證明的案件事實或其他爭議事實具有一定的聯系。具體到手機簡訊,因每一個手機號碼均對應一個唯一用戶,手機簡訊的收發只能在特定的兩個手機號碼間進行,在沒有其他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兩個特定的手機號碼間的簡訊收發,可認定為兩個特定的用戶之間在特定的時間發生的通信行為;
3、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證據應當程序合法(指證據的來源、收集過程或提取方法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形式合法、主體合法(主要針對人證而言)。對於手機簡訊的來源,嚴格來說應推定審查以下內容:
(1)手機簡訊證據是否是客觀真實的存在;
(2)手機簡訊證據收集的主體、時間、地點、過程、對象等是否合法;
(3)手機簡訊證據是否被他人非法輸入和控制。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手機簡訊作為證據,已具備了證據的關聯特性,但因手機簡訊內容的易刪改性以及來源的復雜性,而直接影響到對案件事實進行客觀、真實的認定,在法無明文規定的前提下,如何判斷手機簡訊的證明效力,就要靠主審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權來綜合認定。
(9)簡訊法規擴展閱讀:
從手機簡訊的合法性來看,要通過合法的入網手續後,合法使用手機,手機收到的簡訊是合法的證據。因此,符合下列情況,法院還是有依據將簡訊作為有效證據的。
1、保證手機簡訊不被刪除,在手機儲存空間或儲存卡總保存。
2、將手機簡訊內容固定,可以請公證處的人員公證一下,摘成書面文字,進行公證,使其具有較強的證明效力。在公證時,公證機關應當機庫手機的品牌,和型號,以便以後核查。這樣提交的證據,對方要提供更強效力的證據才恩呢該推翻。多數情況下,公證機關的公證材料會被法院採納。
3、提起訴訟後,將公證文書或將固定的手機簡訊證據交給法院,或有法官對手機內容進行檢驗,並當場製成筆錄。做筆錄時,同樣應著名手機型號與品牌。除極少數款型的手機簡訊內容可以修改外,目前對大多數市面上出售的收集簡訊內容是不可修改的。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0. 手機簡訊能作為法律依據么
這個當然是可以作為證據的,只不過需要完整的記錄,不能單單只評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