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發布時間: 2021-01-24 19:05:10

❶ 會計規范性文件和會計部門規章哪個法律效力高還是相平嗎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就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

❷ 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區別

會計部門規章來和會計規范源性文件的主要區別有兩個:
1、會計部門規章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而會計規范性文件僅僅是一種規范性准則,不具有法律效應;
2、會計部門規章所涵蓋的范圍更廣,包含了會計方面各種統一性制度,而會計規范性文件僅僅是就會計中某些方面的問題進行規范。
補充說明:
會計部門規章是指國家主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如財政部及其他相關部委制定的會計法律規范。它包括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監督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制度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等等。如2001年2月20日以財政部第10號令形式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5年1月22日以財政部第26號、第27號令發布,於同年3月1日起實施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等。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財政部就會計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具體准則》等

❸ 怎麼確定會計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會計法律制度的三個層次:
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一、會計法律
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
包括內容:《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
1.《會計法》
(1)制定:《會計法》於1985年通過,是新中國第一部會計法律。
(2)地位:《會計法》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准則。
2.《注冊會計師法》
《注冊會計師法》是我國中介行業的第一部法律,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會計行政法
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並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並經國務院批准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包括內容:《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 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1.會計部門規章是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的以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形式予以公布的有關會計工作的制度辦法。
包括內容: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補充)
《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
《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
《注會全國統一考試違規行為處理辦法》
《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2.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並(以文件形式)發布的有關會計工作的制度辦法。
包括內容:
《小企業會計准則》、《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評選表彰辦法》、《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准則以及《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等。

❹ 會計規范性文件和會計部門規章分別包括哪些怎麼區分

1、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就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所指定的會計法律制度。

如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第38項具體准則、〈小企業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政部與國家擋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2、會計規章,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指定,並以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的形式公布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會計法律制度。

如2001年2月20日財政部第10號令發布的《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2005年1月18日財政部第24號令發布的《會計事務所審批和監督辦法》,2005年1月22日財政部第26號令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均屬於會計規章。

(4)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擴展閱讀:

中國會計法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地方性會計法規和會計規范性文件。

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關於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通常簡稱會計法規。

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會計關系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過程中,以及國家在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在一個單位,會計關系的主體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客體為與會計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會計法律制度,來調整和規范各種會計關系,包括針對會計工作、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人員、會計檔案管理等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❺ 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

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肯定是不一樣的.
會計部門規章的法律效力大於會計規范性文件,這是法學常識。

❻ 下列各項中,高於會計部門規章的效力有() A會計規范性文件 B會計行政法規 C會計法律 D憲法

bcd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法律是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憲法是根本大法

❼ 會計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國家的法律體系大致分為: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這三個大的類別,法律是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制定,規章是國務院及國務院的部位制定,規范性是各個部門自行制定。

1、會計規章由財政部制定,並由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比如《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制度屬於會計部門規章;
2、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制定並發布的制度辦法,比如《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等屬於規范性文件。

❽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是屬於「會計規范性文件」還是「會計部門規章」

1、《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是屬於「會計部門規章」。
2、《會計從業資格管專理辦法屬》(以下簡稱《辦法》)是為了加強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製定,於2012年12月10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 財政部令第73號公布。《辦法》分總則、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共5章37條。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財政部2005年1月22日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6號)予以廢止。

❾ 判斷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包括會計部門規章和會計規范性文件()。答案說是錯的,請問錯在哪裡

應該是錯: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回關於會計核算答、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這里的規章是僅指經財政部審核批準的部門規章,而不是所有的會計部門規章。

❿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法律的效率最高,以下依次為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范性文件和會計部門規章,

法律效力高低就是法律位階,對於這個問題,我國立法法有明確規定。本題法律效力從高到低依次是會計行政法規、會計部門規章、會計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九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適用與備案
第七十八條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七十九條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第八十一條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第八十二條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第八十三條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熱點內容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