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血液製品使用管理條例

血液製品使用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25 00:48:02

㈠ 醫療衛生管理的法律體系包括哪四個層次

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包括以下幾個層次:

醫療衛生法律。指由全國回人民代表大答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法律文件。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等。

行政法規。指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規有的以國務院名義直接發布,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血液製品管理條例》等。

部門規章。指由衛生部制定頒布或衛生部與有關部、委、辦、局聯合制定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這些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效力低於法律、法規,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全國醫院工作條例》等。

㈡ 副高考輸血技術專業的書籍

(一)本專業知識

1.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血液製品管版理條例》權《艾滋病防治條例》

《血站管理辦法》《采供血機構設置規劃指南原則》《血站質量管理規范》《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機構臨床

用血管理辦法(試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管理辦法》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等血液管理法律法規。

2.熟練掌握《輸血醫學常用術語(WS-T203)》《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GB18469)》《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

(GB18467)》《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消毒技術規范(2002)-醫療衛生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單采

血漿站基本標准》等血液相關標准。

3.掌握生命倫理學的基本理論;熟練掌握獻血和輸血倫理原則、准則及管理方法等。


㈢ 微信語音聊天能看到對方嗎

語音聊天就跟打電話似的,只能聽到對方的聲音看不到對方的臉。
但是,視頻聊天可以哦~
操作:打開對話框——點擊表情後面的「+」號——視頻聊天——選擇視頻/語音聊天就可以啦

㈣ 血液製品法律法規有哪些

血液製品主要法律法規:
第一條 ;為了加強血液製品管理,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保證血
液製品的質量,根據葯品管理法和傳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以及
血液製品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全國的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和血液製品的生
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原料血漿的採集、
供應和血液製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依照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的職責實施監督管理。 原料血漿的管理
第四條 ;國家實行單采血漿站統一規劃、設置的制度。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核準的全國生產用原料血漿的需求,對單采血漿站的
布局、數量和規模製定總體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
總體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單采血漿站設置規劃和採集血漿的區域規劃,並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單采血漿站由血液製品生產單位設置或者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設置,專門從事單采血漿活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
事單采血漿活動。
第六條 ;設置單采血漿站,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單采血漿站布局、數量、規模的規劃;
(二)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三)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場所及衛生環境;
(四)具有識別供血漿者的身份識別系統;
(五)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單采血漿機械及其他設施;
(六)具有對所採集原料血漿進行質量檢驗的技術人員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
第七條 ;申請設置單采血漿站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初審,經設區
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的衛
生行政機構審查同意,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經審查
符合條件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核發《單采血漿許可證》,並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單采血漿站只能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劃定區域內的供
血漿者進行篩查和採集血漿。
第八條 ;《單采血漿許可證》應當規定有效期。
第九條 ;在一個采血漿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
嚴禁單采血漿站採集非劃定區域內的供血漿者和其他人員的血漿。
第十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對供血漿者進行健康檢查;檢查合格的,由縣級人民
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核發《供血漿證》。
供血漿者健康檢查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一條 ;《供血漿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設
計和印製。《供血漿證》不得塗改、偽造、轉讓。
第十二條 ;單采血漿站在採集血漿前,必須對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並核實其
《供血漿證》,確認無誤的,方可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健康檢查和血液化驗;對檢查
、化驗合格的,按照有關技術操作標准及程序採集血漿,並建立供血漿者健康檢查
及供血漿記錄檔案;對檢查、化驗不合格的,由單采血漿站收繳《供血漿證》,並
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銷毀。
嚴禁採集無《供血漿證》者的血漿。
血漿採集技術操作標准及程序,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 ;單采血漿站只能向一個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供
應原料血漿,嚴禁向其他任何單位供應原料血漿。
第十四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使用單采血漿機械採集血漿,嚴禁手工操作採集血
漿。採集的血漿必須按單人份冰凍保存,不得混漿。
嚴禁單采血漿站採集血液或者將所採集的原料血漿用於臨床。
第十五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使用有產品批准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
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漿器材。
采血漿器材等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後,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銷毀,並作記
錄。
第十六條 ;單采血漿站採集的原料血漿的包裝、儲存、運輸,必須符合國家規
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七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嚴格
執行消毒管理及疫情上報制度。
第十八條 ;單采血漿站應當每半年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有關原料血漿採集情況,同時抄報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的衛生行政機構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衛生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每年向國務院衛生
行政部門匯總報告本行政區域內原料血漿的採集情況。
第十九條 ;國家禁止出口原料血漿。 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管理
第二十條 ;新建、改建或者擴建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
據總體規劃進行立項審查同意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
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審核批准。
第二十一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必須達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葯品生
產質量管理規范》規定的標准,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合格,並依法向工商行
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血液製品的生產活動。
第二十二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應當積極開發新品種,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生產國內已經生產的品種,必須依法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申請產品批准文號;國內尚未生產的品種,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新葯審批的程序和要
求申報。
第二十三條 ;嚴禁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出讓、出租、出藉以及與他人共用《葯品
生產企業許可證》和產品批准文號。
第二十四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不得向無《單采血漿許可證》的單采血漿站或
者未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單采血漿站及其他任何單位收集原料血漿。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不得向其他任何單位供應原料血漿。
第二十五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在原料血漿投料生產前,必須使用有產品批准
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對每一人份血
漿進行全面復檢,並作檢測記錄。
原料血漿經復檢不合格的,不得投料生產,並必須在省級葯品監督員監督下按
照規定程序和方法予以銷毀,並作記錄。
原料血漿經復檢發現有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的,必須通知供應血漿的單采血
漿站,並及時上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六條 ;血液製品出廠前,必須經過質量檢驗;經檢驗不符合國家標準的
,嚴禁出廠。
第二十七條 ;開辦血液製品經營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
政部門審核批准。
第二十八條 ;血液製品經營單位應當具備與所經營的產品相適應的冷藏條件和
熟悉所經營品種的業務人員。
第二十九條 ;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經營血液製品
,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 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的單采血漿站、供血漿者、原料血漿的採集及血液製品經營單位的監督
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
內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人員執行職務時,可以按照國
家有關規定抽取樣品和索取有關資料,有關單位不得拒絕和隱瞞。
第三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對本行
政區域內單采血漿站的監督檢查並進行年度注冊。
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
機關的衛生行政機構每半年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采血漿站進行一次檢查。
第三十二條 ;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省級葯
品檢驗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對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生產
的產品定期進行檢定。
第三十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全國進出口血液製品的審批及監督管理
。 罰 ;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
部門核發的《單采血漿許可證》,非法從事組織、採集、供應、倒賣原料血漿活動
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和從事違法活
動的器材、設備,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
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人身傷害等
危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單采血漿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
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第八項所列行為的,
或者有下列其他行為並且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吊銷《單采血漿許可證》;構成犯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採集血漿前,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頒布的健康檢查標准對供血漿
者進行健康檢查和血液化驗的;
(二)採集非劃定區域內的供血漿者或者其他人員的血漿的,或者不對供血漿
者進行身份識別,採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或者無《供血漿證》者的血
漿的;
(三)違反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血漿採集技術操作標准和程序,過頻過
量採集血漿的;
(四)向醫療機構直接供應原料血漿或者擅自採集血液的;
(五)未使用單采血漿機械進行血漿採集的;
(六)未使用有產品批准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
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漿器材的;
(七)未按照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原料血漿的;
(八)對國家規定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血漿不清除、不及時上報的;
(九)對污染的注射器、采血漿器材及不合格血漿等不經消毒處理,擅自傾倒
,污染環境,造成社會危害的;
(十)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漿器材的;
(十一)向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供應原料
血漿的。
第三十六條 ;單采血漿站已知其採集的血漿檢測結果呈陽性,仍向血液製品生
產單位供應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單采血漿許可
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3
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人身傷害等危害,構成犯罪
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塗改、偽造、轉讓《供血漿證》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收繳《供血漿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
行政部門依照葯品管理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按照生產假葯、劣葯予以處罰
;構成犯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使用無《單采血漿許可證》的單采血漿站或者未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
單采血漿站及其他任何單位供應的原料血漿的,或者非法採集原料血漿的;
(二)投料生產前未對原料血漿進行復檢的,或者使用沒有產品批准文號或者
未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進行復檢的,或者將
檢測不合格的原料血漿投入生產的;
(三)擅自更改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的,或者將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出廠的;
(四)與他人共用產品批准文號的。
第三十九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向其他單位出讓、出租
、出藉以及與他人共用《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產品批准文號或者供應原料血漿
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
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包裝、儲存、運輸
、經營血液製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在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成品庫待出廠的產品中,經抽檢有一批次達
不到國家規定的指標,經復檢仍不合格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撤銷該血液製品
批准文號。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進出口血液製品或者出口原料血漿的,由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所進出口的血液製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漿和
違法所得,並處所進出口的血液製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漿總值3倍以上5倍以下
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血液製品檢驗人員虛報、瞞報、塗改、偽造檢驗報告及有關資料
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索賄受
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血液製品,是特指各種人血漿蛋白製品。
原料血漿,是指由單采血漿站採集的專用於血液製品生產原料的血漿。
供血漿者,是指提供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人員。
單采血漿站,是指根據地區血源資源,按照有關標准和要求並經嚴格審批設立
,採集供應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單位。
第四十六條 ;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和血液製品的價格標准和價格管理辦法,
由國務院物價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單采血漿站和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應
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辦理審批手續;凡不符合
本條例規定的,一律予以關閉。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單采血漿站適用本條例第六條第五項的時間,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㈤ 血液製品的相關法律

血液製品管理條例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血液製品管理,預防和控制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保證血
液製品的質量,根據葯品管理法和傳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以及
血液製品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全國的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和血液製品的生
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原料血漿的採集、
供應和血液製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依照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的職責實施監督管理。 原料血漿的管理
第四條 ;國家實行單采血漿站統一規劃、設置的制度。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核準的全國生產用原料血漿的需求,對單采血漿站的
布局、數量和規模製定總體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
總體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單采血漿站設置規劃和採集血漿的區域規劃,並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單采血漿站由血液製品生產單位設置或者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設置,專門從事單采血漿活動,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
事單采血漿活動。
第六條 ;設置單采血漿站,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單采血漿站布局、數量、規模的規劃;
(二)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三)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場所及衛生環境;
(四)具有識別供血漿者的身份識別系統;
(五)具有與所採集原料血漿相適應的單采血漿機械及其他設施;
(六)具有對所採集原料血漿進行質量檢驗的技術人員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
第七條 ;申請設置單采血漿站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初審,經設區
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的衛
生行政機構審查同意,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經審查
符合條件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核發《單采血漿許可證》,並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單采血漿站只能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劃定區域內的供
血漿者進行篩查和採集血漿。
第八條 ;《單采血漿許可證》應當規定有效期。
第九條 ;在一個采血漿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
嚴禁單采血漿站採集非劃定區域內的供血漿者和其他人員的血漿。
第十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對供血漿者進行健康檢查;檢查合格的,由縣級人民
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核發《供血漿證》。
供血漿者健康檢查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一條 ;《供血漿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設
計和印製。《供血漿證》不得塗改、偽造、轉讓。
第十二條 ;單采血漿站在採集血漿前,必須對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並核實其
《供血漿證》,確認無誤的,方可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健康檢查和血液化驗;對檢查
、化驗合格的,按照有關技術操作標准及程序採集血漿,並建立供血漿者健康檢查
及供血漿記錄檔案;對檢查、化驗不合格的,由單采血漿站收繳《供血漿證》,並
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銷毀。
嚴禁採集無《供血漿證》者的血漿。
血漿採集技術操作標准及程序,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 ;單采血漿站只能向一個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供
應原料血漿,嚴禁向其他任何單位供應原料血漿。
第十四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使用單采血漿機械採集血漿,嚴禁手工操作採集血
漿。採集的血漿必須按單人份冰凍保存,不得混漿。
嚴禁單采血漿站採集血液或者將所採集的原料血漿用於臨床。
第十五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使用有產品批准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
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漿器材。
采血漿器材等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後,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銷毀,並作記
錄。
第十六條 ;單采血漿站採集的原料血漿的包裝、儲存、運輸,必須符合國家規
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七條 ;單采血漿站必須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嚴格
執行消毒管理及疫情上報制度。
第十八條 ;單采血漿站應當每半年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有關原料血漿採集情況,同時抄報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機關的衛生行政機構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衛生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每年向國務院衛生
行政部門匯總報告本行政區域內原料血漿的採集情況。
第十九條 ;國家禁止出口原料血漿。 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管理
第二十條 ;新建、改建或者擴建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
據總體規劃進行立項審查同意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
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審核批准。
第二十一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必須達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葯品生
產質量管理規范》規定的標准,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合格,並依法向工商行
政管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血液製品的生產活動。
第二十二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應當積極開發新品種,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生產國內已經生產的品種,必須依法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申請產品批准文號;國內尚未生產的品種,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新葯審批的程序和要
求申報。
第二十三條 ;嚴禁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出讓、出租、出藉以及與他人共用《葯品
生產企業許可證》和產品批准文號。
第二十四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不得向無《單采血漿許可證》的單采血漿站或
者未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單采血漿站及其他任何單位收集原料血漿。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不得向其他任何單位供應原料血漿。
第二十五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在原料血漿投料生產前,必須使用有產品批准
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對每一人份血
漿進行全面復檢,並作檢測記錄。
原料血漿經復檢不合格的,不得投料生產,並必須在省級葯品監督員監督下按
照規定程序和方法予以銷毀,並作記錄。
原料血漿經復檢發現有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的,必須通知供應血漿的單采血
漿站,並及時上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六條 ;血液製品出廠前,必須經過質量檢驗;經檢驗不符合國家標準的
,嚴禁出廠。
第二十七條 ;開辦血液製品經營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
政部門審核批准。
第二十八條 ;血液製品經營單位應當具備與所經營的產品相適應的冷藏條件和
熟悉所經營品種的業務人員。
第二十九條 ;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經營血液製品
,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 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
行政區域內的單采血漿站、供血漿者、原料血漿的採集及血液製品經營單位的監督
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本行政區域
內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人員執行職務時,可以按照國
家有關規定抽取樣品和索取有關資料,有關單位不得拒絕和隱瞞。
第三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對本行
政區域內單采血漿站的監督檢查並進行年度注冊。
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立的派出
機關的衛生行政機構每半年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采血漿站進行一次檢查。
第三十二條 ;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省級葯
品檢驗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對血液製品生產單位生產
的產品定期進行檢定。
第三十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全國進出口血液製品的審批及監督管理
。 罰 ;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
部門核發的《單采血漿許可證》,非法從事組織、採集、供應、倒賣原料血漿活動
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和從事違法活
動的器材、設備,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
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人身傷害等
危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單采血漿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
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第八項所列行為的,
或者有下列其他行為並且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吊銷《單采血漿許可證》;構成犯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採集血漿前,未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頒布的健康檢查標准對供血漿
者進行健康檢查和血液化驗的;
(二)採集非劃定區域內的供血漿者或者其他人員的血漿的,或者不對供血漿
者進行身份識別,採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或者無《供血漿證》者的血
漿的;
(三)違反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血漿採集技術操作標准和程序,過頻過
量採集血漿的;
(四)向醫療機構直接供應原料血漿或者擅自採集血液的;
(五)未使用單采血漿機械進行血漿採集的;
(六)未使用有產品批准文號並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
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漿器材的;
(七)未按照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原料血漿的;
(八)對國家規定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血漿不清除、不及時上報的;
(九)對污染的注射器、采血漿器材及不合格血漿等不經消毒處理,擅自傾倒
,污染環境,造成社會危害的;
(十)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漿器材的;
(十一)向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以外的其他單位供應原料
血漿的。
第三十六條 ;單采血漿站已知其採集的血漿檢測結果呈陽性,仍向血液製品生
產單位供應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單采血漿許可
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3
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人身傷害等危害,構成犯罪
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塗改、偽造、轉讓《供血漿證》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
門收繳《供血漿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
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
行政部門依照葯品管理法及其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按照生產假葯、劣葯予以處罰
;構成犯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使用無《單采血漿許可證》的單采血漿站或者未與其簽訂質量責任書的
單采血漿站及其他任何單位供應的原料血漿的,或者非法採集原料血漿的;
(二)投料生產前未對原料血漿進行復檢的,或者使用沒有產品批准文號或者
未經國家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進行復檢的,或者將
檢測不合格的原料血漿投入生產的;
(三)擅自更改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的,或者將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出廠的;
(四)與他人共用產品批准文號的。
第三十九條 ;血液製品生產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向其他單位出讓、出租
、出藉以及與他人共用《葯品生產企業許可證》、產品批准文號或者供應原料血漿
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
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包裝、儲存、運輸
、經營血液製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准和要求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在血液製品生產單位成品庫待出廠的產品中,經抽檢有一批次達
不到國家規定的指標,經復檢仍不合格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撤銷該血液製品
批准文號。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進出口血液製品或者出口原料血漿的,由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沒收所進出口的血液製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漿和
違法所得,並處所進出口的血液製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漿總值3倍以上5倍以下
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血液製品檢驗人員虛報、瞞報、塗改、偽造檢驗報告及有關資料
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索賄受
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血液製品,是特指各種人血漿蛋白製品。
原料血漿,是指由單采血漿站採集的專用於血液製品生產原料的血漿。
供血漿者,是指提供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人員。
單采血漿站,是指根據地區血源資源,按照有關標准和要求並經嚴格審批設立
,採集供應血液製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單位。
第四十六條 ;原料血漿的採集、供應和血液製品的價格標准和價格管理辦法,
由國務院物價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單采血漿站和血液製品生產經營單位應
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辦理審批手續;凡不符合
本條例規定的,一律予以關閉。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單采血漿站適用本條例第六條第五項的時間,由國務
院衛生行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