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民法總則民事糾紛慣例規章

民法總則民事糾紛慣例規章

發布時間: 2021-01-25 20:24:17

❶ 處理民事糾紛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什麼不得違反公序

民事法律來行為,不得違背公自序良俗,在2017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民法總則》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❷ 民法總則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怎樣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❸ 民法總則規定沒有法定的處理民事糾紛的規定時怎麼處理

民法總則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r《民法總則》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❹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嗎

個體工商戶可以有字型大小,但是個體工商戶能不能起字型大小跟民法總則沒有直接關聯。

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個體工商戶從事經濟活動時依然存在經營資格、財產權保護、主體之上內外財產關系等方面的制度需求。不過在當下,這些制度需求的供給路徑或者供給方式有顯著變化。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中,社會主體基於市場自由原則獲得了從事參與市場活動的一般資格,無須再對一般社會主體是否獲得一般性資格進行確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准入控制則依賴於針對特殊領域的許可證管理制度。依賴民事基本法授予社會主體一般經營資格的制度需求已經喪失,而民事基本法也沒有必要再承載此類功能。

❺ 民法總則適用之前糾紛如何處理,訴訟時效有哪些規定

民法總則頒布實施前的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是適用於民法通則規定。但民法總則延長了訴訟時效是出於保護權利人的目的,因此,在民法總則實施,後權利人適用民法總則時效提起訴訟的,義務人以時效抗辨的很難得到支持。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四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❻ 處理民事糾紛 法律沒有規定的 可以適用什麼,但不違背公序良俗

    處理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自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6)民法總則民事糾紛慣例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六條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六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❼ 民法總則實行後國家政策還能不能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

    您好!根據《來民法總則自》,國家政策不屬於正式的民法淵源。
    《民法總則》第十條是對民法法源的重構,立法機關在《民法通則》第六條飽受質疑的情況下未將國家政策寫入第十條,即表明立法機關也認為國家政策不宜作為正式民法淵源。
    在《民法總則》通過之前,民事審判實踐中法院將法律、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司法解釋之外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國家政策,司法實務中引用的國家政策內容,通常涉及法律未規定或規定不明的事項,客觀上國家政策的適用具有填補法律漏洞之作用。
    但是,國家政策在《民法總則》施行後不能作為正式的法律淵源,而可以作為裁判說理的依據,從而成為間接的法律淵源。
    如能更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❽ 民法總則隱私權糾紛有哪些規定

    您好:
    民法總則隱私權糾紛有哪些規定
    1、該法首次正式確認隱私權,有利於強化對隱私的保護。再如,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象,規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維護了個人的人格尊嚴,並將有力遏制各種「人肉搜索」、非法侵入他人網路賬戶、販賣個人信息、網路電信詐騙等現象。
    個人信息保護入民法總則,侵害行為表現形式明晰。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
    前段時間,「一個手機號能查出全部個人信息」的新聞被公眾熱議,一些不法分子在網上隨意叫賣他人的各種信息,給大家帶來了不少困擾,然而,公眾討論的重心都在於「信息到底如何泄露」這個源頭,被侵權的群眾只能追究「泄露者」的責任,而且取證相對困難,對「信息販子」的追責也只能以「侵犯隱私權」為由,保護相對薄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從民事基本法的層面確立了個人信息的法律地位,個人信息的法律地位、法律屬性,侵害行為的表現形式更加清晰明確,使公民的個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強化。
    以上就是民法總則隱私權糾紛的全部規定。我國民法總則的公布,在民法總則的條款中,有了很多的創新點。尤其是對於公民的權利的保護更加全面。例如,在民法總則,對於隱私權給予了確定。民法總則的這一規定具有十分重大的進步意義,民法總則實施之後,將有利於打擊隱私犯罪,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利。

    ❾ 民法總則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怎樣

    民法總則抄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條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9)民法總則民事糾紛慣例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六條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七十八條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