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貿易公司規章制度
㈠ 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如何劃分
營業執照經營范圍
服務型公司經營范圍
1、服務類
設計、製作、發布及代理各類廣告;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計算機專業領域的技術服務、電腦網路工程、通訊領域的技術服務、生物化工領域的技術服務、電腦圖文設計製作、展覽展示服務、攝影服務、市場調研、翻譯服務、禮儀服務、賽事活動策劃、公關活動策劃、快遞服務、保潔服務、婚慶禮儀服務、餐飲管理、民用物資回收、市政工程配套服務、物業管理、房產開發、文化藝術交流策劃服務、物流、貨運代理、船務服務、海事咨詢服務、房屋修理等。
2、咨詢類
房產信息咨詢、財務咨詢、投資咨詢、商務咨詢、旅遊咨詢、理財咨詢、家政服務咨詢、勞務咨詢、投資管理咨詢、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營銷咨詢、人力資源咨詢,教育信息咨詢、法律信息咨詢、圖書信息咨詢、醫療信息咨詢、醫療器械技術信息咨詢醫療保健咨詢、保健品、廚房用品使用服務咨詢、文化藝術咨詢、汽車租賃,汽車投資咨詢等。
3、安裝維修類
空調安裝、製冷設備安裝、電器安裝、機電設備安裝、水電安裝、網路布線、電腦安裝維修等。
4、工程、設計類
建築工程、裝飾工程、市政工程、基礎工程、防水工程、綠化工程、園林工程、室內裝潢、美術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 5、科技類 印務、船務、醫療器械、電腦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
商貿型企業經營范圍
1、百貨(日用百貨、服裝服飾、鞋帽、皮革製品、玩具、洗滌用品、化妝品、護膚用品、攝影器材、音響設備及器材、體育用品等);
2、文化辦公用品(紙製品)、紙張、辦公設備等 ;
3、包裝材料等 ;
4、工藝品(工藝禮品、金銀首飾等)
5、化工原料及產品(除危險品)化學試劑、化工百貨等 ;
6、五金交電(家用電器、自行車、汽配、汽摩配件、鋼絲繩、閥門、管道配件、軸承等);
7、電子產品、通信設備、通訊器材(除衛星天線)、電訊電材、電訊器材、儀器儀表、電線電纜等;
8、機電設備及配件(電動工具、製冷設備、壓縮機及配件、工量刀具)、機械設備及配件等 ;
9、電腦、計算機軟硬體及配件、印刷製品等 ;
10、食品等;
11、塑料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玻璃儀器等 ;
12、建築材料(金屬材料、鋼材、石材、黃沙、木材)、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
13、裝潢材料(水暖器材、衛生潔具、陶瓷製品)、建築五金等 ;
14、傢具(辦公傢具、傢具用品等);
15、紡織品(紡織原料、紡織裝飾面料、針紡織品等);
16、酒店設備等
17、化肥等。
生產加工型公司經營范圍參考
電腦軟體開發、機械設備及配件生產加工、服裝服飾加工、鞋帽加工、木製品加工、床上用品生產加工、紙製品加工、電子元器件生產加工、五金加工、塑料製品切割、橡塑模具加工、沖壓加工等。
㈡ 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的國際公約的法律法規
1983年6月海關合作理事會(現名世界海關組織)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關專、統計、進出口屬管理及與國際貿易有關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類編碼體系。HS編碼「協調」涵蓋了《海關合作理事會稅則商品分類目錄》(CCCN)和聯合國的《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兩大分類編碼體系,是系統的、多用途的國際貿易商品分類體系。它除了用於海關稅則和貿易統計外,對運輸商品的計費、統計、計算機數據傳遞、國際貿易單證簡化以及普遍優惠制稅號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國際貿易商品分類體系。HS於198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每4年修訂1次.世界上已有200多個國家、地區使用HS,全球貿易總量90%以上的貨物都是以HS分類的。
在現實工作中,為了適用於海關監管、海關征稅及海關統計,需要按照進出口商品的性質、用途、功能或加工程度等將商品准確地歸入《協調制度》中與之對應的類別和編號。
㈢ 陝西省的國有企業都有哪些
1、陝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
國營黃河機器製造廠是「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目前的黃河廠擁有職工4000餘人,其中各類工程技術人員600多人。主要加工設備和檢測儀器儀表4800餘台,擁有大型高、精、尖電子技術武器裝備及民用電子產品的開發、研製和生產能力,具有鑄造、精密機械加工、工模具設計製造、熱處理、表面處理、電子裝配、調試、CAD/CAM等多種工藝加工手段。
2、陝西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由榆神煤炭公司、資源勘探公司、鹽田開發公司等6家市屬能源類企業整合組建,這是繼陝西煤化集團、陝西能源集團之後的我省第三大能源集團。集團公司將重點圍繞資源勘查轉化、煤炭開采與運銷、發電與熱力供應、煤炭出口4個板塊,打造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大型煤電、煤化能源產業集團。預計到「十二五」末,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
3、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陝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資組建的大型電子企業集團,注冊資本11.2億元,注冊地在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陝西地方電力集團公司
該公司是陝西省政府直屬大型一類國有獨資地方電力企業,擔負著陝西66個縣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電的供電任務。該公司的前身是陝西省農電管理局,是陝西省政府授權的出資人代表和資產運營機構,公司按照《電力法》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目前,該公司供電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72%,供電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51%。擁有110kV變電站33座,線路1180km;35kV變電站247座,線路5023km,10kV線路5.1萬km,配電變壓器3.93萬台,0.4kV線路8.72萬km。
5、西儀集團
西儀集團(原西安儀表廠)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綜合性工作自動化儀表與裝置製造廠家之一,也是經營范圍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屬國家大型一檔企業。
㈣ 如何考取報關證
報關員考試在2014年已經取消了。
1、報關員是代表企業向海關辦理通關手續的人員。以前的報關員,需要通過全國報關員資格考試,才能取得從業資格。
2、海關總署,作為海關取消「報關員資格核准」審批事項、改革報關人員資格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自2014年起,將不再舉行報關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
3、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規定》,海關在取消報關員注冊登記、改為以報關企業名義,對其所屬從業人員進行備案的同時,還取消對報關員記分考核管理,改為對報關單位報關差錯進行記錄。
(4)進出口貿易公司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取消資格考試後的報關工作:
1、取消資格考試後,海關的管理理念轉變為「由企及人」,通過加強對7000多家報關單位的監督管理,防止出現報關人員執業水平下降、報關差錯上升或企業通關效率下降等問題,從而實現對報關人員的管理。
2、海關將通過互聯網、政府公示平台等形式,向社會公布報關企業信用信息、報關差錯率等情況,引導進出口企業與信用好、報關規范的報關企業合作,通過市場競爭,逐漸淘汰失信違法、報關質量差的報關企業。
3、針對通過改變名稱重新注冊使失信違法行為「清零」的報關企業,葛連成表示,海關將建立失信違法企業法定代表人資料庫,對以失信違法企業法定代表人名義重新注冊的企業,海關會將其列入高風險企業。
㈤ 求:國際貿易中綠色包裝的問題及對策
加入WTO以來,非關稅壁壘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壁壘,而綠色包裝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成為有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的重要政策措施。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240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達不到包裝要求而受影響,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包裝不符合綠色要求造成的。因此,為了跨越綠色包裝壁壘,適應全球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必要了解外國有關包裝方面的法規和限制性措施,改善我國出口產品的包裝,促進對外貿易的正常發展。
一、綠色包裝壁壘的含義
綠色包裝制度是指發達國家制定了較高且比較完善的包裝材料標准,包括廢棄物的回收、復用和再生等方面的制度,是為了防止包裝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裝廢棄物給環境造成危害,或結構不合理的包裝容器可能損害使用者的健康而採取的環境保護措施。綠色包裝制度可以有效解決環境問題,是實現包裝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最佳途徑,符合世界環保潮流,但這種制度也常被一些國家作為是否准予進口的標准以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成為綠色包裝壁壘。綠色包裝壁壘以其外在的合理性和內在的隱蔽性,成為發達國家廣泛採用的一種貿易壁壘。
二、我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主要包裝法規
各國根據自己的需要出台了不同的包裝法規,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對包裝材料的規定
發達國家對包裝材料的要求正在向節能低耗、防污染、防病蟲害、高功能方向發展,可回收利用的生態包裝材料是各國研製開發的重點。例如義大利從1991年就開始禁止在其境內使用不能降解的某些塑料雜品袋;德國政府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只准使用聚乙烯PE或聚酯腫類可回收使用的包裝材料;美國、紐西蘭、菲律賓等國禁止使用稻草做包裝材料;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要求木製包裝必須經過熏蒸、防腐等處理才能入境,否則按要求進行銷毀處理。
2.對包裝標志、標識的規定
歐盟一直通過產品包裝、標簽的立法對外國產品的進口設置障礙,它一再重申產品包裝須有環境標志,對食品包裝提出非常具體的要求。比如歐盟要求各國從2002年1月1日起對零售的魚類和水產品包裝上加註品種、產地和捕撈區域等說明標識,並要求在說明標識上標明魚類和水產品是遠洋還是內河捕撈產品,或者人工養殖產品和加工產品,如果是遠洋捕撈產品,還須標明捕撈海域。對於加工食品,法國法律則規定必須在食品包裝的外包裝上用法文印刷准確的產品說明書。歐盟對紡織品等的進口產品還要求加貼生態標簽,目前在歐盟最為流行的生態標簽為OKO–Tex Standard 100,是紡織品進入歐洲紡織品市場的通行證。cE標志則是工業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3.對包裝再循環或再利用的規定
為了促進包裝物的再循環、再利用,很多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德國在1995年7月規定,包裝回收法定定額為8o% ,並要求這個總量的80% 一9o%必須再循環處理。同時規定運輸包裝要100% 回收,銷售包裝按「誰生產誰回收」、「誰銷售誰回收」的原則,由生產者、銷售者負責回收再利用。丹麥政府則於1997年通過法令,禁止使用易拉罐包裝飲料,規定啤酒和非酒精飲料必須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包裝;進口不可重復使用包裝的飲料必須交納包裝押金,保證包裝的回收利用。英國規定從2000年起,實現對6o%的工業包裝物和35%的家用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4.對產品生產企業徵收產品包裝稅(費)的規定
若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全部使用可再循環的包裝材料,則可以免徵稅費;若產品包裝部分使用了可再循環材料,則徵收較低的稅費;若產品包裝全部使用不可再利用或再循環的材料,則徵收較高的稅費。如美國紐約州的法律規定對使用不可再裝容器的產品加征O.02美分的稅。
三、綠色包裝制度對我國產品出口的影響
發達國家建立起的綠色包裝制度有助於資源環境的保護及人體的健康,有利於循環經濟的發展,但某些苛刻的包裝要求和我國標准之間的差距也給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1.貿易出口量下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首先,我國的包裝材料落後、不易處理,可回收率低,對進El國的環境污染嚴重,這就造成了我國許多產品因為包裝問題而無法出El。其次,歐美等國的環保法規中都對動植物檢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規定對一些天然材料生產的包裝物要進行衛生和動植物檢疫,以防止動植物病蟲害的傳人。我國不注重上述要求,從而影響有關產品的出El。另外我國的機電產品,如收音機、電視機、燈具主要銷往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自1996年起,歐盟各國海關開始有權拒絕未貼cE標志的產品入關,這使我國機電產品出El增加了難度。
2.出口產品的銷售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
由於採用先進技術並受到企業生產規模的限制等原因,綠色包裝產品往往比傳統的包裝產品成本高,因此在與傳統包裝產品競爭時,不具備價格優勢。這直接導致了綠色包裝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綠色包裝的信心。
3.影響我國產品出口的市場范圍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無論在資金、技術及生產者的環保意識等方面都和發達國家有相當的距離,當我們的包裝達不到別國標准時,或為達到標准使成本增加到無利可圖時,面臨的將是退出市場。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國際標准規定對不符合該標準的產品,任何國家都可以拒絕進口,從而使不符合標準的產品被排除在國際貿易之外。我國的環境標志制度產品種類較少,所以使得部分產品市場佔有率不高。
四、我國產品遭遇綠色包裝壁壘的原因
1.綠色包裝概念模糊
綠色包裝往往被片面地理解為包裝產品的綠化,錯誤地將使用易降解材料製成的包裝產品視為綠色包裝,而不問包裝產品的生產是否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也不問包裝產品在使用後是否能再利用。
2.信息嚴重缺乏
我國許多企業對國際市場或出口目的地市場的信息嚴重欠缺,對進口國包裝物料、包裝標准以及包裝規格方面的要求了解有限,造成出口產品的包裝不能迎合目標市場的要求。
3.我國某些產品包裝本身技術落後
新鮮水果、蔬菜、肉類、花卉是我國出El產品中的大宗產品,但出El運輸包裝多用傳統紙箱,沒有』 泛使用高密度聚乙烯透氣性好的運輸箱、周轉箱,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而且運輸過程中腐爛和損耗率驚人。
五、檢驗檢疫部門對於我國企業跨越綠色包裝壁壘的對策
1.政府行為方面
(1)我國政府首先要加強對主要發達國家環保法規、標准??制定綠色包裝法規,與國際接軌,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環境保護水平方面的差距。
(2)建立一套能限制垃圾包裝的生產和消費的約束機制。可以借鑒德國的經驗,向生產者和使用者開征稅項,實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3)加強環保教育,增強國民的綠色經濟意識。政府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和公共設施對人們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從而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從生產源頭杜絕包裝污染。
(4)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環境標志制度,積極開展認證工作,加強國際間的相互認證工作,向 業宣傳IS014000制度,並鼓勵企業申請IS014000認證。
(5)利用WTO的有關規則充分保護本國利益。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有關環境與貿易關系的討論和談判,參與國際環境與貿易規則的制定;要充分利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防止貿易限制的扭曲,避免貿易爭端,沖破綠色貿易壁壘。
2.企業行為方面
(1)在中小企業中擴大關於綠色產品、綠色營銷、清潔生產、環境標志等概念的宣傳,提高企業綠色意識,使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積極取得發達國家的環境標志,使更多的出口商品超越」綠色壁壘」,獲得產品出口的國際通行證。
(3)企業要實行清潔生產,將環境科學、生態科學的原理運用到原材料的選擇和產品的加工製造、流通使用直至回收利用或廢棄處理中去,形成一個完善的無污染、無公害的環境管理體系,從而確保包裝的清潔和無污染,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避開貿易中綠色壁壘。
(4)注意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在保證滿足包裝的各項功能條件下,要盡量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不搞過度包裝。加強研究製造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技術和設備,以加快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提高回收再利用率。
㈥ 技術性貿易壁壘包括哪些內容
「技術性貿易壁壘」又稱「技術性貿易措施」或「技術壁壘」,是以國家或地區的技術法規、協版議、標准權和認證體系(合格評定程序)等形式出現,涉及的內容廣泛,涵蓋科學技術、衛生、檢疫、安全、環保、產品質量和認證等諸多技術性指標體系,運用於國際貿易當中,呈現出靈活多變、名目繁多的規定。由於這類壁壘大量的以技術面目出現,因此常常會披上合法外衣,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
涉及到貿易的各個領域和環節:
農產品、食品、機電產品、紡織服裝、信息產業、家電、化工醫葯,包括它們的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製成品,涉及到加工、包裝、運輸和儲存等環節。
利用技術標准作為貿易壁壘具有非對等性和隱蔽性。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常常是國際標準的制定者。他們憑借著在世界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和技術優勢,率先制定游戲規則,強制推行根據其技術水平定出的技術標准,使廣大經濟落後國家的出口廠商望塵莫及。而且這些技術標准、技術法規常常變化,有的地方政府還有自己的特殊規定,使發展中國家的廠商要麼無從知曉、無所適從,要麼為了迎合其標准付出較高的成本,削弱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