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綠化法律法規
① 園林綠化適用的法律法規
園林綠化國家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版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權100號令;
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2、《城市綠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12號;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後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2號,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② 商品房小區綠化率有最低規定嗎有政府的相關文件規定嗎。
這個應該是有的,只是一般沒有人去過問
③ 小區綠化面積標准根據哪個法律文件哪條哪款
(七)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道路、綠化等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交付承諾和有內關權益、責任;容政府沒有文件具體規定小區綠化率標准。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要求開發商必須寫上小區綠化率。一般綠化率應該在30%以上。
④ 物業法律法對小區綠化移交有何規定
物管公司對開發商所移交的物業一定要把好驗收關,否則因為把關不嚴而造成的後遺症和改造、增設工程會給物業公司帶來沉重的包袱。
物權法:
開發建設單位應當與物業管理企業訂立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該合同至業主委員會與其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訂立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生效時終止。
住宅區入住率達到50%以上或者住宅區房屋交付使用滿2年時,由所在地的區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會同開發建設單位、街道辦事處或者鎮(鄉)人民政府召集第一次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開發建設單位必須在住宅區業主委員會成立之日起30日內,向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向業主委員會移交新建住宅區的物業管理用房、物業管理啟動資金和下列工程建設檔案資料:
(一)住宅區規劃圖和批准文件;
(二)單體建築、結構、設備竣工圖;
(三)道路及地下管網竣工圖;
(四)各種設備的使用說明書、電路示意圖;
(五)建築工程、市政、環保、綠化等相關工程驗收資料;
(六)其他必要資料。
在物業移交同時或移交之前,開發商應將小區水、電、氣移交當地供水部門、供電部門和供氣部門,以實現徹底移交。
具體應咨詢當地規劃局確定
還要看具體的小區規劃
⑤ 與園林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共7章70條,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同時廢止。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
根據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決定》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 1979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令第二號公布試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5、《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1985年6月7日由國務院發布,共17條。
6、《城市園林綠化資質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綠化條例》
經1992年5月20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5)商品房綠化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園林古建築行業作為受固定資產影響較大的行業,在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以大唐芙蓉園為代表的城市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以宋城文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園林古建築運營模式紛紛取得超額收益,並得到業界認可。
與此同時,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凸顯,促使全社會日益重視生態環境。2001-2010年,全國城市綠化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投資額從163.2億元增加至1235.90億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2%左右,充分顯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到2010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49.45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城市人均擁有公園綠地面積10.66平方米。
園林古建築不但能很好的繼承了傳統文化,也對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振興文化產業並更加強調環境保護的大趨勢下,園林古建築也將得到更加長足的發展。
⑥ 國家規定商品房的建築面積與綠化面積的比是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住宅建築規范》(GB50386-2005)
4.4.1 新區的綠地率不應低於30%。
4.4.2 公共綠地總指標不應少於1m2/人。
⑦ 住宅小區綠化及樹木保護是否有法律條文
公共綠地的喬木砍伐要有當地綠化管理部門的批文。物業公司私自砍伐可向當地綠化局舉報。
⑧ 國家規定小區綠化面積的標準是什麼
按國家有關規定,對小區綠化環境的選擇有三點標准:
1、小區要封閉管理。保證小區綠化環境是為所在小區居民服務的,增進居民的領域感,保證小區環境的安全與安靜。
2、要有足夠的綠化面積。新區住宅建設的綠地率不低於30%,舊區不低於25%,綠地指標組團不低於0.5平方米/人,小區不小於1平方米/人;同時綠地還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滿足居民區活動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綠地就應滿足不少於1/3的面積在標準的日照覆蓋范圍之外。
3、綠地應接近居民住宅,以便觀賞使用。
(8)商品房綠化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在計算綠地率時,對綠地的要求非常嚴格,並不是所有長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綠地率。綠地率所指的「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
其中,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而宅旁綠地等庭院綠化的用地面積,在設計計算時也要求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用地,不得計入綠化用地。
此外,還有幾種情況也不能計入綠地率的綠化面積,如地下車庫、化糞池。這些設施的地表覆土一般達不到3米的深度,在上面種植大型喬木,成活率較低,所以計算綠地率時不能計入「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化」中;而屋頂綠化等裝飾性綠化地,按當前國家的技術規范,也算正式綠地。
⑨ 法律對開發商的住房綠化率有要求嗎
所謂「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回。綠地率所答指的「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公共綠地內佔地面積不大於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綠化小品建築可視為綠地。
但綠化率只是開發商宣傳樓盤綠化時用的概念,並沒有法律和法規依據。建設部文件規定的衡量樓盤綠化狀況的國家標準是綠地率。
建設部文件規定,住宅產業新建居住區公共綠地率應大於等於30%,舊區改造要大於等於25%。綠地率未達到以上規定或未達到規劃標准,屬於開發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