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財政資金法規
❶ 財政資金借給私企,違反了什麼法規,就如何處理
2004年11月30日國務院頒布的《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第六條 國家機關專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規屬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
(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
……
(五)其他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
❷ 套取財政資金違反了什麼法規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規定使用、騙回取答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三)滯留應當下撥的財政資金;(四)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五)其他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第二十條 單位和個人有本條例規定的財政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構成犯罪,可能是貪污、挪用等。
❸ 《財政法規》如何定性"截留財政專項資金"
如果是工程竣工決算後,工程決算較工程預算多出11.5萬元,則財政局及鎮財政所均回無過錯,不存在專答項資金截留問題;如果是工程決算數較工程撥款數額少11.5萬元,則財政局和鎮財政所均存在過錯,鎮財政所在明知多撥款的情況下不向財政局上報情況,不及時上交多撥付款項的行為已可定性為截留財政專項資金。
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截留、挪用財政資金)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
(3)騙取財政資金法規擴展閱讀
項目支出預算是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或專項資金支出計劃)。項目按照其性質可以分為基本建設類項目、行政事業類項目和其他類項目。對於地方而言,專項資金分類與中央項目支出分類基本一致,只是在資金來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別。
地方專項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財政部門安排的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上級補助或上級撥款的資金、政府性基金及轉移支付資金等;地方專項資金的使用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擔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及其他專項事業支出等。
❹ 《財政法規》如何定性「截留財政專項資金」
如果是工程竣工決算後,工程決算較工程預算多出11.5萬元,則財政局及鎮財政所專均無過錯,屬不存在專項資金截留問題;如果是工程決算數較工程撥款數額少11.5萬元,則財政局和鎮財政所均存在過錯,鎮財政所在明知多撥款的情況下不向財政局上報情況,不及時上交多撥付款項的行為已可定性為截留財政專項資金。
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截留、挪用財政資金;)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❺ 訂假合同騙取財政資金是否屬合同違法行為應適用什麼法律法規
違法
構成合同詐騙罪
適用合同法 刑法 民法等法 主觀意識犯罪,金額巨大10年以上
❻ 財政性存款提供質押違反什麼法律規定
沒有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
擔保法規定:
第八條 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經國內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容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該條法只限定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但未禁止國家機關作為質押、抵押等擔方式中的資產主體)
第七十五條 下列權利可以質押:
一、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對存單作為權利質押,未對其所有權主體進行任何設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國家機關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該條法指國家機關等相關單位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要證明擔保合同無效,應該指出違法哪條法律規定)
三、銀監會發布的《單位定期存單質押貸款管理規定》未對可以作為質押的存單所有人提出限制性規定。
❼ 審計發現單位套取財政資金怎樣處理
(一)「小金庫」問抄題定性依據。
「小金庫」問題定性主要依據以下法律法規:
《會計法》第三條、第九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的規定。
《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務、預算、資產、稅收、規范津補貼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相關規定。
(二)「小金庫」問題處理處罰依據。
「小金庫」問題處理處罰主要依據以下法律法規:
《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等的規定。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等的規定。
❽ 將單位財政預算結余經費轉移出去違反哪條法規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六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
(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
(三)滯留應當下撥的財政資金;
(四)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
(五)其他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資金的行為。
第八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擅自佔有、使用、處置國有資產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和被侵佔的國有資產。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七條單位和個人違反財務管理的規定,私存私放財政資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公務員的,還應當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❾ 非國家工作人員冒領財政資金要用什麼法規
這就不是普通法規問題了,你這是侵佔國家資產,已經觸犯刑法了
❿ 財政部門將財政性資金轉為定期存款及購買理財產品,違反了那條政策法規
參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第六條: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內違反規定使用、騙取財政容資金的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調整有關會計賬目,追回有關財政資金,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二)截留、挪用財政資金;
補充:
轉為定期存款及購買理財產品構成了挪用財政資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