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是多少
Ⅰ 企業所得稅里,哪些費用有扣除限額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按高比例8%限額:高新技術企業、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4、利息費用,不超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
5、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1)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是多少擴展閱讀:
減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經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投產年度起,免徵所得稅2年。
2、對農村的為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行業,即鄉村的農技推廣站、植保站、水管站、林業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
3、對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成果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4、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咨詢業(包括科技、法律、會計、審計、稅務等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免徵所得稅2年;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第一年免徵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5、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自開業之日起,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征或免徵所得稅二年。
Ⅱ 新的稅法規定業務招待費的扣除率是多少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扣除最高限額與實際發生數額的60%孰低原則。
例如:納稅人銷售收入2000萬元,業務招待費發生扣除最高限額2000×5‰=10萬元。分兩種情況:
(1)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發生40萬元:40×60%=24萬元;稅前可扣除10萬元
(2)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發生15萬元:15×60%=9萬元;稅前可扣除9萬元
(2)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是多少擴展閱讀:
業務招待費是企業為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費用。在本次財務制度改革以前,全國各類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沒有統一的標准,
除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法中有業務招待費的支出標准外,其它各類企業基本上沒有標准(1992年6月頒布的《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採納了外商投資企業的標准)。
國營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採取由各省、自治區、直箱市財政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等不同情況確定不同限顛,企業在限額內掌握開支的招待費實報實銷、年終審計的辦法。
這種管理辦法,不利於為各類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外部環境,也不利於政府職能部門轉變職能,加強財務監督。此次財務改革,對各類企業的業務招待費標准進行了統一規定。
現稅法規定:
該實施條例中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發生額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千分之五)。
業務招待費是企業為了聯系業務或促銷、處理社會關系等目的經常發生的業務,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改變了以前的扣除比例,業務招待費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的合理費用,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據實列支,稅法規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圍內可在所得稅前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不得扣除。
企業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提供證明真實發生的足夠的有效憑證或資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其證明資料內容包括支出金額、商業目的、與被招待人的業務關系、招待的時間地點。
企業投資者或雇員的個人娛樂支出和業余愛好支出不得作為業務招待費申報扣除。
Ⅲ 標准稅收抵扣額是什麼意思
費用扣除額是對個人收入征稅時允許扣除的費用限額。當個人收入低於費用扣專除額時,無須屬納稅;當個人收入高於費用扣除額時,則對減去費用扣除標准後的個人收入征稅。
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細則》:
第四十三條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第五十三條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
Ⅳ 企業所得稅扣除標准都是多少
按行業不同扣除比列不同。
1、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 7-20% ;
2、建築業、房地產開發業 10-20% ;
3、飲食服務業 10-25% ;
4、娛樂業 10-25% ;
5、其他行業 10-30% 。
企業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核定其適用某一行業的應稅所得率。
《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
所稱公益性社會團體,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基金會、慈善組織等社會團體:
(一)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
(二)以發展公益事業為宗旨,且不以營利為目的
(三)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該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營運結余主要用於符合該法人設立目的的事業;
(五)終止後的剩餘財產不歸屬任何個人或者營利組織;
(六)不經營與其設立目的無關的業務;
(七)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八)捐贈者不以任何形式參與社會團體財產的分配
(九)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民政部門等登記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提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
(4)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是多少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扣除適用范圍:
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取核定徵收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
1 、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或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動作應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2 、只能准確核算收入總額,或收入部額能夠查實,但其成本費用支出不能准確核算的;
3 、只能准確核算成本費用支出,或成本費用支出能夠查實,但其收入總額不能准確核算的;
4 、收入總額及成本費用支出均不能正確核算,不能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納稅資料,難以查實的;
5 、帳目設置和核算雖然符合規定,但並未按規定保存有關賬簿、憑證及有關納稅資料的;
6 、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Ⅳ 請問所得稅匯算清繳中各項費用的扣除標準是多少
(一) 政策依據
1.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經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條)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
3.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
4.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
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
6.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
7.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一)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第一款)
8.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九條)
9.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就其中國境外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場所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能夠提供總機構出具的費用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並合理分攤的,准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
10.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准予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第一款:)
11.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一)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准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二)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
12.企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權益性投資的比例超過規定標准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六條)
Ⅵ 稅收法規各種費用扣除范圍和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四十條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條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第四十三條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第四十四條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具體請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http://202.108.90.178/guoshui/action/GetArticleView1.do?id=1174&flag=1
Ⅶ 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
稅法例外條款是:稅法規定是指新企業所得稅法第30條、條例95條、96條關於技術開發費用和殘疾人員的加計扣除規定。
扣除項目一覽表(一)
扣除項目一覽表(一)
序號 項目 內容 備注
1 成本 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其他耗費
2 費用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 稅金 除所得稅和可以抵扣的增值稅以外所有稅金及附加
反列舉
4 損失 作為損失扣除又收回的,轉化為收入。
5 其他支出 兜底條款
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稅金的扣除,非常明確的以反列舉的形式說明,除所得稅和可以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其它所有稅金及附加均可以在稅前扣除。包括土地增值稅。
四、 扣除項目一覽表(二)
費用扣除項目一覽表(二)
序號 項目 稅法規定
主要規定 備注
1 工資薪金 條例34條 合理的工資薪金據實扣除 要合理
2 職工五限一金 條例35條 按照國務院部門和省政府標准扣除
3 職工補充保險 條例35條 按照財稅主管部門規定標准扣除
預計限制較嚴格;年金問題;
4 職工商業保險 條例36條 不得扣除(除特殊職工人身安全保險費) 新舊法相同
5 企業財產保險 條例46條 允許據實扣除 新舊法相同
6 借款費用 條例37、38條、法46條、條例119條 區分資本化、費用化;承認實際利率法;不超過金融企業標准 防止資本弱化;
7 匯兌損失 條例39條 據實扣除
8 職工福利費 條例40條 實際發生不超過工資薪金14%以內的
9 工會經費 條例41條 撥繳的不超過工資薪金2%以內
10 職工教育經費 條例42條 實際發生不超過工資薪金2.%以內;超過部分可以無限期結轉; 對不能轉回的可能有例外條款
11 業務招待費 條例43條 發生額60%內,銷售收入千分之五內; 雙重滿足,先滿足60%,再滿足5‰
12 廣告宣傳費 條例44條 銷售收入15%以內;超過部分無限期結轉
13 環境保護、生態恢復專項資金 條例45條 同預計棄置費用差額可以據實扣除 實際發生原則的例外性條款
14 經營租賃費 條例47條1款 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同租賃收入確認不同
15 勞保費 條例48條 合理的勞保支出,准予扣除 要在勞保目錄中
16 總機構管理費 條例50條 機構場所向非居民企業總機構支付的費用,由合理分攤的,准許扣除。 居民企業間不允許扣除
17 公益救濟性捐贈 法9條、條例51、52、53條 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部分准予扣除 直接捐贈不能扣除
18 公益救濟性捐贈 法9條、條例51、52、53條 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部分准予扣除 直接捐贈不能扣除
Ⅷ 扣除額是多少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五條規定:企業所得回稅法第三答十條第(一)項所稱研究開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因此,
該企業2008年為開發新技術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50萬元
加計扣除50×50%=25萬元
該企業2008年為開發新技術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的扣除額=50+25=75萬元
Ⅸ 各項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比例是多少
有五個扣除的標准比例:
1、員工福利津貼為14%。
2、工會提供2%的經費。
3、教育和培訓經費為.5%。
4、商務招待費為60%,但不得超過5%的銷售收入。
5、廣告費用不得超過銷售收入的1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條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不超過工資總額的14%,准予扣除。
第四十一條
企業撥付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總額的2%,准予扣除。
第四十二條
企業對職工的教育費用,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工資總額的2.5%,准予扣除;超過部分的,在下一納稅年度予以扣除。
第四十三條
企業因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招待費,按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第四十四條
除非另有規定的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當局,合格的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用的企業應當扣除,如果不超過15%的銷售(業務)年收入在當前財年;超過部分的,在下一納稅年度予以扣除。
(9)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是多少擴展閱讀:
額外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實施條例改變高新技術企業的定義范圍,從當前高科技領域高新技術產品的分類和規定,產品(服務)應該屬於「國家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以解決問題的不完整的產品清單,狹窄的覆蓋率和現行政策的實施缺乏遠見。
特定欄位的范圍和辦法,決心和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的科技、金融和稅收國務院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協商,並發布和實施後報國務院批准。同時,《實施條例》還規定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指標:
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科技人員占企業員工總數的比例均低於規定標准。加強以研發佔比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大對自主創新企業的稅收激勵力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