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工作條例
Ⅰ 《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工作暫行條例》
你是特務~~~~~
Ⅱ 鄭州工業安全學院伙委會的工作條例
伙食管理委員會工作條例
為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成員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強化組織建設,保證伙食管理委員會的各項工作正常順利地進行,特製訂本條例。
一、會長統籌伙委會一切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伙委會工作情況。
二、會長主持召開每周一次的例會,對兩周內出現的問題採取相應措施,並給與解決措施。
三、會長檢閱每周流動紅旗的評比原因及結果。
四、會長對餐廳內的較大事故作出及時處理。
五、辦公室人員負責內部財務,對衛生檢查進行總結,決定流動紅旗的懸掛,並協助會長工作。
六、辦公室人員對流動紅旗和考勤情況進行記錄。
七、辦公室人員對宣傳部的稿件進行檢閱、指導。
八、宣傳部積極宣傳伙委會工作,加強同學們對伙委會的了解。
九、宣傳部做好失物招領工作,做出詳細記錄。
十、全體成員對餐廳工作人員,師生所提出的意見必須認真聽取,作出反省,並相應改正。
十一、工作中有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行為的,經查屬實沒收其工作證,並退出伙委會。
十二、每天值日人員,要有責任心、要務實、勿輕浮。
1、值日期間不要隨便請假,請假必須有代崗人員,否則按曠缺處理。
2、值日期間嚴禁做出不良行為,如擺架子、玩手機、打鬧。閑聊等。
3、值日期間做記錄要認真、公平、公正。
4、值日期間不允許在辦公室內長時間逗留。
5、值日期間嚴禁用手直接接觸食物。
6、值日期間餐廳內有不文明行為應給與制止。
十三、全體成員應積極參加伙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十四、全體成員不得在辦公室內吸煙、喝酒等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十五、凡為己私利,故意挑唆會員內部矛盾,影響伙委會團結的,一經查實,即刻令其退出伙委會。
十六、例會安排。
定於每兩周一次,周二下午12:50開始,地點暫不定。
十七、衛生檢查:
每周一下午4:30,突襲檢查另行通知。
十八、獎懲:
1、每遲到四次視為曠缺一次。
2、每曠缺兩次,寫書面檢討一份。
3、曠缺四次者,撤銷年度評先資格。
4、曠缺六次或六次以上者,勸其退出伙委會。
5、考勤作為伙委會內部評先的基本參考,如有突出表現者優先考慮。
十九、工作值日說明:
每周一至周六
中午12:00— 1:00
下午18:00—19:00
全體伙委會成員應時刻謹記「全心全意為全院師生服務」的宗旨,團結,友善,和諧共處,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不記名,不圖利,爭取將工作做得更好,促進餐廳和諧發展,為鄭安職院輝煌明天而奮斗!
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
伙食管理委員會
Ⅲ 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行政學院工作,推進行政學院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行政學院是培訓公務員、培養公共管理人員和政策研究人員、開展社會科學研究和決策咨詢的機構,是政府直屬單位。
第三條
行政學院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任務,以增強公務員素質和行政能力、提高公共行政管理水平為目標,開展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為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服務,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服務。
第四條
行政學院工作應當遵循下列方針:
(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二)堅持科學發展,突出特色,發揮優勢,以政府工作為主題,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培訓體系、科學研究體系和決策咨詢服務體系;
(三)堅持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四)堅持開放辦學,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廣泛開展與境內外有關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五)堅持從嚴治院、從嚴施教、從嚴管理,加強學風院風建設。
第五條
行政學院的主要職責是:
(一)培訓公務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政策研究人員;
(二)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三)開展決策咨詢工作,主要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
(四)國家行政學院和具備條件的地方行政學院,開展與境內外有關機構的合作和交流;
(五)國家行政學院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研究生學位教育;
(六)承辦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六條
行政學院應當著重提高學員的下列能力:
(一)學習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增強責任感和事業心,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
(三)勇於改革,開拓創新,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
(四)熟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提高科學民主決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五)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判斷形勢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學習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社會管理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具有勝任本職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和領導能力;
(七)發揚優良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
第二章設置和領導體制
第九條
上級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應當對下級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進行業務指導,主要包括:
(一)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行政學院工作的方針政策提出指導性意見;
(二)對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師資培訓、開放辦學、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提出改進意見;
(三)制定科學的工作質量評估體系和辦法;
(四)對教材編寫、學科建設、科研課題立項、合作交流等工作進行指導和協調;
(五)加強行政學院之間的工作交流和信息溝通。
第三章教學培訓
第十條
教學培訓是行政學院的中心工作。
教學培訓應當堅持按需施教方針。
第十一條
行政學院應當根據時代和形勢發展要求,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培訓內容,以提高公務員素質和行政能力為核心,以公僕意識、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作為教學培訓的重點,構建具有行政學院特色的教學培訓布局。
第十二條
行政學院應當立足於政府工作需要,著重建設行政管理學、經濟管理學、行政法學、領導科學、社會管理學以及應急管理等學科體系。
第十三條
行政學院根據需要可以舉辦專項業務培訓班、知識更新培訓班等其他班次。
行政學院各類班次的學制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第十四條
行政學院根據公務員培訓分級負責的要求和公務員培訓規劃舉辦進修班,完成各級人民政府公務員的培訓任務。
國家行政學院主要培訓部分省部級公務員、廳局級公務員和處級公務員。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主要培訓廳局級副職公務員、縣處級正職公務員和鄉(鎮)長。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主要培訓縣處級副職公務員和鄉科級正職公務員。
在縣級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分院主要培訓鄉科級副職及其以下職級的公務員。
第十五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行政學院舉辦各類專題研討班,研討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第十六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舉辦提高公務員履行職責能力的任職培訓班。
國家行政學院主要舉辦廳局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主要舉辦縣處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主要舉辦鄉科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
第十七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可以承擔本級人民政府公務員的初任培訓。
第十八條
國家行政學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可以舉辦以行政學院教師為主要對象的師資培訓班。
第十九條
行政學院應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互動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等教學方法,調動教師和學員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行政學院應當建立培訓需求調研製度,重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穩妥發展遠程教育和網路教育。
第二十條
行政學院應當根據教學需要,完善通用教材、學位教育教材、專題教材、案例教材和電子音像教材,重視案例庫建設,建立特色鮮明、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教材體系。
第二十一條
行政學院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程序規范的教學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教學效果考核評估體系。
第二十二條
行政學院可以根據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工作的需要,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合作建設教學科研基地,制定教學科研基地建設和使用的評估標准。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行政學院的教學科研基地建設應當予以積極支持。
第四章科學研究
第二十四條
行政學院開展科學研究應當緊密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和教學培訓的需要。
第二十五條
行政學院開展科學研究應當建立健全科學研究體制和項目管理機制,正確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學術規范。
第二十六條
行政學院的報刊和出版工作應當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交流推廣優秀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成果,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
第二十七條
行政學院應當重視科研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推介,鼓勵科研創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
第五章決策咨詢
第二十八條
行政學院應當圍繞黨委和政府工作部署,跟蹤國際國內形勢變化,開展決策咨詢研究工作。
第二十九條
行政學院應當履行決策咨詢的職責,提高決策咨詢的質量和水平。
第三十條
行政學院應當組織教師和學員。
第三十一條
行政學院應當加強對決策咨詢成果的考核和評價,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
第六章開放辦學
第三十二條
國家行政學院和具備條件的地方行政學院應當堅持開放辦學,積極利用境內外各種教學科研資源,拓展與境內外組織以及政府機構、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學術機構、社會組織的合作和交流。
第三十三條
開展對外合作和交流應當遵循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
第三十四條
開展對外合作和交流可以採取以下形式:
(一)選派教學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赴境外學習、講學、開展學術交流,選送學員到境外培訓和考察;
(二)聘請境外學者和知名人士到境內講學、考察、學術交流,開展合作研究;
(三)與境外機構開展合作培訓和研究生學位教育;
(四)舉辦或者參加國際會議、論壇。
第七章學員管理
第三十五條
行政學院應當加強學員管理,按照以人為本、嚴格管理、完善制度、注重實效的要求,健全科學、規范的學員管理辦法,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第三十六條
行政學院應當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開展各種有益活動,豐富學員生活。
第三十八條
行政學院的學員管理實行班主任制度。
行政學院各班次設專職班主任,承擔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管理、組織管理、生活管理等工作。
行政學院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配備相應級別的班主任。
第三十九條
行政學院應當加強對學員的考核,把學員的思想、學習、遵守院規院紀等情況提交給學員派出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作為學員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行政學院應當同組織人事部門、學員派出單位加強聯系,形成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制度和機制。
第四十條
學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學院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掌握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完成規定的學習培訓任務。
第四十一條
行政學院學業證書是學員在行政學院學績的憑證。行政學院學員按照教學培訓計劃完成學習任務,經考核合格的,取得行政學院學業證書。
第八章隊伍建設
第四十三條
行政學院應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引進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重視青年人才的培養。
行政學院教師應當做到:
(一)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情操,品德高尚,為人師表;
(三)理論功底扎實,專業知識豐富,學風嚴謹,具有較強的教學培訓、科學研究、決策咨詢的能力。
第四十四條
行政學院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有計劃地安排教師脫產培訓和掛職鍛煉,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支持。
第四十六條
行政學院按照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原則,根據需要選聘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黨政機關公務員、專家學者、企業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
行政學院建立兼職教師管理制度,加強對兼職教師的服務與管理。
第四十七條
列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范圍的行政學院工作人員,其人事管理按照公務員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未列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范圍的行政學院工作人員,按照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執行。
行政學院的教師按照國家規定,享受有關待遇。
第四十八條
行政學院應當建立學院工作人員考試錄(聘)用、學習進修、實踐鍛煉、職級晉升、職稱評定、績效評估和考核制度。
第九章辦學保障
第四十九條
行政學院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保障行政學院教學科研咨詢、學科建設和行政後勤等方面的工作需要。
第五十條
行政學院應當加快信息化建設,實現管理高效、流程科學、資源共享。
行政學院應當加強圖書館建設,提高圖書館的數字化水平。國家行政學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立的行政學院圖書館應當辦成現代化的文獻資料中心。
第五十一條
行政學院應當重視學院文化生活,形成有利於學員勤奮學習、教職工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