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28 19:42:30

1.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金屬冶煉單位應當將其制定的什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內理職責的部門和容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應當針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的特點和危害,進行風險辨識和評估,制定相應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依法向社會公布。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針對本單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的特點和危害,進行風險辨識和評估,制定相應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向本單位從業人員公布。

(1)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應急准備是應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實踐活動,是平時為消除事故隱患、遏制事故危機、有效應對事故災難而進行的組織、物質、技能和精神等准備。

每當發生重大險情或事故後,社會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往往是應急處置與救援的成效。而決定應急處置與救援成效的關鍵因素是平時的應急准備水平。應急處置與救援活動是檢驗應急准備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2. 法律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有哪些重要規定

《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對危險化學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險源等的應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
《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具有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第三十三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並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第六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五十條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並定期組織演練。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備案。」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規定: 「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必須制定本地區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國務院《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規定:「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對應急預案適時進行修訂,定期組織演練。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記錄應當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備案。」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明確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分類和預案框架體系,規定了國務院應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體系、工作機制等內容,是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預案中規定,國務院是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國務院辦公廳設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履行值守應急、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各自職責,負責相關類別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4類,按照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將公共突發事件分為4級,即工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特別重大或者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在4h內向國務院報告,同時通報有關地區和部門。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發布後,國務院又相繼發布了《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國家核應急預案》、《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等事故災難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適用於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超出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或者跨省級行政區、跨多個領域(行業和部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以及需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處置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等。

3.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應急救援人員經什麼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培訓。其中的具體抄情況襲如下: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有:

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單位或者兼職應急救援人員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培訓;應急救援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方可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並定期組織訓練。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擴展閱讀

應急救援的相關明細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有: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向上級應急管理機構報告的內容、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及時更新,確保准確有效。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者實際需要,徵求相關應急救援隊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

4. 根據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當企業發生事故後如何開展應急救援

企業不都編制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了嗎?預案就是事故狀態下應急救援的指導手冊!

5. 生產安全事故條例於2019年幾月幾日起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708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已經2018年12月5日國務內院第33次常務會容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總 理李 克 強
2019年2月17日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6.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採取什麼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第八十二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負責人接到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參與事故搶救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服從統一指揮,加強協同聯動,採取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並根據事故救援的需要採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次生災害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搶救過程中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擴展閱讀: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十七條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立即啟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採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應急救援措施,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事故情況:

(一)迅速控制危險源,組織搶救遇險人員;

(二)根據事故危害程度,組織現場人員撤離或者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

(三)及時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響的單位和人員;

(四)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擴大和次生、衍生災害發生;

(五)根據需要請求鄰近的應急救援隊伍參加救援,並向參加救援的應急救援隊伍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信息和處置方法;

(六)維護事故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和相關證據;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急救援措施。

7.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什麼應急工作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回產安答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本條例。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適用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規定擴展閱讀:

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以下統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有關行業、領域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8. 安全生產法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年進行幾次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

在生產過程中

難免會發生各類工傷事故

為了及時正確地做好事故現場急救工作

每位市民都應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識

0 1

急救原則:先救命、後治傷。

0 2

急救步驟:止血、包紮、固定、救運。

常見急救方法:

(1)包紮:傷口包紮綳帶必須清潔,傷口不要用水沖洗。如傷口大量出血,要用折疊多層的綳帶蓋住,並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時要撕下衣服)扎緊,直到流血減少或停止。

(2)碰傷:輕微的碰傷,右將冷濕布敷在傷處。較重的碰傷,應小心把傷員安置在擔架上,等待醫生處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斷,應將傷員安放在擔架上或地上,用兩塊長度超過上下兩個關節、寬度不小於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綁縛在肢體的外側,夾住骨折處,並扎緊,以減輕傷員的痛苦和傷勢。

(4)碎屑入目:當眼睛為碎屑所傷時,要立即去醫院治療,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別的東西楷擦眼睛。

(5)灼燙傷:用清潔布覆蓋傷面後包紮,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創面感染。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後的傷員要迅速送醫院治療。

(6)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讓其仰卧,解開衣服,但勿使受涼。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則施行人工呼吸搶救。

(7)觸電: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關閉電門或用干木等絕緣物把電線自觸電者身上撥開。進行搶救時,注意勿直接接觸觸電者。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應使其仰卧地上,解開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礙。觸電者呼吸停止,則應進行人工呼吸。

9. 請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的實施且在當前安全應急形式下如何搞好企業的應急工

行政管理管控措施有哪些,怎麼控制防範風險?
答復:以簡單的論述這個問題?
首先,在行政管理事務過程中,以進行綜合行政區域劃分具體工作任務及目標,以工作事務紀要突出工作重點,以行政管理人員做好專項治理與專項督查,以行政總監做好統籌規劃與合理布局,以適合專項治理的調研方法及途徑,以適用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才、各取所需」的辦法,以採取整合配套資源或糾正偏差預案,以採取折中方案的形式,以「防範風險、控制落差、基準定位」為預定的工作要求及最佳方案。
其次,在行政管理執法過程中,以行政管理人員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以突出行政人員的責任心與事業心為重,以遵循職業道德准則與職業義務的各項要求,以共同遵守本屬工作崗位職責與工作紀律要求,以按質按量的完成屬下的本職工作,以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的操作規章制度,以標准化與規范化的規程作業,以「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做好應對的應急突發事件,為行政綜合管理部門樹立良好的形象。
再次,在行政管理運維過程中,以「集中思想、統一調度」的工作原則,以有效控制事故發源地,以隨時待命做好集散地的巡邏盤查工作,在行政工作人員的協調配合之下,以進一步遏制事故風險降低,以參加施救人員能夠起到共同監督與防微杜濺的作用,以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萬無一失。
謝謝!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內容2017 發布:2025-07-12 08:22:06 瀏覽:906
香港出入境條例 發布:2025-07-12 08:14:16 瀏覽:393
行政法基本知識2018 發布:2025-07-12 08:05:34 瀏覽:607
民法的條例 發布:2025-07-12 08:02:15 瀏覽:805
有法院築牢 發布:2025-07-12 07:59:16 瀏覽:913
秦腔戲刑法 發布:2025-07-12 07:38:11 瀏覽:86
潘業文律師 發布:2025-07-12 07:37:59 瀏覽:974
幼兒證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2 07:12:35 瀏覽:404
勞動法職業四大類 發布:2025-07-12 06:59:21 瀏覽:473
貴陽請一個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7-12 06:56:06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