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應該付怎樣的法律責任
『壹』 造成一人死亡,付全責的,應付怎樣的刑事責任。
你說的應來該是交通事故源致人死亡吧,那付全責,肯定是交通肇事罪,1年到7年的有期徒刑,不過一般不會超過3年刑期,如果沒有逃逸的情節並積極賠償死者家屬,取得死者家屬諒解的話,在找找關系,能判緩刑,也就是不用進監獄。
『貳』 意外死人在一起的人付什麼法律責任
從審判實例來看,要求共飲者承擔責任的理由大多是「明知飲酒有害健康,仍勸人飲酒」,「明知過量飲酒有損健康,仍不加勸阻」,「共飲者沒有給予醉酒者適當的救護、救助」。那麼,判斷以上這些情形是否構成侵權需要哪些條件?
一、勸酒是否構成侵權?
這要看勸酒的具體情節。如果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因身體疾病不能飲酒,或者因剛剛病癒等原因不宜飲酒,或者共飲人明確表示因酒量所限或者身體狀況等原因不能繼續飲酒,或者有其他證據足以證明某一共飲者不宜繼續飲酒,仍違背其意願強勸、力勸其共飲,就具備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或者過失。如果明知他人系機動車駕駛員或者從事其他不宜酒後從事的職業,仍勸其共飲;或者在共飲後明知共飲者准備酒後駕駛或從事其他不宜酒後從事的工作而不加勸阻,以上這些情況也都構成侵權。
另外,如果共飲者無從知道繼續勸酒具備類似即時危險性,就不宜認定共飲者的勸飲行為構成侵權。
二、共飲者有沒有勸阻他人飲酒的義務?
如果共飲者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基於公平原則,就不宜賦予同為成年人的其他共飲者「勸阻其飲酒」的義務。雖然,從人情和道德的角度來講,共飲人或者在場人可以對飲酒人進行善意提示,建議其不要過量飲酒,但這種善意提示絕不具備法律強制性。既然共飲者不具備有效制止他人飲酒的強制權能,只能對飲酒者提出善意的建議,那麼,我們很難認為共飲者具備勸阻他人繼續飲酒的義務。
三、那麼共飲者在什麼情況下,須對其他共飲者承擔救護、救助責任,這種救護、救助責任應達到怎樣的程度?
如果一個喝了酒的人說話、走路、處理事務已經失控或者出現失控的跡象,那麼,就應當認為其他共飲者明知此人已經醉酒,應當予以救助。有義務救護、救助醉酒者的人應當是在場的未飲酒或者飲酒較少且辯認、控制能力未受影響的、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救護、救助醉酒者的人。
如果共飲者對其他共飲者的處置方式符合普通正常人通常的處理方式,就不宜追究其不作為的法律責任。
四、就普通正常人通常的處理方式舉例說明
比如,將一個醉酒引發疾病的人或者飲酒過程中突發嚴重身體不適的人,送往醫院、醫務所;將一個醉酒至行為完全失控的人,置於其成人親屬或者醫院或者能夠提供相應照看業務的單位或個人的掌控之下;將一個雖未完全失控但已經出現失控跡象的人,安置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處所;將一個表面上沒有出現失控跡象的共飲者,送上公交車、計程車,甚至送至家門口等等,這些都可以認為是普通正常人通常的處理方式。
答案補充
2005年5月13日上午10時,袁某請張某吃飯,邀請馬某、王某作陪。11時23分,王某中途離席,袁某同事吳某趕到,參與喝酒。4人喝至下午1時許,馬某和吳某有事離開,袁某、張某又到另一桌與3名年輕人喝酒。馬某、吳某20分鍾後返回時,袁某已經喝醉,3人將其送回居住地後各自回家。下午6時30分許,袁某的親友見袁不省人事,遂撥打120急救電話。經醫院診斷,袁某系酒精中毒引發腦溢血死亡。袁某的母親和兒子以4名共飲者過量勸酒,造成袁某酒精中毒死亡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袁某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明知白酒對其身體有害,依然過量飲用,最終因酒精中毒引發腦溢血死亡,對自身的死亡承擔80%的責任;4被告明知袁某有高血壓,飲酒時卻未及時勸阻,未盡到注意義務,對袁的死亡存在過錯,應按各自參與飲酒的階段,分別承擔責任;判決張某賠償16894元、馬某賠償11263元、吳某賠償5631元、王某賠償5631元
『叄』 撞死人家屬要求墊付安葬費墊不起要拘留嗎
是否墊付安葬費與是否拘留並無必然關系,拘留屬於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墊付安葬費是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互不替代。
『肆』 交通肇事至1人重傷。沒接到醫院的死亡證明。對方要求付安葬費。請問各位懂法律的網友。請問我該怎麼辦
沒死亡,哪裡來來的喪葬費自一說呢?你可以根據交警隊事故責任認定書對你責任的劃分支付醫療費用。如責任未定,可以墊付醫療費,如傷者治療完畢,可以申請調解,如傷者死亡,則由交警對負責事故賠償的調解,調解不成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解決。
『伍』 農村老墓地有什麼法律法規么
一、《殯葬管理條例》
第五條:在實行火葬的地區,國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佔或者少佔土地的方式處理骨灰。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實行火葬的具體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
農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興建殯葬設施。
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對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復宗族墓地。
第十五條:在允許土葬的地區,禁止在公墓和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遺體、建造墳墓
二、《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條:公墓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安葬骨灰和遺體的公共設施。公墓分為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經營性公墓是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屬於第三產業。
第九條:建立公益性公墓,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報縣級民政部門批准。
(5)土葬應該付怎樣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強制執行,所需費用由喪事承辦人承擔。強制執行時,當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應當協同處理:
(一)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的;
(二)將骨灰裝棺土葬的;
(三)在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地區建造墳墓的;
(四)在公墓、農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墳墓的。死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企事業單位職工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理外,所在單位不得支付喪葬費和因喪事造成的困難補助費。
『陸』 退休老教師,死後土葬,現在沒有報死亡,家屬現在還在領工資,大概2萬左右了,會不會背法律責任
是的,他們家屬的做法如果追究起來可以算詐騙國家工資了,而且老教師死亡是必須火葬才能辦理喪葬補貼,他們的情況違背了相關規定,查出來是需要退還工資接受處罰的
『柒』 如果惡意詆毀他人而至其死亡的應該付怎樣法律責任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內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容的行為。
如果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就構成誹謗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捌』 安葬父母的安葬費用是由子女自願承擔還是子女的法定義務,若是法定義務請說出相關的法律依據
律師專業解答:
您好,安葬父母雖然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必須由子女安葬,但是回這是孝敬父母答的一部分,也是子女的一部分,而且安葬父母產生的錢屬於父親的債務,從這個角度考慮,首先需要從遺產中預先扣除,才能繼承遺產。如果該人確實不孝,可以主張他雖然不滿18歲,但是有獨立經濟來源,也屬於成年人了,要求平均分割遺產。
『玖』 我村一人因病死於大城市,依鄉俗應土葬,可醫院不準,若盜屍回鄉,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要負責任的,目復前醫制院有義務保管屍體,除非去火葬,他不能隨便把屍體交給家屬。而且,你即使偷出來了,你的運輸也是問題,國家現在不允許這樣運送屍體,你只能在當地火化,然後把骨灰帶走。如果你們在運輸屍體的過程中被發現,那麼這個醫院是要負責任的,所以,建議你尋找其他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