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竣工驗收法律責任
1. 工程竣工後,承包方未向發包方提供竣工驗收資料和驗收報告,承包方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工程竣工後,承抄包方未向襲發包方提供竣工驗收資料和驗收報告,首先說,承包方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但是要追查一下原因,為什麼未向發包方提供竣工驗收資料和驗收報告,這里如果是建設單位的原因,那嗎建設單位趕緊想辦法解決,因為交上述資料是施工企業必須辦的;如果是施工單位原因,首先將他的工程質量保證金扣押,同時到他的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協商,協商不成那隻好到你們地方法院訴訟,保證贏,只是費點時間。
2. 建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擅自使用,質量責任有誰來承擔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版第十三條,建權設工程未經竣工驗收,發包人擅自使用後,又以使用部分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民事責任。
3. 房屋未經竣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應受怎樣的
這要看具體情況,法律對使用者沒有具體法律說明,如果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要回負一定的責任答。
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組織竣工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不得交付使用。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二)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三)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
4. 水保設施未經驗收投入使用,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合同完工驗收:是指所有合同項目已完工,且工程質量滿足相關規范和設回計要求,合同工程完成後,應進行答合同工程完工驗收。投入使用驗收:項目施工工期因故拖延,並預期完成計劃不確定的工程項目,部分已完成工程需要投入使用的,應進行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驗收。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應在工程建設項目全部完成並滿足一定運行條件後1年內進行。不能按期進行竣工驗收的,經竣工驗收主持單位同意,可適當延長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一定運行條件因工程類別不同而不同。這種提問感覺沒有意義這個可以自己找下資料
5. 未進行竣工驗收就已經開始生產是否違反安全生產法
未進行自竣工驗收就已經開始生產是違反安全生產法
《安全生產法》的法律責任相關內容: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八十七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的;
(二)發現未依法取得批准、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准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前款規定以外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6. 工程未竣工驗收擅自使用的承擔什麼責任
《建築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這是法律對工程交付使用的強制性規定,發包人不得因任何原因擅自使用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如擅自使用,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根據最高法《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之規定,發包人擅自使用未經竣工驗收工程,視為其認可工程質量合格或同意對工程發生的質量問題自擔責任,放棄了對工程質量缺陷提出抗辯的權利,再以其使用部分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為由主張權利的,不應得到支持。實踐中,適用最高法《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還應注意到:(1)發包人只使用了部分工程,僅在使用部分工程范圍內對質量問題自擔責任,承包人仍對未使用部分工程質量承擔責任;(2)即使發包人擅自使用工程,承包人仍應當在建設工程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對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質量承擔責任;(3)承包人退場,發包人僅僅是控制工程,不屬於「擅自使用」;(4)雖未經過竣工驗收,但承包人同意發包人使用,同樣不屬於「擅自使用」。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六十一條交付竣工驗收的建築工程,必須符合規定的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有完整的工程技術經濟資料和經簽署的工程保修書,並具備國家規定的其他竣工條件。建築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7. 未經竣工驗收甲方擅自使用 甲方應付什麼責任
這要看具體情況,法律對使用者沒有具體法律說明,如果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版,要負一定權的責任。
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及時組織竣工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不得交付使用。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二)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三)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