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法律責任就是諒解嗎
『壹』 交通事故兩死一傷,對方寫諒解書,不追究刑事責任,人;就馬上可以放出來嗎
受害者家屬寫諒解書,只是對你民事賠償方面不進行進追就,諒解書只能對你量刑有一定幫助。但是刑事方面檢查院會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會對你進刑事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33號)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或者機動車輛承包人指使、強令他人違章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和本解釋的有關規定辦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傷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三十萬元至六十萬元、六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條第(三)項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貳』 職務侵佔罪,與對方達成諒解,對方不追究刑事責任,是不是就構成犯罪!
不是這樣說的,諒解書只是表明你對被告人已經諒解,有這個意思就可以了,這專也只是法官在對被告人進行判決屬時量刑的一個考慮因素。刑事案件是國家公訴,並不像民事案件是個人的事,追不追究刑事責任並不由哪個人說了算。
『叄』 對方不追究刑事責任,也出了諒解書,那公安局會不會追求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對於刑事公訴案件一經立案,就要根據犯罪事實和具體情節,由人回民法院審理定罪量刑。犯答罪嫌疑人積極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並達到和解的,可酌情從輕處罰。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法律依據:
一、《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2014):
9.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肆』 刑事案件諒解書中一定要寫上「不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該諒解書才有作用嗎
不是這樣說的,諒解書只是表明你對被告人已經諒解,有這個意思就可版以了,這也只是法官權在對被告人進行判決時量刑的一個考慮因素。刑事案件是國家公訴,並不像民事案件是個人的事,追不追究刑事責任並不由哪個人說了算。
『伍』 和解書上寫不追究刑事責任算諒解嗎
算諒解。。。但是無用。。。刑事責任不是你說不追究不追的。。。但是可以在處罰上減輕
『陸』 詐騙5000元受害人提交了諒解書並說明不予追究法律責任是否還判刑
諒解書只能是在量刑時起到從輕的作用,不能左右法院追究詐騙者的法律責任和定罪!
『柒』 刑事案中是否得到受害人的諒解書後,法院就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不是,被害人出具諒解書,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符合判處緩刑條件內的容,可以判處緩刑。
『捌』 對方不追究刑事責任,也出了諒解書,那公安局會不會追求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對於刑事公訴案件一經立案,就要根據犯罪事實和具體情節,由人回民法院答審理定罪量刑。犯罪嫌疑人積極賠償受害人經濟損失並達到和解的,可酌情從輕處罰。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
法律依據:
一、《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2014):
9.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玖』 詐騙犯罪嫌疑人,原告出具諒解書不在追究的法律責任,諒解犯罪嫌疑人的過錯!行不行
根據法律規定,涉嫌詐騙犯罪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如果被告人積極賠償並取得受害版人諒解的,可權根據具體情節從寬處理。具體規定如下 :
《201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法發[2013]14號 2013年12月23日發布 2014年1月1日實施)
(三)、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
9.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