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如何增強中學生的法律知識

如何增強中學生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16 20:28:10

A. 中學生什麼要提高法律知識

非常需要提高法律知識,因為中學生的年齡正是性格轉型時期,這個時期灌輸和提高法律知識對其以後成長至關重要

B. 中學生該增強哪些法律意識

沒必要全面且系統,關鍵是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針對中學生本身的特點和中學生內的生活學習環境,在下列應容加強教育:
1.學習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讓學生學會分辨哪些是違法、犯罪行為,現在的學生,很多人連搶劫、搶奪、敲詐、尋釁滋事、毆打他人都分辨不清楚。
2。讓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對學生加強案例教育,讓學生多聽些別人的教訓。減少學生被侵害的機會,以及減少被教唆、脅迫犯罪。
3.其他法律法規也適量涉及,比如互聯網上網規定什麼的,教育學生網上發帖要有社會責任感。。。。。等等不一一概述。

C. 如何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熱心網友
為了提高青少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抵禦誘惑、防範侵害,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各種形式的普法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社區,社會最基層的居民自治機構,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社區普法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我們社區廣大青少年通過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自我教育和自護能力,辨別是非,健康成長。如何開展社區普法教育呢?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以自己所在的大學路街道辦事處為例,從自己的角度,淺談一下自己對這項工作的看法。一、青少年犯罪呈現出的特點我國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較以往,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1、瘋狂性。青少年時期正處於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由於某些青少年在社會化進程中沒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並且由於年青人逞強好勝,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過程中,常常帶有很大程度的瘋狂性2、突發性。由於少年的犯罪動機往往比較簡單,其目的單一,隨意性強。一般地說,較少有預謀,沒有經過事前的周密考慮和精心策劃,常常是受到某種因素誘發和刺激,或一時的感情沖動而突然犯罪。這種突發性行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沖動,不善於控制自己。3、連續性。對某些具有偷竊、搶劫等犯罪行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後,僥幸心理便得到強化,從而對物質享受產生了貪得無厭的欲求。產生連續性犯罪。4、組織結構的團伙性和犯罪結合的偶合性。從組織結構看,一般都是臨時糾合,時聚時散性的,而且這種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團伙性犯罪,這種偶然性的糾合也往往隨著一個犯罪活動的終結而自行解體。5、犯罪故意的突發性且犯罪手段的殘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沒有事前的充分考慮和醞釀過程,沒有預謀,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種影響和刺激,一時沖動,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發犯罪;而且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不計後果,從而釀成惡性犯罪。有時間看看中國中學生聯盟法制專題吧6、犯罪動機的單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誕性。青少年犯罪的動機往往是出於好勝獵奇,對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爭強好勝。他們有的是簡單地模仿電影電視中的某個鏡頭和情節,有的是模仿小說或現實社會新近發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倆,有的是同學或朋友間所謂的爭強好勝,顯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7、犯罪心理的報復性和犯罪心態的逆反性。青少年雖年幼無知,但同樣渴望人格上的獨立和自立,能夠獲得平等的權力和尊重,不願受管束,這種心理隨年齡的增長有時會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當他們具有一些不良行為而被管教時,他們輕則反感對抗,重則予以報復。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大學路街道辦事處地處鄭州市中心地帶,轄區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6萬餘人(含流動人口),其中青少年人數6000多人(含流動人口,不含在校青少年學生),約占總人口的10%左右。轄區中小學四所(含一所中專),在校學生約8000餘人,二者相加14000餘人,約占總人口的2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轄區內出現大小網吧、娛樂場所、游戲廳100餘家。從近幾年總體情況來看,轄區青少年違法犯罪率現象逐年下降,然而隨著當今社會傳播媒體的空前發展和時代的變化,現代的青少年思維活躍,見多識廣,早熟、早知。從犯罪手段和犯罪動機來看,手段顯得越來越成熟,犯罪動機越來越簡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同時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坑蒙拐騙、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受賄等一些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對社會風氣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青少年正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形成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其處世的無知性、盲目性就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一些青少年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在一定條件和某種因素的作用下,如被別人拉攏、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目前在文化市場上,圖書報刊、音像製品、文化娛樂等中充斥著大量的封建迷信、兇殺暴力、淫穢色情以及其它有損人民群眾健康的內容,對社會文化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這種受污染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香港及國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慾望,致使許多青少年在情感沖動、不計後果的情況下模仿劇情,糾集在一起作出違法犯罪行為從而走上犯罪道路。再次,近幾年來,雖然在中小學設立了法律知識和品德教育課,在社會上開展「送法上門」、「法律進家」等多種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但在力度上還有欠缺,在面上還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視此方面的學習。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榮辱、善惡觀念,分不清罪與非罪的界限,此罪與彼罪的區別。同時,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家庭的教育培養,深刻影響著子女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潛伏著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危機。三、目前普法教育的誤區以大學路街道辦事處為例,從198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全民普法教育以來,目前已是第四個「五年」普法時期。在全民普法期間,大學路辦事處黨工委始終貫徹國家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要「從娃娃抓起」的戰略思想,把青少年作為法制教育的重點。應當看到,對青少年實施普法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並多次受到上級的一致好評。目前,轄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整體素質和綜合效能得到了不斷提高,絕大多數青少年都知道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預防違法犯罪。然而,青少年法制教育過程中也存在不少誤區,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普法的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法制教育走形式占據上風。由於街道辦事處是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很多工作受制於上級業務部門,對轄區的公共單位(包括學校)沒有管理許可權,很多工作只限於協調解決,所以,開展普法教育辦事處顯的蒼白無力。雖然辦事處和社區一直努力,但收到的效果很是微小。把普法教育寄希望於通過一、二次法制講座來解決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學校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沒有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現在許多學校雖然也往常開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講出一些工作成績來,但並沒有真正花力氣來抓,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升學率問題上,忽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多數學校還是在發生問題後寄希望於一、二次法制教育講座來解決問題,法制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社區作為基層的居民自治機構,卻承擔著大量的政府行為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這樣,學校的「形式主義」,社區的無能為力,導致了普法教育處於「表面性」。2、忽視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傳授。許多青少年雖然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識,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具體在運用法律的時候,由於不掌握起碼的操作法則,還是會遇到許多具體困難的。法律的具體使用必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其中有法律具體的規定,也有社會經驗的積累,掌握了運用法律的操作方式方法,青少年就可以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法制教育要有知識的教育和意識的培養,但也要有操作方式方法的傳授,這些法律的實際操作問題,小至怎樣寫訴狀、到什麼地方告狀,大到通過什麼合法途徑、到什麼機關和部門去尋求法律援助,等等,對於實際生活中的用法是非常現實的和重要的。四、社區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青少年普法教育是普法教育的重點,全社會都應該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作為社區更應該發揮社區的優勢,做好對青少年的普法教育。社區在青少年成長中非常重要,因為群體性的行為對青少年影響最大,而且青少年的所有夥伴群幾乎都在社區一起度過,所以,社區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顯得極其重要。五、如何開展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我們在進行常規教育的同時、不斷進行法制教育模式的研究,把握好「三個關系:一是把握好法制宣傳教育與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二是把握好法制宣傳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關系,三是把握好知識教育與行為教育的關系。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努力創造了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推進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區氛圍。再以大學路街道辦事處為例,就如何開展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想法:(一)提高認識,切實重視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首先,認識到位是前提。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不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需要。街道辦事處、社區、轄區公共單位以及青少年家長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形成全社會都參與的普法教育氛圍。其次,明確職責是關鍵。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參與,學校要明確職責,給教師確定硬任務、硬指標,要將授課的效果與教學實績掛起鉤來。家庭、社區及全社會都要共同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發揮各自的優勢,努力營造一個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社會環境,努力創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心的良好氛圍。三是講求實效是根本。社區要根據青少年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電視片,電影和專題廣播,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組織有獎徵文,組織模擬法庭,開辦法制宣傳園地,印發普法小冊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參觀監獄現身說法,旁聽法庭審判活動,請政法幹警講法制課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法的觀念。(二)建立機構,健全網路,構建普法教育服務體系作為社區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首先作為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這一級,要專門成立法制教育領導小組,聘請檢察院、法院、法律工作者等專業人員為法制宣傳教育員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專題教師,定期為社區青少年講授有關法律方面的知識。近幾年,大學路辦事處黨工委高度重視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成立了以辦事處黨工委成員為主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工委書記親自掛帥抓,明確黨工委副書記具體抓,辦事處司法所、綜合治理辦公室、黨政辦公室、社區等科室積極給予配合。同時,每年根據工作任務的不同和人員變動的原因,及時調整人員力量。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並結合新形勢和轄區的實際情況,每年年初制定《大學路辦事處年度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計劃和工作要點》,有效保證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開展。結合街道辦事處,各社區也要設立專門的法制教育專門機構,做到有人管、有人具體抓。同時,作為辦事處團工委、少工委等組織,將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列入每年工作計劃,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實施了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計劃,統一協調。同時,在社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點,吸引廣大的律師事務所等其他法律機構進入社區,利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成立法律援助志願者隊伍,完善法律援助網路,為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提供了保障。(三)抓防範,推進社區青少年犯罪預防計劃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社區建設的新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圍繞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一要求,社區要立足於教育和防範,在社區廣泛推廣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在社區成立以社區居委會幹部、青年幹事、社區民警、司法幹部為核心,吸收社區內轄區單位代表、青少年工作志願者、學校負責人、以及社區群眾代表參加的社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團體,通過加強組織、隊伍、陣地、機制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社區環境、加強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服務青少年成長成才,切實發揮社區在青少年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四)抓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社區要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為全民普法的重點對象之一,常抓不懈;一是建立社區法律學校,利用寒暑假,開辟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利用多種載體營造法制氛圍,通過組織法律學習興趣小組、組織學生旁聽審判、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開設法制夏令營等多種方式,進行法制教育,既鞏固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成果,又培養了青少年的學法積極性。二是利用社區共建單位,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形成合力,共同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三是成立的相應青少年法制教育講師團、青少年維權崗等,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知識結構和實際需要,選擇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大量案例,運用以案釋法的方式,從依法育人和以德育人結合的角度,深入淺出地闡釋基本法律知識。四是創新載體,開展「小手拉大手,普法一起走」系列活動。為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減少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利用這些有效載體,每年舉辦各種活動,向轄區青少年下發法律學習資料和配套的法律知識競賽考試試卷,由青少年帶法回家與家長一起學習和做試卷,形成互學互動的學法、知法的局面,從而使普法覆蓋面廣泛,起到了良好社會效果。這種面向青少年、進而帶動家長的法制宣傳教育形式具有很大的生命力。

D. 如何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

英盛觀察法律意識乃社會法制之根本,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建立及正常運行依賴於法律意識的完善。當代中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的強弱,直接關系著依法治國進程的快慢,甚至決定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當前,與中學生有關的違法犯罪案件明顯增多,除了受社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外,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必須從根本上加強和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所謂法律意識是指人們關於法和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是人們關於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本質及作用的理性認識,是法律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實際上支配人們法律活動的思維方式。中學生的法律意識體現在他們初步形成了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權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的思想觀念。它是中學生對法律問題的自覺反映。法律意識不是自發形成的,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學習中自覺培養的結果,也是法律文化傳統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

法律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依法治國條件下,法律意識成為推進法治進程的先導觀念。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對於推進我國法治化進程,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保證中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要和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五育並舉,德育為首」,道德教育在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眾所周知,人們生活在社會中,其行為不僅要受到法律規范的約束,更多的還要受道德規范的引導和調整。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引導、榜樣的示範及人們的信念來維持,道德行為主要依靠自我約束,但道德與法制密切相關,許多道德規范就體現在法律條文之中。如果中學生普遍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具有高尚的理想與情操,那麼學校的法制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有效地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因此,應當採取多種途徑和措施,如主題班隊會,以案說法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講座、演講、徵文等競賽活動,組織和舉辦展覽會、報告會、演講會等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向學生傳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識和基礎理論知識,自覺地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中學生違法犯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應當強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著重抓好學生在日常行為方面依法辦事的養成教育。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法治」觀念,知法、愛法、守法、用法。強化日常行為的法律意識,採取系列有效措施,填補養成教育空白,掃除學生法律意識盲點,使中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培養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

二、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要和法制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眾所周知,法制教育是培養中學生法律意識的主要形式。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最重要場所。中學法制教育是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工程,對學生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普及法律知識,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進而達到自律,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的發育變化時期,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形成,理解事物及判斷是非的能力也較弱。因此,中學法制教育主要是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使其了解法的作用和我國法制的原則,樹立憲法權威的觀念和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使他們懂得公民應依法辦事,違法必須受制裁,從而提高其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增強社會責任感。在中學法制教育內容上,要注意從公民與法律、道德與法制、民主與法制、國家政權制度與法制關系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依法治國、依法辦事以及個人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的教育。要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

E. 如何增強法律意識

增強法律意識,這是一個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以中學生為例,結合當前我國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基本狀況,結合當前法律教育途徑單一的情況,在今後的工作中拓寬法律教育途徑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

(一)結合德育工作培養法律意識
結合德育工作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途徑。在當前的中學教育中,德育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也獲得了中學生的普遍歡迎。因此,把法律意識的培養工作與德育工作結合在一起就顯得極為有效。對於這兩方面的結合來說,主要就是依託兩者之間的共同點來進行的:對於法律意識的培養來說,其和德育工作存在著密切聯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法律意識的培養是比較重要的一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德育內容,提升了中學生法律意識也就能夠提升其道德修養水平。對於這種具體的結合來說,其可供選取的方式和手段是多樣化的,比如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這種形式也是德育工作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基本手段,對於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具備較強的推進作用。

(二)結合課堂教學培養法律意識
作為中學生接觸法律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過程中,重點結合相應的教學過程來培養法律意識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項基本措施。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結合思想品德課程進行法律意識的滲透。思想品德課程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識,在對這些法律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計,避免出現流於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還應該在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增強法律意識,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相關內容進行延伸,讓中學生在領略文學魅力的同時增強法律意識。

(三)藉助家庭教育培養法律意識
對於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來說,必須有效拓展法律教育的途徑。相對於原有學校課程這個單一模式來說,合理地引入家庭教育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這種家庭教育手段的引入對於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水平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不可能針對所有學生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很多學生都有一些法律困惑,這些困擾的有效解決就需要依託家庭教育。很多法律知識對於家長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因此,家長就可以把這些法律知識較好地傳授給中學生,促使其增加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F. 青少年如何增強自身法律意識

http://www.paper800.com/paper56/75D41768/

http://www.fwsou.com/faxuelunwen/4/20070830/89946.html

G. 如何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在思想政治課中培養

一、閱讀講解法 守法、用法的前提是學法、懂法。初二一學年來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法、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學生自我閱讀,熟悉法律條文,質詢探討,教師講解釋疑,指點迷津。由於法源於生活,貼近實際,因而對學生產生了特殊魅力。並引起心靈強烈的震撼。很多學生發出「不學法不知道,生活處處皆有法」的感慨,知曉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的道理。 二、案例教育法 課堂上我經常以身邊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討論。比如我在跟學生研究「當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怎麼辦?」時,選取了這樣一則案例:公民建俊霞曾被李自超打成重傷,一直懷恨在心。這天,她發現李自超5歲的女兒李敏敏獨自一人在家門口玩,便哄著將她和自己9歲的女兒帶到村裡的蓄水池邊,唆使女兒將李敏敏推入深達六米的水池,致李死亡。建俊霞想以3000元私下了結此事,但李自超夫婦沒有同意,及時報告公安機關案件很快被逮捕歸案,最後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建俊霞死刑。我發動學生展開系列討論:建俊霞沒有親自殺人,為何要判處他死刑?李自超夫婦依法報案的做法對不對?建俊霞當初被李自超打成重傷後,應該怎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自超將人打傷,能不能因女兒已死而逃脫法律責任?學生興趣盎然,討論激烈,整個課堂形成了「天光雲影共徘徊」的良好局面,
在不知不覺中法律知識潛入腦海、深入心田。 
       三、練習鞏固法 
       既有書面練習,也有口頭練習,有教師發講義要求當堂獨立完成,也有課後完成練習冊思考題,有同學之間相互提問,一問一答,也有通過投影儀打出是非題或選擇題,要求集體回答,最讓大家感興趣的是不定期進行的拈鬮答題,表現最佳者將獲得小小的獎品,雖緊張刺激,但學生們卻躍躍欲試,搶答將訓練推入高潮。由於練習形式不一,內容豐富,因而學生們得到充分的鍛煉,知識掌握比較牢固,這對規范他們的言行、指導他們的實踐將產生較
大的作用。        四、活動深化法 
       學習切忌死記硬背,寓法制教育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就會讓政治課堂「活」起來,諸如:模擬選舉人民代表、模擬法庭、討論「青少年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編法制小報展評、「我與規范」知識競賽等,都曾經出現在政治課堂中。這些活動的開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能力提高了,法律意識也增強了。比如辯論課「道德與法律哪個更重要」之前,我先讓同學們觀看有關辯論的電視錄相,然後再讓他們推薦辯手、主持人、計時員、評審員,各人做好精心准備,其他同學也不閑著,有人要布置場地,美化黑板,所有的人要做好被主持人點名談看法的准備。這場辯論活動人人投入,個個緊張,准備的過程即
研究探索的過程,活動的過程即認識深化的過程。 
       在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氛圍中,通過不斷地學習法律常識,同學們的是非觀念日益明確,法制意識逐步增強,不但加強了遵章守紀的自覺性,而且認識到法律所禁止的,堅決不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所鼓勵的,積極去做。他們常常運用學過的法律知識,從法的角度去剖析、評論某件事,並且能自覺地運用法律武器去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如有一同學中午上學路上遭遇社會不三不四青年敲詐勒索,及時撥打110,聞訊趕來的警察
及時截住了尚未離去的一名作案者,並最終將逃之夭夭的另一名青年捉拿歸案。        由於學校對普法教育的重視,也由於我們堅守了政治課堂這塊主陣地,多年來我校違法犯罪率保持零紀錄,省教育電視台、《關心下一代周報》等新聞媒體都曾對我校的成功經驗做過宣傳報道。當然,普及法律常識,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任重而道遠,需要做耐心細致的工作,需要時時警惕,防微杜漸,這樣,學生們才能沿著法制的軌道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熱點內容
淺析新婚姻法中的財產分割制度 發布:2025-09-30 10:03:57 瀏覽:232
城市供水管網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0:01:49 瀏覽:1000
廣東法律服務網實體平台 發布:2025-09-30 09:59:33 瀏覽:545
勞動法春節補貼 發布:2025-09-30 09:50:08 瀏覽:388
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是法治 發布:2025-09-30 09:47:53 瀏覽:909
新婚姻法婚後還貸部分 發布:2025-09-30 09:47:07 瀏覽:573
法院是誰的 發布:2025-09-30 09:44:48 瀏覽:996
浙江法院網案件信息詢 發布:2025-09-30 09:40:28 瀏覽:582
古代司法制度 發布:2025-09-30 09:39:07 瀏覽:755
賴海軍律師 發布:2025-09-30 09:08:51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