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簽字免法律效力聲明

簽字免法律效力聲明

發布時間: 2021-02-16 21:36:24

1. 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

要具體分析,如果沒有如下情形,是合法有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採用版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權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條式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要寫免責聲明的話,需要符合國家規定如果免責聲明的內容,包括對他人的人身造成傷害,或者因為故意或重大過失對他人的財產造成損失的,就沒有法律效力。

2. 聲明書上有確認人簽字有沒有法律作用

民間聲明嚴格來講,並非法律上的聲明,法律上的聲明有其法定適用范圍和指定聲明媒介及區域范圍。民間借條、證明甚至協議都可能作為聲明使用,此類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也須要符合一定條件,經質證,法官採信後方具有法律效力。
一、客觀性:指作為民事證據的事實材料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作為證據事實,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它以真實而非虛無的、客觀而非想像的面目出現於客觀世界,且能夠為人所認識和理解。這就要求聲明必須是署名人本人所寫,不能是他人偽造的。
二、關聯性:指民事證據必須與案件的待證事實之間有內在的聯系。也就是說,只有對於認定要件事實有幫助的事實材料才有法律意義。這種事實材料所表現出來的關聯性一般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1. 直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本身就是待證事實的一部分;
2. 間接的聯系,如事實材料所反映出來的事實能夠間接證明某一待證事實成立。
比如:夫妻雙方簽定債務責任協議,聲明各方舉債由各自承擔,但第三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借給夫妻一方一筆錢用於裝修家庭房屋。第三方將夫妻告上法庭,要求夫妻雙方償還債務,夫妻一方將夫妻間的債務劃分協議做為對外聲明向法院舉證。因該協議事前第三人不知情,與案件沒有直接和間接的聯系,應不被採信,在本案中應是無效證據。

三、合法性:指作為民事案件定案依據的事實材料必須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並且其獲得、提供、審查、保全、認證、質證等證據的適用過程和程序也必須是合乎法律規定的。
聲明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違反國家方針、政策,聲明無效。比如,聲明以子女抵償債務的行為是無效的。將房屋或機動車輛等不動產贈與某人的聲明,在聲明人不實施產權轉讓登記的行為時是無效的。親生父子聲明解除父子關系的聲明,違反婚姻法同樣無效。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聲明無效
。聲明免以某項債權,以惡意逃避債務是一種較常見的惡意損害第三人利益的行為,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書寫的聲明,其取證程序違法,不符合法定證據來源,顯示是無效的。

3. 個人簽字的證明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只要抄證明書是真實的、沒有受到威脅、合法的、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但你要是為你的親屬作證,此證明書的效力會減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隔代親人可以作為證人,但因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證據效力低

4. 這份《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免責條款,就是當事人以協議排除或限制其未來責任的合同條款。
其一,免責條版款是合權同的組成部分,是一種合同條款;
其二,免責條款的提出必須是明示的,不允許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許法官推定免責條款的存在。
免責條款以意思表示為要約,以限制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為目的,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免責條款具有以下特徵:
1、免責條款具有約定性。無論是普通合同還是格式合同,都是雙方當事人依據意思自治的原則協商同意的,合同中約定的免責內容和范圍,得到了雙方當事人的認可(包括被動或盲目認可),因此具有明顯的約定性。
2、免責條款具有規定性,即免責條款必須是以明示的方示作出,任何以默示方式作出的免責都是無效的。
3、免責條款具有約束性。合同訂立後,一旦出現免責條款規定的情形和條件時,即可排除或者限制當事人未來的民事責任(部分或全部責任),這樣既約束了享受免責條件一方當事人承擔的主要義務,又約束了另一方當事人要求對方履行主要義務的權力。

5. 個人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個人免責聲明具有法律效力。

中國法律規定的免責條件主要有:

1、不可抗力:《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延遲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貨物的合理損耗:《合同法》第311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債權人的過錯:《合同法》第311條規定、第370條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採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

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並且未採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5)簽字免法律效力聲明擴展閱讀:

1、免責條款是一種合同條款,它是合同的組成部分。

2、免責條款是事先約定的。

3、免責條款旨在免除或限制當事人未來所應負的責任。

基於不同的目的,免責條款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限制責任條款,即將當事人的法律責任限制在某種范圍內的條款。例如,在合同中規定,賣方的賠償責任不超過貨款的總額。

二是免除責任條款,如某些商店在其櫃台上標明「貨物出門,恕不退換」,就屬於免除責任條款。嚴格地說,限制和免除責任的條款還是有區別的。

6. 個人簽字 證明書 是否 具備法律效力

只要證明書是真復實的、沒有制受到威脅、合法的、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但你要是為你的親屬作證,此證明書的效力會減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3條,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57條規定,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隔代親人可以作為證人,但因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證據效力低

7. 判斷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依據哪些法律法規

免責聲明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有時是內容資訊的網路平台,有時是酒店、餐館等餐飲娛樂場所,有時是建築工地等事故高發的工作場地。這些各式各樣的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是一樣的嗎?

一、合同法關於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的條款

第三十九條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條式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法律為什麼作這樣的規定呢﹖

第一,人身權和財產權是人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如果這樣的免責條款有效,無異於承認隨意侵害他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行為有效。例如,甲在陽台欄桿上行走,乙聲稱他也敢。甲說,你若敢,就給你1000元,但摔下去我不管。乙一氣之下,躍上陽台,但由於用力過猛,跳到陽台後站不穩,果真摔下去而死亡。後乙家屬訴至法院要求甲賠償,甲卻以事先有聲明而拒絕賠償。本案中如果甲的聲明有效,則意味著甲可侵害乙的人身權。這不但為法律所不允許,也破壞了公序良俗。

第二,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的法律原則。這樣的免責條款必然導致擴大一方的權利,而限制或縮小了另一方的權利;或者加重一方的義務,而減輕或免除另一方的義務。這實際上排除了一方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顯然是不公平的。

二、其他關於免責聲明的法律條款

值得一提的是,對下述類似的免責條款,其他法律法規也作了與《合同法》相類似的規定。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據此,有些單位在招工登記表中註明:「發生工傷、意外事故,本單位概不負責。」這樣的聲明是無效的。

三、有法律效力的免責聲明

應注意的是,並不是一切免責條款,法律法規都作無效處理。對以合理方式提請對方應盡注意義務的條款,應視作合同的組成部分。例如,公共汽車上標有「行車時,頭、手請勿伸出窗外,否則後果自負」聲明,如果乘客不顧聲明,擅自把頭、手伸出車外而引起事故的,不能主張聲明無效。

綜上所述,判斷免責聲明的法律效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條款,以及其他更具體的法律法規來判斷不同的情形下免責聲明是否有效。

8. 個人免責聲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

熱點內容
淺析新婚姻法中的財產分割制度 發布:2025-09-30 10:03:57 瀏覽:232
城市供水管網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0:01:49 瀏覽:1000
廣東法律服務網實體平台 發布:2025-09-30 09:59:33 瀏覽:545
勞動法春節補貼 發布:2025-09-30 09:50:08 瀏覽:388
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是法治 發布:2025-09-30 09:47:53 瀏覽:909
新婚姻法婚後還貸部分 發布:2025-09-30 09:47:07 瀏覽:573
法院是誰的 發布:2025-09-30 09:44:48 瀏覽:996
浙江法院網案件信息詢 發布:2025-09-30 09:40:28 瀏覽:582
古代司法制度 發布:2025-09-30 09:39:07 瀏覽:755
賴海軍律師 發布:2025-09-30 09:08:51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