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怕承擔法律責任離職怎麼
㈠ 離職後負的法律責任
按照法律先談下勞動者離職(即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1、提前內30天通知用人容單位;2、與用人單位指定交接人辦完全部工作交接手續,最好以書面交接方式辦理。3、重要崗位需完成審計。
你已離職,上述前提1就不說了,關鍵是在前提2和3,根據你描述,你單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也未見你敘述交接過程,未見審計過程。可以把你的經理看做工作接收人和審計人,但離職手續辦理期間,你發現遺留的工作存在因長期未對帳而形成的誤差的事實並沒有解決,離職後,部門也沒有形成對你工作情況的離職交接和審計報告,因此,作為會計人員,對你在職期間的工作還是存在隱患,你就不怕別人在你原來工作期間的單據和記賬憑證上做手腳??你作為會計工作者這些應該想到,起碼也應有個交接記錄呀。
至於你自己,根據你作為日審會計崗位,只要你按會計制度來完成了你的本職工作,就不存在負什麼法律責任。被人做手腳,也是有痕跡的。
㈡ 不交接就辭職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需要承擔由此給單位造成的實際損失的責任。
建議搜集單位存在侵犯你合法用工權益的行為,可以立即要求解除合同。
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
一是,依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准。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
二是,依據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三是,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2)因怕承擔法律責任離職怎麼擴展閱讀: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㈢ 如果用人單位因害怕賠償而用無薪休假來逼員工自已辭職離開,是否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無薪休假是要你本人同意的,你可以去申請仲裁,以企業欠薪為由申請勞動仲裁
㈣ 想離職但是怕公司追究責任
如果來隨時離職如果就職較短源公司一般不就不追究了,但是如果就職較久如你現在的職位隨時離職如果追究起來搞不清。最好是提前提交辭職報告。那樣對自己對公司也有個交代。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等合同期滿不續即可。失去勞動合同約束代表已之間已無義務,若是到時候追究起來,只能是他們為什麼沒在合同期滿前就詢問你。是受保障的,雖然這個辦法是對你好,但是對於責任心立場還是不建議這樣做,大家好聚好散即可。
㈤ 我因為管事的隨便找事,又沒勞動合同,不想幹了,怕領導不簽字,沒要辭職報告.直接走了,人家會不會不給
如果是嚴格來算,曠工幾天就算自動離職的,也許會沒有工資,其實你這樣做,虧的是你自己,那個管事的可是沒一點損失。
㈥ 因公司安排不合理的工作量而辭職,辭職信上也寫明了辭職原因,但是公司要求把原因改成個人原因,合理嗎
辭職信上寫明抄了辭職原襲因,但是公司要求把原因改成個人原因,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
1、這樣更改之後後續有其他事情,自己是需要承擔部分責任的。
2、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解除勞動合同的步驟根據不同的情況,通常有如下情況:
(1)協商解除,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員工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2)達成一致:雙方在自願、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
(3)工作交接:用人部門安排員工依照相關規定辦理工作交接;
(4)結算薪資和經濟補償:在員工辦理完畢工作交接後,財務科應當結算並支付該員工的薪資;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還應當結算並支付該員工的經濟補償;
(5)勞動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後,勞動合同按雙方約定解除。
㈦ 如果因為公司加班和上班時間太長而辭職,那我需要怎麼寫辭職申請我要是如實寫,公司怕不給簽把
解除勞動合同是《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和第三十八條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你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單位申請,並由用人單位批准。解除勞動合同是你的決定,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單位,並證明你書面通知到了,那麼你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就是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就不會出現由你承擔《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的賠償責任。如果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所述的情況之一,你不僅無需提前30天,還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要求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侵犯你的合法權益,你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經濟補償的。只要沒有《勞動合同法》第25條的內容,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都是不合法的。
遞交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或通知)後,批不批無所謂,關鍵是要有人簽收,做為依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否則不良單位會說你是自動離職,沒有交過辭職報告,把一切責任推到你身上,也為不支付你近期的工資找到借口。你提前30天(試用期提前3天,下同)提交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或通知,如果沒人簽收,你就到郵局寄特快專遞,並在「內件品名」欄中填寫「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或通知)」,保留好底單做為證據,外加勞動合同就夠了,如果用人單位不在工作的最後一天支付你的工資,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支付工資及相關經濟補償。
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或通知內容最好明確以下內容:
1、本人因…………(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該原因最好寫明,便於以後舉證),決定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最遲工作到某年某月某日;
2、請公司書面通知(該通知必須有公司印章,否則無效)本人於某年某月某日與某人交接工作,如未接到有效的書面通知,本人將視為公司無需本人交接,由此給公司造成的不便或損失,本人不承擔責任;
3、請於工作交接之日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之規定與本人結清工資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其他相關費用,並向本人出具《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該證明的內容應符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的規定,否則本人保留申請仲裁或訴訟的權利。如公司無需本人交接,則於某年某月某日(最後一個工作日)某時(下班時間)前完成以上事宜。
解除勞動合同時的工資支付時間詳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經濟補償金支付時間詳見《勞動合同法》第50條。如果不按時支付,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3、10條規定加付補償金。
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我以上回答中書名號《》中所涉及的內容,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網上搜索這些內容都能找到全文的。
㈧ 非正常離職我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先說明一下,也許我的答案並不是你要的.
我不認同你的做法,本來是你主動的局面如果你這樣一做就會很被動。以下為分析:
1、年終獎金的概念,你說這是績效獎。績效獎一般公司會和員工簽訂或者制定相應的制度,對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發放有規定。現在公司扣發你的該獎金。公司應該拿出相應證據,考核表等。你認為你符合嗎?如果是,去申請仲裁好了。公司不能說我認為你不符合就不符合的。
2、員工離職應該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當然不通知好象法律上也沒有明確規定如果不提前會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但是,如果你是掌握秘密的或者是重要崗位的,給公司造成了損失是可以要你賠償的。
3、如果你不提前通知就走了,而且做法不合法(也許你會說公司先錯了,但如果你認為公司真的錯了可以採取合法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公司可以不認同你即時辭職,如果公司想難為你,只要在離職證明中寫明辭退。並註明離職時侵佔公司財物等。你以後如何執業?
4、不怕官司是假的,你不是在問公安機關會不會去抓你嗎?
5、交不交違約金要看你的合同是什麼時候簽訂的,如果是2008年1月1日前簽訂的,而合同中又有該約定,那就應該按合同約定;如果合同是此後簽訂的,就不用了,但我估計你肯定是此前簽訂的。
6、問一下,電腦里所存公司文件及秘密有沒有在那承諾里確認。如果確認了?
7、總體意見:不這樣做為上策。
㈨ 員工某某想辭職,但企業不允許,說是要起訴,某某因害怕,回家服農葯自殺,現在某某造成精神上嚴重的打擊
問:員工某某想辭職,但企業不允許,說是要起訴,某某因害怕,回家服農葯自殺,現在某某造成精神上嚴重的打擊,請問企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1、員工原則上應提前30天將書面《辭職報告》交到人事行政部 ,並領取離職手續表。人事行政部對離職員工進行離職面談, 了解其離職原因並做記錄。
2、按照離職手續表辦理相關手續:
(1)、離職員工將離職手續表交部門負責人簽字。部門主管以上崗位需經總經理簽字。 (2)、由離職員工所在部門的助理向離職員工收回工作證,員工手冊 ,工作服 ,辦公用品,確認上交無誤後由助理簽字確認 .
(3)、由財務部檢查離職員工與公司在財務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項 ,出差報銷 ),如有拖欠當場清還,無拖欠則由財務部在離職手續表上簽字確認。
(4)、離職員工在得到離職手續表上所有需要的簽名後,人事行政部向員工出具"關於與XX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員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終止、解除勞動關系備案手續;憑備案審核意見,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中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同時封存離職員工的公積金。如離職員工需要轉移公積金則由人事行政部根據其所提供的新賬戶進行轉移 ,如需取出則由員工自行辦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職工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30日內,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待遇審核手續。
(7)、人事行政部將離職員工的檔案重新歸檔,同時結清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