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礙執行行為的法律責任
① 《治安管理處罰法》「阻礙民警執行公務」的主體可以是被傳喚(抓捕)人嗎為什麼有什麼法律依據
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傳喚。
法律: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岳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拓展資料:
法律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第二條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條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航空器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第五條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採取有效措施,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第七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②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可以向負責執行的法院提出異議,舉例說明違法的執行行為
《民事訴訟法》第225條規定: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法條鏈接:《最高法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1、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利害關系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
(一)認為人民法院的執行行為違法,妨礙其輪候查封、扣押、凍結的債權受償的;
(二)認為人民法院的拍賣措施違法,妨礙其參與公平競價的;
(三)認為人民法院的拍賣、變賣或者以物抵債措施違法,侵害其對執行標的的優先購買權的;
(四)認為人民法院要求協助執行的事項超出其協助范圍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
(五)認為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人民法院違法執行行為侵害的。
2、第七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過程中或者執行保全、先予執行裁定過程中的下列行為違法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
(一)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以物抵債、暫緩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等執行措施;
(二)執行的期間、順序等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三)人民法院作出的侵害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被執行人以債權消滅、喪失強制執行效力等執行依據生效之後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
除本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外,被執行人以執行依據生效之前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依法申請再審或者通過其他程序解決。
③ 有無法律規定:案外人有妨礙民事執行的行為並致使生效法律文書無法執行的,可以追加該案外人為被執行人
怎麼可以追加該案外人為被執行人呢?這是不對的。如果案外人妨礙執行,構成妨礙公務罪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法院還可以妨礙執行對其進行司法拘留。但是不是追加該案外人為被執行人。
④ 什麼是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應如何處罰
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是指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根據合法職權版所進行的公權務活動。公務活動,既包括在國家機關工作時間和場所內的活動也包括根據特定的命令在其他場所的公務活動,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其職權范圍的活動,或者濫用其職權侵犯國家和群眾利益的活動,不在此列。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的規定,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應當視情況給予以下處罰:(1)一般情況下,單處警告或者單處200元以下罰款;(2)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3)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⑤ 「阻礙執行職務」是《治安法》的第幾條
第五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回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5)妨礙執行行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阻礙執行職務,是指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阻礙執行職務具有以下特徵(即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
1、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侵犯的對象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本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阻礙的行為應當是未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脅手段,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3、本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14周歲),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即明知是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而有意進行阻
參考資料:中國法院網:《治安管理處罰法》
⑥ 涉嫌妨礙公務怎麼量刑
按我國《刑法》規定,以下行為按妨害公務罪處罰,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專、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屬
1)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
2)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
3)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
法律規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妨害公務罪】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⑦ 故意妨礙他人履行合同的民事責任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是指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故意干擾、破壞訴訟秩序,阻礙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違法行為。
1.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是指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等案件中的被告和離婚案件中的被告以及被告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案件的被告。
2.違反法庭規則,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如未經允許在開庭時錄音、錄像、拍照;沖擊法庭和在法庭上哄鬧等。
3.妨害人民法院調查證據、阻礙人民法院依法執行職務、破壞訴訟正常進行等行為。
這些行為主要有:第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害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第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第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護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第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滂、誣陷、毆打或打擊報復。第五,以暴力、威脅或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第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
4.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或組織拒不履行協助義務。
這些行為包括:第一,有關單位拒絕或妨礙法院調查取證;第二,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後,拒不協助查詢、凍結或劃撥存款的;第三,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扣留被執行人的收入,拒不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拒不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其他財產;第四,其他拒絕協助執行的行為。
⑧ 請問妨礙執行職務罪是什麼法中的第幾條是不是刑事犯罪急!!謝謝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及在一專定條件下的紅十屬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履行職 責,或者以暴力、威脅以外的方法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 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是犯罪行為,刑法277條。
⑨ 對妨礙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該如何處罰
妨礙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包括: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對此類違法行為,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此外,對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