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給別人寫假欠條負法律責任嗎

給別人寫假欠條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2-20 05:24:52

① 別人用我的簽章偽造借條,我要付法律責任

如果該印章既非你本人的,別人使用你也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承擔責內任容。
如果是別人私制你名字的印章使用,你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該私下製作、使用的人可能會構成詐騙罪,依法追責。
如果該印章是你本人真正使用的印章,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盜用,那就復雜些,要看盜用者與你的關系,對方當事人對他持你印章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理由相信該人有權代理你等情況,來判斷你是否會對此事承擔責任。
如果發現有可能有此類情況,及時調查清楚,採取法律措施為好。

② 偽造2萬元欠條負什麼法律責任

偽造2萬元欠條,數額較大,涉嫌詐騙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內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容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③ 對方用假借條起訴我,該承擔怎樣後果

用假借條提起民事訴訟會產生以下法律後果:

1、民事訴訟請求得不到支持。

2、人民法院可以罰款、拘留。

3、情節嚴重,涉嫌虛假訴訟罪的,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七條「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給別人寫假欠條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案例:

偽造欠條虛假訴訟蘇州首例訴訟詐騙案定罪

近日,蘇州首例詐騙訴訟案進行了終審判決,嫌疑人張某偽造證據,進行了虛假訴訟,企圖通過訴訟詐騙被害人16.3萬元。

通過製造偽證進行虛假訴訟,企圖從中牟利的行為屬於犯罪。近日,蘇州首例詐騙訴訟案進行了終審判決,嫌疑人張某偽造證據,進行了虛假訴訟,企圖通過訴訟詐騙被害人16.3萬元。他的計劃非但沒能實現,還為他帶來了牢獄之災。

陸先生和周女士向張某所在的借貸公司借了15萬元,當時與貸款公司簽訂了財產抵押合同,同時簽下了借條。但是,不久之後張某所在的貸款公司不能繼續經營,幾個合夥人經過商議決定將公司解散。

他們將已經借出的債務進行了劃分,陸先生和周女士的債務被劃歸給其中一個合夥人。在不斷的追討下,陸先生和周女士在一年後將所有的欠款都還清了。催債人當時出具了收條,證明所借的16萬元(包括本息)已經歸還。同時,當初被抵押的房產證、土地證等也都交還給了兩人。

還清了債務的陸先生和周女士以為可以過上清凈的日子了,誰知道一年後他們居然收到了法院的一紙訴狀。將他們告上法庭的是當時與他們簽借款合同的張某,而張某指控的竟是陸、周二人逾期未能還清借款。

張某在提請民事訴訟的過程中,提供了當初三人簽署的合同,同時出具了一張15萬元的欠條。這張欠條上有陸、周二人的親筆簽名。陸先生與周女士看過欠條後覺得奇怪,簽名確實是二人的筆跡,但是欠條內容卻與當初借款時的不同。

兩人表示,當初貸款公司解體時他們的債務關系屬於另一位合夥人而不是張某,而兩人早在一年前就還清了債務。他們向法院出具了收條作為證據。陸、周二人對張某出示的借據表示懷疑,要求鑒定筆跡的真偽,此時卻遭到了張某的拒絕。

當地人民法院受理了該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公訴機關要求對張某出示的借據進行司法鑒定。司法鑒定人員通過對借據上的痕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這張借據是拼接而成。

在事實面前,張某終於無話可說,只能低頭認罪。他承認,為了騙取錢財他偽造了這張假的借據。他無意中發現了有陸、周二人親筆簽名的文件,便萌生了一個邪惡的念頭。

他將簽名的部分剪下,黏貼到一張空白稿紙上進行復印,隨後在空白處寫上了欠款內容。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處張某犯有詐騙罪,處以有期徒刑1年,罰金1萬元。

④ 如果給對方一張假的欠條然後拿真的欠條在告他這樣犯法嗎

違法,數額在5000以上就涉嫌詐騙。

⑤ 幫別人代寫請假條,會付法律責任嗎

第六節 根瘤與菌根Root nole and mycorrhiza
根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密切的關系, 有些微生物進入根內專形成特定結構, 共同屬生活, 彼此有利, 這種關系稱為共生symbiosis 。
根中的共生有兩種類型: 根瘤和菌根
一、根瘤 Root nole
根上由於根瘤菌(細菌)的侵入、生長所形成的各種形狀的瘤狀突起, 稱為根瘤。
形成過程: 根瘤菌由根毛侵入根的皮層內, 其分泌物刺激皮層細胞迅速分裂, 使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 同時根瘤菌也大量繁殖, 結果在根表面形成根瘤

⑥ 朋友找不到欠款人讓我幫寫個假欠條,我簽那個人的名按了手印要負法律責任么

雖說你不是主責,實情系如找不到事主的話,你就是唯一的靶子和全責區別不大了

⑦ 幫別人代寫欠條 要負法律責任嗎

幫別人在欠條上寫了他的名字,旁邊寫了代寫人的名字,如果欠款人不還,還沒有證據證明錢是給欠款人的,就要付法律責任。

處理方法:

1、最好叫欠款人補個條子,把你寫的條子換回來;

2、或者欠款人在你寫的條子上他名字的地方按個指印,右手大拇指;

3、如果以上兩條不方便的話,和欠款人進行交談然後搞個錄音,現場或電話都可以,作為以後的證據保存,以防萬一。

現實中的欠條可能是由他人幫忙代寫的,這樣不是不可以,但要求在最後落款的時候,必須要是當事人自己親自簽字蓋章,這樣代寫的欠條才有可能有效。

一般來講幫人家代寫的欠條,代寫人是不用對欠條負法律責任的。即在債務人不能還錢的時候,代寫欠條的人是不用進行債務清償的,但代寫人是擔保人的除外。

(7)給別人寫假欠條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欠條的注意事項

1、最好一式 2 份,兩方簽字。免對方塗改說不清楚。

2、寫清楚是人民幣還是別的啥幣種,否則明明借給人的是美元,沒寫到法院一般就按人民幣判了。

3、大小寫都要有,不然加個零,就說不清楚了。

4、不想送給別人那筆錢,最好2年內起訴,法律上是權利不用過期作廢的,那怕你借給人家100萬,只要對方說你2年多了一直沒要,你可能確實沒要,也可能要了沒留證據。那麼,對不起,你的100萬就可能再也要不回來了。

⑧ 朋友找我逼他人寫假欠條負法律責任嗎

1、提問者的行為構成搶劫,不是敲詐勒索罪,理由是:
第一、搶劫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場對財物所有人、佔有人或其他有關人員採取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或當場奪走其財產的行為。行為人的手段行為與佔有行為都具有當場性,劫取財物一般是在同一時間,同一點,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連續性。敲詐勒索罪,是指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行為。兩罪同屬侵犯財產型犯罪,具有相似性,特別是在採用脅迫方式獲取財物的情形下,較難區分。其次,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既侵犯財產權益,也侵犯人身權益,而敲詐勒索罪侵犯的主要是財產權益。
第二、區別兩罪的關鍵是搶劫罪需滿足兩個「當場」,即當場實施暴力、脅迫行為,當場劫取財物,而敲詐勒索罪不需要當場得到財物,且只能以將來的暴力行為進行威脅,不能當場實施暴力。換句話說,如果行為人當場使用暴力並當場佔有了他人財物,則可認定為搶劫;相反,如果只有當場使用暴力而沒有當場佔有他人財物,或者只有當場佔有他人財物而沒有當場使用暴力的,則屬於敲詐勒索。而借條是記載當事人的債權或證明所有權的重要憑證,在民事上屬於證明權益關系的書證范疇,其財產價值需以債務人的給付為實現要件,屬於期待型財產性利益。本案中,以索要賠償為借口當場使用暴力,迫使他寫下借條,獲得了期待型財產性利益。從表面上看,這貌似敲詐勒索行為,但被告人目的是當場非法佔有他人財物,這種以暴力迫寫借條,並憑借該借條將來索錢的行為都是搶劫行為的延伸,其行為不僅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同時還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具備搶劫罪的相關法律特徵,所以兩人的行為應定性為搶劫罪。
2、 綜上所述,提問者的行為完全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即行為人在主觀上有搶劫的故意,在客觀上有搶劫的行為,因其沒有實際佔有到被害人平某的財產,故應認定為搶劫罪。

熱點內容
道德大於能力 發布:2025-09-29 22:11:15 瀏覽:702
柘城法院執行 發布:2025-09-29 22:10:26 瀏覽:576
大興法院執行 發布:2025-09-29 22:02:03 瀏覽:647
三八婦女節勞動法休假規定 發布:2025-09-29 22:01:12 瀏覽:849
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 發布:2025-09-29 21:55:47 瀏覽:97
高速公路相關法規 發布:2025-09-29 21:53:31 瀏覽:907
勞動法包含在什麼法 發布:2025-09-29 21:43:25 瀏覽:94
行政訴訟法2015對比 發布:2025-09-29 21:17:59 瀏覽:343
行政訴訟法實施意見 發布:2025-09-29 20:59:50 瀏覽:391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何沒有 發布:2025-09-29 20:46:54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