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社區精防人員的法律責任

社區精防人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2 19:35:08

㈠ 社區是不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每個來社區明確一名社區消源防督導員,每個居民小區聘任一名小區消防管理員,每棟高層居住建築聘任一名樓棟消防宣傳員(簡稱「社區消防工作三員」)
明確「社區消防工作三員」,是創新社會消防管理的新途徑,是控制和減少火災特別是亡人火災事故的有效措施

㈡ 社區是不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答:首先,消防安全確實是與社區全體成員生命財產密切相關的一項工作,社區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第一責任人」
,把這項責任擔當起來;但這需要一個前提條件,即社區必須真正成為一個「實體」
,一個區域性自治的法人團體,並有能力在政府消防安全機構的指導下,整合社區各種組織,團結社區男女老少開展相關工作。在社會學理論中,社區是一定地理區位內全體成員通過自組織形成的生產、生活集團。我國城市的社區建設還剛剛起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人口利益組合的形式和途徑多元化,很難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區域性社區實體。因此,城市社區的成長可能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1)政府主導,培育社區階段;(2)政府引導,社區參與階段;(3)政府指導,社區自治階段。實現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是社區建設的方向,但不能跨階段發展。目前,城市社區建設尚處在初級階段,主要工作還是由政府主導,培育社區。包括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的立法,創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環境;以社區為單位按人口指標完善社區的各項生活服務設施;提高政府部門的各項社區服務水平,等等。社區消防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它首先需要確立的是一個新的「社區消防理念」
。在新的消防理念指導下,通過改革消防體制,建立警民結合的消防安全體系。在這種新的體系中,專業消防機構、房屋產權人、社區組織的權利和責任都需要得到清晰的確認。尤其重要的是,「社區消防」關鍵是要全體社區成員都有責任意識和參與精神。因為,專業消防機構不可能遍布每個社區,只能事後參與。然而,消防事故直接威脅的是社區當事人的生命財產,社區全體成員必須成為社區消防的主體。在社區建設中,應抓住「社區消防安全」這一關系社區全體成員切身利益的環節,精心設計公益項目,積極引導社區居民的參與。作為專業消防安全機構,在新的社區消防體系中,不僅要抓好急救訓練,更重要的是承擔起幫助建立社區消防組織,指導社區消防工作和培訓社區消防志願者隊伍的任務。即使是實行了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也是一樣,不能因為「部分消防責任」已經承包給了物業管理企業,就放棄居民的消防意識和參與權利;而是要把握好物業管理企業和財產責任保險機構在社區消防安全體系中的定位,發揮好各個方面的作用。只有經過這些環節,消防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實現由「機構服務」向「社區服務」的轉變。看來,有些地方部門在社區消防安全體系沒有完全成型的情況下,就把「社區」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做法是有些操之過急了。這種「責任狀」在消防事故發生後,無非是處理一、兩個居委會幹部,最終的責任還得由政府來承擔。類似項目,應建議地方政府通過立法聽證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來完善。(韓全永)

㈢ 四、論述題 你社區內是否有信訪人員及非法上訪人員如果有你將如何處理此事,

社區內有此類人員。
對於群眾的合理訴求,在自己職責范圍內的給予處理,不在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爭取在基層通過溝通協調妥善處理。
對於那些無理取鬧者,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講解,通過溝通消除其對於政策的誤解,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盡己所能幫助你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其可以將時間和精力用到生產生活中。

㈣ 社區工作者的職責

社區工作者的職責:

1、加強民政網路建設,發揮民政網路作用,及時增補委員。

2、按上級要求建好民政工作台帳,做到規范、齊全。

3、組織開展社區服務工作,建立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並經常性地開展便民、利民服務。有記錄,有台帳。

4、組織開展擁軍優屬、助殘、幫困以及老齡等方面的工作。有記錄,有台帳。

5、負責受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請,以及調查核實申報公示工作,強化義務勞動制度,每月5號前將勞動統計表上報街道民政辦。

6、做好睏難戶的情況登記、做好低保及困難戶大中專學生的情況登記,並做好台帳。做好大病慈善醫療卡的調查申報,有台帳,有記錄。

(4)社區精防人員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社區工作者的薪資情況:

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目前跟大學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區縣的工資待遇並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順義區的社區工作者待遇提高後年均收入為38600元,而門頭溝(提高後年均收入為28308元)等其他地區的社區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點。

社區工作者是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並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社區工作者的工資由基本工資、職務年限補貼、獎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組成。

基本工資分三檔,正職每月720元,副職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職務年限補貼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獎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標准核定總額。

另外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獲得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也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80元;獲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的社區工作者自完成登記注冊當月起,每人每月將增加職業水平補貼50元。

㈤ 在街道工作的社區工作者是不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護嗎

受勞動合同法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事專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屬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還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5)社區精防人員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社工與義工的區別:

1、待遇不同。

社工是受薪人員,也就是說社工是拿工資的,而義工則是無償的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沒有任何工資等的報酬。

2、專業知識要求不同。

社工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比如說個案社會工作,比如說聆聽的技術等等,而從事公益事業的義工,則不一定要求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

3、准入資格不同。

社工需要有從業資格,就像律師需要有律師執照一樣。至2008年起在全國范圍開始實行社會工作者資格水平統一考試。而義工則不需要由專業資格的限制,只要是自願的助人活動都可以看作是義工。

㈥ 怎麼樣預防社區矯正人員重新違法犯罪

一是實施審前社會調查制度,加強源頭預防。進一步從源頭上把好社區服刑人員的進口關,杜絕有社會危險性的人員流入社區服刑。同時根據審前社會調查的情況,提前掌握相關人員的信息,為以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控打下基礎,提高了矯正機關的威信,也有力地提高刑罰執行的效力。
二是進行集中點驗教育,排摸重點對象。通過現場點名,公安、檢察、司法分別上法制課,使社區服刑人員認清形勢,明確自己的身份和應當遵守的監管規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時對個別不服從管教,有違法犯罪苗頭的對象進行了重點摸排和單獨談話教育,穩定了他們的情緒,切實防止脫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苗頭。
三是加強部門協調,加大執法力度。當前社區服刑人員雖由司法所負責教育管理,但處罰權仍在公安機關,在工作實際中存在執法不嚴的情況。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就不服從監管、抗拒監管、脫漏管、不參加集中教育的社區服刑人員如何處罰達成了一致意見,使基層司法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法律保障,提高了執法威信和威懾力,使社區服刑人員真正感受到刑罰執行的嚴肅性。通過加大執法力度,有效震懾了社區服刑人員,也遏制了部分社區服刑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的苗頭。
四是實施定位監管平台,進行分類管理。根據重點對象排摸並結合平時管理情況,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對於重點對象,實施定位監控,健全和完善社區矯正監管安全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防範和減少社區服刑人員脫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在技術上為預防社區服刑人員脫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提供了支持。

㈦ 什麼是精防社工精防社工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工作內容:

1、轄區精神障礙患者的普查、登記、隨訪工作;

2、組織開展多種形內式的心理衛生健康容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3、做好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咨詢指導和醫院一社區雙向轉介服務等。

【任職要求】

(1)社會工作或相關專業(社會學、法學、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等)畢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認同社會工作價值觀及理念。

(2)持有助理社工師及以上資格證者優先;

(3)具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4)具有一線社會工作實務經驗者優先。

㈧ 社區開的證明,經手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1.犯罪行為,與行為人本人有關。
2.與開設證明的合法性無關。除非共犯。
3.社區開設的證明,與其本身的真實性相關,從而承擔相應的責任。
君無須擔心,按合法程序開具證明即可。

㈨ 社區專制工作人員享有的權利是什麼

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有以下幾項:
(1)宣傳愛國衛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回普及衛生科普知識,提高社區成員答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防病、防疫工作,做好疫情報告,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3)協調駐社區醫療單位為社區居民提供就醫服務,做到「小病不出社區」;
(4)督促轄區成員搞好社區環境衛生,推行垃圾袋裝化,發動社區成員植樹養花,綠化美化社區環境;
(5)搞好社區內公益性設施的維護工作,協助專業部門整潔社區環境;
(6)及時與物業部門溝通,反映轄區居民對環境衛生工作的意見和要求;
(7)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教育社區成員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8)協助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做好社區內單位、居民、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和協調工作。

熱點內容
國際法律責任的依據有 發布:2025-09-29 14:21:09 瀏覽:936
刑事訴訟法一審開庭程序違法 發布:2025-09-29 14:17:26 瀏覽:990
司法鑒定可訴 發布:2025-09-29 13:44:58 瀏覽:410
法治觀念核心 發布:2025-09-29 13:33:18 瀏覽:568
最高檢貫徹依法治國規定 發布:2025-09-29 13:28:59 瀏覽:266
王者戰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13:01:52 瀏覽:103
哈爾濱市燃煤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9-29 12:45:01 瀏覽:792
寧夏2016人口計生條例 發布:2025-09-29 12:04:49 瀏覽:447
道德經的企業 發布:2025-09-29 12:04:48 瀏覽:967
2016年經濟法基礎第一章 發布:2025-09-29 11:52:57 瀏覽:526